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应立足实验,创新课堂。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立足实验;创新;设计;落实;创新教学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培养内容,寻找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立足实验,创新课堂,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功能
1. 规范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应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构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教师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无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开展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很多演示实验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操作,无论是操作、观察、分析,还是归纳,整个过程学生会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其中,效果更好。例如,在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现象时,让学生分阶段抽玻璃管中的空气,当玻璃管中的空气几乎被抽光,出现轻小的羽毛和厚重的金属片同时下落现象时,同学们报以一阵欢呼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 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仅靠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如果不做实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就会有困难,所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演示实验就很有必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设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趣味性实验,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疑问:取一个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用两根线易断?学生都肯定地说是一根线易断,但实验演示的结果却大出意料之外。用一根线可以把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相同的两根细线(操作时,必须使两根线夹角大些)提砝码时,线却一下子就断了,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落实每一个分组实验课
分组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得以运行的根本原因之一。应给学生以充分的操作空间、独立思考的时间、研究探索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在稳定兴趣的促进下,通过分组实验活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达到物理实验要培养的高层次目标。因此,为了落实每一个分组实验课,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抓好实验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认真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第二,组建“好帮差”互助合作小组,让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各实验小组的“顾问”,对实验进行指导。第三,加强实验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品德所必需的。因此,在实验中,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训练,既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课外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验问题,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习物理的原动力释放。这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一种极好的补充,对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创新思想都十分有益。例如,为了演示金属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把旧日光灯管敲断,取其中一端灯丝把它和“6 V,6 W”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串接在6 V稳压电源上。首先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用尖嘴钳夹住日光灯丝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泡亮度明显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灯丝、尖嘴钳一起浸入凉水盆中,灯泡迅速变亮,电流表读数变大。学生亲眼看到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印象深刻。这种直观的、形象的实验,学生一看就明白。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⑴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谈、主动说、主动做。⑵教给学生“动”的方法。欲使学生会谈会说,会操作,只有授之以法,才能促之以动。⑶要善于在学生“动”的过程中灵活点拨、启发、指导。⑷有计划地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创造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不满足于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规思考方法,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现象,寻求不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剑制.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导刊,1999(5).
[2]张明兰,丁详坤.教学方法运用技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3]蔡志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莆田市第五中学)
关键词:立足实验;创新;设计;落实;创新教学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培养内容,寻找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立足实验,创新课堂,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功能
1. 规范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应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构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教师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无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开展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很多演示实验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操作,无论是操作、观察、分析,还是归纳,整个过程学生会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其中,效果更好。例如,在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现象时,让学生分阶段抽玻璃管中的空气,当玻璃管中的空气几乎被抽光,出现轻小的羽毛和厚重的金属片同时下落现象时,同学们报以一阵欢呼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 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仅靠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如果不做实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就会有困难,所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演示实验就很有必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设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趣味性实验,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疑问:取一个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用两根线易断?学生都肯定地说是一根线易断,但实验演示的结果却大出意料之外。用一根线可以把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相同的两根细线(操作时,必须使两根线夹角大些)提砝码时,线却一下子就断了,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落实每一个分组实验课
分组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得以运行的根本原因之一。应给学生以充分的操作空间、独立思考的时间、研究探索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在稳定兴趣的促进下,通过分组实验活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达到物理实验要培养的高层次目标。因此,为了落实每一个分组实验课,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抓好实验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认真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第二,组建“好帮差”互助合作小组,让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各实验小组的“顾问”,对实验进行指导。第三,加强实验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品德所必需的。因此,在实验中,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训练,既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课外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验问题,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习物理的原动力释放。这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一种极好的补充,对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创新思想都十分有益。例如,为了演示金属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把旧日光灯管敲断,取其中一端灯丝把它和“6 V,6 W”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串接在6 V稳压电源上。首先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用尖嘴钳夹住日光灯丝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泡亮度明显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灯丝、尖嘴钳一起浸入凉水盆中,灯泡迅速变亮,电流表读数变大。学生亲眼看到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印象深刻。这种直观的、形象的实验,学生一看就明白。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⑴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谈、主动说、主动做。⑵教给学生“动”的方法。欲使学生会谈会说,会操作,只有授之以法,才能促之以动。⑶要善于在学生“动”的过程中灵活点拨、启发、指导。⑷有计划地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创造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不满足于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规思考方法,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现象,寻求不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剑制.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导刊,1999(5).
[2]张明兰,丁详坤.教学方法运用技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3]蔡志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莆田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