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抹去的"记忆"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来西藏已经22个年头了,我在"甲挡措"自然村也已经过了十个藏历新年。启耕、种地、望果、秋收,这里的老人们陆续离世,那些曾经的孩子陆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小山沟在历史的变迁中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的巨变,我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可以在我拍摄的影像中看到。作为摄影人,老百姓称之为照相的,能引以为豪的也就这一点点。
  摄影有它的局限性,没有声音,没有流动的画面,这是它的缺点,也是它的长处。选择了,就注定无法停止前行的脚步,有时候甚至忘记了回家。
  我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过能待20多年。从青年步入暮年,我不知道我还能待多久。但我的内心告诉我,只要上苍允许,我就会一直在这里拍下去
  曾有一位摄影评论家在评论中国的摄影现状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摄影伴随着大批的摄影师拥入少数民族地区,多半是摄影师对少数民族生活肤浅的猎奇画面,读者在那些影像里根本看不到多少属于摄影师个人的观看立场与思想情感。
  我想我和其他的摄影人有所不同。我之所以能待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第一次进藏时看到那曲地区赛马节上的藏族民俗文化表演,我便被这古老的文化艺术所深深吸引,深深迷恋以至无法自拔。有人问我,你拍了这么多年还没拍够?我的回答是:再给我两辈子时间也拍不完西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确定要放下一切来这里的时候,就给自己立下了誓言“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拍片”。如今,我所走过的地方,我所经历的事情都在我的影像里留下了印记,也是文字难以充分表达的。
  我觉得在摄影的道路上我才刚刚开始,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不以世俗名利为自我评价的标准,我将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内心!通过光阴的力量加以沉淀
  感谢,感恩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好朋友!
大山里的小山村,山南龙子县加玉乡千堆村,拍摄于2012年12月
藏历新年,2012年拍摄于山南龙子县加玉乡千堆村
2010年冬季,山南穷结县拉玉乡甲挡措村,村部开会现场
村部里的孩子,2012年12月拍攝于山南龙子县加玉乡千堆村
启耕节,山南穷结县拉玉乡甲挡措村,拍摄于2012年3月
阿加啦的家,山南龙子县加玉乡千堆村,拍摄于2012年2月
格扎,1996年8月拍摄于那曲安多县果祖乡
望果节,2010年拍摄于山南穷结县拉玉乡甲挡措村
收获的季节,山南穷结县拉玉乡甲挡措村,拍摄于2012年10月
藏历新年吃曲玛拜年,拍摄于2005年藏历新年,山南穷结拉玉乡甲挡措村
山南拉玉乡甲挡措村,藏历新年的合影,拍摄于2007年藏历年
其他文献
敦煌所藏当年藏文古卷中,有吐蕃“大事纪年”残本,恰好记录了松赞干布去世之后,至赤松德赞当政的百余年间(公元649年至763年):金戈铁马,向外扩张,版图达至最大化,吐蕃如日中天。然而,开创历史演绎宏大叙事的同时,权力中心的拉萨却不时有暗潮涌动——与光荣与梦想相伴同行的,是明争与暗斗,忠诚与背叛,阴谋与爱情,举凡中外前殿后宫上演过的剧目情节,可说是一样都没少。若举上层斗争典型一例,要数噶尔家族的命运
在热带秘林深处,在万千白云之上,在鸟语花香之间,它是一颗落在人间的明珠,静躺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原始森林之中,发出璀璨的光...  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位于靠近樟木口岸的森林之中,与尼泊尔隔河相望,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立新已逐步成为夏尔巴民俗风情边境小村。依托于秀丽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貌,山环水涌,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炫目尼式风情的建筑、民风淳朴的夏尔巴人、
印度伊莎波尔步枪厂  众所周知,印度的武器装备一直是靠买买买实现的,印度是各武器装备生产大国争夺的重点市场,枪械也是如此。近些年来,不断传出印度从国外购买步枪的消息,既有苏式的,也有美式的,口径在传统的7.62毫米和5.56毫米之间摇摆。但在2020年8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拉贾纳特·辛格发布一则消息引爆了媒体:印度国防部计划对101种武器装备实施进口禁运,以促进国防生产的本土化,该项计划将在202
羌塘,野生动物的天堂,曾经生活着数量可观的自然界的精灵。1903年,西方探险者还曾在这里目睹过“一次至少可以数到15000,甚至20000头藏羚羊”,山坡上,“几百只野牦牛在觅食”。  上世纪80年代末,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国政府开展了大量工作,卓越的反偷猎行动、严格的处罚以及众多的宣教活动,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些地区的动物数量正在逐步回升。  随着环
创造历史的是人,书写和记录历史的也还是人,人类攀登珠峰60周年,记录在历史上的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的名字,和他们创下纪录的时间。  1乔治·马洛里 安德鲁·欧文  乔治·马洛里  1886年6月18日,出生于Mobberley, Cheshire, England。  1922年首次挑战珠峰。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37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安德鲁·欧文  1902年4月8日,出生
“宾顿”是个地名,位于琼结县下水乡东部。  每一年的雪顿节之前,宾顿村会响彻一阵阵高亢激烈的鼓点,  正是村民排练藏戏。雪顿节到来时,他们将远赴拉萨,  在人山人海的、万众瞩目的节日上进行表演。    在琼结县,最具人文情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古老的“宾顿巴”藏戏。“宾顿巴”有“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之誉,西藏第一部藏戏相传就由其出演的。  宾顿巴藏戏的产生是一个充满普世价值的传奇故事。传说高
2002年9月至11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苯教研究专家顿珠拉杰曾经对当惹雍错这一区域的象雄遗迹和废墟做了详致的田野调查,写就《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  当惹穷宗遗址  位于那曲尼玛县文部村向南15公里处,当惹雍错湖的东沿,海拔4790米,城堡遗址主要在琼宗山南边的琼拉山山顶上。该遗迹主要是残存的房屋建筑,最大的一间面积为10X5平方米,最小的为5X3平方米。最高残墙为1.5米,残墙
缘起  很久,很久前的一天,米拉热巴尊者想家了,那只是个念头,却压得他心慌意乱,师傅玛尔巴说,你走吧!回家去,去看看久别的家人,米拉热巴离开芒域的修行地,回到了家,在支离破碎的家里,他看到,母亲依着灶台,已是枯骨,不知死了多少个日月,米拉热巴的泪早就哭干了,无悲无喜!结束也是开始,生命原本就无尽的轮回,米拉热巴捡了母亲的骨头回到修行地,将母亲的枯骨雕刻成了佛陀,持戒供奉,伟大的米拉日巴尊者想告诉我
城市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属于“说不尽的话题”之一,黄加林与敖超在拉萨的成长,并不因为这座古老的城市而具有多少典型的、被习惯认为有西藏特色的色彩,但同时他们也在这座城市里形成了对各种人生活动、各种自然与人为事物、以及对成长与时间的理解,不同的经验又使拉萨在他们的理解中呈现出不同的兴奋点与全景图。他们可以代表既了解其他生活方式,朋友或远在内地、或出国进入了另一个文化空间,自己却选择停留在拉萨的人们。人们可
西藏人使用吾尔多的历史可追溯到聂赤赞普时代。这是一种用毛线编织而成的长约一米半的绳状物,中腰部位按照力学原理编成不规则的菱形小兜。使用时将吾尔多以小兜为中心对折,再将有小环的一端套在中指上,末端捏在手中。接着在小兜中装上石子,最后挥舞吾尔多绳,待惯性加大后,趁势松开末端,把石子投向目标,以驱赶羊群或打向猎物。   类似“吾尔多”的这种投掷工具亦曾出现在世界多个民族的生活之中,距今至少已经有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