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建筑的历史沿革、结构空间的分析,了解承光殿建筑的发展脉络。从承光殿的平面构成、框架结构、屋顶、空间结构及彩画等解释了它的重要性及价值。承光殿作为北海公园团城的一颗明珠,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典园林 团城 承光殿 结构 斗拱 彩画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169–01
一、承光殿的历史沿革
金灭辽后,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以琼华岛为中心建造太宁宫,又将挖湖的泥土扩充琼华岛和圆坻(今团城),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在圆坻(今团城)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广寒殿遥遥相对。元至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的基础上营建元大都城,选定圆坻为大内东西两宫的中间地带,圆坻以东为大内,以西为皇太后的兴圣宫和皇太子的隆福宫。团城遂成了东、西两宫的联系中心。中统五年(1264年)元世祖在旧殿基础上兴建了重檐圆顶的仪天殿,岛的四周也围起了石墙,圆坻也改名“圆城”。历代皇帝都喜欢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蓬莱仙境的玉宇琼楼,“一池三仙山”的格局便成了构筑北海飘渺奇幻的蓝图:北海便是“太液池”,琼岛是“蓬莱”,圆坻(今团城)就是“瀛洲”,所以仪天殿也叫“瀛洲圆殿”或“仪天圆殿”。
明代以后,圆坻(今团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修仪天殿,更名为承光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次对承光殿进行修葺,改名乾光殿,崇祯五年(1632年)更名承光殿。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
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对圆坻(今团城)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堆叠假山,增建殿阁,形成了团城现在的格局。
后来慈禧太后在承光殿中供奉白玉佛,团城又变成了佛堂。
团城是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
二、承光殿的建筑特点
1、承光殿平面构成
每一个建筑的平面构成依照一个社会构成单位的需要而产生的,平面就是满足计划要求的具体安排体现。中国古建筑大都采用木结构,由于材料性能的限制,使建筑单体的规模受到了影响。古代扩大建筑的规模有两种方式,一是“体量”的扩大,二是建筑“数量”的增加。对于承光殿这样重大的建筑常常会同时并用着两种方式来满足对它的要求。传统的单体建筑的平面构成一般都是以“柱网”或者“屋顶结构”的布置方式来表示的。 这样的建筑平面实质上就是它结构的平面,并不代表任何使用的功能。承光殿居中的布局既符合封建社会居中为尊的思想,满足统治阶级皇权至上的要求。
承光殿坐落于团城中部,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设隔扇门,其余四周均为槛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2.09平方米。承光殿面阔进深均为三开间,呈正方形建筑,四面各出抱厦一间,建筑为十字带抱厦平面,高台基,前有月台,月台三面出阶,殿的东、西、北亦出台阶,台基及月台上均砌黄绿两色琉璃砖宇墙,这种平面构成是在传统建筑基本形式上发展出来的。承光殿的平面可以看成是中心一个重檐尖山式歇山顶建筑,在它的四面分别加建一个单檐卷棚过垄脊歇山顶抱厦。这样既增加了内部的使用空间,又使建筑体量增大,建筑的庄重感增强。
2、承光殿的框架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采用木构架结构,在建筑结构上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傳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承光殿为抬梁式结构,即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它一共由24根圆木柱支撑。其中外接抱厦檐柱为8根,中心歇山顶外檐柱为12根,金柱4根。重檐歇山上层外檐另加12根童柱作为上层的檐柱。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由于墙壁不承重,在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3、承光殿的屋顶
[关键词]:古典园林 团城 承光殿 结构 斗拱 彩画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169–01
一、承光殿的历史沿革
金灭辽后,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以琼华岛为中心建造太宁宫,又将挖湖的泥土扩充琼华岛和圆坻(今团城),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在圆坻(今团城)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广寒殿遥遥相对。元至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的基础上营建元大都城,选定圆坻为大内东西两宫的中间地带,圆坻以东为大内,以西为皇太后的兴圣宫和皇太子的隆福宫。团城遂成了东、西两宫的联系中心。中统五年(1264年)元世祖在旧殿基础上兴建了重檐圆顶的仪天殿,岛的四周也围起了石墙,圆坻也改名“圆城”。历代皇帝都喜欢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蓬莱仙境的玉宇琼楼,“一池三仙山”的格局便成了构筑北海飘渺奇幻的蓝图:北海便是“太液池”,琼岛是“蓬莱”,圆坻(今团城)就是“瀛洲”,所以仪天殿也叫“瀛洲圆殿”或“仪天圆殿”。
明代以后,圆坻(今团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修仪天殿,更名为承光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次对承光殿进行修葺,改名乾光殿,崇祯五年(1632年)更名承光殿。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
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对圆坻(今团城)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堆叠假山,增建殿阁,形成了团城现在的格局。
后来慈禧太后在承光殿中供奉白玉佛,团城又变成了佛堂。
团城是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
二、承光殿的建筑特点
1、承光殿平面构成
每一个建筑的平面构成依照一个社会构成单位的需要而产生的,平面就是满足计划要求的具体安排体现。中国古建筑大都采用木结构,由于材料性能的限制,使建筑单体的规模受到了影响。古代扩大建筑的规模有两种方式,一是“体量”的扩大,二是建筑“数量”的增加。对于承光殿这样重大的建筑常常会同时并用着两种方式来满足对它的要求。传统的单体建筑的平面构成一般都是以“柱网”或者“屋顶结构”的布置方式来表示的。 这样的建筑平面实质上就是它结构的平面,并不代表任何使用的功能。承光殿居中的布局既符合封建社会居中为尊的思想,满足统治阶级皇权至上的要求。
承光殿坐落于团城中部,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设隔扇门,其余四周均为槛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2.09平方米。承光殿面阔进深均为三开间,呈正方形建筑,四面各出抱厦一间,建筑为十字带抱厦平面,高台基,前有月台,月台三面出阶,殿的东、西、北亦出台阶,台基及月台上均砌黄绿两色琉璃砖宇墙,这种平面构成是在传统建筑基本形式上发展出来的。承光殿的平面可以看成是中心一个重檐尖山式歇山顶建筑,在它的四面分别加建一个单檐卷棚过垄脊歇山顶抱厦。这样既增加了内部的使用空间,又使建筑体量增大,建筑的庄重感增强。
2、承光殿的框架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采用木构架结构,在建筑结构上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傳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承光殿为抬梁式结构,即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它一共由24根圆木柱支撑。其中外接抱厦檐柱为8根,中心歇山顶外檐柱为12根,金柱4根。重檐歇山上层外檐另加12根童柱作为上层的檐柱。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由于墙壁不承重,在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3、承光殿的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