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化进程也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67-01
1 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必要性
第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从而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农业。当农业的发展水平跟不上工业的发展时,必然会制约工业的发展速度。只有当农业和工业发展相适应,工业在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前进,才能有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亦然。因此说农业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前提,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三,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把农业搞好,农民收入增加了,那么广大农民就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农村这个大市场也就会在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业经济以及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的增收依然较为困难,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一)农业比较效益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较少。由于可耕土地面积较小,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足势必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农业的效益和效率低下导致农产品的高成本,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同时国外廉价质高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必然会对我国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农民生活相对贫困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相对而言农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中。一是由于城乡悬赏的差距导致的,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其产值相对较低,加上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力的不足导致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国家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农村子女受教育权利以及农村政治参与机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农村生活权利的贫困。
(三)农村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第一,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8年的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 25亿亩。有些地方受局部和眼前利益驱动等原因,保护耕地工作不严格和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存在着违法占地的问题。第二,农业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粗放。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就占全国水资源的3/4,此外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十分低,水资源普遍存在浪费的现象。
第三,农业生态污染问题严重。除了来自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外,还有来自农业自身的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或过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四)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1 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形成种粮比较效益过低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普遍偏低,导致粮价的上涨幅度远低于社会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上涨幅度,且劳动力价格的连年攀升促使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相比较于农村种粮而言,外出务工或者是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收入相对较高。
2 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
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农药、化肥以及劳动力的价格也不断攀升,进而导致农民种粮的成本逐渐增加,虽然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并且增加了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但是粮价的涨幅程度还是远低于农资价格的涨幅程度。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业种植风险加大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容易遭受旱灾、暴雨、内涝、风灾、冰雹、病虫害等不可抗力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的产出不稳定。例如农业遭受的蝗虫灾害,南方地区发生冰雪灾害等。农业种植不能保收将严重的影响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促使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农村集镇建设,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还占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和增量都非常巨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剩余劳
动力转移是客观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加强小城镇和农村中心集镇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和农村中心集镇转移。一是认真做好城镇建设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中心区聚集。二是要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三是要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扩大就业领域。四是要深化城镇配套改革,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行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就业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跨地流动就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应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合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丰富农产品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当农村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之后,就可以积极开展其他社会事业,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综合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对一些农村的贫困户和五保户的保护力度己经严重不足。农村养老保险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能提高农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四)保障农村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在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规定長期不得占用。二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一律限批。三是要加强土地整理和农田综合治理,优化耕地布局和改良土壤质量。通过土地综合整理,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五)加强农村文化、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
农村和城市相比较,文化、医疗以及教育事业方面的发展速度依然相当缓慢。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医疗、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教育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事业。继续支持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党和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西部金融,2011,03.
[2] 钱克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06).
[关键词]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67-01
1 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必要性
第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从而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农业。当农业的发展水平跟不上工业的发展时,必然会制约工业的发展速度。只有当农业和工业发展相适应,工业在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前进,才能有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亦然。因此说农业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前提,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三,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把农业搞好,农民收入增加了,那么广大农民就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农村这个大市场也就会在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业经济以及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的增收依然较为困难,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一)农业比较效益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较少。由于可耕土地面积较小,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足势必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农业的效益和效率低下导致农产品的高成本,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同时国外廉价质高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必然会对我国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农民生活相对贫困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相对而言农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中。一是由于城乡悬赏的差距导致的,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其产值相对较低,加上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力的不足导致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国家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农村子女受教育权利以及农村政治参与机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农村生活权利的贫困。
(三)农村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第一,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8年的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 25亿亩。有些地方受局部和眼前利益驱动等原因,保护耕地工作不严格和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存在着违法占地的问题。第二,农业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粗放。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就占全国水资源的3/4,此外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十分低,水资源普遍存在浪费的现象。
第三,农业生态污染问题严重。除了来自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外,还有来自农业自身的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或过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四)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1 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形成种粮比较效益过低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普遍偏低,导致粮价的上涨幅度远低于社会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上涨幅度,且劳动力价格的连年攀升促使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相比较于农村种粮而言,外出务工或者是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收入相对较高。
2 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
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农药、化肥以及劳动力的价格也不断攀升,进而导致农民种粮的成本逐渐增加,虽然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并且增加了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但是粮价的涨幅程度还是远低于农资价格的涨幅程度。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业种植风险加大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容易遭受旱灾、暴雨、内涝、风灾、冰雹、病虫害等不可抗力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的产出不稳定。例如农业遭受的蝗虫灾害,南方地区发生冰雪灾害等。农业种植不能保收将严重的影响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促使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农村集镇建设,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还占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和增量都非常巨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剩余劳
动力转移是客观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加强小城镇和农村中心集镇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和农村中心集镇转移。一是认真做好城镇建设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中心区聚集。二是要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三是要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扩大就业领域。四是要深化城镇配套改革,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行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就业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跨地流动就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应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合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丰富农产品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当农村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之后,就可以积极开展其他社会事业,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综合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对一些农村的贫困户和五保户的保护力度己经严重不足。农村养老保险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能提高农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四)保障农村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在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规定長期不得占用。二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一律限批。三是要加强土地整理和农田综合治理,优化耕地布局和改良土壤质量。通过土地综合整理,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五)加强农村文化、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
农村和城市相比较,文化、医疗以及教育事业方面的发展速度依然相当缓慢。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医疗、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教育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事业。继续支持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党和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西部金融,2011,03.
[2] 钱克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