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中小学必须学习的一门关键课程,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而非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07-01
人类在了解自然、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控制,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信息工具。各种信息工具的改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中小学必须学习的一门关键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在我们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所使用的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例如:在讲述Word软件的时候,是不断的讲述各种操作技巧和排版的技巧技术;在学习Flash的时候只是讲述如何制作各类动画;并没有将信息道德教育和如何获取所需素材的信息融会在一起。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只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学习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技巧,制作多媒体作品,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崇尚技术水平的误区。
一、计算机技术学习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中学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
如果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科学,那么这种学习的目标应当是高校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目标,在高等院校里,重点是培养各种各类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可以把技术当作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们的学习目标。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了解、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的问题,在中学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其他学科会在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课本上是不可能那么全面的,学生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相关信息,再对信息简单的分类、处理,从而找到有用的知识,对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经常的这种信息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的能力和素养。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ttlce、Flash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时候希望教师给他们讲Photoshop的技能,问他们为何学习的时候,他们却说:修改照片呀,把别人的脸换换;可能他们觉得计算机高手就是像网上经常发现的那些被修改照片的作者一样,能受到很多人的“称赞”。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信息技术不是门独立学科
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前面已经提到了,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的学科。所以来讲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在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讲Flash按钮制作,由于他们刚刚学习了电流方向这一节的物理课,于是在课程设计上便将所用到的电路和各种元件制作好,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把各类元件综合运用一起,制作一个用开关控制电路的Flash动画。这个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会如何使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的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相关信息在这里做一个加工、一个整合,课程的重点不是制作电池、开关、灯泡等技巧性很强的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来加工组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令学生将各学科的信息综合运用,达到更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又如VB程序课,如果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而不是讲述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其实,信息技术教师也知道计算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学习它的目的是希望能利用它更好地获取信息,掌握更高效的手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信息技术应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07-01
人类在了解自然、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控制,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信息工具。各种信息工具的改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中小学必须学习的一门关键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在我们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所使用的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例如:在讲述Word软件的时候,是不断的讲述各种操作技巧和排版的技巧技术;在学习Flash的时候只是讲述如何制作各类动画;并没有将信息道德教育和如何获取所需素材的信息融会在一起。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只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学习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技巧,制作多媒体作品,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崇尚技术水平的误区。
一、计算机技术学习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中学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
如果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科学,那么这种学习的目标应当是高校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目标,在高等院校里,重点是培养各种各类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可以把技术当作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们的学习目标。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了解、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的问题,在中学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其他学科会在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课本上是不可能那么全面的,学生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相关信息,再对信息简单的分类、处理,从而找到有用的知识,对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经常的这种信息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的能力和素养。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ttlce、Flash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时候希望教师给他们讲Photoshop的技能,问他们为何学习的时候,他们却说:修改照片呀,把别人的脸换换;可能他们觉得计算机高手就是像网上经常发现的那些被修改照片的作者一样,能受到很多人的“称赞”。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信息技术不是门独立学科
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前面已经提到了,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的学科。所以来讲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在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讲Flash按钮制作,由于他们刚刚学习了电流方向这一节的物理课,于是在课程设计上便将所用到的电路和各种元件制作好,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把各类元件综合运用一起,制作一个用开关控制电路的Flash动画。这个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会如何使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的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相关信息在这里做一个加工、一个整合,课程的重点不是制作电池、开关、灯泡等技巧性很强的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来加工组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令学生将各学科的信息综合运用,达到更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又如VB程序课,如果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而不是讲述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其实,信息技术教师也知道计算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学习它的目的是希望能利用它更好地获取信息,掌握更高效的手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信息技术应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