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24日下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暨科学传播沙龙在北京举办。该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参观、产品品鉴,二是发布“十三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科技进展。
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加工走向科技化、智能化。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增加1.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 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7.5%。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转变,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63%。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如制粉、榨油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二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农产品加工、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以及新一代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使得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基地、特色小镇、民俗文化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
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被重视。例如,我国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问题;产后损耗大,存在技术短板;梯次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对资源综合利用缺乏整体部署;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围绕加工与贮藏、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智能与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农产品加工研究上取得多项成果。在发布会上,王凤忠所长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科研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瞄准重大需求,助力生鲜农产品产后减损
过去10年间,中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类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减少粮油、果蔬、畜禽等生鲜农产品产后损失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多项科研成果有效在农产品产后减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首创的3种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破解了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的难题。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建立了全程绿色高效保质减损技术体系,解决了粮食收储运、干燥加工等环节中的难题,使大宗粮食储运流通损耗不超过5%,每年挽回总产2%的粮食损失(相当于约1亿人1年的口粮)。
在肉类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构了生鲜肉精准减损保质保鲜技术体系,破解了畜禽宰后损耗大、生鲜肉货架期短的难题,使宰后损耗由8%~10%降到3%以下,生鲜肉货架期从7天延长到最长120天。
在水果贮藏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解决了苹果贮藏后期果肉变褐问题,延长货架期2~3个月,冷藏保存可达300天以上。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自强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突破了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农产品加工关键成套装备的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建立了变温保质挂面干燥工艺,建成了高效节能自控挂面干燥工艺,挂面水分均匀度提高22%以上,干燥节能23%以上。
在菜籽油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产品质量效益低、资源利用效率低、安全和环境等问题,突破了同步脱胶脱酸的菜籽油高效精制技术,研发了基于细胞反应器的微波提质生香、防滑膛双螺旋压榨、强传质型低温亚临界萃取等装置和产地自控云端监控质量管理系统。该技术已在30多家单位应用,近3年新增产值8.19亿元。
在果蔬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历时15年联合攻关,研制了食品压差闪蒸干燥产业化技术与成套装备,实现加工能耗较同类产品降低50%以上,口感脆度提高30%以上,创制了苹果脆片、草莓脆果等50余种果蔬休闲食品。
在中式食品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实现了“技术-装备-产品”一体化突破,开发了骨素调味料、骨多糖等创新型产品20余种,出口到欧美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和1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示范生产线20余条,促进了骨综合利用率从不足5%提高到12%,产品平均增值率提高了200%,近两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2.95亿元。
研发特色农产品,服务大众营养健康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从“能吃饱”到“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大宗粮油、畜禽、果蔬和特色农产品,重点研发了符合国民营养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动物肉短缺、资源约束加剧等问题,创建了基于高水分挤压的新型植物基肉制品颠覆性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其生产效率提高了50%、能耗降低2/3、营养损失减少20%。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创制了国内外首个新型植物基肉制品“制备过程-蛋白结构变化-品质精准调控”可视化平台,研发出植物蛋白素牛肚、素肠、素风干牛肉等10余个植物素肉系列新产品。
在特色水果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精深加工技术及高值化产品缺乏等问题,突破了红枣、石榴、山楂、青梅、钙果等特色水果的全果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开发了功能性果汁饮料、养生果酒、水果精华素等20余种功能化水果加工产品。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创制出适用于孕妇、老年人、肿瘤病人等特定人群所需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产品20余种,包括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化妆品等多个类型。
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科研骨干深入“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将技术、信息、服务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
据王凤忠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西藏青稞加工生产线落后、产品卖相差、类型单一、效益低下等问题,先后解决了青稞米腹沟无法有效脱皮、保质期短、口感粗糙等难题。王凤忠表示,五年来,通过青稞产品研发及应用对接,带动了加工应用企业新增销售额1.2亿元,新增利润3478.6万元,带动当地3000余人脱贫,累计增加农民收入约630万元。
在特色品种羊肉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构了“分级分割-精神加工-综合利用”的梯次加工增值技术体系,在70余个县市推广。近10年来,累计带动10万余户农牧民增收,户均年增收约6500元。
未来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着力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2.4 1提高到2.8 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67.5%提高到80%左右,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
“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王凤忠表示,要加快構建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要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开展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机理、贮运环境精准控制机制、加工品质保持原理、功能成分营养健康机制等研究;此外,还需要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采编:郳妮)
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加工走向科技化、智能化。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增加1.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 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7.5%。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转变,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63%。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如制粉、榨油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二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农产品加工、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以及新一代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使得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基地、特色小镇、民俗文化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
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被重视。例如,我国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问题;产后损耗大,存在技术短板;梯次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对资源综合利用缺乏整体部署;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围绕加工与贮藏、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智能与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农产品加工研究上取得多项成果。在发布会上,王凤忠所长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科研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瞄准重大需求,助力生鲜农产品产后减损
过去10年间,中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类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减少粮油、果蔬、畜禽等生鲜农产品产后损失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多项科研成果有效在农产品产后减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首创的3种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破解了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的难题。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建立了全程绿色高效保质减损技术体系,解决了粮食收储运、干燥加工等环节中的难题,使大宗粮食储运流通损耗不超过5%,每年挽回总产2%的粮食损失(相当于约1亿人1年的口粮)。
在肉类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构了生鲜肉精准减损保质保鲜技术体系,破解了畜禽宰后损耗大、生鲜肉货架期短的难题,使宰后损耗由8%~10%降到3%以下,生鲜肉货架期从7天延长到最长120天。
在水果贮藏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解决了苹果贮藏后期果肉变褐问题,延长货架期2~3个月,冷藏保存可达300天以上。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自强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突破了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农产品加工关键成套装备的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建立了变温保质挂面干燥工艺,建成了高效节能自控挂面干燥工艺,挂面水分均匀度提高22%以上,干燥节能23%以上。
在菜籽油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产品质量效益低、资源利用效率低、安全和环境等问题,突破了同步脱胶脱酸的菜籽油高效精制技术,研发了基于细胞反应器的微波提质生香、防滑膛双螺旋压榨、强传质型低温亚临界萃取等装置和产地自控云端监控质量管理系统。该技术已在30多家单位应用,近3年新增产值8.19亿元。
在果蔬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历时15年联合攻关,研制了食品压差闪蒸干燥产业化技术与成套装备,实现加工能耗较同类产品降低50%以上,口感脆度提高30%以上,创制了苹果脆片、草莓脆果等50余种果蔬休闲食品。
在中式食品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实现了“技术-装备-产品”一体化突破,开发了骨素调味料、骨多糖等创新型产品20余种,出口到欧美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和1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示范生产线20余条,促进了骨综合利用率从不足5%提高到12%,产品平均增值率提高了200%,近两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2.95亿元。
研发特色农产品,服务大众营养健康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从“能吃饱”到“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大宗粮油、畜禽、果蔬和特色农产品,重点研发了符合国民营养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动物肉短缺、资源约束加剧等问题,创建了基于高水分挤压的新型植物基肉制品颠覆性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其生产效率提高了50%、能耗降低2/3、营养损失减少20%。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创制了国内外首个新型植物基肉制品“制备过程-蛋白结构变化-品质精准调控”可视化平台,研发出植物蛋白素牛肚、素肠、素风干牛肉等10余个植物素肉系列新产品。
在特色水果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精深加工技术及高值化产品缺乏等问题,突破了红枣、石榴、山楂、青梅、钙果等特色水果的全果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开发了功能性果汁饮料、养生果酒、水果精华素等20余种功能化水果加工产品。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创制出适用于孕妇、老年人、肿瘤病人等特定人群所需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产品20余种,包括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化妆品等多个类型。
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科研骨干深入“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将技术、信息、服务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
据王凤忠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西藏青稞加工生产线落后、产品卖相差、类型单一、效益低下等问题,先后解决了青稞米腹沟无法有效脱皮、保质期短、口感粗糙等难题。王凤忠表示,五年来,通过青稞产品研发及应用对接,带动了加工应用企业新增销售额1.2亿元,新增利润3478.6万元,带动当地3000余人脱贫,累计增加农民收入约630万元。
在特色品种羊肉加工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构了“分级分割-精神加工-综合利用”的梯次加工增值技术体系,在70余个县市推广。近10年来,累计带动10万余户农牧民增收,户均年增收约6500元。
未来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着力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2.4 1提高到2.8 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67.5%提高到80%左右,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
“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王凤忠表示,要加快構建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要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开展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机理、贮运环境精准控制机制、加工品质保持原理、功能成分营养健康机制等研究;此外,还需要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采编: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