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长期进行的没有分数教育实验的研究成果,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写成了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看了其中的《孩子们,你们好!》之后,我写下了这个标题。
学生教老师?那要这个老师做什么?是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在一般人眼中,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这不仅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待,也早已成为许多老师自我衡量的标杆。以前的我,也是这样坚持,这样努力,做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教育者,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有疑惑,我乐于解释;学生有争议,我积极裁断。看到学生豁然开朗、佩服不已的神色,自己也似乎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但阿莫纳什维利却给我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姿态:
“现在请你们给我出这样的题目!”我向孩子们建议。
“请您比较2+8和6+4两道加法的和哪个大?”有一个孩子对我说。
“这挺简单!”我开始在黑板上写算题,并大声地说:2+8>6+4。“给我做一道难一点的题目吧!……”
但是孩子们提出了抗议。
“这是怎么回事呀?……哎呀,请原谅,应该写‘小于’的符号……”
全班激动起来。
“怎么啦?!我做错了?”(我仔细地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当然喽……2加8等于11,6加4等于10。一点不错:11大于10(我把黑板上的“<”改成了“>”)。
“他们是相等的!……应该写等号……等——号!10等于10!”
我终于“理解”了孩子们“造反”的原因。
“请原谅!不用说,这里应该写等号。11等于……不,不!10等于10!”
这是阿莫纳什维利所描述的他给六周岁的孩子上课的场景。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他不断地出现错误,在孩子们的纠正中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犯错的情形不仅出现在答题时,也出现在指示图片或者板书时。这种犯错的情形不仅出现在数学课上,也会出现在语文或其他课上,比如读错课文,画错图案之类的。而且,不同于有错就改,阿莫纳什维利往往十分严肃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即使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的时候,亦是如此。只有当孩子们证明了确实是他们有理的时候,他们才会“恍然大悟”。
显然,这是阿莫纳什维利故意为之的。在他看来,“犯错误”不仅激起儿童欢乐的笑声,而且也将激发儿童的思维活动。孩子们会同老师“辩论”,而老师将“被迫承认”:是你们对,我错了,请原谅!在与孩子们的“智力搏斗”中,老师并非难以取胜,但这种辩论会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智力胜利,从而充满自信地走上一条生动活泼和妙趣横生的认识之路。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还会有威信吗?的确,在阿莫纳什维利所教的孩子中,有认为他“滑稽可笑”的,也有说他“并不滑稽可笑,而是非常聪明”的;有孩子问他“您真的不会写那么简单的单词吗”,也有人马上辩解“他是故意写错的”;有孩子自吹自擂说教过阿莫纳什维利“什么是周长”,也有人马上反对说“你什么也不会教,他什么都懂”……事实上,正是这些怀疑和争论,让孩子们更加信服阿莫纳什维利,更愿意亲近他,即使是周六也想着要到学校里去“休息”。
我想,阿莫纳什维利肯定不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与他们一起合作学习的伙伴。在孩子们看来,这个家伙似乎比自己厉害一些,有知道的东西,但也有不懂的地方。孩子们乐意向他学习,也非常高兴帮助他进步。在这样的情态下,师生形成了怎样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啊!
无独有偶,近日,蒋军晶老师在其博文中盛赞了一位具有女王气场,但又总是向学生示弱的“无能”老师——陆白琦。在文章中,蒋军晶这样描述:
“陆白琦要上劳动课,她就喊:我什么都不会唉。于是,每一堂课,都有一个孩子上来主讲,一道菜,一个水果拼盘,一种玩具,一个小玩意……陆白琦所要做的,就是在下面大呼小叫、欣喜、拥抱。”
这种示弱,时刻都在发生。班上投票,陆老师说自己数学差,请大家帮忙点数;用白板上课,陆老师又喊:我不会我不会,×××,你去学会,你帮我搞定。陆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喊“这个我不行!”“谁帮我?”“这次靠你们了!”……她的学生所面对的,似乎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生,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女生。于是,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去学习,去努力,去帮助这个小女生。
我不知道陆白琦老师是否也研究过阿莫纳什维利,并由此得到了一些启发。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孩子,他们都不是一个纯粹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但又不得不说他们是真正有着教育智慧的老师。新课改以来,对于师生关系的描述,老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平等中的首席”,但这种意识怎么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似乎还没有很好的研究。
可能,在物理距离上,许多的老师较之以前与学生更靠近了,但在心理上,似乎总还有那么一点“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味道。要真正地降低身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点智慧和技巧。
阿莫纳什维利和陆白琦老师是不是在提醒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淡化一点教师职业固有的角色意识,而增强一些伙伴、朋友的身份认同。如果把日常的教学比作一段旅程,我们能不能在尽可能多的时候,只是充当其中的一个游伴,和孩子们一起出发,一起探险,甚至一起迷路,而不总是走在最前面的开路先锋。在跋山涉水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勇敢地发出求助的信号,坦然握住孩子们伸过来的小手,并由衷地表示感谢。孩子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全知全能、十全十美的“神”,孩子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感性生动的“人”,他也食人间烟火,也有缺点短板,也会犯困犯错。相对于“神”,这个“人”意味着起点或者中点,意味着一切只是开始和出发,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借力,但绝对要自己首先发力。
阿莫纳什维利的“善于犯错”、陆白琦老师的“无能”,我以为其本质是准确地把握了儿童成长的脉搏。
儿童是很弱小的,他们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多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的个性还很不完善。但儿童又很强大,他们有无穷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们身心成长的速度之快,是“日新月异”形容不了的。他们要强、向善、求真的本性预示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儿童的这种弱小和强大,其实孕育着强劲的学习动力。一旦动机和兴趣被激发,儿童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阿陆”们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努力地缩小自己,而强力地放大孩子。他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并且把孩子推到了前台,他们甘当配角,甚至是丑角,在一边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在给“善于犯错”的教师纠错的盎然兴味中,在给“无能”老师提供帮助的澎湃热情中,孩子们在“教老师”的过程中幸福地成长,在孩子们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他们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如泰戈尔说的:“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也许就是对理想教育境界的诗性阐释,你觉得呢?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璜土实验小学小湖校区)
学生教老师?那要这个老师做什么?是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在一般人眼中,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这不仅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待,也早已成为许多老师自我衡量的标杆。以前的我,也是这样坚持,这样努力,做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教育者,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有疑惑,我乐于解释;学生有争议,我积极裁断。看到学生豁然开朗、佩服不已的神色,自己也似乎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但阿莫纳什维利却给我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姿态:
“现在请你们给我出这样的题目!”我向孩子们建议。
“请您比较2+8和6+4两道加法的和哪个大?”有一个孩子对我说。
“这挺简单!”我开始在黑板上写算题,并大声地说:2+8>6+4。“给我做一道难一点的题目吧!……”
但是孩子们提出了抗议。
“这是怎么回事呀?……哎呀,请原谅,应该写‘小于’的符号……”
全班激动起来。
“怎么啦?!我做错了?”(我仔细地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当然喽……2加8等于11,6加4等于10。一点不错:11大于10(我把黑板上的“<”改成了“>”)。
“他们是相等的!……应该写等号……等——号!10等于10!”
我终于“理解”了孩子们“造反”的原因。
“请原谅!不用说,这里应该写等号。11等于……不,不!10等于10!”
这是阿莫纳什维利所描述的他给六周岁的孩子上课的场景。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他不断地出现错误,在孩子们的纠正中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犯错的情形不仅出现在答题时,也出现在指示图片或者板书时。这种犯错的情形不仅出现在数学课上,也会出现在语文或其他课上,比如读错课文,画错图案之类的。而且,不同于有错就改,阿莫纳什维利往往十分严肃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即使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的时候,亦是如此。只有当孩子们证明了确实是他们有理的时候,他们才会“恍然大悟”。
显然,这是阿莫纳什维利故意为之的。在他看来,“犯错误”不仅激起儿童欢乐的笑声,而且也将激发儿童的思维活动。孩子们会同老师“辩论”,而老师将“被迫承认”:是你们对,我错了,请原谅!在与孩子们的“智力搏斗”中,老师并非难以取胜,但这种辩论会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智力胜利,从而充满自信地走上一条生动活泼和妙趣横生的认识之路。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还会有威信吗?的确,在阿莫纳什维利所教的孩子中,有认为他“滑稽可笑”的,也有说他“并不滑稽可笑,而是非常聪明”的;有孩子问他“您真的不会写那么简单的单词吗”,也有人马上辩解“他是故意写错的”;有孩子自吹自擂说教过阿莫纳什维利“什么是周长”,也有人马上反对说“你什么也不会教,他什么都懂”……事实上,正是这些怀疑和争论,让孩子们更加信服阿莫纳什维利,更愿意亲近他,即使是周六也想着要到学校里去“休息”。
我想,阿莫纳什维利肯定不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与他们一起合作学习的伙伴。在孩子们看来,这个家伙似乎比自己厉害一些,有知道的东西,但也有不懂的地方。孩子们乐意向他学习,也非常高兴帮助他进步。在这样的情态下,师生形成了怎样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啊!
无独有偶,近日,蒋军晶老师在其博文中盛赞了一位具有女王气场,但又总是向学生示弱的“无能”老师——陆白琦。在文章中,蒋军晶这样描述:
“陆白琦要上劳动课,她就喊:我什么都不会唉。于是,每一堂课,都有一个孩子上来主讲,一道菜,一个水果拼盘,一种玩具,一个小玩意……陆白琦所要做的,就是在下面大呼小叫、欣喜、拥抱。”
这种示弱,时刻都在发生。班上投票,陆老师说自己数学差,请大家帮忙点数;用白板上课,陆老师又喊:我不会我不会,×××,你去学会,你帮我搞定。陆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喊“这个我不行!”“谁帮我?”“这次靠你们了!”……她的学生所面对的,似乎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生,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女生。于是,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去学习,去努力,去帮助这个小女生。
我不知道陆白琦老师是否也研究过阿莫纳什维利,并由此得到了一些启发。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孩子,他们都不是一个纯粹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但又不得不说他们是真正有着教育智慧的老师。新课改以来,对于师生关系的描述,老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平等中的首席”,但这种意识怎么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似乎还没有很好的研究。
可能,在物理距离上,许多的老师较之以前与学生更靠近了,但在心理上,似乎总还有那么一点“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味道。要真正地降低身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点智慧和技巧。
阿莫纳什维利和陆白琦老师是不是在提醒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淡化一点教师职业固有的角色意识,而增强一些伙伴、朋友的身份认同。如果把日常的教学比作一段旅程,我们能不能在尽可能多的时候,只是充当其中的一个游伴,和孩子们一起出发,一起探险,甚至一起迷路,而不总是走在最前面的开路先锋。在跋山涉水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勇敢地发出求助的信号,坦然握住孩子们伸过来的小手,并由衷地表示感谢。孩子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全知全能、十全十美的“神”,孩子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感性生动的“人”,他也食人间烟火,也有缺点短板,也会犯困犯错。相对于“神”,这个“人”意味着起点或者中点,意味着一切只是开始和出发,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借力,但绝对要自己首先发力。
阿莫纳什维利的“善于犯错”、陆白琦老师的“无能”,我以为其本质是准确地把握了儿童成长的脉搏。
儿童是很弱小的,他们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多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的个性还很不完善。但儿童又很强大,他们有无穷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们身心成长的速度之快,是“日新月异”形容不了的。他们要强、向善、求真的本性预示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儿童的这种弱小和强大,其实孕育着强劲的学习动力。一旦动机和兴趣被激发,儿童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阿陆”们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努力地缩小自己,而强力地放大孩子。他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并且把孩子推到了前台,他们甘当配角,甚至是丑角,在一边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在给“善于犯错”的教师纠错的盎然兴味中,在给“无能”老师提供帮助的澎湃热情中,孩子们在“教老师”的过程中幸福地成长,在孩子们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他们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如泰戈尔说的:“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也许就是对理想教育境界的诗性阐释,你觉得呢?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璜土实验小学小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