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指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为主要内容。具体到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关系最密切的是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依赖的是个体的实际操作,即探究活动。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核心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倡导下,结合我的科学教学,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
  一、丰富科学知识储备,为探究活动提供保障
  翻开科学教材就会发现,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理化等多个领域,如果教师没有广博的学识,很难驾驭。面对学生日趋活跃的思维,课堂超出预设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加强知识储备,努力提升科学素养。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能够为教师更好地设计课堂探究方式奠定基础,实现探究问题的高质量设计,引导学生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有效探究,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以《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为例,教师所需知识储备如下:知道什么是化石、化石的分类、化石的形成和发现、化石在科研中的作用等。只有做好知识储备,才能在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我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地升级、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为探究活动提供保障。
  二、认真研读科学教材,为课堂探究确立目标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之上。要反复研读、深挖教材,才能做到对教材的举重若轻,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化石,帮助学生建构化石的概念;第二部分是本课重点,使学生认识化石的形成原因及被发现过程;第三部分是操作体验,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四部分是本课难点,使学生了解人们由化石产生的困惑以及引发的种种解释,体会到化石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双边活动。
  三、准备合适实验材料,给学生更多探究机会
  良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课前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科学教师必做的重要功课。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我们科学课需要的实验材料,如铁钉、木块、吸管等,平时就可以收集。让学生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中,这样既可丰富实验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实验材料容易获取,可由学生准备,但教师须给以适当建议,加以筛选。如建议学生准备彩泥、贝壳、骨头、树叶、坚果等材料进行制作,但所选制作印迹的物体表面纹理要清晰,这样模型印迹才明显。比如,同样是贝壳,建议学生选择扇贝或者鲍鱼的壳,而不是白蚬子的壳。
  四、课前“下水实验”,合理安排探究活动
  对于决定在课上进行的实验,教师要先做“下水实验”,这样既可以甄别实验材料的科学性,完善实验操作方案,又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探究效率。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的实验操作活动是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在课前“下水实验”时,我先后试用陶泥和橡皮泥,结果发现:陶泥太硬,不容易出现印迹;橡皮泥虽软,取模型时却容易变形断裂。于是我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彩泥,既干净易成型又不易断裂,价格也亲民。其实“下水实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精心备课,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探究活动,进行课堂实验的预演和操作,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是实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五、有效指导科学探究,引发学生主动参与
  科学探究一般经历着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效引导,使其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在《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我首先设疑:有关恐龙的玩具影片是根据什么制作出来的?激发学生对化石的兴趣。然后引导分析大量化石图片,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化石可能是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建构化石概念。当学生认识化石之后,自然会产生好奇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被发现的?于是我顺势抛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猜测,然后再将化石形成的复杂过程及漫长时空,用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亲历化石的形成及发现过程,并意识到化石是人类研究认识远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最后通过模拟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再次亲历化石的形成过程,意识到化石形成的不易,提高了学生操作能力,重申证据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作为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设置探究情境,促进探究开展,把握探究深度,评价探究成败。学生作为主人,就是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敞开探究思路,总结探究结果。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对小學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心去经历感受,切实提高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鞍山市东长甸小学 辽宁】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并且只有对信息技术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它才有发展前途。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比较起来,信息技术课程具
猩猩们怎么了?在福州动物园里,猩猩们的笼舍一字排开。在每间笼舍里都有一张床板,那是猩猩们的“席梦思”。从笼舍中的门走出去,就可以到达室外500平方米的活动场。室外活动场上
本文主要对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公司各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本文主要介绍防火铝塑复合板芯层塑料的选择、挤出成型原理以及防火芯材挤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以期为各铝塑复合板企业在生产防火铝塑复合板时如何减少调试时间、提
介绍了利用钻床和简单夹具和加工螺旋导流片的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一种新的波纹管胶囊液压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经实验研究和塑性理论分析表明,可经济而高效地加工出性能优良的波纹传热管。
通过对9Cr-1Mo钢模拟粗晶区回火后性能的研究,确定了该钢合适的焊后回火参数P值的范围,并通过实际焊接证明,其所确定的回火参数P值能满足接头性的要求。
在压力容器和管道各种缺陷部位应力计算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表面缺陷部位薄膜--弯曲应力的通用计算式,以及棱角、对口错边、未焊透及裂纹等缺陷部位最大弯曲应力的通用计算式。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放慢了脚步,细心倾听幼儿的声音,重新审视幼儿的活动方式,尝试根据幼儿的想法生成新的、适合幼儿的课程。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从以幼儿的方式走进课程游戏化,以幼儿的方式拓展课程游戏化,以幼儿的方式享受课程游戏化三方面探索课程游戏化实施对幼儿的探索,收获了细微的变化。  课程游戏化是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幼儿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
对造气炉里材料国产化及其施工技术要点作了介绍,衬里材料国产化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