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的困惑与理解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与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巨大的冲击中不断转变,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困惑,也有不少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与认识。
  一,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1 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而淡化动作技术的要求
  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喜欢尽情地释放,但是他们却厌烦枯燥的跑跳,厌烦技术动作的约束。
  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地参与运动,于是便出现了严重的淡化动作技术要求的倾向。学生摆脱了动作技术的束缚,有了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这种方法可能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时间长了学生就玩够了,导致了因为忽视对动作技术的掌握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正确的运动技术是形成良好运动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学生通过对电视中自已喜欢的明星动作的模仿,也能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可能达不到这一点。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会因为不会打球或不会练习,而不能利用体育活动设施锻炼身体,也就谈不上终身体育了。
  2 “课课练”消失,课的生理负荷过低
  “课课练”曾经是我们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宝,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的负荷强度比较大,让学生感到苦和累,不能为多数学生愉快地接受。
  新课改以来很长一段时间,许许多多的课堂上,课课练的内容减少了或直接去掉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新颖、学生的兴趣,强调参与即可,从而使课的生理负荷大大降低,使体育课起不到有效增强学生体质的应有作用。
  3 重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花样有余而实效不足
  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这点也成了许多体育教师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出发点:一根竹竿,两边挂上个易拉罐,用来挑水“抗旱保收”;近百个呼啦圈组成一条“隧道”,学生们在缓慢地穿过;羽毛球漫天飞,那是学生们在练习投掷;小垫子一块挨一块组成“长龙”,只是在玩滚球接力;易拉罐组成的跳高架,一碰呼啦一片……这些练习除了好看、学生高兴外,真的很难再找到它的教学实效在哪儿。
  4 片面重视体育评价,形成应试教育的再翻版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中央7号文件”的下发,使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地都纷纷出台体育评价措施,体育考试也成了各地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中考内容成了各学校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也成了众多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出现了考哪样教哪样、考哪项就练哪项的新“应试教育”。
  中考项目的设置考虑到其他锻炼价值和易操作性,不能成为学校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更不能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内容。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学生中考成绩的提高。
  二、对新课改的理解及教学努力的方向
  1 突出练习主体,注重练习实效
  (1)做到精讲多练
  这一点最为关键,需要教师吃透教材,课前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比如教授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取几个10厘米长的小棒量出击球范围贴上一个红点,讲解4个字“蹬腿抬臂”就可以了;再比如学习靠墙手倒立,重点讲解“五指分开,手臂伸直用力支撑”,实践证明初次学习时这些内容就足够了。
  (2)加大课堂练习密度
  比如实心球抛掷练习,如果多人轮流抛掷,无球的学生可以安排徒手模仿练习,有助于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跨越式跳高练习中,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整体动作模仿练习,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再比如学习燕式平衡,完全可以在下课前再练习一次,在燕式平衡动作中结束本课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3)减少队伍调动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需要调动队伍时,集合讲解会浪费一些时间,可以在排头练习间隙交代他们如何去做,调动队伍时其他同学跟着排头走就可以了。
  2 创新教学评价,防止应试教育的翻版
  (1)确定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一个动作学习结束时,进行单元学习评价,记录学习态度、掌握情况,可以分为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每个学期结束时,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价值较高的技术动作,进行期末全面测试。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要进行身体素质的全面测试,三年内所学主要动作的全部评价(可以使用五个等级),结合学习态度、自主创造、特长展示、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项目进行全面汇总,然后给予学生表扬、肯定、鼓励、忠告等评价等级。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技术动作评价、身体素质测试、学习态度评价、创造性评价(练习中一个好点子、创造一个好动作、发现一个好问题等)、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进步幅度评价等。其中进步幅度评价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应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可以给予小幅度的加分。
  (3)必须有的特长评价
  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与了解后,从第二学年起就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一项或两项属于自己重点锻炼发展的项目,即自己的特长。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长,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细心指导,并有计划的定期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发展特长。每学期的测评中都要安排特长评价,评价成绩以3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发现并且培养未来需要的特长生,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爱好,毕业后成为健身锻炼的重要手段。
  3 开发学生思维,倡导自主学习
  技术动作教授中,要引导学生身脑并用,让他们边练习边思考完成动作的力的来源、完成动作的身体部位。对一些简单动作,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练习。
  比如技巧跪跳起,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利用图片提示或直观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动作的3个力,然后尝试练习并积极体会,学生是能够完成动作的。再比如学习健美操,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创造展示的队形;跑、跳练习中,给学生一些器材,让他们自己设计跑、跳练习的场地布置,效果都非常好。
  还有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他人的动作,好动作要思考好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就思考错在哪儿、应如何改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动脑思维的习惯,还加快了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4 注重校内外衔接,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
  如果学校所在的社区有很好的公共健身场所,那么可以紧密联系这个场所能够开展的体育活动展开教学:有跳健身操的,就可以多教几套健身操;有打太极的,就教授一些太极动作;打羽毛球的多,就多安排羽毛球教学;喜欢篮球的多,就多抓篮球基本功教学……
  如果所在的社区没有较好的公共健身场所,还可以找俱乐部,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有乒乓球俱乐部,可以多安排乒乓球的教学;有健身减肥俱乐部,可以多传授这方面的练习方法,有武术馆,可以多安排武术选修教学……
  此外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地方传统项目,如竹竿舞、舞龙、抖空竹、小杂技、摔跤等引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这些项目会成为他们终身体育的主要练习手段。
  5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初学跳高时,分组后可以先统一高度,突出对学生动作技术的要求,这样可以照顾到体质较弱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并且是与他人一样的成功。
  在学习技巧动作时,根据所掌握的学情,将掌握动作慢一点的分在一个小组,多花时间去细心指导,尤其让他们体会到在帮助下完成动作的获胜感觉。
  在跳远和投掷活动中,划出不同远度的线,让学生自由选择,超越任何一条线都是成功。然后再向更远的线挑战,如果这次没有超过,就需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及活动课时间努力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下节课再次挑战,使自己不断挑战、不断成功。这样不仅照顾到个体差异,也调动了他们在大课间及活动课上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在游戏类活动中,尽量以时间标准为主(即每一组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就获得成功),以名次顺序为辅(更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除非这个游戏每个小组获得第一名的可能性对等存在,这需要在分组上下功夫。
  6 创设困难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一节跳高课上,练习将近结束时,将跳高杆象征性抬高一下(其实是向上一抬又落下来),把跳高架分别向内挪动30厘米,看上去高度似乎高了不少,给学生增加心理障碍,学生练习时。能够跨越,但是这次“成功的跨越”是对学生意志的一次磨练。
  再比如学习山羊动作,调高山羊的高度,放上一个弹性很好的踏板(加强落地时的保护),看上去高度较高,实际上更容易完成动作练习,这需要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场景:体育课上正在进行两人一组夺物的游戏。教师发出信号后两名同学迎面向前快速跑进去抢放在中间的绳子,这时,不幸的一幕发生了,同学A和同学B由于争抢太激烈,头部撞到了一起,A同学的脸被碰肿了,B同学的鼻子流血了……  原夺物游戏的方法:  场地上画三条平行线,各平行线间分别相距5~10米,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在两端的平行线上,中间的平行线上放置一物体,教师发令后两名同学快速跑到中间的线上抢物体,最
体育课堂中出现了“课课练”等看似热闹有序的场景,但学生更多的只是按部就班机械性地练习着。为何简单的技术动作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却是那么的艰难,教师不断地言传身教学生练习
在一片洒满阳光的操场上,有两支比较引人注目的队伍——阳光队和壁虎队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横向攀岩比赛。在一片呐喊声和助威声中,阳光队以略微的优势击败了壁虎队,取得了小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等文件对“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明确规定,让我们进一步
2013年9月17日,笔者有幸参加了黑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并观看了全部小学的武术和格斗对抗类项目教学课。这些教者来自全省各地,经过层层选拔推荐上来,他们从不同角度
拜读了2012年第2期《体育教学》中李伟和梁瑞涛两位老师撰写的《“圆弧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及示例》这篇文章后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1.体育舞蹈方面:如在练习《校园华尔兹》时,“圆弧队形”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组织形式了,男士站于内侧,女士站于外侧,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
在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阿城区迎来了黑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大赛。在三天评比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体育教师进行了精彩课堂展示。上课、看课、评课,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评委
体育课上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包括他们对某一运动项目的爱好程度、对某一运动技能的原有掌握基础。一线的体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
摘 要:为真正落实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体质健康这一举措,目前许多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已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抽测评估,抽测与评价的方式普遍为班级样本抽测与评估。但本人认为这种评价模式过于局限,且不能全面、真实、客观的评价校际间学生的体质健康,建议以权重结合认证的方式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评价。  关键词:抽测;上报数据;平均分;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
【编者按】:今年推出的“国培对话”专题,汇集各地国培学员与专家的问答,将精彩对话再次呈现出来供大家学习和思考。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主持,对老师们关心的问题,用详实生动的案例进行解答,比如现行运动会模式不受学生喜欢怎么办、课外兴趣小组的意义及组建、对于非体育生练习体育的目的是什么,另外对某些老师提出的“如何提高下肢力量”等具体问题也做了阐释。  关键词:全员运动会;课外兴趣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