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一年四季中,最忙、最累、最紧张的时候,当数“过麦”了。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时间紧、任务重,麦子一熟,全村的男女老少就热火朝天的忙起来,争分夺秒抢收抢种,田野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改革開放前,每年一到“过麦”的时候,生产队长就提前安排队里的保管员,到集市上去把割麦所需的草腰子买来,同时,为麦收准备场院,检修马车、牛车绳索等运输工具。俗话说:“麦熟一晌”,火辣辣的西南风刮着,早晨去看麦田里的麦子还很青,过一个中午,到下午再去看时,小麦已经熟透了,第二天就要开镰“过麦”了,要不及时收割,麦子一焦头麦穗就会断落到地上,造成减产。
  这时,听到队里的钟声响,社员们都聚到村头的老槐树下,生产队长一声令下,男女劳力齐上阵,争分夺秒战“三夏”就开始了,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割的割,运的运,晒的晒,各负其责。全队的男女劳力每人手拿一把磨得瓦亮的镰刀,在一块麦田的地头上一字排开,三人一组,中间一人腰上系着一捆草腰子,在头里割并负责放腰子,两边两人边割小麦边把小麦捆成麦个子。这在当时,成了一道亮丽的田野丰收图。
  随后,赶车的车把式就把马车赶到麦地里开始装车,一个人在车上踩车,车把式与另一人在车两边,用木头杈杈着麦个子往车上仍。踩车可是个技术活,把麦个子在车上要垛好、踩好,再用绳子把周围拢起来,最后再把绳子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从上面把围绳挑一下。这样散不了车,能安全的把麦子拉到麦场里,如果踩不好,车到半路上就偏车了,就得把麦子从车上卸完,重新另装,人是又累的慌又热的慌。那个时候,在通往田间的乡村路上,偏车的情况是时常发生,把人累的苦咧咧的。
  把麦子拉到麦场里,几十个年龄大点的妇女劳力,就急忙上去卸车、拆腰子、翻场、晒麦子。晒麦子要翻上好多遍才能晒干,越是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越要勤翻,等把麦子晒干了,就可以打场了。那时,打场都是用牲口,有的用牛,有的用马拉着碌碡轧场。随着一圈一圈地转动,麦秸也变得越来越薄。再翻场,翻了再用碌碡轧场,这样折腾上好几遍,看麦穗上没有麦粒了,打场也就结束了。随后,就是堆场、扬场了。扬场是一个人两手拿簸箕,一个人用木锨往簿箕里装麦粒,扬一下装一下,两人要配合默契。在这时,队里的扶楼匠早就开始根据天气,准备播种大豆了等作物了。扬场的借着风把麦糠扬出,就光剩下麦粒了,等着人们来装口袋入仓了。这样大家忙来忙去,也就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初,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家户户按人口分到了责任田,从此,除去向国家交的公粮外,家家户户有了余粮,一个大户就比原来一个生产队打的粮食还多,老百姓的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我那受累的妻。我由于爱好涂抹,时常把农村发生的一些新奇事,写成新闻稿送到博兴县广播电台(当时这地方还没有报纸、电视),那时,村村户户都有广播匣,为此,我连年被县委、县府评为“优秀通讯员”称号。也因此,把我调到了公社里工作。乡镇工作是千头万绪,中心工作又多,我的本职工作只能是在下班后,回到家里晚上写。特别是秋麦两季,不是到坡里去防火,就是去抗旱,一忙就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收割小麦的任务,一下子就全部落到了我妻子的肩上,那几年,我一家四口种了七亩多小麦,两个孩子又小,没人照看,天不明就把孩子叫起来,到了地头上再让她俩睡(当时,大女儿七岁、小女儿两岁),我们就去割麦子,到点我再去上班,她就自己在那里用镰一把一把的割,妻子怕耽误割麦子,她都是放上草腰子不捆,到了晚上我回来后,套上小毛驴地排车再去拉,俺俩装上一车后,我往场院里拉,妻子就再去捆麦个子,就这样我一回来,她已经又捆好够拉一车的了。一个麦季七亩小麦,基本上都是我的妻子一人用镰刀一把一把收割滴。每天都是在拉最后一车麦子的时候,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坐在拉麦子的车上回家了。其中,有一天清晨,睡在地头上的女儿一摸脸说:“妈,下雨了,我和妹妹的脸上都有雨”。哎,这哪是下雨啊,分明是早晨的露水,把她们的脸上和身上都打湿了,哎,两个孩子也跟着糟罪了。
  还有一年,那是在南船道的麦田里割麦子,她刚割完这块地也快中午了,人家播种玉米的也快播到这里了,为了墒情好、抢时(这时播种后不用再浇水就能出好苗),她怕人家隔过去,耽误了播种,就急忙叫人帮忙,把麦子装上车拉到了地头上,。由于那天特别闷热,又干、又累、又加上过麦吃不下饭,播种玉米的刚播到一半,她就被热慌心了,大伙急忙把她送回了家。在那个时候过麦是真累人啊,煎直是要人命啊。把麦子拉到场院里晒干后,再用牲畜拉碌碡打场。然后,在场院里晾晒、扬净、入仓。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就有了“小推子”收割机,人们就不用自己动手用镰刀割麦子。各家各户雇用小型收割机,把小麦一排排的推倒,人们再去用稻草搓成的草腰子,把放到地里的麦子捆起来,运到麦场里,准备脱粒。这样就轻快多了,也不是多么累了。这时,谁家早收割完麦子,就及早在场院里安装调试柴油机和脱粒机,并在脱粒机旁树上一根高杆子,上面挂上一只瓦数大的电灯泡。
  晚饭后,一家一户的人就都来帮忙脱粒。有搬“麦个子”的、有解草要子的、有在脱粒机前倒麦粒的、有锄麦穰的,最有技术的要数往脱粒机里送麦子的人,用力小了麦子进不去,用大了劲就有可能把手和胳膊都带进去,十分危险,必须均匀地往里送。灯光下,尘土飞扬,人们各司其职,环环相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一场打完,个个都是灰尘满面,只露出眼睛和雪白牙齿。
  第二天,在麦场里晒麦粒的同时,顺便把麦穰垛成麦穰垛,有的垛成圆的,也有的垛成长方型的,怕刮风下雨淋湿了,大都在上面泥上一层厚厚的泥。麦子在麦场里晒干后,扬净入仓。
  到了2000年左右,有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收麦、脱粒一气呵成,也不用打场了。“过麦”变得简单、轻松多了,在大公路上晒粮倒成了“过麦”最重的活了。“过麦”再也不用大热天人工用镰去割麦之苦了。近一个月的麦收时节,就在人们忙得死去活来中渐渐远去。
  现在种地,从耕、种、浇灌到收割、脱粒已经全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把一大批劳动力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轻松愉快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40年,使农村农业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临淄人的智慧,淄博人的大智大勇,都汇集在改革开放40年的如火如荼的进步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这里面浓郁了2600多年的历史风雨,你要想真正学到点知识,那不妨来齐国。  身在故乡临淄,一个地地道道的临淄人对临淄的旅游点和文化韵味感受不足感到遗憾。每逢齐文化旅游节的短短五天,老百姓为图恋这一块钱游景点的优惠近距离的去了解临淄的历史景点,感受齐国的悠久文明。感慨之下,临淄的旅游
期刊
十多天的旅程匆匆而过,转眼已是返程的日子。到达淄博后,同车而行的旅友们,陆续下车了。  十八天前,除了乐洋洋老先生和他的夫人是我们恩施之行认识的,其余人皆属陌生。旅途中也是三三两两松散的游玩,并无太多交集。然而,松散中充溢着的友善和谐,使得车内车外充满了关爱和笑声。正是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才有了离别时的那份怅然若失的不舍。  光阴很奇妙,它能使原本熟识的人渐行渐远,相忘于江湖;
期刊
从西北和西南蜿蜒而来的两条小溪如一对二八少女,一路欢歌笑语,妙曼前行。她们一前一后玉带似的从村子轻轻绕过,把村子好个亲吻。然后又在村东汇合,一路相携东去,汇入潍水。溪水经过的地方,草青树茂,鸟语花香。俯瞰小村,分明是一个端坐在诗画中的俏姑娘。  这个四面环水的村庄,就是我的家乡,五图镇辛旺村。环村的两条小溪,村民们给她们起了个简单而朴素的名字,南河,北河。  村里有个臧家巷,巷里老秀才早就编了这么
期刊
又到了蝉鸣的季节,故乡村庄新改造好的小区里,过去低矮陈旧的房屋已经旧貌换了新颜,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雄伟的高楼。洁净、平整的水泥路面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路灯像夏日盛开的莲花般新颖、别致。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人健身、孩子嬉戏;情侣流连,笑声不断,一派幸福和谐的景象。不得不感叹:现在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日趋升高,日子过得富足充盈,还有什么可祈求的呢?可我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花圃里,花红叶
期刊
一  我爱酒,酒与我有一种不解之缘。不知不觉我的博古架上就多了酒。每一种酒每一种姿态,每一种酒每一份风情,每一种酒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酒每一种人生。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我喜欢收藏高度酒,酒如人的感情,浓度越高,并且年代愈久,越醇美、醇香。历经几千年沧苍变化,愈沉淀、愈厚重,一坛尘封的美酒,醉了几千年。  酒能忘忧,曹操把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把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
期刊
一  顺着洞口的光可以进入。  要到达青川县城乔庄,有几条道路可以选择。  不过,通过高速公路进入青川,都必须经过几条隧道。当从兰渝高速在木鱼镇下高速前往青川,进入通往青川县城的快速通道,很快的时间,就会到达县城。你连沿途的的景色尚未看满足,就会发现有一条隧道出现在眼前。每次我回家的时候,看见这条穿过去就是县城的隧道,猛然间就会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甚是贴合我此时的心境。  乔庄就是这样,静静
期刊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远离城镇的西寨联中任教。  西寨,顾名思义,西部的村寨。据说这里当年曾是鲁国西部边界的一个营寨,后繁衍成村。可靠与否,无人考证,但它的偏远落后却是有目共睹的。学校不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八个教学班,20名教师,其中15名民辦教师。仅有的5名公办教师中,一名速师毕业,两名民办转正,一名接班,我是唯一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中专生。尽管如此,还是给我安了
期刊
我的家乡——南夏口村是鲁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自明初立村就没出现过显赫的官宦之家,更没有家存万贯的富户商贾。悠悠六百余载的春秋岁月,许、孙、鞠、徐四姓的族人鸡犬相闻、和睦相处;邻里互助、其乐融融。因筑基盖房挖土形成的几个水塘,碧波荡漾,犹如一面面清澈  明净的镜子,分布在村庄东、南和西边,给小村增添了不少妩媚和灵气。东湾居三个大水塘之首,曾担负着养鱼、种藕和天然澡池的功用。  养鱼塘  东湾因
期刊
今日夏至,白天有点长,天气出奇的热。屋内有点闷。  下午六点钟下班,太阳还挂得老高老高的。吃了晚饭,闲来无事,一个人到县文化体育公园转转,看看有无新鲜事,同时,也去看看公园里的小湖中漂浮的那些荷花是否还在开放,去荷塘深处赏荷闻花香。这件事,是我每年都挂在心上的。  果然,荷花仍然在绽放,一池绿水,片片荷塘,不过,只有一颗花蕾。这让我多少有点惆怅。今年的荷花怎么如此不尽人意?营养不良吗?虽然如此,仅
期刊
十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学瓦匠。  我们村子地处沂蒙山区,三面环山,只有往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黄土路,伸向外面未知的世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当不了兵,再学不上一门手艺,那将来是没有出路的。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媒人到家里问,你如果啥都不会,光靠会种地那点本事,娶个称心如意的女子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那一带,会手艺的人特别多,像木匠、瓦匠、铁匠、壶匠、剃头匠、磨刀匠等等,五花八门,干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