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这一能力的增长进入到社会社交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内容上小学语文教育总结了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所接受的相关知识,并为学生制定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知识与能力基础。同时,为了达成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更新,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具有相当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知识容量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是极富有科学性与体系性的,并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年级划分。从这一点看小学语文的教学板块设计可以说是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的。但这不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完美的,教师往往会为了平衡教学难度与课程容量在内容上做出了一定的取舍。主要问题有:诗歌教学以古诗词教学为主,但教学内容又过于单调;童话内容选材过于低龄化;人物形象刻板等,这都使得语文教学在某些问题上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一、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上看,诗歌教学是学生最为苦恼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学生刚开始建立合乎现代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法词汇体系,对于古诗词所具有的古典文化体系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注意力还是放置在童话、散文、儿歌等内容之上,这些内容相比于古诗词而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就使得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学习青睐。但这并不意味这古诗词的教学就难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诗词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相较于其他知识板块确实存在有相当的劣势,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是可以转化成教学优势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限制其语言知识与语文学习水平提高的最大因素就是学习习惯。而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古诗词的劣势发展为教学优势。例如:由于古诗词的内容单调,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明显会对具有文本韵律性的诗词更感兴趣,教师就可以从此入手,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学习兴趣。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就用平实的语言及恰当的背景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陷入到古诗词的美妙意境中。通过之后多次重复这一教学,使学生逐步地掌握了古诗词的学习要领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学得语文的相关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相关知识及内容,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相当的语文知识储备的相关人才,更是要通过六年的语文教学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社会规则观念与意识的“人”。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单纯是学科教学,更是有一定思想教育功能的教育工具,要注重“以人为本”这一学习教学原则。而教材中这类与社会、风土人情相关联的课文篇幅并不稀少,其他思想内涵的文章则是较多。但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最易常犯的问题是过于说教,使得学生在进行这些文章的学习时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要只顾着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输出,还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与价值输出易于被学生接受。如:在《悯农》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劳动光荣又辛苦的思想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背景拓展教学,如采用多媒体播放农民劳作时的场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如果学校有条件,更是可以组织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农耕中,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这样的共情教育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才是尊重了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养成实际感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打好语文基本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汉字基础知识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一到六年级都有着漢字笔顺的教育教学,并随学生的年级增长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步增加。事实上这对于语文学习与教学是利好性的,对于汉语而言笔顺是其精华,当学生对汉语汉字的笔顺了如指掌时,就标志着学生对于汉语的基本功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掌握的,这就可以使学生巩固好自己的语文学习基础,而这一基础性的知识巩固好之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基础的提高会使其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从而反馈到语文教学中。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来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它的发展是充满曲折和反复的。这就要求小学一线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反思总结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分析和整理,进一步解决问题,将教学问题通过反思转化为教学方式的整理升级。想要使自身教学理念占据主流前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然要自己改善教学方法,不能实行“拿来主义”,要经过辩证批判,进行提炼,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储备,从而使课堂轻松愉快还兼具自身教学特点,从而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沈瑞,刘权华.教科书中性别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新课改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基础教育,2013(6)
  【2】刘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主题类型与教学策略研究——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阅读范文——仿写——评价模式,注重从语言表达、写作层次构建和对比赏析等角度进行教学工作,注重词语运用、句子表达和段落内在联系的表达方面,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内容,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语用 初中 作文 创新 教学  语用理念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实践经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学习语文的过程,需要不断内化,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本文将从阅读方面谈谈语言文字的积累。  【关键词】  积累 运用 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积累与应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本层次。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学习写作也离不开模仿。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就认为“模拟”是写作的人效法他人作品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必要手段。他说:“若不仰范前贤,何以贻厥后来!”(《史通·模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文学大师茅盾先生更是告诫我们:“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
【摘 要】  我鼓励小学生留心校园生活,获取习作素材;鼓励小学生记录家庭生活,获取习作素材;鼓励小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获取习作素材。  【关键词】  习作素材 积累 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小学生的习作训练能否得心应手,不仅需要一定的习作技巧,还必须有一定量的供自己选择的习作素料。而这些习作素材的多少,与小学生平时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我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小学生获取习作素材,做了以下尝试: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进行整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搜集很多的作文素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 作文 作用  众所周知,作文一直是初中生的难点。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经过我们长期的调查,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作文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积累的素材比较少,在写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造成言之无
(1)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核心影响因子为0.538,总排序第844/2383位,在农业工程类期刊中排序第12/20位;核
好的习作是学生独特的构思和匠心的表达,然而,我多年对习作课堂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感悟、体验与作文融合在一起,导致习作变成了学生搜肠刮肚的“苦差”。想让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WTO教育条款下外国教育带来的竞争,中国教育(至少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走品牌战略之路教育品牌的生命线在于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要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需要有许多环节的配套支持,其中高考招生就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所以只有招收的是有浓厚专业兴趣、优秀专业潜质、良好专业基础的人才,才最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所以,
简介了水泥粉体喷射搅拌加固软土地基的工作机理,结合沪蓉高速公路(沪宁段)地基处理实践,论述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计算方法.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基,可加快路堤填土速率,铺筑
[目的]对湘赣边界山区林地在不同海拔高度及植被类型影响下的土壤养分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为林地土壤的合理利用及培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林地表层土壤,测得各养分指标含量,运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该区土壤综合肥力和空间变异性进行评价。[结果](1)试验区土壤整体呈酸性,有机质和全氮养分含量较高,但普遍缺乏速效养分(磷、钾)。(2)随着从丘陵、低山到中山海拔等级的升高,土壤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