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远行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特别去了一趟银行。我对打着领带的秃头经理单刀直入:“有什么手续我现在办理,可以让儿子们不需要我就能够直接处置我的账户财务?”
  他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耐心说明:“就是,如果我明天死了,他们如何可以不啰嗦,直接处理我的银行账务。”
  经理紧张地用手指头敲他的桌子,连续敲了好几下。这是美国人的迷信手势,谁说了不吉利的话,敲一下木头桌子,“老天保佑”,就可以避开厄运。
  紧接着,他把食指竖直在嘴唇,说:“不要这么说,不要这么说。”我这才看到,经理嘴唇上留着一道小胡子,像一条黑色毛毛虫趴在那里。
  接下来的将近半小时的讨论中,他敲桌子敲了好几次。这个谈话很明显地让他浑身不适应。每次我说到“我死后”,他就纠正我,“当你不方便时”。
  结论就是,儿子已经被加入了我的账号共同拥有人名单内,所以当我“不方便”时,他们只要知道密码,就可以直接处置。
  站起来要说再见时,他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我觉得蹊跷,问他:“还有问题?”
  他犹豫了半天,终于下了决心,说:“我不该说的,但是……是这样,因为你是名人,我们一看到报纸说你不方便了,就会立刻冻结账户。”
  他停住,只是看着我。
  我脑子转了几转,说:“你的意思是,我的儿子动作要快?”
  他尴尬得快晕倒,支支吾吾嘿嘿嘿了几下。
  回到家里,兴冲冲跟安德烈和飞力普视讯,详细地把过程说了,然后谆谆告诫:“银行若是冻结了账户,你们可就麻烦了,所以你们动作要快。”
  飞力普说:“哎呦,谈这种事,我不要听。”
  安德烈用福尔摩斯的冷静声调边想边说:“妈,我有没有听错,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在你死掉的消息传出去之前,赶快去把你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取走?”
  我高兴地说:“对啊,存款虽然不多,手续麻烦很大。我的意思就是,不要等到报纸都说我死了,你们在之前就去取款,留百分之十缴遗产税。如果等到银行冻结了账户,你们就还要飞到亚洲来处理,你们中文又烂,麻烦死了。”
  安德烈继续抽丝剥茧:“所以,你一断气,我们两兄弟就直奔银行?”
  我已经听出他的意思,惊悚画面也出来了,嗯,确实有点荒谬,但是,实事求是嘛,我说:“是的。”
  飞力普已经受不了了,插进来喊:“我才不要。”
  安德烈慢条斯理地说:“这么做,你觉得全世界会怎么看我们两个?”
  我没真的在听,我继续想象那个“不方便”的时刻,继续说:“其实,谁说一定要等到断气,早几天未雨绸缪不是更好,看我不行就先去银行吧……”
  “妈,”安德烈大声打断我的思绪,说,“如果我们照你的指示去做,整个华人世界会认为你是‘非自然死亡’而且我和飞力普有嫌疑,你想过吗?”
  小时候,朋友听到我们这样笑谈父母身后事,大多骇然。到现在,朋友们自己都垂垂老矣,这却仍是禁忌。不久前和一个老友说话,他九十五岁的母亲在加护病房里,问他:“妈妈说过身后怎么办吗?”
  他苦笑着摇摇头:“没谈过。没问过。”
  安静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母亲唯一说过的是:不想死在医院里,想在家里。”
  美国做过调查:百分之八十的人希望在家里临终,但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医院里往生。现代世界最“违反人权”的应该就是这件事吧?朋友悲伤的眼睛流下了止不住的泪水,七十岁的老男人泣不成声:“她唯一的愿望,我都做不到……”
  医疗照顾,不得不在医院里,但是临终,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呢?隐私,是人的尊严的核心,所有最疼痛、最脆弱、最纤细敏感、最贴近内心、最柔软的事情,我们都是避着众人的眼光做的:哭泣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伤心时,把头埋在臂弯里;心碎时,蜷曲在关起来不透光的壁橱里;温柔倾诉时,在自己的枕头上,让微风从窗帘悄悄进来。
  请问,这世界上,还有比“临终”更疼痛、更脆弱、更纤细、更柔软、更需要安静和隐私的事吗?我们却让它发生在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关灯的白色空间,里头有各种穿着制服的人走进来走出去,随时有人可能掀起你的衣服、拉起你的手臂、用冷冷的手指触摸你的身体;你听不见清晨的鸟声,感觉不到秋天温柔的阳光,看不见熟悉的亲人,也闻不到自己被褥和枕头的香皂气息,但是你听得见日光灯在半夜里滋滋的电流声、心电图的机器声、隔邻痛苦的喘息声,你更躲不开医院里渗透入骨髓的消毒气味,那气味在你的枕头里,在你的衣服里,在你的皮肤里,在你的毛发里,在你的呼吸里。
  我们让自己最亲爱的人,在一个最没有隐私、没有保护、没有温柔、没有含蓄敬意的地方,做他人生中最脆弱、最敏感、最疼痛的一件事——他的临终。
  老泪纵横的朋友几天后就送走了他的母亲,在医院里。然后全家人陷入準备后事的忙碌。因为从不曾谈过,所以还要先召开家庭会议从头讨论一番。
  我和朋友去登大武山之前,大家光谈装备就谈了好久。拿着清单到登山店去买东西,老板还和我讨论每一件装备的必要性和品牌比较。出发之前三个礼拜,每个人都得锻炼肌力。我呢,则是找了一堆关于大武山的植物的书,一本一本阅读。
  第一次搭邮轮,邀请的朋友发来一个随身携带物品清单,还包括签证和保险的说明。搭过邮轮的亲朋好友也纷纷贡献经验谈。
  第一次去非洲,给意见的也很多,去哪些国家需要带什么药,哪些疫区要注意什么事情,野生动物公园要怎么走才看得多,治安恶劣的地区要怎么避祸。
  也就是说,远行,不管是出国游玩求学,不管是赴战区疫区,不管是往太空海上探险,我们都会做事前的准备,身边的人也都会热切地讨论。
  还有些远行和探险是抽象意义的,譬如首度结婚——那不是探险吗?人生第一个工作——那不是远行吗?也都充满了未知,也都有或轻或重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我们一定会敞开来谈,尽量地做足准备。
  那么死亡,不就是人生最重大的远行、最深沉的探险?奇怪的是,人们却噤声不言了。不跟孩子谈,不跟老人谈,不跟朋友谈,不跟自己谈。我们假装没这件事。
  结果就是,那躺在日光灯照着的病床上面对临终的人,即将大远行、大探险,可是,我们没有给他任何准备:没有装备列表,没有心理指南,没有教战手册,没有目的地的说明和描述,没有参考意见。
  我们怕谈。
  他要远行的地方,确实比较麻烦:非但去过的没有人回来过,而且,每一个去过的人都是第一次去。
  这个大远行,没有人可以给他经验之谈,然而这又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迟早要做的行程,所以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关切的。目的地无法描述,并不代表“启程”的准备不能谈。登山店里的店员不见得登过大武山顶,但是店里头什么装备和信息都有。
  因为害怕,因为不谈,我们就让自己最亲爱的人孤独地踏上了大远行苍茫之路。
其他文献
电影《飞驰人生》的主人公张驰要跑一个拉力赛,可是没有领航员。一般可以认为他栽定了,领航员是赛车手的眼睛,巴音布鲁克魔鬼赛道,1462道弯没人能背下来。  但是张驰就背下来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6500遍,我能记住每
1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
书籍的腰封是指包裹在图书封面外的一条纸带,带有两个勒口,覆盖在封面或护封上面。这条纸带的宽度一般是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也有更大的,甚至有占据封面三分之二的,通常裹在书的中部或底部,叫作横封,最为常见;也有竖着的,叫作竖封。  公认的腰封的发源地是日本,其灵感来源不知是否与和服的腰带有关。  1957年,在日本出版的《危险な毒花》一書,就已经带有一条红色的腰封,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摄影家常盤刀洋子的写真
曾经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是在1999年的议会里。从九月开始,官员每天四五个小时坐在议会里接受议员轮番质询。  我是个新生,议员发言多半用一种怒吼咆哮的声音,麦克风再把音量加以扩大,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晕眩的症状出现,我总在头昏脑胀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看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长是学者出身,他的症状是胃绞痛,想呕吐。  到了十二
张佳玮:朋友,一个江南小姑娘,带了一个身材健美,有北非血统的法国男朋友回家。父亲:“不说是黑人吗?这也不黑啊!比我白!”外婆:“啊哟不愧是外国人,长得很洋气嘛!”妈妈很不满意,背地里叮嘱:“你们不要对他太热情,搞得他很骄傲!”于是面谈时,妈妈很严肃地问:“你在巴黎住,有没有巴黎户口啊?”  Vigor绵绵熊:我的QQ名字一直是真名,有次跟朋友打赌,取了一个很难听的网名一个月。好像叫什么“龙哥傲视天
我觉得甘蔗是极为离奇的植物,人如果不把它砍下来,它会把自己甜死。嚼甘蔗时,我一边嚼一边想:这么甜,甘蔗怎么受得了。真甜,太甜了!甘蔗早晚能把自己甜死。   甜死是怎么死的?首先是舌头因狂喜而麻木死掉了,像毒贩子吸食毒品过度死掉一样,然后是主管嗅觉的中枢神经被源源不断的甜给甜死了。这里说的是人,而甘蔗作为植物,我认为它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糖分。   甘蔗的糖是单糖,热量太大,不跑马拉松消耗不掉这么多
如何对待这个日夜不停提速的时代,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选择。社会一直努力绑架我们,手段花样百出。在我看到的背道而驰的人生中,有一位是淡水河邊的老阿妈,她在那里卖冰激凌蛋筒,人家卖15元新台币,她卖10元,每天都还早早就收摊。我一位本地朋友有次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为什么,老阿妈的回答是:“我够了。”真是振聋发聩。  也许所有的秘密都在这里了。对抗这永无宁日的飞奔,“够了”是真正的解药。满足感毫无疑问是幸福感
以有趣的微縮世界照片,透过迷你的模型,配合各种日常用品,凭着创意、想象力与幽默感,表现不同的主题影像,甚至有人称之为“微日记”。
赞扬与责备  究竟有多大威力   繁忙的一天结束后,很多人都会通过与朋友聊天、与伴侣共进晚餐、看电视、翻阅杂志、浏览购物网站来释放工作评判带来的压力,渴望得到暂时的解脱。记录、反思、修改这些评判,是让人心力交瘁的。而当我们进入舒适的私人社交空间时,心中的评判机制会安静下来,仿佛一只即将入睡的小猫。   我们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了应得的赞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与寿命。事实上,人们在工作中对来自他人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