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来自诗人艾青在72年写下的诗句,成为了纪录片《大地情书》给当代东北的深情注脚。这部3月份上线、总共5集的纪录片,用十组故事,致敬了黑土地上最平凡的百姓、最平凡的人生。故事里有零下30度在松花江上凿冰的“采冰人”,秋天满山遍野采山珍的“跑山人”,身患癌症却依旧享受舞台的二人转演员……他们采松子、种大米、砍白菜、搅动着东北大酱、用大铁锅炖酸菜粉条,画面里是满满的真性情和烟火气。
片子播出以后,有人问导演胡峰:“他们说的那么好,是不是你教的呀?”胡峰笑着说:“真没教,东北人朴实、乐观,自带光环,我只是记录了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故事。”
◎致生活◎
坚韧的人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冬日的黑土地,银妆素裹,古老的呼兰河一进入冬季,便犹如作家萧红笔下描述的那般,有了别样的壮美景致。对于要在冰面上作业的人来说,此时的呼兰河就变成了一个天然的采冰场,这里产出的冰块,是城市冰雪节的主要原料。作为职业采冰人,李春武和他的队友们,要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里完成艰苦、危险的采冰工作。
这一天,是冰雪节的最后工期,他们需要取出500块冰才算完成任务。不巧的是,当天气温极低,冰层被冻得十分硬实,钢铁做的冰镩很难穿透厚实的冰层,好不容易撬开了一道冰缝,不到一分钟又被冻上,他们不得不反复来过。过了大半个中午,他们终于在河面开出了一道大口,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他们还有更危险更辛苦的工作:采冰人要在浮动的水面上把冰切割成块,然后把巨大的冰块从河水里拽出来——安全起见,大型起重设备没法进入冰面中央,因此,重达700公斤以上的冰体都要人力拖拽。
“这个活一般好人干不了,懒人不稀得干。”在李春武的眼中,采冰是一项异常辛苦劳累的工作,但与自然抗衡的采冰人,锻炼出了一身韧劲儿,也练出了养家糊口的本事。“谁都想在家呆着,那你没有收入,怎么生活。”“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工作结束几天后,大叔们去了冰雪节,他们摸摸自己取上来的冰,心里美滋滋的。“这冰是我取的。”看着孩子们在冰雪世界快乐地玩耍,采冰汉子们心里倍感安慰,“力没白出,罪没白遭。”
【一段情话】干着最辛劳的力气活,也仍然向往着依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这弥足的“坚韧”就像那一月间掠过东北平原的寒风,凛冽又强劲。
朴实的人
“普通人嘛,你就得普通一点,朴实一点。”
黑龙江的小兴安岭地区林业发达,尤其一到秋天,层林尽染,景色壮观,每年这时候,当地人就会成群结队地到山里采集山货,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像开车队一样进山,捅猴头、采圆蘑、采榛子、打松塔,在当地被称为“跑山”。
范家父子以采山珍糊口,据说也是当地爬树爬得最好的,他们家是跑山世家,家里的爷爷都87岁了还能跑山。相比普通山珍,他们寻找的是更加珍贵的野生松子。在采松塔人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十斤松塔一斤子,十斤汗水一颗塔”,可见采松塔的艰难程度。
父子俩寻到一棵高树,从周边环境来看,很多跑山人都到了这里,但都因为树太高知难而退。小范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之下,徒手爬上70米的树,风吹的树梢摇摆不定,如果一不小心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最终小范成功“登顶”,把树尖的松塔击落。
采完松塔离开前,他们在地上给松鼠留了三颗松塔,这是跑山人心照不宣的传统和规矩——仰仗山林照料的每一个人,取之于山林的同时更懂得反哺自然。
父子俩回到家,妈妈用采来的松子做了一道松仁玉米,那是一道意义大于风味的菜,是妈妈祈盼父子俩平安归来,是妈妈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父子俩说:“在这个山区,只要你勤快就行。每天你要是勤快不懒,出去干活就有钱赚。虽然说苦点累点,但感觉还是挺充实的。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普通人嘛,你就得普通一点,朴实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就挺好了。不求大富大贵,过日子朴朴实实,一代传一代就是这样。”
【一段情话】时间,在大山里,是四季轮回的有序更替;在山里人家,是顺景应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林赐予了人们丰厚的果实,人们也懂得感恩、反哺山林,珍惜这片赖以生存的绿色空间,是寒地黑土之上每一个人的家训和信念。
乐观的人
“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是有病的人,我就是一老爷们儿。”
绥化海伦二人转,在东北地区非常有名,荣华剧团就是其中之一。每晚六点,剧团成员准时在由仓库改成的厅里排练,胡琴一响,四周的街坊邻居都会聚集过来,他们是这个小剧团最忠实的粉丝。然而,观众并不知道,舞台上嬉笑怒骂的表演背后,却藏着演员们的悲伤和苦楚:领队刘婶做过胶质瘤手术,“词记不住,还没背就忘了”;48岁的王实玲被诊断出脊椎病变,医生警告她“不做手术,容易瘫痪”;演员马三几年前查出肠癌,靠上台前吃止痛药坚持表演,每次都嚼碎了咽下去,说这样吸收快;面对镜头时,他直言“只要能动弹,我宁可唱死在台上……马三的搭档赵晓敏患宫颈癌13年了,台前神采奕奕,实际上每隔一周就要一个人搭长途大巴到哈尔滨做化疗、放疗。可即便在病房里,她也要为其他病友唱上一段……
每次上臺表演,都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二人转使他们暂时忘记了身体上的痛苦,让生命得以延续。赵晓敏说:“自己要开开心心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这多好。”
剧团成立8年来,一直为当地部队官兵、敬老院、各乡镇义务演出,在当地极受欢迎。(纪录片播出时,马三已经去世一年了。)
【一段情话】仓央嘉措曾言:“这世间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在面对生命这般重大的事情上,黑土地上的人们显现出了超出凡人的淡然与乐观。他们坚强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坚强地面对未知的人生旅途。他们在把快乐带给观众的同时,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岁月的深渊里唱响了一曲嘹亮的生命赞歌。 快乐的人
“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
每年秋分前后,是开镰丰收的日子,也是老乡们最为喜悦的日子,村里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老乡们的生活。
50岁的毕家英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油门”,因为她嗓门大,有热情,路上碰到谁都能聊起来。“大油门”是村里的收稻能手,平均每天能割八百斤水稻。她最近的愿望是成为这一年农民丰收节的“米模”。“米模”,顾名思义即为代言当地大米的模特。而成为“米模”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才艺比拼的第一名。
只是,生活并不是励志电影,一遍遍的练习并没有提升毕家英的舞蹈水平,毕家英最终选择了以唱歌的方式报名参赛。出乎意料的是,能说会道的“大油门”在比赛现场露了怯,忘了词,最终以临场发挥的即兴填词结束了比赛。
不出所料,毕家英并没有获得名次,可得知结果的她没有丝毫的失落,“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比赛的名次在她眼中只是生活的调味料,不论输赢都无法改变生活本身最朴实的幸福与快乐。
【一段情话】这片黑土地,赐予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为他们带来幸福安康。几代人用质朴、泼辣和坚强,延续着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们,收获着土地的馈赠,转眼,又开始了新的奔忙。
诚实的人
“‘做良心食品,用口碑说话’,这句话我挺服气的。”
一坛好的大酱,是东北人生活中最有滋味的味觉记忆。酱人老赵,因为小时候给妈妈做帮手,结果发现自己有做酱的天分,从此爱上了这门手艺。
大酱工艺不复杂,也不神秘,味道却千差万别,其奥秘就在于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老赵会遍寻绥化最好的黄豆作为大酱原材料;腊月烀酱,太松不行,酱块容易裂;太密不行,走水走得慢;四月下酱,老赵会把酱块上的毛冲刷得干干净净,避免酱缸里串怪味儿;打酱的时候,一天打一次,一次打二百下,连续打一个月,要把盐分打出来……
有一年老赵做了五十缸酱,有二十多缸味道不行。二十多缸酱,等于一年的收入没了,媳妇心疼得直掉眼泪。但老赵还是把没下好的酱扔了,“这个酱这个味,高低不能卖。”老赵说,“有一句话,‘做良心食品,用口碑说话’,这句话我挺服气的。好,挺对我心思。”
【一段情话】被人需要,是一种充实和幸福,夫妻二人用扎实的手艺赢得别人的惦记。这种惦记,有千金不换的意义。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生活关键词】乐观;坚强;质朴;踏实;一曲嘹亮的生命赞歌;真性情和烟火气;感谢平凡的你……
◎致情感◎
@5岁离家读书,从东北到江南又到岭南,今年31岁。离开了那个半年寒冷又发展缓慢的小城,如今却无比想念那里的人情味、烟火气和一望无边的黑土地。
@那个在旁人看来早已失落的东北,那个年轻人纷纷远走的落魄的故乡,仍然有无数坚韧豁达乐观的生命在蓬勃地生长。是他们坚实了脚下的土地,擦亮了头顶的天空。我爱他们,敬重他们,祈愿故乡一切安好。
@对于东北,总是有着一种奇异的感情,就像生长在台湾的席慕蓉怀念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对赶山人那一集的介绍印象深刻,“平平淡淡的日子,不求大富大贵,却充实且快乐”。回忆起身边来自那里的朋友,身上似乎都有着赶山人那种勇敢有趣、幽默顽强的力量。最原始的,就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动人的。
◎致思考◎
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毫无逻辑的鸡汤,譬如,“如果终将平凡,那努力还有何意义?”这些大多是消极主义者的避世之言。平凡本身并不是坏事,苟且于平凡、以平凡为耻才是问题所在。其实,正因为人终将平凡,才更要好好努力,让平凡拥有些许不平凡的印记。
——江西省会昌中学教师 任秋祯
【片段速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平凡者,也许没有风起云涌,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真实到骨子里的朴素。这种朴素,让他们用心守护自己的工作、家庭与爱好。就像纪录片《大地情书》里那些黑土地上最平凡的百姓,他们是“采冰人”“跑山人”“二人转演员”……他们采松子、种大米、砍白菜、搅动着东北大酱、用大铁锅炖酸菜粉条,他们过着最平凡最朴素的生活,但当这种朴素持续一生,便是不凡,亦是城市微光。
——江西省会昌中学学生 曾惠娟
编辑/关晓星
这句来自诗人艾青在72年写下的诗句,成为了纪录片《大地情书》给当代东北的深情注脚。这部3月份上线、总共5集的纪录片,用十组故事,致敬了黑土地上最平凡的百姓、最平凡的人生。故事里有零下30度在松花江上凿冰的“采冰人”,秋天满山遍野采山珍的“跑山人”,身患癌症却依旧享受舞台的二人转演员……他们采松子、种大米、砍白菜、搅动着东北大酱、用大铁锅炖酸菜粉条,画面里是满满的真性情和烟火气。
片子播出以后,有人问导演胡峰:“他们说的那么好,是不是你教的呀?”胡峰笑着说:“真没教,东北人朴实、乐观,自带光环,我只是记录了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故事。”
◎致生活◎
坚韧的人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冬日的黑土地,银妆素裹,古老的呼兰河一进入冬季,便犹如作家萧红笔下描述的那般,有了别样的壮美景致。对于要在冰面上作业的人来说,此时的呼兰河就变成了一个天然的采冰场,这里产出的冰块,是城市冰雪节的主要原料。作为职业采冰人,李春武和他的队友们,要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里完成艰苦、危险的采冰工作。
这一天,是冰雪节的最后工期,他们需要取出500块冰才算完成任务。不巧的是,当天气温极低,冰层被冻得十分硬实,钢铁做的冰镩很难穿透厚实的冰层,好不容易撬开了一道冰缝,不到一分钟又被冻上,他们不得不反复来过。过了大半个中午,他们终于在河面开出了一道大口,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他们还有更危险更辛苦的工作:采冰人要在浮动的水面上把冰切割成块,然后把巨大的冰块从河水里拽出来——安全起见,大型起重设备没法进入冰面中央,因此,重达700公斤以上的冰体都要人力拖拽。
“这个活一般好人干不了,懒人不稀得干。”在李春武的眼中,采冰是一项异常辛苦劳累的工作,但与自然抗衡的采冰人,锻炼出了一身韧劲儿,也练出了养家糊口的本事。“谁都想在家呆着,那你没有收入,怎么生活。”“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工作结束几天后,大叔们去了冰雪节,他们摸摸自己取上来的冰,心里美滋滋的。“这冰是我取的。”看着孩子们在冰雪世界快乐地玩耍,采冰汉子们心里倍感安慰,“力没白出,罪没白遭。”
【一段情话】干着最辛劳的力气活,也仍然向往着依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这弥足的“坚韧”就像那一月间掠过东北平原的寒风,凛冽又强劲。
朴实的人
“普通人嘛,你就得普通一点,朴实一点。”
黑龙江的小兴安岭地区林业发达,尤其一到秋天,层林尽染,景色壮观,每年这时候,当地人就会成群结队地到山里采集山货,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像开车队一样进山,捅猴头、采圆蘑、采榛子、打松塔,在当地被称为“跑山”。
范家父子以采山珍糊口,据说也是当地爬树爬得最好的,他们家是跑山世家,家里的爷爷都87岁了还能跑山。相比普通山珍,他们寻找的是更加珍贵的野生松子。在采松塔人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十斤松塔一斤子,十斤汗水一颗塔”,可见采松塔的艰难程度。
父子俩寻到一棵高树,从周边环境来看,很多跑山人都到了这里,但都因为树太高知难而退。小范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之下,徒手爬上70米的树,风吹的树梢摇摆不定,如果一不小心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最终小范成功“登顶”,把树尖的松塔击落。
采完松塔离开前,他们在地上给松鼠留了三颗松塔,这是跑山人心照不宣的传统和规矩——仰仗山林照料的每一个人,取之于山林的同时更懂得反哺自然。
父子俩回到家,妈妈用采来的松子做了一道松仁玉米,那是一道意义大于风味的菜,是妈妈祈盼父子俩平安归来,是妈妈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父子俩说:“在这个山区,只要你勤快就行。每天你要是勤快不懒,出去干活就有钱赚。虽然说苦点累点,但感觉还是挺充实的。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普通人嘛,你就得普通一点,朴实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就挺好了。不求大富大贵,过日子朴朴实实,一代传一代就是这样。”
【一段情话】时间,在大山里,是四季轮回的有序更替;在山里人家,是顺景应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林赐予了人们丰厚的果实,人们也懂得感恩、反哺山林,珍惜这片赖以生存的绿色空间,是寒地黑土之上每一个人的家训和信念。
乐观的人
“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是有病的人,我就是一老爷们儿。”
绥化海伦二人转,在东北地区非常有名,荣华剧团就是其中之一。每晚六点,剧团成员准时在由仓库改成的厅里排练,胡琴一响,四周的街坊邻居都会聚集过来,他们是这个小剧团最忠实的粉丝。然而,观众并不知道,舞台上嬉笑怒骂的表演背后,却藏着演员们的悲伤和苦楚:领队刘婶做过胶质瘤手术,“词记不住,还没背就忘了”;48岁的王实玲被诊断出脊椎病变,医生警告她“不做手术,容易瘫痪”;演员马三几年前查出肠癌,靠上台前吃止痛药坚持表演,每次都嚼碎了咽下去,说这样吸收快;面对镜头时,他直言“只要能动弹,我宁可唱死在台上……马三的搭档赵晓敏患宫颈癌13年了,台前神采奕奕,实际上每隔一周就要一个人搭长途大巴到哈尔滨做化疗、放疗。可即便在病房里,她也要为其他病友唱上一段……
每次上臺表演,都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二人转使他们暂时忘记了身体上的痛苦,让生命得以延续。赵晓敏说:“自己要开开心心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这多好。”
剧团成立8年来,一直为当地部队官兵、敬老院、各乡镇义务演出,在当地极受欢迎。(纪录片播出时,马三已经去世一年了。)
【一段情话】仓央嘉措曾言:“这世间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在面对生命这般重大的事情上,黑土地上的人们显现出了超出凡人的淡然与乐观。他们坚强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坚强地面对未知的人生旅途。他们在把快乐带给观众的同时,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岁月的深渊里唱响了一曲嘹亮的生命赞歌。 快乐的人
“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
每年秋分前后,是开镰丰收的日子,也是老乡们最为喜悦的日子,村里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老乡们的生活。
50岁的毕家英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油门”,因为她嗓门大,有热情,路上碰到谁都能聊起来。“大油门”是村里的收稻能手,平均每天能割八百斤水稻。她最近的愿望是成为这一年农民丰收节的“米模”。“米模”,顾名思义即为代言当地大米的模特。而成为“米模”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才艺比拼的第一名。
只是,生活并不是励志电影,一遍遍的练习并没有提升毕家英的舞蹈水平,毕家英最终选择了以唱歌的方式报名参赛。出乎意料的是,能说会道的“大油门”在比赛现场露了怯,忘了词,最终以临场发挥的即兴填词结束了比赛。
不出所料,毕家英并没有获得名次,可得知结果的她没有丝毫的失落,“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比赛的名次在她眼中只是生活的调味料,不论输赢都无法改变生活本身最朴实的幸福与快乐。
【一段情话】这片黑土地,赐予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为他们带来幸福安康。几代人用质朴、泼辣和坚强,延续着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们,收获着土地的馈赠,转眼,又开始了新的奔忙。
诚实的人
“‘做良心食品,用口碑说话’,这句话我挺服气的。”
一坛好的大酱,是东北人生活中最有滋味的味觉记忆。酱人老赵,因为小时候给妈妈做帮手,结果发现自己有做酱的天分,从此爱上了这门手艺。
大酱工艺不复杂,也不神秘,味道却千差万别,其奥秘就在于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老赵会遍寻绥化最好的黄豆作为大酱原材料;腊月烀酱,太松不行,酱块容易裂;太密不行,走水走得慢;四月下酱,老赵会把酱块上的毛冲刷得干干净净,避免酱缸里串怪味儿;打酱的时候,一天打一次,一次打二百下,连续打一个月,要把盐分打出来……
有一年老赵做了五十缸酱,有二十多缸味道不行。二十多缸酱,等于一年的收入没了,媳妇心疼得直掉眼泪。但老赵还是把没下好的酱扔了,“这个酱这个味,高低不能卖。”老赵说,“有一句话,‘做良心食品,用口碑说话’,这句话我挺服气的。好,挺对我心思。”
【一段情话】被人需要,是一种充实和幸福,夫妻二人用扎实的手艺赢得别人的惦记。这种惦记,有千金不换的意义。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生活关键词】乐观;坚强;质朴;踏实;一曲嘹亮的生命赞歌;真性情和烟火气;感谢平凡的你……
◎致情感◎
@5岁离家读书,从东北到江南又到岭南,今年31岁。离开了那个半年寒冷又发展缓慢的小城,如今却无比想念那里的人情味、烟火气和一望无边的黑土地。
@那个在旁人看来早已失落的东北,那个年轻人纷纷远走的落魄的故乡,仍然有无数坚韧豁达乐观的生命在蓬勃地生长。是他们坚实了脚下的土地,擦亮了头顶的天空。我爱他们,敬重他们,祈愿故乡一切安好。
@对于东北,总是有着一种奇异的感情,就像生长在台湾的席慕蓉怀念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对赶山人那一集的介绍印象深刻,“平平淡淡的日子,不求大富大贵,却充实且快乐”。回忆起身边来自那里的朋友,身上似乎都有着赶山人那种勇敢有趣、幽默顽强的力量。最原始的,就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动人的。
◎致思考◎
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毫无逻辑的鸡汤,譬如,“如果终将平凡,那努力还有何意义?”这些大多是消极主义者的避世之言。平凡本身并不是坏事,苟且于平凡、以平凡为耻才是问题所在。其实,正因为人终将平凡,才更要好好努力,让平凡拥有些许不平凡的印记。
——江西省会昌中学教师 任秋祯
【片段速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平凡者,也许没有风起云涌,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真实到骨子里的朴素。这种朴素,让他们用心守护自己的工作、家庭与爱好。就像纪录片《大地情书》里那些黑土地上最平凡的百姓,他们是“采冰人”“跑山人”“二人转演员”……他们采松子、种大米、砍白菜、搅动着东北大酱、用大铁锅炖酸菜粉条,他们过着最平凡最朴素的生活,但当这种朴素持续一生,便是不凡,亦是城市微光。
——江西省会昌中学学生 曾惠娟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