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崇明县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上海202164
【摘要】
为进一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车工的兴趣,提高职业技能。从目前中职车工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通过分析“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环节,提出了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策略,同时在中职车工实训教学中进行了“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中职车工专业“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
1.职业学校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车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及企业效益。然而目前中职车工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脱节,很多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车工学习缺乏兴趣,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技能鉴定,只能重复训练考工课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加重了学生对车工学习的畏惧感。另外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匮乏,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理实交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要求。
因此,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把复杂、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直以来是车工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校对车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的要求有三大方面: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施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交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叉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二是针对该课程预科班用255课时,职校班用357和462课时,分两个学期完成一体化教学任务和车工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任务。三是为学好数控加工技术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即提出了以“经验”为核心的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杜威认为:只有通过“做”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此,从“做事情中求学问”,从车工实训中获取机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取消了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在教学形式上取消了班级授课制,在教学方法上取消系统讲授,采用以活动作业和答疑为主的方法。使枯燥的纯理论专业课与原本单一的实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项目”的设计、现场教学、做学一体来吸引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灵活开放、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渴求知识的情感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感知智慧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以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设置若干教学项目;基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将每一项目分解成若干职业需求的单项任务,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 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按岗位需求确定单项任务,使每一个学习情境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同具有递升与包容的组织相结合,突出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有序化、职业化。
“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学习目标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打破原有学科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根据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紧紧围绕实训项目且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车工教学搬到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
3.职业学校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专业知识于技能训练中,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1课程整合,使理论与实践在结构上一体化
课程整合不是课程内容简单的增减,而是通过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归纳、整合,系统地形成新的课程,并引进一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以期达到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实用的知识,这种融专业知识于实践技能之中的职业能力必然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我校将《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合二为一,分成十个项目,改编、充实、整合出一体化教学讲义——《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当然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整合过程中删除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刀具材料、切削原理、夹具设计等内容;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基本技能,如细长轴、偏心套、梯形螺纹、配合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车削方法等。在学生评价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把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纳入考核内容,同时还十分注重过程评价。
3.2教学目标整合,使理论知识与能力水平一体化
通过整合课堂教学目标,使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融为一体。确立以职业岗位专项能力为导向,融知识、能力、态度三个层次目标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我校在校企“订单式”培训中由企业来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和确定学习成果评估方法,这一种培训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之前,都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己确定学习方向,寻找学习资源,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中,技能操作训练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实习期,缩短了教学与工厂实际的差距,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全部训练完成后即可进入分析岗位工作。
3.3理实结合,使其在时空上一体化
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交叉进行教学活动是车工实习的主要教学形式。如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或原理构造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边做,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和专业技能课真正融合在一起。具体做法是把专业课集中时间,放到实验室、实习工场中甚至放到企业去上。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每个同学都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我校近几年在车工专业教学方面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车工课程的兴趣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将车工课程放到实训室里上,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做示范,等老师示范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实践,学生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而教师又可以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来改进教学。这样可使理论与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3.4“双师”整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
通过整合教师队伍,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训任务。例如:《车工》这门机械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一般中等学校中都设置为《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门课程,分别由两位老师担任,甚至分别开设在两个不同的学期里上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更不能使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技能非常不利。
所以,整合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即将专业课程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仅由一名专业教师(可以是理论教师,也可以是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讲解理论后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先实习后讲解理论或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实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关键是要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理论用实践去验证,而实践则用相应的理论去指导、解决。例如:在《车工工艺》中讲到刀具这一章节,如何讲清刀具角度,就必须先让学生实践,学会刃磨方法,然后在解释各个角度的概念,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4.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4.1“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按大纲要求将《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合二为一,分成十个项目,改编、充实、整合出一体化实训讲义——《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项目编排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基本操作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每个项目内容由任务驱动,突出一个实例(或案例),实例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为策划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做好铺垫。相关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原则,既考虑到职校学生的求知特点,又不能遗漏重要知识点,并将其科学、合理地穿插在项目中。例如:“针线桶”这一项目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我针对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包括外圆、内孔、外沟槽、内外三角螺纹的概念分析进行删减,在项目中多体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以“配合件”作为任务,由桶盖和桶组成,主要是考虑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既掌握技能,又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会技能、掌握知识、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车工技能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四个阶段为主。由于车工技能在掌握与熟练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精心设计在哪个教学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哪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技能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车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4.2.1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 教师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关系,“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围绕技能穿插理论教学时以应用为目的,善于联系实际来讲解、分析和讨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知识与技能。着重加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能水平、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4.2.2突出一体化教学的特色。当一体化教学工作进展到一定深度时,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模仿企业生产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或案例分析法进行一体化教学,分组让学生从分析图纸着手,制定加工方案、选择刀具、刃磨刀具、加工工件、工件测量、质量分析。整个过程教师只须把握全局作指导,学生则在安全文明生产的前提下,自己克服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普通三角形螺纹模块的教学中,我采用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策略。首先,教会学生掌握车削普通三角形螺纹的车削技能,达到“先会”的目的。其次,进行理论教学,达到“ 后懂”的目的,学生经过车削训练,对螺纹车削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思考题的学习,既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克服了理论课教学缺乏针对性,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习,实习不能印证理论知识的缺点,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再次,在理论辅导之后,重新布置训练任务,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自主计算螺纹各部尺寸,设计车削工艺,进行车削训练,达到“再提高”的目的。
4.2.3做好差生的指导和帮助工作。多用表扬、肯定的语气对待他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我行、我能”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其优势智能进行学习,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2.4做好学生项目成绩的考核。客观对待每个学生,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评价学习成果,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实施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其二,重视非预期结果。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以“针线桶”项目中实施的过程性评价考核为例,依据教学目标分别对工艺编制、项目创新、实际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在评价实施中,(1)我采取分组课堂讨论,小组自评互评,最后主讲教师总体评价,给出小组成绩作为成员成绩。这一考核形式重视非预期结果,使学生主动纠正了工艺编制过程中的某些错误认识,也吸取了他人设计方案的创新点,促进了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表达能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2)项目训练过程评价考核评价表如下表一。
表一 车工实训项目过程性考核评价表
序号考核内容评价方式成绩所占比例(%)
过
程
性
考
核
评价
1
2
3
学习过程中的环节考核工艺编制、项目创新、实际操作
职业素质考核20%
上课、出勤与项目参与度
学习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
安全文明操作
学习过程考核40%
工艺编制合理性
工艺编制创新性
技能操作水平
综合能力40%项目质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自评、互评、实训教师评价
551015151040
其次,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引导教育过程正确且高效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强调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比较,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课程设有十个教学项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即每完成一个项目进行一次测试,包括工艺编制及创新、实际操作:安全文明、工、量具使用、日常维护。在评价过程中通过检查对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阶段性目标、达到的程度,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也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寻找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措施。
再次,实施终结性评价,项目学习结束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参加相同学科的统一抽测,根据三种评价结果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其中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占70%,抽测占30%。
4.3坚持综合练习与考证相互融通,“证”、“能”一致
采用案例分析法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前综合复习,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也得以提升。
4.4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收集整理保留教学资料,为编写和优化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依据。
5.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成效
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后我在车工专业实训教学中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下面是2008年~2011年车工初、中级职业资格鉴定成绩的变化。
表二2008年~2011年车工初、中级职业资格鉴定成绩变化表 (百分比)
2008学年2009学年2010学年2011学年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
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
70152182
3
61
2
90
4
65
4
96
7
75
5
第一,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学习在同一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热情高,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操作技能,理实结合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了求知欲,促进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第二,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后,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易记、易懂、易理解掌握。由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实习界限,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训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点,在理论学习中巩固实训成效,一体化项目教学有利于提高车工实训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沟通能力,培养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工作技巧和适应能力等。
6.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存在问题
在车工“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6.1由于高中扩招,职业学校迫于生源压力,降低入学录取标准,学生文化基础和个体素质普遍较差。同时学生年龄结构偏低,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新时期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的需求。
6.2相关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衔接,由于新生面对的都是一些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车工》经整合后课时有限,会造成后续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时学生在专业理论深度上的欠缺。
6.3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配套的“硬件”滞后,如教学所需的场地建设,设备、资源配置等等未能完全满足教师实施该项目的需要。
7.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实践的启示
7.1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不同,在教学时,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在课程内容上删繁就简,紧贴实际生产应用所需的知识,讲解时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活实例来做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
7.2教师在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既能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还要有耐心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努力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愿景。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究,一定会显示出它的巨大魅力,并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实训教学质量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刘春生.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姚品强.中职学校专业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等职业教育,2008 年第7期(总第149期)
[4]谢明.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N0.27
【摘要】
为进一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车工的兴趣,提高职业技能。从目前中职车工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通过分析“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环节,提出了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策略,同时在中职车工实训教学中进行了“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中职车工专业“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
1.职业学校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车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及企业效益。然而目前中职车工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脱节,很多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车工学习缺乏兴趣,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技能鉴定,只能重复训练考工课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加重了学生对车工学习的畏惧感。另外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匮乏,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理实交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要求。
因此,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把复杂、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直以来是车工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校对车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的要求有三大方面: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施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交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叉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二是针对该课程预科班用255课时,职校班用357和462课时,分两个学期完成一体化教学任务和车工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任务。三是为学好数控加工技术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即提出了以“经验”为核心的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杜威认为:只有通过“做”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此,从“做事情中求学问”,从车工实训中获取机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取消了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在教学形式上取消了班级授课制,在教学方法上取消系统讲授,采用以活动作业和答疑为主的方法。使枯燥的纯理论专业课与原本单一的实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项目”的设计、现场教学、做学一体来吸引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灵活开放、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渴求知识的情感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感知智慧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以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设置若干教学项目;基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将每一项目分解成若干职业需求的单项任务,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 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按岗位需求确定单项任务,使每一个学习情境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同具有递升与包容的组织相结合,突出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有序化、职业化。
“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学习目标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打破原有学科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根据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紧紧围绕实训项目且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车工教学搬到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
3.职业学校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专业知识于技能训练中,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1课程整合,使理论与实践在结构上一体化
课程整合不是课程内容简单的增减,而是通过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归纳、整合,系统地形成新的课程,并引进一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以期达到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实用的知识,这种融专业知识于实践技能之中的职业能力必然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我校将《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合二为一,分成十个项目,改编、充实、整合出一体化教学讲义——《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当然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整合过程中删除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刀具材料、切削原理、夹具设计等内容;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基本技能,如细长轴、偏心套、梯形螺纹、配合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车削方法等。在学生评价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把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纳入考核内容,同时还十分注重过程评价。
3.2教学目标整合,使理论知识与能力水平一体化
通过整合课堂教学目标,使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融为一体。确立以职业岗位专项能力为导向,融知识、能力、态度三个层次目标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我校在校企“订单式”培训中由企业来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和确定学习成果评估方法,这一种培训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之前,都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己确定学习方向,寻找学习资源,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中,技能操作训练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实习期,缩短了教学与工厂实际的差距,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全部训练完成后即可进入分析岗位工作。
3.3理实结合,使其在时空上一体化
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交叉进行教学活动是车工实习的主要教学形式。如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或原理构造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边做,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和专业技能课真正融合在一起。具体做法是把专业课集中时间,放到实验室、实习工场中甚至放到企业去上。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每个同学都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我校近几年在车工专业教学方面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车工课程的兴趣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将车工课程放到实训室里上,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做示范,等老师示范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实践,学生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而教师又可以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来改进教学。这样可使理论与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3.4“双师”整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
通过整合教师队伍,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训任务。例如:《车工》这门机械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一般中等学校中都设置为《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门课程,分别由两位老师担任,甚至分别开设在两个不同的学期里上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更不能使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技能非常不利。
所以,整合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即将专业课程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仅由一名专业教师(可以是理论教师,也可以是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讲解理论后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先实习后讲解理论或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实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关键是要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理论用实践去验证,而实践则用相应的理论去指导、解决。例如:在《车工工艺》中讲到刀具这一章节,如何讲清刀具角度,就必须先让学生实践,学会刃磨方法,然后在解释各个角度的概念,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4.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4.1“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按大纲要求将《车工工艺》与《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合二为一,分成十个项目,改编、充实、整合出一体化实训讲义——《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项目编排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基本操作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每个项目内容由任务驱动,突出一个实例(或案例),实例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为策划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做好铺垫。相关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原则,既考虑到职校学生的求知特点,又不能遗漏重要知识点,并将其科学、合理地穿插在项目中。例如:“针线桶”这一项目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我针对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包括外圆、内孔、外沟槽、内外三角螺纹的概念分析进行删减,在项目中多体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以“配合件”作为任务,由桶盖和桶组成,主要是考虑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既掌握技能,又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会技能、掌握知识、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车工技能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四个阶段为主。由于车工技能在掌握与熟练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精心设计在哪个教学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哪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技能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车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4.2.1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 教师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关系,“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围绕技能穿插理论教学时以应用为目的,善于联系实际来讲解、分析和讨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知识与技能。着重加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能水平、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4.2.2突出一体化教学的特色。当一体化教学工作进展到一定深度时,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模仿企业生产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或案例分析法进行一体化教学,分组让学生从分析图纸着手,制定加工方案、选择刀具、刃磨刀具、加工工件、工件测量、质量分析。整个过程教师只须把握全局作指导,学生则在安全文明生产的前提下,自己克服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普通三角形螺纹模块的教学中,我采用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策略。首先,教会学生掌握车削普通三角形螺纹的车削技能,达到“先会”的目的。其次,进行理论教学,达到“ 后懂”的目的,学生经过车削训练,对螺纹车削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思考题的学习,既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克服了理论课教学缺乏针对性,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习,实习不能印证理论知识的缺点,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再次,在理论辅导之后,重新布置训练任务,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自主计算螺纹各部尺寸,设计车削工艺,进行车削训练,达到“再提高”的目的。
4.2.3做好差生的指导和帮助工作。多用表扬、肯定的语气对待他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我行、我能”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其优势智能进行学习,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2.4做好学生项目成绩的考核。客观对待每个学生,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评价学习成果,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实施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其二,重视非预期结果。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以“针线桶”项目中实施的过程性评价考核为例,依据教学目标分别对工艺编制、项目创新、实际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在评价实施中,(1)我采取分组课堂讨论,小组自评互评,最后主讲教师总体评价,给出小组成绩作为成员成绩。这一考核形式重视非预期结果,使学生主动纠正了工艺编制过程中的某些错误认识,也吸取了他人设计方案的创新点,促进了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表达能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2)项目训练过程评价考核评价表如下表一。
表一 车工实训项目过程性考核评价表
序号考核内容评价方式成绩所占比例(%)
过
程
性
考
核
评价
1
2
3
学习过程中的环节考核工艺编制、项目创新、实际操作
职业素质考核20%
上课、出勤与项目参与度
学习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
安全文明操作
学习过程考核40%
工艺编制合理性
工艺编制创新性
技能操作水平
综合能力40%项目质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自评、互评、实训教师评价
551015151040
其次,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引导教育过程正确且高效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强调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比较,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车工项目实训指导书》课程设有十个教学项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即每完成一个项目进行一次测试,包括工艺编制及创新、实际操作:安全文明、工、量具使用、日常维护。在评价过程中通过检查对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阶段性目标、达到的程度,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也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寻找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措施。
再次,实施终结性评价,项目学习结束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参加相同学科的统一抽测,根据三种评价结果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其中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占70%,抽测占30%。
4.3坚持综合练习与考证相互融通,“证”、“能”一致
采用案例分析法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前综合复习,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也得以提升。
4.4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收集整理保留教学资料,为编写和优化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依据。
5.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成效
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后我在车工专业实训教学中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下面是2008年~2011年车工初、中级职业资格鉴定成绩的变化。
表二2008年~2011年车工初、中级职业资格鉴定成绩变化表 (百分比)
2008学年2009学年2010学年2011学年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车工初级
车工中级
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
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优秀率
70152182
3
61
2
90
4
65
4
96
7
75
5
第一,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学习在同一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热情高,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操作技能,理实结合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了求知欲,促进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第二,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后,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易记、易懂、易理解掌握。由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实习界限,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训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点,在理论学习中巩固实训成效,一体化项目教学有利于提高车工实训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沟通能力,培养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工作技巧和适应能力等。
6.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存在问题
在车工“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6.1由于高中扩招,职业学校迫于生源压力,降低入学录取标准,学生文化基础和个体素质普遍较差。同时学生年龄结构偏低,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新时期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的需求。
6.2相关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衔接,由于新生面对的都是一些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车工》经整合后课时有限,会造成后续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时学生在专业理论深度上的欠缺。
6.3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配套的“硬件”滞后,如教学所需的场地建设,设备、资源配置等等未能完全满足教师实施该项目的需要。
7.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实践的启示
7.1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不同,在教学时,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在课程内容上删繁就简,紧贴实际生产应用所需的知识,讲解时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活实例来做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
7.2教师在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既能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还要有耐心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努力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愿景。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实施“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究,一定会显示出它的巨大魅力,并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实训教学质量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刘春生.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姚品强.中职学校专业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等职业教育,2008 年第7期(总第149期)
[4]谢明.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N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