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辉映只为爱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指算来,我在党员电教的工作岗位上已然挥洒了五载汗水,虽然说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我内心之中积淀的对这份工作的感受却有很多。回望来时路,可以说是既有风雨,也见彩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一路走来的心境,我想就是这句吧——“不为辉映只为爱”。
  初出茅庐万事难
  2012年,我从安徽歙县电视台调进了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来之前,很多人就给我打起了预防针:“电教跟电视不同,想干好可不容易,尤其是拍电教片,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当时我也点头称是,但心里却不以为然:“从电视台出来的我,专业水平还是有的,干电教能有什么难的?”
  部领导非常重视我这个“专业人才”,一来就为我配齐了专用机房、非编机、摄像机,并语重心长地嘱咐说:“今年的片子能不能在省里获奖,就全看你了。”我信心百倍地表了态,就开始上手拍片了。第一部片子是反映县里开展的关爱空巢老人先锋活动。当我真正开拍时,才发现电教这行要面对的困难还真不少啊。在台里的时候采、编、播、制各岗位可都是有专门分工的,而在电教中心,策划、采访、写稿、编辑、后期都要一个人完成——这个人就是我。同时我也上网观看了以往在全国获奖的电教片,发现和自己擅长拍的电视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下我傻眼了——从电视台到电教中心,看似不隔行,实际隔座山,难啊!


  甘苦自知勤求艺
  不服输的性格让我决不会轻言退缩,再难的关卡我也要冲一冲。于是,每做一部片子,我都尽量去适应“单枪匹马”的工作状态,而且拍成的画面都要请其他科室的同事帮着参谋参谋,再请部领导给把把关。说句实话,那时候我经常不得不面对的事就是返工,哪里有瑕疵了,就得重新去拍。这种精神上的失落确实使我“压力山大”。
  精神上的压力可以靠调整心态缓解,但体力上的压力就得靠咬牙克服了。每次外出拍摄,我都是一手摄像机、一手三脚架,身上还背着话筒与电池,经常有人说这些“重装备”都快把我的小身板压垮了。记得在拍摄《流动的乡镇党委会》时,我先后乘车加步行跋涉了七十多公里山路,到了地方人已经晕乎乎的了,但看到齐刷刷等着的当地干部和群众,我真的找不到休息的理由,只有咬牙开始了一天的拍摄。这样的拍摄经历还有很多,而每每都是拍摄对象的热情激励着我,一桩桩模范事迹感动着我,一关一关闯了过来。其实,求艺的路上本就少不了艰辛,无论压力来自精神还是身体,只要坚持下来,就能收获一部部令党员群众满意的片子。
  汗水浇灌硕果丰
  随着在电教路上的不断求索,我逐渐成长并成熟着。如今的我,再看待起党员电教工作来,又别是一番风味。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吃尽甘苦必有回报”。
  继续前行在电教路上,我除了“苦干”,还学会了“巧干”。省里号召要学会借助社会力量充实制片工作,我就积极协调召开“全县党员电教制片工作推进会”,16个有摄制计划的单位和县内外相关传媒公司代表齐聚一堂、共议制片;旧有制片模式落伍,我就摸索出了歙县“1+5”制片模式;村级网页作用大,我就想方设法把各村的网页都做出特色、做细做实……付出自有回报,歙县电教制片工作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报送的电教片连续四年在省里获奖。看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我的心中充满了欣喜与安慰。
  未来路长,我想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去走,不为自己能得到什么,只为我热爱的这份事业。“不为辉映只为爱”,即是如此。
  (作者單位: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有一次,笔者被派到一个村去采访,采访内容与远程教育关联不大。在采访间隙,笔者提出想了解一下村里的远教工作。结果有些尴尬,村里的远教站点已经几个月没人打理,工作也有一阵子没开展了。村干部解释说,村里站点好久没有管理员了,以前管这一摊的因特殊原因不干了,如今没人会管這一摊,就撂下了。以往出来采访,都是当地引领,到哪个村就看哪个村。如今自己一抽样,才发现了以往看不到的问题。如今在农村基层,远程教育管理员
期刊
一项事业,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开启崭新的征程;一支队伍,总是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跨上更高的臺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精心组织、系统谋划,于6月25日至30日在浙江传媒学院举办了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骨干培训示范班。来自全国各级党员电化教育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战线上的同行们济济一堂,接受了全面深入、
期刊
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自然也要经受时代的洗礼。此次杭州培训,我更坚定了这个看法。回望过去,党员教育历经电化教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渐行渐近、逐步发展,走出了一条順应时代热潮的党员教育“创新之路”,推动了党员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可谓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成。  在培训班上,我通过学习逐渐了解到:江苏省探索创作的党建题材动漫、
期刊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边境县吉木乃县,有这样一位扎根牧区的远教人,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忱,为牧区远教事业的发展开垦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拓荒路”。他,就是吉木乃县远程中心干部安艳勇。  从头越 前路攻关无限  每一个“半路出家”的远教工作者,都要经历苦练专业技能的打基础阶段,安艳勇也不例外。2011年,他从奎屯市考进了吉木乃县远程办。原先就有电脑维护工作经验的他当时自信满满,但和县远程办主任的第一次谈话就
期刊
辽宁省盖州市现有终端站点241个,其中乡镇站点2个,村级站点221个,街道站点2个,城镇社区站点14个,农村社区站点2个。在组织系统积极构建各项工作新常态的新形势下,远教工作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如何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加支部活力的问题。为此,盖州市委组织部对全市部分终端站点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了抽样调研。  一、当前我市农村远程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盖州市贯彻落
期刊
编者按:党员教育工作应如何进行创新,才能切合实际、满足实需、指导实践,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辽宁省抚顺市以“微”入手、从“微”突破、化“微”为实,让“微”力量成为助推全市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又一时代源泉。  自媒体、多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众多“媒体新概念”汇聚成了一股时代巨潮,正涌入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引导着人们的思维、阅读、学习等产生了势不可挡的变化。面对基层党员群众的媒体阅读习惯正发生深刻变
期刊
2016年6月,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即将结束三年的援藏工作。在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中山市农业局援藏干部黄丽萍仍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  字幕:2016年6月28日,距援藏队撤出还有21天  同期:黄丽萍(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墨脱县农牧局副局长):2013年7月22号(我)来到这。在没来之前我知道这边比较落后,只听说这边路非常艰险、非常难走,但是不知道落后成这个样子。不是有四句话
期刊
走进湖南省醴陵县孙家湾村,只见簇新的村居林立,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卉,不少人的家门口都摆着辆小汽车,你遇上的每一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开怀的笑。这里就像一座安逸的大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说起孙家湾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村民们都说,是因为他们有位好书记叶志钢,还有他推广的远程教育。  在村站点找到了依然忙碌的叶书记,说起孙家湾的变化,他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原本孙家湾村很穷,我上任以来,全力发展村集体
期刊
古人云“文无定法”,讲的是写文章应该不拘一格。文章如此,专题片也是如此。党建专题片的创作者无不在极力追求精致优美的高品质与推陈出新的好创意,因而我们才有幸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由于专题片和纪录片各自拥有鲜明的风格特点,一般而言,担负着宣教作用的党建人物专题片不太适合做成纪录片。但有时候,在党建专题片中恰当地融入纪录片典型的“纪实元素”,也会为党建专题片增添一抹亮色。  《墨脱路 墨脱情》是一部由
期刊
河北省孟村县有个小村庄——王林村,村党支部书记叫王春。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平时很少叫他“王书记”,却更爱叫他“远教迷”。这是为啥?“为啥?”王春说,“就因为我喜欢远程教育,没事儿就张罗大伙儿来站点学习,所以他们才这么叫我。”  王林村不大,耕地也不太多,在过去垄沟刨食、靠天吃饭的时候,村民的日子就不太好过。王春打当上村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想让村民的日子真正富起来。可王林村的自然条件也就这样了,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