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林黛玉嫁了贾宝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听了张娟老师名著导读《红楼梦》人物形象梳理的一节课,王娜老师在《葬花词》的凄婉旋律中潸然泪下,为林妹妹的悲惨遭遇掬了一捧同情泪。回到办公室中我组同仁也一直唏嘘不已,认为林黛玉与贾宝玉如此情投意合,心灵相契,最终却没有能够比翼双飞实在是让人遗憾。但笔者却认为,曹雪芹安排这样的悲剧是合乎情理的,无论从作家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成熟男人的角度,这个爱情悲剧的结尾都将是他必然的选择。
   因为他明白,林黛玉嫁了贾宝玉将是另一个生活悲剧的开始。贾宝玉成了家就要立业,这也是贾府上下人等翘首以待的,毋庸置疑,这劝导责任将落于黛玉的肩头,而两人均为社会的叛逆者,志趣相投,不愿谈论仕途经济。林黛玉若从了长辈的想法,劝,会与宝玉隔膜疏远;若从了自己的心,不劝,便会与公婆老祖母的意愿相违。两难境地下,必会思虑重重,难免病情加重,最终会加速她的死亡。纵不如此,也必会与贾宝玉争执不断,成为一对怨偶,无法如恋爱之时坦诚融洽。
   纵然两人暂时可以回避这个问题,但林黛玉若嫁与贾宝玉,就必当承担起为人妻的义务,她婚后的路将会艰难而漫长。宝二奶奶是嫡孙媳,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像薛宝钗温柔大方但在家事管理上稍有欠缺,如王熙凤聪明能干惜乎文采略输,探春之流两者兼具地位庶出。就算是要求再降低一些,也最起码能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要斗得了小三,搓得会麻将。
   论相貌才情,黛玉应酬唱和自然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但生活岂止是风花雪月,宝二奶奶应该擅长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以林黛玉目无下尘的性情,连“北静王爷”她都能斥为“臭男人”,又哪里耐烦与那些庸脂俗粉、腌臜人等坐于一处共话家常?少不得别人哪句话说得不中听不如意,若拂袖离去得罪了人只怕还是轻的。若是动不动闹得哭哭啼啼、不依不饶,葬个花儿,埋个朵儿,弄得两只眼睛像桃一样,这岂不是要愁杀宝玉,要了老祖宗的命?这样的婚姻势必难以得到众人的看好与祝福,爱情的甜蜜与和谐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多久,能够走到多远?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下得了厨房更不用说了,黛玉平时绣个花儿都还怕累出病来,两年连个扇套都绣不出来,绣到一半还一气之下就剪成了两段。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用人参养荣丸不离口地续着命。一不小心厨房的油烟熏两下,菜园的粪肥飘一缕,只怕就要躺个没完没了。
   斗得了小三这一项根本是女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但林黛玉是不会亦不屑去做的。不会是因为在她的心中眼中唯宝玉一人,宝玉的爱是她生存的希望,若宝玉不再爱她,她只有死路一条,哪里有斗的念头?不屑是因为宝玉虽对她专一,但说到底还是有着男人的劣根性,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宝钗雪白腕上红麝串,丫环嘴上的胭脂,晴雯身上的红绫祆……宝二爷身上的风流韵事可不是一桩两件。而她这样从身体到灵魂都冰清玉洁的女子怎肯放低身段,自作下贱地祈求爱恋?何况林黛玉如此体弱,能否生下贾府期盼的继承人?若是不能,贾府必定会逼宝玉再娶。当宝玉佳人别抱之时,林黛玉的爱情又能支撑多久?恋爱之时你侬我侬,尚可迎风唏嘘,不依不饶,逼得宝二爷打躬作揖,赔礼道歉。若婚后拈酸吃醋成为常态,生气冷战总是发生,宝玉可还愿意俯低做小,顺从迁就?若因此冲突不断,长此以往,二人再深的感情都会被耗尽,又何谈心灵契合灵魂如一?
   与妯娌姐妹搓麻将拉近关系这俗事更是与黛玉无缘,她的敏感脆弱性格,不知变通圆滑的脾气只会给她带来一系列的烦恼与疏离。她的咏絮之才虽然堪怜,吟诗作赋固然风雅,但当四春飘零贾府倾颓之时,也终没有停机德实用熨帖。就算是流尽眼泪,总也比不过可以互相安慰依傍的坚强。
   所以曹雪芹永远不会让林黛玉成功地嫁给贾宝玉,只让这个美如精灵的女子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让这个似非人间的女子沾染世间凡俗的气息,在岁月的磨砺下失去可贵的本真;不让这个童话般美好的爱情走入无法突围的婚姻围城。
   是的,爱情伟大美丽,总非人间常态,俗世烟火的熏染终会令其面目全非。让爱如烟火在最璀璨时走向寂灭,把璀璨的美好绽放于彼此的记忆,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感谢曹雪芹这位深谙人性与世情的作家,让林黛玉在尚且爱着和被爱着的时候与这个世界别离,让我们相信人间还有如此纯洁无私的感情,如此默契相知的灵魂。
   刘凌凌,徐辉,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其他文献
海明威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群体,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勇敢而坚强,不轻言放弃,试图通过不断尝试克服困难。而这一系列人物被研究者们称作“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被认为是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得最成熟、最丰满的硬汉形象。他身上所体现的性格便是典型的“硬汉性格”。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桑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的性格,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对《老人与海》的主题作出
新课标颁布以来,各地举办了各类的多形式的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课在课程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及角色转换方面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为了教学的主旋律。但在轰轰烈烈的教改热潮中也不难发现,有些语文教学忘却了“生活是文学之源”,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底蕴。组织技巧、电教手段和低幼简单的对话教学,把课堂教学当成了程式化表演或程序化的工业流水线,如不少课堂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天,一位有着33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都听得入迷而忘了记笔记。课后,人们问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老师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  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好课不是简单地、富有技巧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将知识融入到教师的生
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细小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学细节的科学化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小教学环节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或有机结合。研究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途径,对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等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面向全体是前提  面向全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这里的面向全体,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
2016年是中国高考命题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除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外,教育部收回了各省市的自主命题权,在全国推行三套高考试卷。经过三年的尝试与磨合,全国卷高考原有命题团队融入了各省市自主命题的新鲜血液、骨干力量,在继承以往优良命题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命题风格。   就全国卷古诗鉴赏板块而言,2016年延续过去题型和传统,较为稳定;2017年有突破,呈现一些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习作“评价”能力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小学生习作评价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建议。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对小学生“评价”能力培养的很多研究探索,与预期效果尚存在较远差距。如何聚焦习作“评价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笔者将以小学语文“自然化习作教学”实践研究为例进行阐述。  一、当前小学生习作“评价”现状及剖析  当前
杨绛的散文《老王》位于沪教版语文教材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该单元以“平民生活”为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命运,感受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家的平民意识和情怀。《老王》是一篇写人散文,叙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在患难中互帮互助所建立的真情,言语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平乏,阴晴隐于其中,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表达出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
吳文化古老而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优质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温和儒雅的吴文化日益边缘化、淡漠化。作为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苏州,这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曾经,一口吴侬软语是姑苏古城的标志,如今,在街头巷尾再难觅其正宗,哪怕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孩子也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窥一斑可知全豹,从这个小小的缩影里,我们不难看出,吴文化在教育领域
仰望名师进而对名师心怀敬畏,或许这是普通人的心态。当第一次见到始终面带微笑的余映潮老师,我内心却增添了些许的亲切,敬而不畏。余老师是和蔼可亲的,笑眯眯的表情丝毫不见名师的架势,言语随和实在,正如他的课堂一样本色无华却耐人寻味。   生动有趣,新颖实用的“板块”教学设计属余老师独创。一堂课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以板块衔接,浑然一体,无枯燥之感,又妙趣横生,
一、“象思维”:古诗词的本体思维  “象思维”是王树人先生在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以区别于概念思维的思维体系,“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乃是区别于概念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一种思维,或者称之为非概念思维。如果把概念思维或逻辑思维划为理性思维,那么象思维亦可称之为非理性思维。”[1]  王树人先生认为,“象思维”的“象”是有不同层级的,是“流动与转化”的,是需要不断“体悟”的,其中“象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