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繁华 秋之丰硕

来源 :教育·读写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为清江书院。书院一直高悬两块牌匾——“斯文在兹”“读书立品”。教化苍生,培育栋梁,承接文脉,开创未来,一直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将“斯文在兹、读书立品”作为立德之根基,文明之底蕴,坚信唯有书香的滋润,唯有文明的传承,百年老校才能愈发厚重,也愈发青春。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又被命名为四川省刘瑞龙红军小学,红色的基因在这里传承,革命的信念在这里生长。“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已经成为师生内心的需求。
  2018年,“新教育实验”在旺苍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唤醒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新教育让这所百年老校找到了传承和创新的结合点,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学校成立了一院七中心,结合东河小学传统活动,以“一校四节日”为载体落实新教育工作,创建起“一城一校一精神 读书立品 红色育人”的整体文化构架:春天“小红军体验节”,夏天“小白杨艺术节”,秋天“小博士”科技节,冬天“小书迷”读书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做实做细新教育。
  学校师生共同的愿景是:
  学生学业优秀,教师工作努力,形成东小品质。
  学生踏实做人,教师乐于奉献,铸就东小品格。
  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规范文明,培养东小品行。
  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成为名师,打造东小品牌。
  学生梦想远大,教师追求高雅,提升东小品味。
  营造书香校园新行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架起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阅读,就是这座桥梁坚实的基石。
  阅读使人有底蕴,阅读使人有品位,阅读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师生的精神发育历程,就是阅读融入一个生命、一个群体的历程。东河小学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底蕴,常抓不懈。
  建设阵地有保障
  东河小学有藏书4万多册的莲萍书屋,全天开放,这是一位叫薛莲萍的红军奶奶捐出全部积蓄修建的校园书屋。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置两个书橱存放书籍,书橱里的书由班级派专人管理,学生随时可以借阅;学校成立“立品书社”,老师们在书社共读分享,通过专业阅读、个性化阅读,提升老师的人生视野和专业素养;建立“立品之声”网络阅读平台,老师们按主题诵读分享;每个班级成立读书会,通过APP小程序建起“班级之声”;学校成立“红五星志工团书香部”,各个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书香部”,家校总动员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通过各种平台的搭建、读书场所的维护、读书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师生有书可读,有书悦读。
  图书选择渠道广
  学校读书馆有专人管理;班级课程开发目标明确,根据需求选择系列书籍;开启“利用红色文化进行群文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促进学校群文阅读工作上一个平台;学校在课题的统筹下,上好阅读指导课,定期购买书籍,为孩子读好书倾尽全力;学生自主阅读书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书籍,放进班级的“图书银行”,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寒、暑假,学校将图书馆“爱的书库”里的图书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假期进行阅读,让书籍发挥真正的作用。
  分层推进见实效
  在全面推进阅读中,有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有年级层面的分层推进,有班级层面的特色阅读。
  学校层面: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举办“小书迷读书节”活动(已成功举办14届),老师成立“立品书社”,家委会组建“红五星志工团书香部”,开发班级阅读课程,使学校阅读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年级层面: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周一诗,每周一节阅读分享课、一节群文阅读课。
  班级层面:结合“红色完美教室”的班级精神、奋斗目标等,做班级阅读课程。如欧雪梅老师带领一年级(六)班孩子进行“与四季同行古诗词诵读”小课程,杨菲老师带领一年级(五)班孩子“走进大自然”写绘课,何慧老师带领二年级(三)班孩子进行“一片叶子”小课程,尚媛老师带领五年级(五)班孩子进行“穿越之旅”,梅琳老师带领五年级(六)班孩子开展“三国之旅”;根据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如利用APP开展诵读红色歌谣活动,利用教材及课外资料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拍摄微电影活动,利用绘本开展写绘活动,利用“班级书香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利用读书节开展“经典吟诵”“红军城小导游”“好书推荐”“最美读书卡”等活动。
  在活动内容及形式上,一方面从学校、年级层面,强调保障阅读时间,榜样引领,家长助力,用活动吸引师生共读,全员开展主题阅读;一方面从班级层面强调班级阅读课程建设,个性化自由阅读等个体差异,提倡广泛阅读,将阅读与生活运用结合,将阅读与思维训练结合。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教师、学生、家长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聆听窗外声音新举措
  博识雅行,研学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所属东河镇将建设为红军小镇,学校将成为红军小镇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师生们多方努力,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双向发展,落实“一城一校一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东河小学一直重视让师生“聆听窗外声音”,与山东文登小学结成友好学校,每年互派学生进行研学交流。寒、暑假,开启延安红色寻根研学、井冈山励志研学等系列活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红军城文明小天使志愿者”“我是红城小导游”等活动。学生自带清洁工具,走出校门,清理垃圾,擦洗门窗,清除小广告,把红军城的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打扫卫生。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宣扬感恩、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聆听窗外声音,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展现出积极向上、文明有序、互帮互助、永不放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
  缔造完美教室新理念
  刘瑞龙红军小学全体师生铭记红色历史,满怀壮志豪情,以缔造“红色完美教室”为抓手,落实各级领导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东河小学以“红色星空、红色足迹、红色文化”为班级文化建设脉络,提出“一城一校一精神”整体思路,把红军精神班级化、系列化、课程化。国家级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孩子们真正领悟红军精神,成为新时代合格接班人。学校将原有的管理方式、学习方式和新教育相结合,让老师聆听新教育专家讲座,思考班级文化,编辑班级文化指导手册,每个班都根据自己设定的文化目标,构筑自己的班级文化内涵。老师和学生在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建设完美红色教室,旨在将“智勇坚定 排难创新 团结奋斗 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注入师生心田,让红军精神成为师生精神世界的核心力量;让红军精神形成办学品牌,引领学校发展;让红军精神细化为系列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让红军精神落实为行为习惯,师生形成良好品行;让红军精神在新时代引领广大师生为伟大民族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构筑理想课堂新模式
  学校初步形成“一网三研六课”的格局(新教育网,集体备课研究、组内学科研究、全体教育研究,六种上课方式),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进步。老师们以踏实钻研的态度认真学习新教育理念,跟随专家们的指引,让心中的教育理想种子破土、成长、开花。
  见面课、达标课、指导课、汇报课、随堂课、研讨课,丰富多样的磨课形式,让理想课堂根植于教学一线,让好课堂的理念深入人心。
  所有学科,让“六度”课堂落地。无论是教研课还是随堂课,上课老师都围绕“六度”进行反思,听课老师都从“六度”的角度观课:课堂上,学生有探究的时间,交流的空间,展示的平台……“六度”课堂关注学生个人探究的有效性,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老师点拨的针对性。
  以赛促研,以研促教。在研讨中,老师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六度”之根本,是明确自己所教学科所教学段的“度”,即对教材的理解度。“六度”课堂实践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殿堂快乐自由地奔跑起来。我的学生处于怎样的参与状态?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自由?我在延展上做了什么,效果怎样?我引导学生练了什么,效果如何?我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诸如这些问题,课前要有清晰的认识,课上要适度地调控,课后要及时地反思。在课堂上,尽可能去做一些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事,为学生的整体素养添加美丽的色彩。
  新教育十大行动归根结底就是做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东河小学的老师们在新教育的引领下,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構筑理想课堂的研讨实践中,将学生放到整个教学的中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百年老校不负岁月,继续培育出一代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其他文献
本刊讯 7月31日,榆林军分区和市妇联联合举行2020年度“最美军嫂”评选表彰活动, 37名榆林市军嫂受到表彰,市委常委、榆林军分区政委赵西月出席并讲话。  近年来,双拥共建持续深化,“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夯实。全市广大妇女发扬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美军嫂”是全市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通过此次表彰,号
地理学科内容庞杂,知识琐碎。初中时的地理教学多以具体形象的地理事象为主,并适当地介绍一些地理成因,但没有深入探究背后原因。高中地理则要探究原因,注重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高中学生只有具备地理思维,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掌握分析、理解地理事象的能力。笔者这里探讨的是以高中必修课程为抓手,培养全体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即使学生在后期选课走班时不选择地理,也能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会从地理
22年过去了,当年与父亲在雪地里一前一后跪祭祖母的情景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身世  小时候,每逢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总是听到父亲和母亲小声念叨:  “唉!啥时候能去上江找找妈的坟头儿呢?”  “是啊他爸,要是能去看看该多好啊!可惜上江太远,咱哪儿有钱作路费呀!等孩子们长大了,有条件了就能去找找吧?”妈妈总是这样安慰父亲。  我觉得很奇怪:奶奶活得好好的,咋还有她的坟头儿呢?  那时候,小
作家简介:  兹德拉夫科·伊蒂莫娃,小说家兼英文、德文和法文文学翻译家,被誉为保加利亚国宝级作家,1959年出生于保加利亚西部城市佩尔尼克。  她的短篇小说被翻译成英、法、意、希腊、希伯来等文字,在31个国家发表出版,享誉全球。其短篇小说集《佩尔尼克故事集》(Stories from Pernik)于2013年在保加利亚出版后,荣获有“巴尔干诺贝尔文学奖”之誉的巴尔卡尼卡奖。其中,《重生》(Vas
本刊讯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将严厉打击违规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  方案明确五类治理内容:未经许可生产食品和保健食品、经营食品和保健食品、进口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食品和保健食品标签虚假标识声称行为;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
我校自加入新教育种子基地学校以来,紧跟新教育步伐,遵循“思河之源、聚合之力、成和之美”的校训,秉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理念,以新教育十大行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和美新教育品牌,开创学校发展新格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健全机制添动力  新教育实验研究已有很多年的实践,但对我校来说却是新事物。如何让新教育落地?这需要上下共同行动,领导推动和一线教师实施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术质量标准,并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1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有公共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求,增建公共基础设施是政府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理念传播和公民环境意识觉醒,对建设在自身周边具有负外部性的公共设施具有强烈的邻避情结,处理不当会演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邻避冲突。邻避冲突发生的根源在于成本和收益的高度不对称性:少数人承担设施带来的危害和成本,大多数人却享受实施产生的收益。
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加强美育教育,大力推动社团建设。合唱社团因其受众广泛、可操作性强、成本投入低等优势,得以在全国中小学广泛推行。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学校的合唱社团无论在组织规模还是发展水平方面都出现了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笔者围绕这一现象,对所任教的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合唱社团现状展开了调查与分析。  一、合唱社团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调查  我校合唱社团的前身
一  各位亲爱的老师,各位新教育同仁们:大家好!  我是朱永新。  首先,我把《致教师》这本书里的序言——《我是教师》这首诗,送给大家。  我是教师  教师,不是园丁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  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  教师,不是蜡烛  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  以此去照亮学生  教师,不是春蚕  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  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  教师,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没有谁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