当冷静的医学遇上激情的音乐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于到电影院看了被戏称为“爸爸去哪儿”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当男主人公库珀坠入黑洞内部来到女儿书柜后方时,导演诺兰让我们通过那堵可以清晰窥探四维空间任意时空的时间墙,顿悟了五维空间的奥秘。走出电影院,仍沉浸在其中的我突发奇想。作为音乐与一般声响的重要区别,情感可谓人与音乐之间通灵的媒介。一段音乐为何能惹人笑、引人哭,人又为何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喜怒哀乐?音乐灵感迸发的瞬间,人的反应除了“灵光一闪”之外,是否也可以有更为具象的反应?习惯了用音乐思维想音乐之余,是否跳到另一个空间,用另一种角度看音乐,也会像《星际穿越》里坠入黑洞内部高位空间的库珀一样,看到那以往熟悉却不尽相同的世界?《音乐奇案的医学密码——脑科医生细说音乐史之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角度。
  发现这本书很偶然。因为午饭后散步会走到渡口书店实在难得,更不会想到高一眼低一眼地扫架子,真的相中一本书。不过,我到底还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音乐奇案的医学密码——脑科医生细说音乐史之谜》,这个书名对我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奇案、密码、谜,好吧,我没能经受住这种赤裸裸的挑逗,“翻了它的牌子。”
  马勒终究还是没有打破“第九交响乐之咒”,是否源于医生对他风湿性心脏病的断言?
  写出那样多美好音乐的莫扎特,为何却异常喜欢粗言秽语?
  柴科夫斯基究竟是死于一杯水,还是因为同性恋压力而自杀?
  是什么疾病使天才的大提琴家杜普蕾盛年时便手无知觉,不能判断琴弓的轻重,最后英年早逝?
  看到封底的文字,我知道这牌子翻对了。不仅是这一连串问题的引诱,还有这段三联书店的书目推介。
  身体和心灵的疾病对音乐家的创作影响极大,脑神经科专家黄震遐以其丰富的医学与人文知识,详述大脑细胞如何主宰音乐家的思想、感情、性格甚至命运。本书内容涵盖音乐、文学、医学和文化史各个方面,读来趣味盎然。且看当冷静客观的医学遇上激情的音乐,会衍生出怎样的全新理念?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和迈克尔·杰克逊是西方流行乐坛的两位领袖人物,皆因过量使用药物而英年早逝。也许有人惋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却不曾想,或许他们正是由于沉溺药物,才换得舞台上的亢奋与激情。音乐创作与脑的加压素、血清素以及多巴胺系统有关,尤其与加压素基因关系密切,而这三者的部分基因又和滥用药物相干。因此,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的光芒夺目与悲剧收场,也许来自同一源头。是啊,国人都爱说因果,可何为因、何为果却未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理所当然。序言开篇,作者黄震遐便用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抛出了问题。
  仔细研究书中列举的众多音乐家病例,跟随作者的文字推敲,便会发现许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案例:因躁狂抑郁症而灵感爆发、佳作频出,却也因此而丧命的舒曼;因癫痫而诱发音乐灵感、却也因此而结束生命的格什温;因精神错乱而创作出歌剧名作,却也因此而离世的多尼采蒂;酗酒的穆索尔斯基;以享受美食来缓解压力,也因贪享美食而日益肥胖,终因过度肥胖而影响健康甚至结束艺术生涯的歌唱家们。也有许多因祸得福的案例:因失明而耳聪的盲人乐师,以生理残疾换来天籁之声的阉伶歌手,患松皮症而创造小提琴奇迹的帕格尼尼,因脑衰退而谱出独具个性的《波莱罗》的拉威尔等等。而其中原由究竟为何,作者皆从医学的角度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大提琴家杜普雷究竟为何会突然失去手的知觉?肖斯塔科维奇的手脚无力究竟是什么病?舒伯特真的死于梅毒?为何贝多芬失聪后仍然可以作曲?拉赫玛尼诺夫患的到底是马凡综合症还是肢端肥大症?为什么左撇子更容易成为艺术家?听莫扎特的音乐真的是有效的胎教?对牛弹琴真的有利于牛的健康?让周璇一命呜呼的中暑性脑炎是个什么东西?其中的医学原理作者也在书中做出了通俗易懂的分析。
  从目录来看,“音乐奇案”“乐在脑中”“文化探趣”,本书的三个篇章循序渐进,从音乐个案分析,总结到音乐在人脑中反应的普遍规律,再进一步探讨音乐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与医学的不同联动,可见选择哪些案例,依照怎么样的顺序展开,作者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费尽思量。作为脑神经科专科医生,作者黄震遐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理学士、香港大学医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硕士,以及澳洲皇家内科医学院、香港内科医学院、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脑神经科顾问、香港脑学科会会长等职务。在这本跨学科著作中,他的文字丝毫不晦涩,搭配其中的病例诊断说明表、症状说明插图、大脑图附录等,更充分体现出其不为卖弄、实为深入浅出地解读之诚意。正如序中感言,“人文界和科学界知识分子互不沟通,造成的结果不只是门户之争那么简单,而是国力的衰退,以及人类进步的受阻。今时今日中国人圈子里两类文化壁垒森严,互不相干……写这本书是希望能为两类文化的沟通和终极一统略尽绵力。”
  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无意间得知,原来该书还有另一本姊妹篇,《医说乐韵——从医学角度看音乐及文化历史》。看来这位黄震遐先生除了是位脑科专家之外,也必定对音乐颇有研究。我不禁好奇,这本姊妹篇里又会谈及何物?他与音乐又究竟有着怎样的缘分呢?
其他文献
现代投影技术的成功运用  “你今天看到的《阿依达》将是全世界都没有看过的,肯定会成为全世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版本。”这是祖宾·梅塔在演出前排练时说的充满自信的话,也成为人们走进国家大剧院观赏此剧的最大看点。由年轻而富于革新精神的意大利导演弗朗切斯科·米凯利(Francesco Micheli)领衔的主创团队不乏当下业内的翘楚,其中包括荣获奥斯卡最佳舞美设计提名和最佳服装设计大奖,并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
期刊
早在2009年2月,本刊便聚焦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小提琴家,以“格鲁吉亚的雏菊”这样清新的名字“标题”她。当时的她在获得了无数荣誉后,选择了结婚生子。  2015年4月,作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驻团音乐家,她在林肯中心举办了三场音乐会,演出了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最近又在DG发行了新的巴赫唱片。从2009年到2015年的六年时光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女性的成长,更是一位日益成熟的女艺术家坚定地站在舞台
期刊
林-曼纽·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的音乐剧新作《汉密尔顿》(Hamilton)在纽约的寒冬掀起了一阵热潮。《纽约时报》剧评人本·布兰特利(Ben Brantley)毫不吝啬地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形容该剧“就像一发加农炮弹飞向夜空,唤醒了观众的观剧热情”。《汉密尔顿》改编自罗恩·切尔诺(Ron Chernow)所著人物传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
期刊
但凡提及钢琴大师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与“怪杰”两字联系在一起。但倘若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二十世纪涌现出的钢琴家中,被冠以“怪杰”头衔的其实不在少数,包括米凯兰杰利、弗里德里希·古尔达、霍洛维茨等等。当然,其中当属格伦·古尔德“怪”得奇特、“怪”得极端、“怪”得本真。  古尔德的“怪”体现在:其一,无论何种季节,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他也
期刊
《魔法黑森林》金球奖收获三项提名  2015年金球奖(Golden Globe)提名揭晓,迪士尼(Disney)打造的音乐剧电影《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收获三项提名,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音乐和最佳喜剧。主演面包师妻子的艾米丽·布朗特(Emily Blunt)获最佳喜剧、最佳音乐剧类女主角提名,主演女巫的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获最佳女配角提名。 
期刊
理查·施特劳斯是后期浪漫派中出类拔萃的作曲家,他以音诗、歌剧等体裁的写作享有盛名。2014年10月22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了施特劳斯歌剧《埃莱克特拉》音乐会版。在中国,《埃莱克特拉》虽为许多音乐人知道,却从未上演过。大致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较高成本的舞台布景,另一方面可能是“不间断”且“边唱边跳”的女主角难以挑选。许多人称此剧的女高音为“残暴的女高音”,意在形容要唱好这部歌剧,对于女高音演员来
期刊
新生  新婚燕尔,我们要在音乐上共同成长。在几个星期里,我全心投入地学习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上册,对作曲、对位和钢琴演奏的认知得到了一个飞跃。在我的影响下,克拉拉也开始厌倦历年来在父亲指导下选择的曲目,那些以炫技为目的、缺乏音乐灵魂的华而不实之作。此外,为了表彰我在音乐创作和评论上的贡献,图林根的耶拿(Jena)大学授予我荣誉博士学位。  1841起,克拉拉开始把我的钢琴
期刊
2014年12月4日,巴黎木十字男童合唱团的天籁之声再一次响彻上海大剧院,为冬日的上海送来了美好与祝福。当我走出剧院,心一直被温暖与感动包围着,音乐的美让人幸福。  巴黎木十字男童合唱团  作为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德国托尔策童声合唱团齐名的世界三大童声合唱团之一,巴黎木十字男童合唱团成立于1907年,最初是源于两个年轻人的音乐梦想——成立一所儿童合唱团学校,在教堂与城市间歌唱,传递福音。同年10月
期刊
我对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这个美洲乐团的印象总是与夏尔·迪图瓦关联到一起,毕竟他和乐团有着二十五年的密切合作,家里那套圣-桑《第三交响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唱片也经常翻听。2006年,日裔美籍指挥家长野健(Kent Nagano)以其清晰、优雅与睿智的音乐诠释征服乐团,接过迪图瓦的指挥棒,成为乐团音乐总监,据悉,现在合同已延长至2020年。  早早了解到长野健将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来沪演出,于
期刊
《乐队协奏曲》首演后,库塞维茨基对巴托克愈发钦佩。第一场演出后,他告诉巴托克:“这是十年来最好的作品!”纽约演出成功后,他说:“这是二十年来最好的作品。”一个月后,它成为三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当赞赏上溯到“二十世纪以来”,巴托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轻轻地问:“包括肖斯塔科维奇么?”  巴托克本人追求专心致志的创作生活。在我离开匈牙利的几年里,我和他很少联系,直到我们在纽约重逢。  很难想象,巴托克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