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首次实现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实现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为实现高维量子信息过程和研究高维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打下重要基础。该成果于8月2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高维量子纠缠态相比于二维系统在信道容量上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但展示该优势的前提是必须要实现高保真度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与测量。之前人们广泛采用光子的轨道角动量、时间或频率自由度进行编码,但都不能同时解决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与测量的困难。
  2016年,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进行编码,并与奥地利马库斯·胡贝教授研究组合作,研究出一种理论上高效的高维纠缠态的认证方法。李传锋介绍,对一个32维纠缠态而言,完整的量子态层析技术需要进行一百万次测量才能确定量子态的信息,而该方法只需要一千次测量即可完成。最终,其研究组在实验上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并测定其保真度为0.933,创造了当前世界最高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887766.html
  下載日期:2020-08-27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24日下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暨科学传播沙龙在北京举办。该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参观、产品品鉴,二是发布“十三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科技进展。  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成果来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科研代表:吴臣武  转化作者:张颖  在生活中,充电和吃饭、睡觉一样,几乎成了一项必须的基本活动。目前,移动设备的充电方式主要以有线充电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为主,这些充电方式受到距离的限制。电磁感应技术已经较好地实现了厘米级和分米级的无线充电,但在实现十米级、百米级无线充电方面还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池制造
期刊
近几年,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以及航天事业取得巨大发展,人们对航天企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和发表见解,由此带来网络上航天企业舆情热点的涌现,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也成为航天企业宣传建设领域中日益重要的课题。结合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对航天企业舆情危机应对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航天企业舆情危机应对的策略建议。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每个人都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成果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研代表:张捷  转化作者:项子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会发生上百万次地震。虽然绝大多数地震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我们甚至感觉不到震感,但是当真正具有破坏性的地震来临时,我们将面临无法承受的损失和伤害。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2010年发生的玉树地震、2013年发生的雅安地震……房屋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畜牧兽医学会  成果来源: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科研代表:李永清  转化作者:于饮水  可不要被“生物导弹”的名头吓到,它不是什么会造成破坏的生化武器,相反,它是能治疗疾病的“正义卫士”。之所以被称为“导弹”,是因为它也有如导弹般精准打击目标的能力,能够实现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导向。来自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李永清研究员及其团队,就研究开发了针对引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期刊
2021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长达4600千米的综合通信链路距离跨越,被称为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为我国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科技的应用范围也会逐步扩大,并慢慢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腾讯新闻「空天计划」《星空对话》栏目第4期节目中
期刊
李永舫  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给体和受体光伏材料,新型富勒烯衍生物受体光伏材料,可溶液加工有机分子光伏材料等;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电致发光中的应用;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和导电聚
期刊
近年来,商业航天备受关注,热潮不断。2021年3月13日下午,火箭派(湖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派”)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了“火箭派商业运载火箭暨空间生物实验室发布会”。火箭派创始人程巍发布了火箭派首型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一号”、首型空间生物载荷装置“火种一号”和“空间生物实验室”。  会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宇航生命科学奖获得者、火箭派生物载荷公司逆火(湖州)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  科研代表:侯建辉  成果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转化作者:杨砾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已经屡见不鲜,利用太阳能给手机充电也是许多人的期待。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充电和加热,实际上是光能向电能的转化。如果在光的照射下就能给手机充电,我们就不用担心手机突然没电而到处寻找电源了。有光就能充电,还是随走随充,想想都觉得
期刊
2020年8月27日,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通过测试药物的活性就能從2亿多种化学物质中筛选出数百种治疗新冠肺炎候选药物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可通过反复试错学习预测药物的活性,其预测能力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研究人员认为,传统依赖细胞培养测定的方法不仅要花费高额资金,而且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对药物进行测试,同时疾病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可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