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学生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学生在家烧开水,时间长了电热棒上会结很多水垢,这样的水是硬水,不易饮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同时,化学存在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懂得了可以用醋洗去杯底水垢的“生活窍门”,有些学生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汽水的“绝活”,钢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等,所有这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化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素材
  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大量化学现象,无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通过选用恰当的常见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导入:博物馆的字画历经千年仍旧完整无损的原因是什么?家里房子粉刷时,墙壁会越来越白,而且还会“出汗”,这与熟石灰的什么化学性质有关?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子需要买一些活性炭放在里面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入住?冬天人们用木炭取暖时为什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些现象都和碳及碳的氧化物密切相关,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三、生活中的化学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化学研究的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新买的铝壶在烧过开水之后就会出现小黑点这个现象,讲述铝的性质及置换反应的条件等。
  四、利用课上所学解决生活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免不了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学校要通过学生的成绩评价老师,学生的成绩也是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就会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灌输的冲动,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之外,就是习题的练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效学习。例如一位同学向老师反映说他很喜欢鱼,想在家里养几条,但总也养不成,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就问他:鱼缸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是接的自家的自来水。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要进行怎样的处理之后才可以?”这样,学生不仅对未处理的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有所了解,而且对以后将要学习的“氯气”的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还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质。
  五、学生生活实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1.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本质是学生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整体来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化学知识学习,二是化学实验。前者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后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所以,后者在化学学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进行碱溶液与酚酞试液反应会变红的实验设计时,就可以联系白纸变红字的魔术表演,通过用酚酞液在白纸写字,晾干后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字,鼓励学生进行类似操作。
  2.化學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学习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学习了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之后,让学生对雨水的pH值进行测量,对酸雨出现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等等。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初中化学课堂是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重要舞台,而学生生活实践则是学生实践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第二课堂”。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把教师最阳光的一面无私的奉献给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教学中时刻不忘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自己由经验型的教书匠逐渐向专家型的新教师迈进!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因此在低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他们
期刊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讀,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还远远不够,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意义一些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培养他们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质疑、不断创新,为适应以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
期刊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年級)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一节中,通过演示“铝与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这两个实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但按教材介绍的方法操作时存在以下不足:  (1)用温度计测量铝与盐酸反应的放热情况,由于温度计的红线比较细,实验的可见度不大,即使坐在前排的学生也难以观察清楚温度的变化。让学生触摸试管时间不允许。  (2)通过观察玻璃
期刊
一、语文教学要有所指向  什么是教学指向?“教学指向,既是教学目标之所在,也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同时也是选择教学程序的基准。”①语文教师在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总是会这样问自己:“这堂课我该教什么,这篇课文,它的重点在哪里,我该怎么教?”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会为这几个问题而烦恼,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对于我们来说,一篇课文它的重点在哪里、我们所要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往往需要参
期刊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强目标教学,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本节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利用形象生动的讲解,培养学生兴趣  
期刊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語,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中学英语和小学英语的衔接工作。就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加大了对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单元复习基础上,二轮复习更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梳理,归纳整合,以便使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有重点地进行复习,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考试题的新情景,新问题,新观点等特点。那么,如何梳理、整合历史主干知识呢?我谈以下四个方面,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分时期重组知识,强化重要知识的时间概念,以达到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化认识  
期刊
一、兴趣是小学生能学好数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产生兴趣,自觉全身心投入进去。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期刊
活动背景: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探究。”陶行知先生的“解放手、解放脚”都在倡导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的确,幼儿是一个个社会人,他们无时不刻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周围的一切事物、社会上的所有现象都会是幼儿感兴趣并想要了解探究的素材。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