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并深入分析和讨论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均为构建足球后备人才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足球 人才培养 中国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变化与发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内涵也随着社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培养与管理都将直接影响我国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我国的足球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并未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许多情况也表明我国的足球运动根基不牢,青少年足球人才匮乏,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偏低。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中间的一个根本症结是缺乏一个全面且系统的理论指导[1]。
给予这种思考,我们应当以全新的理论思想开拓自己的视角,寻找新的理论支撑构筑平台不局限于单一套路的路径,给予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客观、严谨、全面的界定。
一、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滞后及待解决问题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2]。现今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专业化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以及全面评价手段滞后等等
(一)传统家庭观念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轨
由于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的提高,但传统的家庭观念,家长群体会比较切合实际的考虑子女的升学和择业的问题,社会的总体需求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群体,而家长并不仅仅要求自己的子女当球星,这就造成了背道相驰的局面。因此,我们对后备人才质量标准的判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专业化的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
青少年的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矛盾冲突一直以来是困扰家长们的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球员由于长期进行训练二耽误了学业,于是遭到了家长的强烈反对,甚至排斥,是的一些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足球训练。这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损失。足球运动作为世界最热门的运动之一,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这也是文化的大融合,相互学习,对于球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也提供了保证,这也是以往的实践经历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正因为如此,专业化的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冲突也成为了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青少年运动员全面评价落后
中国成年球员比赛能力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方式和效果[3]。就武汉市而言,每一年会筛选一部分孩子进行训练,首先,从每个区的各个学校进行挑选,在选拔队员的过程中,小队员的测试、考核、选拔基本上仍采用教练员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年轻球员的好坏都有教练员一个人说了算,以比赛表现以及加上一些原有基础技能的评价标准来判断、选拔。这中间也存在一个漏洞,个别的苗子潜力暂时没有被激发出来而错过这样的机会。因此,全面、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二、建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一)加大对足球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程度
质量管理是近些年来受到全球性重视的事情,而且,这一趋势正在日益增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质量”一词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世界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4]。这是一种战略的思维。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及质量问题的地位的重要性,在社会变化的环境中尤为突出。世界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对质量概念下了一个基本定义:任何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产品”包括货物和劳务。这样的产品既能给生产该产品的组织带来收益,又不会对社会带来危害。满足用户要求这一基本任务,给我们提供了质量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这一点,在青少年的训练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教练员让球员在禁区外反复练习配合射门,但在比赛过程中,进球往往是在禁区内,这也是我们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
(二)保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每一次变革过程,都是由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足球同样如此。从足球后备人才全面发展的视角看,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保持可持续性,不仅仅对球员自己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将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文件]中指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认真抓好各级各类运动队伍的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
三、小结
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其重要性。只有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设置合理的网络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定位清晰,梯队衔接的后备足球人才,既可以使得球员的体能、竞技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素质、道德水平上升新的高度,我国也才能真正走上体育大国,足球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公.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 刘浩,薛俊等.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407-419.
[3] 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
[4] 陈浩,杨一民.我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8(1):85-88.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并深入分析和讨论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均为构建足球后备人才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足球 人才培养 中国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变化与发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内涵也随着社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培养与管理都将直接影响我国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我国的足球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并未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许多情况也表明我国的足球运动根基不牢,青少年足球人才匮乏,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偏低。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中间的一个根本症结是缺乏一个全面且系统的理论指导[1]。
给予这种思考,我们应当以全新的理论思想开拓自己的视角,寻找新的理论支撑构筑平台不局限于单一套路的路径,给予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客观、严谨、全面的界定。
一、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滞后及待解决问题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2]。现今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专业化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以及全面评价手段滞后等等
(一)传统家庭观念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轨
由于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的提高,但传统的家庭观念,家长群体会比较切合实际的考虑子女的升学和择业的问题,社会的总体需求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群体,而家长并不仅仅要求自己的子女当球星,这就造成了背道相驰的局面。因此,我们对后备人才质量标准的判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专业化的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
青少年的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矛盾冲突一直以来是困扰家长们的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球员由于长期进行训练二耽误了学业,于是遭到了家长的强烈反对,甚至排斥,是的一些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足球训练。这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损失。足球运动作为世界最热门的运动之一,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这也是文化的大融合,相互学习,对于球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也提供了保证,这也是以往的实践经历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正因为如此,专业化的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冲突也成为了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青少年运动员全面评价落后
中国成年球员比赛能力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方式和效果[3]。就武汉市而言,每一年会筛选一部分孩子进行训练,首先,从每个区的各个学校进行挑选,在选拔队员的过程中,小队员的测试、考核、选拔基本上仍采用教练员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年轻球员的好坏都有教练员一个人说了算,以比赛表现以及加上一些原有基础技能的评价标准来判断、选拔。这中间也存在一个漏洞,个别的苗子潜力暂时没有被激发出来而错过这样的机会。因此,全面、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二、建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一)加大对足球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程度
质量管理是近些年来受到全球性重视的事情,而且,这一趋势正在日益增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质量”一词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世界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4]。这是一种战略的思维。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及质量问题的地位的重要性,在社会变化的环境中尤为突出。世界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对质量概念下了一个基本定义:任何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产品”包括货物和劳务。这样的产品既能给生产该产品的组织带来收益,又不会对社会带来危害。满足用户要求这一基本任务,给我们提供了质量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这一点,在青少年的训练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教练员让球员在禁区外反复练习配合射门,但在比赛过程中,进球往往是在禁区内,这也是我们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
(二)保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每一次变革过程,都是由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足球同样如此。从足球后备人才全面发展的视角看,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保持可持续性,不仅仅对球员自己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将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文件]中指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认真抓好各级各类运动队伍的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
三、小结
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其重要性。只有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设置合理的网络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定位清晰,梯队衔接的后备足球人才,既可以使得球员的体能、竞技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素质、道德水平上升新的高度,我国也才能真正走上体育大国,足球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公.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 刘浩,薛俊等.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407-419.
[3] 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
[4] 陈浩,杨一民.我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8(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