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的几点要求
  1.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创设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个内容,是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感觉,成功的情境创设能使课堂顺利地进行,更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深厚的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行为。成功的情境创设必须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认真把握,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结果,这种分析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它包括学生的记忆、语言、思维、学习动机、经验、情绪以及情感等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去寻求学习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的求索和创新学习,这便是一个好的情境。
  2.情境要尽可能贴近生活。真实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同时,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问题的解决也才更显出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这么说,情境的真实程度决定了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如我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时,拿着两根木条,先把一根钉在墙上,要学生把另一根也钉在墙上,要求与上一根平行,然后提出问题:怎么才知它们是平行的?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轻松愉快,课程内容掌握得非常透彻,这便是一个真实情境带来的学习效果。
  3.情境要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的教学活动应是新颖生动、有趣和富有美感的,甚至是幽默的。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这种前提下,有吸引力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有吸引力是指在形式上必须善于变化,富有弹性,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又不能是生活的简单再现,既要有新信息的刺激,又不能不着边际,要的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在学生意想不到的地方设置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新的情境,得到新的发现。如在讲解完2100-299=299后,教师马上给出另一题:3100-399=?许多学生在答出“399”被否定后,开始了认真的思考。这便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情境,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学习的乐趣。
  4.情境创设要服从课堂的需要。情境创设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设计应为课堂服务,不能与其他环节脱节,应是构成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有利于其他要素的开展,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有整体意识,既要考虑到情境对学生掌握学习主题的影响,又要考虑情境对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展开的影响,还要考虑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实现,以促进创新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的顺利实现。
  二、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1.视觉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概念理论时,往往需要一种视觉情境。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数学情境: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思考一至两分钟后,出示一个被截为三部分(每个角为一部分)的三角板,然后将其拼凑,让学生观察,这样学生就会猜想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对此,学生可以自己操作,根据操作体会,得出证明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对证明的定理有启发作用,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又如,在讲解函数的增减时,利用多媒体显示出点在抛物线运动的情形,使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体会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这一难点。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可以在课的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心理,激发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对即将要学教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留下了悬念,不仅让学生回味无穷,又为下节课的讲授作了铺垫。
  (2)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在创新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探究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关切与渴望。通过探究使学生在积极而自信的状态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还能把自己发现的结论作为学习的动力,如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玻璃板被弄破了,只留下底边和一角,怎样才能把这块玻璃配好?”一时间,学生的热情高涨,给出了许多答案,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形式,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更为丰富多彩,相信随着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大量运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符号多姿多彩而又庞杂繁复。这些符号在诞生之初都蕴含着某种特定的象征意念,并大量的运用了一些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
《管子·国准》篇提出了国准者也,视时而立;藏民之赢,皆用勿尽;时至而为,过则而去的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掌握平衡、开放流通、控制财利、除旧布新。 The arti
呸,我呸!朱燕朝林芳狠狠地啐了一口.rn呸,我呸!林芳朝朱燕狠狠地啐了一口.rn清早上班,每每在合欢街口相遇,四目相峙,朱燕和林芳瞬即就绷着脸朝对方狠狠地啐上一口,然后朱燕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使用自主研发的细胞受控组装设备,采用分层堆积技术,将肝细胞与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组装成活的三维结构体,且形状和细胞密度可自由控制.成形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