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策略的形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其向纵深发展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统编本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从三年级开始,以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四种基本的阅读策略为主线,编写了序列阅读策略单元。如何破解阅读策略单元的密码,借助这类特殊单元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笔者尝试从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两个维度作如下思考。
  一、对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
  1.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安排
  纵观统编本教材,不难发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三年级开始,在上册中选取了四种阅读策略来编写策略单元。具体安排如下: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这四种阅读策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呈阶梯式序列化分布。
  2.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结构与普通阅读单元基本相似,都是由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几个部分组成。但也有不同。
  (1)单元主题安排不同。统编本教材普通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展开,所选编的课文都围绕该单元共同的人文主题,同时也共同承载着这个单元的语用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所选编的课文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这四篇课文都是革命题材类文章,紧扣该单元的人文主题。这个单元的语用主题有两个: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二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活动。所以这四篇课文都涉及了点面结合方法的运用。
  阅读策略单元则不再是以人文主题为主线来安排课文,而是以阅读策略为目标来安排,所有选编的课文都指向阅读策略这一教学目标。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人文主题并不明显。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以上这些目标指向的都是语用教学目标。该单元选编的四篇文章分别为《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这四篇文章并没有一个共同的人文目标,因此单元导读里也没有明确地提出人文目标,只在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有针对人文目标设计的练习。
  (2)课文承载的阅读目标不同。普通单元的几篇课文是以双线主题为目标,以并列方式呈现的,因此一个单元内的几篇课文同时指向一个共同的人文目标以及相同的单元语用目标。而阅读策略单元的几篇课文则是围绕一个阅读策略总目标以递进方式呈现的,每篇课文都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高,突出体现了单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单元中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语用目标。(如图1所示)
  如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第一篇《搭石》的阅读策略目标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第二篇《将相和》的阅读策略目标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第三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阅读策略目标是“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第四篇《冀中的地道战》的阅读策略目标则是“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四篇课文对于阅读的要求都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但从“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到“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再到“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最后到“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 对于阅读速度的要求一次比一次更高,读后一篇文章的阅读速度比读前一篇文章的阅读速度更快,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
  二、对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依据对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笔者认为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应把握如下几点:
  1.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需整体把握,逐步推进
  四个阅读策略单元呈阶梯式序列化分布,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大局着眼,整体把握。
  首先,要纵向把握阅读策略单元的策略主线。“预设”和“提问”是针对理解文本内容运用的阅读策略。“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则是着力于高效阅读运用的阅读策略。四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且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阅读策略主线。
  其次,要横向把握各阅读策略单元的层级目标。每个阅读策略单元虽有一个共同的单元阅读策略目标,但单元中不同的课文又承载了不同层级的目标。如四年级的提问策略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第一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要求学会针对部分内容或针对全文提问;第二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第三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要求学会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第四课《蝴蝶的家》则要求能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分类,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前三篇课文主要是学习与提问有关的语文阅读策略,第四篇课文则是在学习了提问策略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提问策略,是拓展性阅读实践。这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互为联系又层层递进,前一篇课文目标的呈现是后一篇课文目标达成的基础,后一篇课文目标的达成是前一篇课文目标的提升。只有认真理清了每篇课文的不同目标,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按照单元安排的课文顺序以及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提问”这一阅读策略。
  2.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阅读策略单元虽然从单元主题到目标设置都有异于普通阅读单元,但依然属于阅读单元,而且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虽然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但我们不能为了策略而教策略。因为不管是习得哪类阅读策略,都应该在对课文内容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并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认识、获得并实践该阅读策略。
  3.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需将策略的习得与人文主题的落实并举
  阅读策略单元突出强调了阅读策略的习得,但不等于不需要关注课文的人文主题。阅读策略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一般都会在课后练习中有安排,要注意落实。例如,四年级上册提问阅读策略单元,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课后练习是“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竹节人》课后练习中要求“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些人文主题的情感目标要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达成。
  4.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需加强实践,形成阅读能力
  统编本教材安排阅读策略单元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策略而学习阅读策略,而是为了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这些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所有阅读策略单元都安排在上册且比较靠前的位置,应该也是基于这点的考虑。因此,在阅读策略单元学习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到后续的学习中去。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阅读策略之后,第三单元安排的是一组民间故事,篇幅都比较长,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策略,快速地默读课文,让他们趁热打铁将所学阅读策略活学活用。又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提问阅读策略之后,在此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夯实并运用这一策略,做到边读边想,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当然,阅读策略的运用,不应仅停留在课堂阅读学习中,更要服务于课外生活中的阅读,要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灵活自如地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在阅读中体会掌握阅读策略带来的高效率、高品质阅读的快乐。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洪湖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杨壯琴
其他文献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组织结构图”梳理、整合有效信息,弄清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发现特点。  2. 通过听录音、读文字的方式学习名著片段,感悟名著的语言魅力,学习抓住面貌、神情、行动等一两个方面表现人物本质特点的写作方法。  3. 通过观察新闻图片、细读人物描写片段,练习捕捉人物的突出特点。  4. 关注校园生活画面,运用抓住一两个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描写一个人物。  【讨
一、缘起:“看了”就能“看见”了吗?  【案例一】  一节习作课上,为了让学生写好人物外貌,我请了一个学生当模特。课堂气氛热烈,课后,一摞作文本很快摆上了我的桌面。我兴致勃勃地批改着他们的习作,突然,一句话闯入我的眼帘:“他的鼻孔像两个山洞。”  顿时,我哭笑不得,用红笔把这句话重重划去了。  我问写下这句话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写呢?”  他不好意思地说:“鼻孔不就像两个山洞吗?”  噢!他看见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成语故事引出课题  师:在上课之前,请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商人,为了推销他的矛和盾,他夸他的盾说道:“我的盾很坚固,任何矛都刺不破。”接着,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能刺破任何盾,”有人就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成语?  生:自相矛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
阅读的功效是巨大的。它可以增加人的文化底气,补足人的精神元气,壮实人的立世中气,丰盈人的内在文气。母语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的核心基因,对于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促进作用。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及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儿童阅读在全国范围内的探索与实施。但就当前儿童阅读的现状来看,不少地方、学校的阅读内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先要的是字词。”的确,不管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字词依然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翻开统编本第三学段的语文教材,我们发现,较之前两个学段,教材新增汉字500个,绝大部分的重点词语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示。这些词语
1. 最便捷的方式?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会刊22-440;园地22-441;人物22-442。每期8元,全年(12期)96元。  2.杂志铺网站如何订阅?杂志铺订阅网址:http://www.zazhipu.com 直接搜索“小学语文教学”。  3.错过征订期怎么办?可以到当地邮局破月破季订阅,缺的期数到我们的微信小店购买。  4.如何团购?欢迎各地教研员联系编辑部团体订阅。15套及以上全年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解读教材的文化坐标  语文课堂里,学生应该感悟到的东西,是那些活跃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因子,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视野与高度。  (1)比较拓展,建构文化主题 —— 架设文化坐标的第一维度。  ①走进原著,进行叙述方式的比较。 
一、解读:找准“平衡点”  统编本教材围绕语文要素组元的方式,让一部分教师忽略了教材丰富的人文主题,又回到知识教学的老路上来。这样理解统编本教材的编排意图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语文要素与语文知识不完全相同。语文要素指的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基本学习习惯等,其中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人文因素。而统编本教材也围绕人文主题组元,是对人文教育内容的再次重申。如果将语文要素
习作的构思是指学生在动笔行文之前,对习作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习作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写作文时缺乏构思的意识:有的条理不清,仅仅对题目匆匆一瞥,思维尚且混乱,就信笔而写,结果常常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儿,写一点儿,想到哪里写哪里;有的内容上轻重不分,将好几件事情堆砌在一起,没有主次、详略之分,重点不突出;有的习作主题不明确,纯粹为了写而写,读者看过以后自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课程标准,我们团队对“素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