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是: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08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当时许多考生反映山东卷作文题偏难,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虽是熟知的话题作文类型,但却没有材料,缺少了话题的导向性;二是作为比喻性话题,需“还原”为本体性话题,加大了认知理解的难度。作为高二教师,我让自己的学生写了这篇作文,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审题立意上,这个话题大体可以有三种立意(方向)。
1.抓住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反复审题,把握好“春来”与“草青”的关系,这是一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春”是条件,是“因”,“草青”是“结果”。它反映了一个道理或常识,即无论任何事,只有条件具备才会有结果。由此“春”可理解成许多事物,具体的、抽象的,而相应的“草青”也就有多种演绎,积极发散思维,联系现实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由这组条件关系我们可以想到:
①爱心和希望。如抗震救灾,使得四川灾区重建家园,包括心灵家园;对其他弱势人群的关爱(智障人群、艾滋病人等),使他们树立信心;母爱使人茁壮成长。
②努力付出和成功。前者是“春”,后者是“草青”。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十年寒窗苦读书,最终就会迎来高考取胜。学生中以此立意者为最多。
2.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要是“春来”,“草青”是必然的,尤其是抓住话题中“自”字。“自”即“自然”之意,凡事要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不可违背其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否则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如果“草”未“青”,那是季节未到。这儿“春”作为喻体依然可找到自己的本体,即“恰当的时机”。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不难想到去年山东省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如果选取这一热点论述易得高分。此外还有一些望子成龙、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所谓家庭教育,可作为反面例子。
3.乐观,从容的心态。既然“春来草自青”,一旦时机成熟自然就会那样,那么对一些事情就可持平和乐观的态度从容面对。如:被误解、蒙冤,但只要相信“春来草自青”,一旦“好时机”(“春”)来到,就会真相大白,沉冤昭雪。司马迁“蛰伏”写《史记》,只求后人明其心志;“文革”中被批斗的学者始终忍耐,等待历史还其清白的一天。“春来草自青”成为他们的信仰,乐观从容的源泉。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同样真理也是颠扑不破的!
事实上,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在理解“春”的寓意上出现差错,导致“跑题”、“偏题”。
错例一:写成“阳光总在风雨后”,即经历挫折然后成功,在此,“挫折”成了“条件”,就是说把“春”理解为“挫折”,这很显然违背原意。“春”代表温暖、阳光、养分等,是“小草”成长的必需的外界条件,怎么能说成是“风雨”呢?
错例二:写成在冬天积累,做必要的贮存准备,草才会青。这属于无中生有,话题中哪来“冬天”?春来草青,而非冬来草青,“春”也不等于“准备”。这类学生审题时不能够做到逐字审题,而是加入主观想象从而转移了话题。
错例三:写成“量变”与“质变”,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而非条件与结果。并且用两个完全陌生的词完全替代话题,这是话题作文写作的大忌,其实如果引到“努力、努力就会成功”上,就与话题接近了。十分可惜。但所幸这类错例并不多。
另外,笔者在批改作文时还发现一个问题,一些看似写作技巧上的错误,甚至比“跑题”还可怕,也更普遍,不容忽视。
这就是不懂得比喻性话题的特殊性,不知道结合材料具体解释话题,从而造成所谈话题与文章主体部分不衔接。换句话说,就是论点与论证过程脱节。既然是比喻性话题,文章开头就应破解还原,明确指出文中“春”指什么,“草青”又是什么。这是文首必要的过渡,以引出下文的论据说理。但很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只为迎合所谓“扣(话)题”的要求,只在文章开头结尾,戴帽穿靴般生硬呆板地加上几句“春来草自青”,反反复复出现,如祥林嫂般絮叨。殊不知,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话题融入到论证过程中去,与主体部分水乳交融。如:“素质教育的春风吹来,校园里春意盎然,我们学生茁壮成长,全面发展,绿意更浓……”达到“润物细无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效果。但是,扣话题斧凿痕迹别太重,不能用类似的另一组比喻代替原话题,那样就有偷换话题之嫌,易掩盖原话题,属画蛇添足,如“花开香弥漫”、“春来花自开”等,虽然寓意一样,但话题中的是“草”并不是“花”,改它做甚?
以上是笔者总结出的高考作文写作的“是”与“非”。这次学生习作不尽如人意,但高二距离高考尚有一年时间,也许“春来草自青”,明年一切会更好!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08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当时许多考生反映山东卷作文题偏难,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虽是熟知的话题作文类型,但却没有材料,缺少了话题的导向性;二是作为比喻性话题,需“还原”为本体性话题,加大了认知理解的难度。作为高二教师,我让自己的学生写了这篇作文,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审题立意上,这个话题大体可以有三种立意(方向)。
1.抓住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反复审题,把握好“春来”与“草青”的关系,这是一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春”是条件,是“因”,“草青”是“结果”。它反映了一个道理或常识,即无论任何事,只有条件具备才会有结果。由此“春”可理解成许多事物,具体的、抽象的,而相应的“草青”也就有多种演绎,积极发散思维,联系现实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由这组条件关系我们可以想到:
①爱心和希望。如抗震救灾,使得四川灾区重建家园,包括心灵家园;对其他弱势人群的关爱(智障人群、艾滋病人等),使他们树立信心;母爱使人茁壮成长。
②努力付出和成功。前者是“春”,后者是“草青”。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十年寒窗苦读书,最终就会迎来高考取胜。学生中以此立意者为最多。
2.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要是“春来”,“草青”是必然的,尤其是抓住话题中“自”字。“自”即“自然”之意,凡事要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不可违背其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否则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如果“草”未“青”,那是季节未到。这儿“春”作为喻体依然可找到自己的本体,即“恰当的时机”。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不难想到去年山东省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如果选取这一热点论述易得高分。此外还有一些望子成龙、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所谓家庭教育,可作为反面例子。
3.乐观,从容的心态。既然“春来草自青”,一旦时机成熟自然就会那样,那么对一些事情就可持平和乐观的态度从容面对。如:被误解、蒙冤,但只要相信“春来草自青”,一旦“好时机”(“春”)来到,就会真相大白,沉冤昭雪。司马迁“蛰伏”写《史记》,只求后人明其心志;“文革”中被批斗的学者始终忍耐,等待历史还其清白的一天。“春来草自青”成为他们的信仰,乐观从容的源泉。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同样真理也是颠扑不破的!
事实上,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在理解“春”的寓意上出现差错,导致“跑题”、“偏题”。
错例一:写成“阳光总在风雨后”,即经历挫折然后成功,在此,“挫折”成了“条件”,就是说把“春”理解为“挫折”,这很显然违背原意。“春”代表温暖、阳光、养分等,是“小草”成长的必需的外界条件,怎么能说成是“风雨”呢?
错例二:写成在冬天积累,做必要的贮存准备,草才会青。这属于无中生有,话题中哪来“冬天”?春来草青,而非冬来草青,“春”也不等于“准备”。这类学生审题时不能够做到逐字审题,而是加入主观想象从而转移了话题。
错例三:写成“量变”与“质变”,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而非条件与结果。并且用两个完全陌生的词完全替代话题,这是话题作文写作的大忌,其实如果引到“努力、努力就会成功”上,就与话题接近了。十分可惜。但所幸这类错例并不多。
另外,笔者在批改作文时还发现一个问题,一些看似写作技巧上的错误,甚至比“跑题”还可怕,也更普遍,不容忽视。
这就是不懂得比喻性话题的特殊性,不知道结合材料具体解释话题,从而造成所谈话题与文章主体部分不衔接。换句话说,就是论点与论证过程脱节。既然是比喻性话题,文章开头就应破解还原,明确指出文中“春”指什么,“草青”又是什么。这是文首必要的过渡,以引出下文的论据说理。但很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只为迎合所谓“扣(话)题”的要求,只在文章开头结尾,戴帽穿靴般生硬呆板地加上几句“春来草自青”,反反复复出现,如祥林嫂般絮叨。殊不知,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话题融入到论证过程中去,与主体部分水乳交融。如:“素质教育的春风吹来,校园里春意盎然,我们学生茁壮成长,全面发展,绿意更浓……”达到“润物细无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效果。但是,扣话题斧凿痕迹别太重,不能用类似的另一组比喻代替原话题,那样就有偷换话题之嫌,易掩盖原话题,属画蛇添足,如“花开香弥漫”、“春来花自开”等,虽然寓意一样,但话题中的是“草”并不是“花”,改它做甚?
以上是笔者总结出的高考作文写作的“是”与“非”。这次学生习作不尽如人意,但高二距离高考尚有一年时间,也许“春来草自青”,明年一切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