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7年前,他出生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个农户家,黄河成为他童年记忆中最为重要的符号。
41年前,父亲的早逝让他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木筏船搞黄河运输。
1980年代初,他毅然辞职下海,借款5万元在黄河包头段经营原单位机动船,取名“团结号”。
20年前,他来到被誉为“乌金之海”的乌海市,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棗乌海市黄河航运公司。
11年前,他成为内蒙古个人投资建桥最多的人。
最近的10年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先后接收了7家国有企业,开创了乌海市小企业兼并大企业、民营企业成功兼并国有中型企业先河,赢得了“活企大王”的美誉。与此同时,他的企业还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乌海最早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民营企业。
今天,他所驾驭的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已经拥有资产20亿元,职工6000人,下设12个子公司,1个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横跨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建筑安装、运输和餐饮服务。而他本人亦在2005年跻身于中国500富人榜。
从清水河到包头再到乌海,他的人生轨迹始终没有离开过黄河,而这个轨迹的走向也恰恰与他的人生信念惊人的吻合:永远力争上游。
背水一战的创业
“我从包头到乌海创业,应当说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语调平和、笑容亲切,在最初的会面中记者还是从深邃的目光和一抹浓重的胡须中感受到挟裹在他身上的猎猎雄风。
1985年,马万良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来到乌海,经过积累的他此时已经拥有3条船,资产45万元,职工17个人。之后的岁月中,在拉僧庙——宁夏石嘴山市河滨区黄河段轮渡上,身材高大的马万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渡轮深沉的汽笛声和昼夜不息的河水拍岸声中,由他创建的第一个公司——乌海市黄河航运公司呱呱坠地。
创业的辛劳和喜悦常常交织在一起,在距拉僧庙渡口一里处公路边一个由三排砖瓦房和一个花池组成的大院里,马万良和他的员工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机会常常青睐善于思考的人。在经营航运的同时,马万良发现,轮渡汽车成本高、效率低,过往汽车需要等半天才能过去,如果建一座浮桥,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安全。1994年,他联合宁夏有关单位,双方各投资600万元,建成了一座长230米、横跨两省的黄河浮桥。填补了乌海市交通航运史上的一项空白。此后,马万良又相继建设了呼市清水河县109国道“万通黄河浮桥”、呼市托县“同心黄河浮桥”。三座浮桥共投资3000万元,年创利税600万元。此时的马万良已经成为内蒙古个人投资建桥最多的人。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小鱼吃大鱼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海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自1950年代后期开发以来,诞生了众多在自治区和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到了19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工业经济的绝对比例,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还是件很新鲜的事。
“我到乌海创业是有充分准备,我瞅准的是这里富集的资源”。多年后,马万良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创业乌海的真正目的。
拥有固定资产661万元的国有企业——乌海市海南焦化厂,从1993年开始效益滑坡,1994年后,管理混乱、设备失修、原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焦炉炉温从1000多度降到300度。如果灭炉,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350万元。面对已经亏损200多万元、拖欠职工5个月工资的企业,乌海市海南区政府在无奈之下做出改制的决定。
等待已久的马万良自然不会错失良机。
1995年7月,他与海南区政府达成协议:全部接收在册的283名职工,海南焦化厂更名为海南区黄河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承诺:1995年至2000年不管盈亏状况如何,集团公司每年向区政府上缴68.8万元以清偿债务,2001年后持股比例分红。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鱼吃大鱼的现实让许多乌海人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马万良三个字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乌海各家媒体,并更为广泛地流传于街头巷尾。
就在乌海人还处于“不适应”之际,新一轮的兼并、收购、控股狂潮紧随而至:在之后9年多的时间里,千里山钢铁厂、华西焦化厂等多家国有企业又纷纷归附到“马家军”的麾下。
接手一家,盘活一家,小鱼吃大鱼的扩张之路迅速让黄河工贸集团公司成为乌海市资产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佳的民营企业,很快马万良又有了新的美誉——“活企大王”。
乘着循环经济的翅膀
进入1970年代后,伴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世界公认的发展难题,西方国家纷纷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推广应用。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认识和探索也只是在上世纪末起步,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于正在忙于开疆拓土的马万良来说的确是个陌生事物。
然而,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许多经济模式的形成不都只有一种路径,偶然演变成为必然不乏先例。
马万良与循环经济的“缘分”还得从一次企业兼并说起。
内蒙古千里山钢铁厂是国家中型二档企业,1985年以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竞争的加剧、落后的经营方式以及陈旧的生产设施,再加上管理不善、社会负担重等因素,企业逐渐走下坡路。至1998年6月,千钢已连续三年半亏损计2995万元,欠发职工14个月工资总计14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1%。1998年6月5日法院宣告千钢破产。按照乌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千钢破产不停产的决定,黄河工贸集团于1998年6月5日随生产经营组进驻千钢。
早在接收千钢时,黄河工贸集团就敏锐地意识到,千钢已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雏形,即炼铁的副产品矿渣用于生产水泥。受此启发,集团领导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始了续接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研究和探索。千钢原有的42个土焦炉已属国家政策淘汰之列,要满足炼铁所需焦炭、降低生铁成本,必须将焦炉进行技改扩建,然后配套新建洗煤厂;洗煤厂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废弃物要消化,可建设煤气、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发电厂;发电厂和炼铁产生的粉煤灰和矿渣要消化,需将原有的年生产能力6万吨的水泥厂扩建为年生产能力100万吨。这样就形成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模式,并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弃物,上游的废弃物是下游生产的原燃料,既节约了资金,又治理了污染,可年增效益3956万元。一张完整的循还经济总体框架图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999年7月投资9127万元,建设22.5万吨焦化厂。该项目于2002年4月全部投产,并与海南、华西一体化管理,形成年产焦炭70万吨、焦油4万吨、粗苯8500吨、煤气2.9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2000年11月份投资9000万元,建设3×6000千瓦煤气、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厂,该项目于2002年9月份两台机组投产发电。
1999年8月投资780万元,对千峰水泥2号窑进行技改,已于2001年5月投产见效,改造后日产熟料500吨。
2000年7月投资6082万元,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这一工程已于2002年8月全部竣工投产。
2000年7月投资9200万元,建设日产熟料1200吨3号窑,采用窑外分解,是国内先进生产技术,该工程项目已竣工投产。
2001年5月投资1522万元,建设60万吨洗煤厂,同年11月竣工投产,与22.5万吨焦化厂形成配套产业链……
按照“以主带副,以副养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从1995年开始,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先后投入14亿元完善了循环经济体系,使单一生产链条迅速发展为多元循环链条,物质流动范围得以扩大,废弃物利用率得以增加,循环规模得以提升,新产品得以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随之凸现。
循环经济对于企业迸发式的助力作用开始显现。2004年,全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9.15亿元,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1.6亿元。
今天,在发展循环经济蔚然成风的新时期,黄河工贸集团公司这种卓有成效的实践无疑为乌海及周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富而具体的案例。
一扇通往循环经济的大门,就在“不经意”的点击下豁然洞开。一个企业就这样开始乘着循环经济的翅膀直击九天!
我们才刚刚起步
市场经济的残酷在于大浪淘沙,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百舸争流。
当黄河工贸集团这条大船迎风破浪、快速行驶的同时,乌海市域内的民营经济也在蓬勃崛起,部分发展迅速的企业纷纷提出要赶超黄河工贸集团这个民营经济龙头。
“我希望他们能够赶超我,乌海多一些与我们发展水平和规模旗鼓相当的企业,那竞争起来才带劲”,当记者问及是否感到竞争的紧迫感时,这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船长”淡淡一笑,即而他又庄重起来,“不过我们也不会坐等人家赶超,可以说我们才刚刚起步。”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一些身着彩装的员工正在千钢办公楼前排练威风锣鼓的节目,集团公司负责宣传工作的杨海岚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9月16日,这里将有一个180平方米的烧结项目和年产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奠基开工。
经过20年的不断扩张和雄厚积累,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将未来的发展蓝图勾勒的更加宏大动人。这两个项目还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从现在开始到2006年底将建设完成200万吨生铁、200万吨炼钢、200万吨轧钢的联合生产线,其中到2005年末完成100万吨炼铁、100万吨炼钢、100万吨轧钢的建设任务。
到2010年,集团将建设完成200万吨机械化原煤开采、年产100万吨捣固焦、4×20千瓦矸石电厂、300万吨石灰石二期150万吨扩建工程、日产5000吨熟料工程、60万吨白灰、40万吨电石、25万吨PVC等项目,届时,集团总资产将达到86.5亿元,产值171.9亿元,年创利税49.3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集团产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步伐,由煤矿、焦化、发电、水泥四部分共同组建发起设立的“内蒙古万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争取2006年实现股票上市。
二十年的最大收获
采访过程中记者反复在想:盘点和总结这20年,他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最大的收获我想就是养活了一方人”,马万良略微思忖后回答道。
虽然答案是这样的精炼简单,但从17人到6000人却不仅仅是个数字上的增量变化。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无法预期的要素,更何况在这6000人中就有3900人是从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变过来的。
一盘散沙,一个烂摊子,职工国企情结浓重。从最初兼海南焦化厂时全部接收在册的283名职工起,马万良就领教了“国退民进”的艰难。
清苦出生,曾经过早担负起家庭重担的马万良深知民生不易,他非常理解职工的担忧,始终明晰一个信念:只要心里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好日子很快就会来到。
坚毅执著的马万良要求公司、厂矿两级班子以人为本,多做感化工作,以情动人,为被收购企业职工办实事,送温暖,以消除他们的疑虑。一系列的举措暖了职工的心,安定了职工情绪,企业凝聚力逐渐形成。
马万良认为:转变观念要结合具体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在管理上从整章建制入手,清理管理死角,堵死管理漏洞,解决管理上责权不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研究动态管理,追求管理最优化。对凡是适合承包经营的厂矿车间班组一律划小核算单位,承包经营,重奖兑现。一系列对症下药,因企制定的经营,管理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焦炭生产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人人心中有效益,个个都在算成本。
1998年,对于马万良和内蒙古千里山钢铁厂3000多名职工来说是个难忘的年份。这年六月,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宣布破产,当时,北京、伊煤公司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都想接收这家企业,当市政府决定由马万良接收千钢时,很多人想不通。
马万良心里清楚,此时的他除了要为工人们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工人们看到希望。已经收购了几家国有企业的马万良对此深有体会。
不挣钱不重要,首先要保证职工的生活。马万良紧急筹集了80万元给退休工人一次性补发了拖欠工资,随后又拿出110万元解决工伤、重病及职工家属的医疗费,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就把拖欠工人的1000多万元工资全部补齐。这一系列的举措着实让千钢的职工震动不小,在接管之后半年之内,企业生产的铁一吨没卖,更是让职工们心里有了底。
从1998年改制时390元工资到现在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千钢人实实在在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实内涵。
随着黄河工贸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领导层十分注重维护职工的利益,想方设法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和后顾之忧:从1995年起黄河工贸集团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在海南区、千钢兴建了10栋住宅楼;接收千钢后,投资120万元与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建设“千里山”中学教学楼;投资20多万元在海南区焦化厂新建幼儿园;千钢幼儿园新楼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出……
企兴人旺,安居乐业,6000名企业职工的好日子就这样如期而至。
“不论是过去兼并扩张阶段,还是今后继续发展壮大,只要有利于改善员工收入水平,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都会去做”。谈到此处,马万良将目光投向阳光灿烂的窗外。
“一碗面”的简单人生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记者梳理循环经济图时发现有些下游产业的利润很低,几乎无利可图的事情黄河工贸集团公司为何还要去做?
“的确是这样,可是你要知道这些产业虽然利润很低,但是他们的效益很高,这种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改善,换句话说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所以算账不能算硬帐,不能算眼前的帐,要算长久的帐”。
接着,马万良突然问记者早点吃的是什么。记者如实回答是一碗面条,马万良风趣地说,从这个需求上看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体量大些,吃得比你多一些。“应当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得相当规模时反而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很淡化,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我很同意一位老总的观点,民营企业更应该叫‘国人’企业”。此时的马万良目光炯炯。
当问及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有什么略感遗憾的事情时,马万良沉思片刻道:“我觉得一个是年少时没有条件去好好读书,另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如果能提早十年,自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采访行将结束,记者向他请教平时用什么方式释放压力时,马万良非常干脆地说:“我没有压力。一个企业靠一个人是绝对办不好的,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中层管理团队,我的工作就是将我的压力分解下去,进而变成他们的动力。”
之后,马万良抚着头发幽默地说:“解脱之后的我只有高兴,没有烦恼,活的很简单,你看我的头发,没有一根白发,至于鬓角上白了的三两根嘛,这是一种风流”。
马万良爽朗的笑声让这个初秋的上午显得格外生动。
41年前,父亲的早逝让他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木筏船搞黄河运输。
1980年代初,他毅然辞职下海,借款5万元在黄河包头段经营原单位机动船,取名“团结号”。
20年前,他来到被誉为“乌金之海”的乌海市,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棗乌海市黄河航运公司。
11年前,他成为内蒙古个人投资建桥最多的人。
最近的10年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先后接收了7家国有企业,开创了乌海市小企业兼并大企业、民营企业成功兼并国有中型企业先河,赢得了“活企大王”的美誉。与此同时,他的企业还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乌海最早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民营企业。
今天,他所驾驭的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已经拥有资产20亿元,职工6000人,下设12个子公司,1个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横跨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建筑安装、运输和餐饮服务。而他本人亦在2005年跻身于中国500富人榜。
从清水河到包头再到乌海,他的人生轨迹始终没有离开过黄河,而这个轨迹的走向也恰恰与他的人生信念惊人的吻合:永远力争上游。
背水一战的创业
“我从包头到乌海创业,应当说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语调平和、笑容亲切,在最初的会面中记者还是从深邃的目光和一抹浓重的胡须中感受到挟裹在他身上的猎猎雄风。
1985年,马万良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来到乌海,经过积累的他此时已经拥有3条船,资产45万元,职工17个人。之后的岁月中,在拉僧庙——宁夏石嘴山市河滨区黄河段轮渡上,身材高大的马万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渡轮深沉的汽笛声和昼夜不息的河水拍岸声中,由他创建的第一个公司——乌海市黄河航运公司呱呱坠地。
创业的辛劳和喜悦常常交织在一起,在距拉僧庙渡口一里处公路边一个由三排砖瓦房和一个花池组成的大院里,马万良和他的员工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机会常常青睐善于思考的人。在经营航运的同时,马万良发现,轮渡汽车成本高、效率低,过往汽车需要等半天才能过去,如果建一座浮桥,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安全。1994年,他联合宁夏有关单位,双方各投资600万元,建成了一座长230米、横跨两省的黄河浮桥。填补了乌海市交通航运史上的一项空白。此后,马万良又相继建设了呼市清水河县109国道“万通黄河浮桥”、呼市托县“同心黄河浮桥”。三座浮桥共投资3000万元,年创利税600万元。此时的马万良已经成为内蒙古个人投资建桥最多的人。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小鱼吃大鱼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海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自1950年代后期开发以来,诞生了众多在自治区和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到了19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工业经济的绝对比例,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还是件很新鲜的事。
“我到乌海创业是有充分准备,我瞅准的是这里富集的资源”。多年后,马万良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创业乌海的真正目的。
拥有固定资产661万元的国有企业——乌海市海南焦化厂,从1993年开始效益滑坡,1994年后,管理混乱、设备失修、原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焦炉炉温从1000多度降到300度。如果灭炉,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350万元。面对已经亏损200多万元、拖欠职工5个月工资的企业,乌海市海南区政府在无奈之下做出改制的决定。
等待已久的马万良自然不会错失良机。
1995年7月,他与海南区政府达成协议:全部接收在册的283名职工,海南焦化厂更名为海南区黄河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承诺:1995年至2000年不管盈亏状况如何,集团公司每年向区政府上缴68.8万元以清偿债务,2001年后持股比例分红。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鱼吃大鱼的现实让许多乌海人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马万良三个字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乌海各家媒体,并更为广泛地流传于街头巷尾。
就在乌海人还处于“不适应”之际,新一轮的兼并、收购、控股狂潮紧随而至:在之后9年多的时间里,千里山钢铁厂、华西焦化厂等多家国有企业又纷纷归附到“马家军”的麾下。
接手一家,盘活一家,小鱼吃大鱼的扩张之路迅速让黄河工贸集团公司成为乌海市资产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佳的民营企业,很快马万良又有了新的美誉——“活企大王”。
乘着循环经济的翅膀
进入1970年代后,伴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世界公认的发展难题,西方国家纷纷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推广应用。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认识和探索也只是在上世纪末起步,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于正在忙于开疆拓土的马万良来说的确是个陌生事物。
然而,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许多经济模式的形成不都只有一种路径,偶然演变成为必然不乏先例。
马万良与循环经济的“缘分”还得从一次企业兼并说起。
内蒙古千里山钢铁厂是国家中型二档企业,1985年以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竞争的加剧、落后的经营方式以及陈旧的生产设施,再加上管理不善、社会负担重等因素,企业逐渐走下坡路。至1998年6月,千钢已连续三年半亏损计2995万元,欠发职工14个月工资总计14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1%。1998年6月5日法院宣告千钢破产。按照乌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千钢破产不停产的决定,黄河工贸集团于1998年6月5日随生产经营组进驻千钢。
早在接收千钢时,黄河工贸集团就敏锐地意识到,千钢已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雏形,即炼铁的副产品矿渣用于生产水泥。受此启发,集团领导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始了续接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研究和探索。千钢原有的42个土焦炉已属国家政策淘汰之列,要满足炼铁所需焦炭、降低生铁成本,必须将焦炉进行技改扩建,然后配套新建洗煤厂;洗煤厂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废弃物要消化,可建设煤气、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发电厂;发电厂和炼铁产生的粉煤灰和矿渣要消化,需将原有的年生产能力6万吨的水泥厂扩建为年生产能力100万吨。这样就形成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模式,并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弃物,上游的废弃物是下游生产的原燃料,既节约了资金,又治理了污染,可年增效益3956万元。一张完整的循还经济总体框架图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999年7月投资9127万元,建设22.5万吨焦化厂。该项目于2002年4月全部投产,并与海南、华西一体化管理,形成年产焦炭70万吨、焦油4万吨、粗苯8500吨、煤气2.9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2000年11月份投资9000万元,建设3×6000千瓦煤气、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厂,该项目于2002年9月份两台机组投产发电。
1999年8月投资780万元,对千峰水泥2号窑进行技改,已于2001年5月投产见效,改造后日产熟料500吨。
2000年7月投资6082万元,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这一工程已于2002年8月全部竣工投产。
2000年7月投资9200万元,建设日产熟料1200吨3号窑,采用窑外分解,是国内先进生产技术,该工程项目已竣工投产。
2001年5月投资1522万元,建设60万吨洗煤厂,同年11月竣工投产,与22.5万吨焦化厂形成配套产业链……
按照“以主带副,以副养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从1995年开始,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先后投入14亿元完善了循环经济体系,使单一生产链条迅速发展为多元循环链条,物质流动范围得以扩大,废弃物利用率得以增加,循环规模得以提升,新产品得以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随之凸现。
循环经济对于企业迸发式的助力作用开始显现。2004年,全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9.15亿元,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1.6亿元。
今天,在发展循环经济蔚然成风的新时期,黄河工贸集团公司这种卓有成效的实践无疑为乌海及周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富而具体的案例。
一扇通往循环经济的大门,就在“不经意”的点击下豁然洞开。一个企业就这样开始乘着循环经济的翅膀直击九天!
我们才刚刚起步
市场经济的残酷在于大浪淘沙,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百舸争流。
当黄河工贸集团这条大船迎风破浪、快速行驶的同时,乌海市域内的民营经济也在蓬勃崛起,部分发展迅速的企业纷纷提出要赶超黄河工贸集团这个民营经济龙头。
“我希望他们能够赶超我,乌海多一些与我们发展水平和规模旗鼓相当的企业,那竞争起来才带劲”,当记者问及是否感到竞争的紧迫感时,这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船长”淡淡一笑,即而他又庄重起来,“不过我们也不会坐等人家赶超,可以说我们才刚刚起步。”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一些身着彩装的员工正在千钢办公楼前排练威风锣鼓的节目,集团公司负责宣传工作的杨海岚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9月16日,这里将有一个180平方米的烧结项目和年产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奠基开工。
经过20年的不断扩张和雄厚积累,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将未来的发展蓝图勾勒的更加宏大动人。这两个项目还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从现在开始到2006年底将建设完成200万吨生铁、200万吨炼钢、200万吨轧钢的联合生产线,其中到2005年末完成100万吨炼铁、100万吨炼钢、100万吨轧钢的建设任务。
到2010年,集团将建设完成200万吨机械化原煤开采、年产100万吨捣固焦、4×20千瓦矸石电厂、300万吨石灰石二期150万吨扩建工程、日产5000吨熟料工程、60万吨白灰、40万吨电石、25万吨PVC等项目,届时,集团总资产将达到86.5亿元,产值171.9亿元,年创利税49.3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集团产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步伐,由煤矿、焦化、发电、水泥四部分共同组建发起设立的“内蒙古万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争取2006年实现股票上市。
二十年的最大收获
采访过程中记者反复在想:盘点和总结这20年,他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最大的收获我想就是养活了一方人”,马万良略微思忖后回答道。
虽然答案是这样的精炼简单,但从17人到6000人却不仅仅是个数字上的增量变化。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无法预期的要素,更何况在这6000人中就有3900人是从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变过来的。
一盘散沙,一个烂摊子,职工国企情结浓重。从最初兼海南焦化厂时全部接收在册的283名职工起,马万良就领教了“国退民进”的艰难。
清苦出生,曾经过早担负起家庭重担的马万良深知民生不易,他非常理解职工的担忧,始终明晰一个信念:只要心里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好日子很快就会来到。
坚毅执著的马万良要求公司、厂矿两级班子以人为本,多做感化工作,以情动人,为被收购企业职工办实事,送温暖,以消除他们的疑虑。一系列的举措暖了职工的心,安定了职工情绪,企业凝聚力逐渐形成。
马万良认为:转变观念要结合具体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在管理上从整章建制入手,清理管理死角,堵死管理漏洞,解决管理上责权不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研究动态管理,追求管理最优化。对凡是适合承包经营的厂矿车间班组一律划小核算单位,承包经营,重奖兑现。一系列对症下药,因企制定的经营,管理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焦炭生产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人人心中有效益,个个都在算成本。
1998年,对于马万良和内蒙古千里山钢铁厂3000多名职工来说是个难忘的年份。这年六月,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宣布破产,当时,北京、伊煤公司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都想接收这家企业,当市政府决定由马万良接收千钢时,很多人想不通。
马万良心里清楚,此时的他除了要为工人们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工人们看到希望。已经收购了几家国有企业的马万良对此深有体会。
不挣钱不重要,首先要保证职工的生活。马万良紧急筹集了80万元给退休工人一次性补发了拖欠工资,随后又拿出110万元解决工伤、重病及职工家属的医疗费,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就把拖欠工人的1000多万元工资全部补齐。这一系列的举措着实让千钢的职工震动不小,在接管之后半年之内,企业生产的铁一吨没卖,更是让职工们心里有了底。
从1998年改制时390元工资到现在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千钢人实实在在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实内涵。
随着黄河工贸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领导层十分注重维护职工的利益,想方设法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和后顾之忧:从1995年起黄河工贸集团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在海南区、千钢兴建了10栋住宅楼;接收千钢后,投资120万元与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建设“千里山”中学教学楼;投资20多万元在海南区焦化厂新建幼儿园;千钢幼儿园新楼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出……
企兴人旺,安居乐业,6000名企业职工的好日子就这样如期而至。
“不论是过去兼并扩张阶段,还是今后继续发展壮大,只要有利于改善员工收入水平,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都会去做”。谈到此处,马万良将目光投向阳光灿烂的窗外。
“一碗面”的简单人生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记者梳理循环经济图时发现有些下游产业的利润很低,几乎无利可图的事情黄河工贸集团公司为何还要去做?
“的确是这样,可是你要知道这些产业虽然利润很低,但是他们的效益很高,这种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改善,换句话说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所以算账不能算硬帐,不能算眼前的帐,要算长久的帐”。
接着,马万良突然问记者早点吃的是什么。记者如实回答是一碗面条,马万良风趣地说,从这个需求上看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体量大些,吃得比你多一些。“应当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得相当规模时反而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很淡化,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我很同意一位老总的观点,民营企业更应该叫‘国人’企业”。此时的马万良目光炯炯。
当问及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有什么略感遗憾的事情时,马万良沉思片刻道:“我觉得一个是年少时没有条件去好好读书,另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如果能提早十年,自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采访行将结束,记者向他请教平时用什么方式释放压力时,马万良非常干脆地说:“我没有压力。一个企业靠一个人是绝对办不好的,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中层管理团队,我的工作就是将我的压力分解下去,进而变成他们的动力。”
之后,马万良抚着头发幽默地说:“解脱之后的我只有高兴,没有烦恼,活的很简单,你看我的头发,没有一根白发,至于鬓角上白了的三两根嘛,这是一种风流”。
马万良爽朗的笑声让这个初秋的上午显得格外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