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华:艰难的抉择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全会华,是在他新成立的一家公司办公室,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的一栋大楼内。原本我想与他在其画廊碰面,也就是台湾摄影人都熟知的摄影画廊—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简称TIVAC),位于松山区八德路三段。不过,他更换见面地址恰好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台湾摄影市场的形态正发生转变。
  2014年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在做完最后一个活动之后,对外宣布暂时停止营运,理由是进行内部整顿,关于何时重新开业却只说另行告知。画廊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开业?其实,作为老板的全会华也还在深深地思考之中。他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究竟是要继续支付高昂的管销成本来维持画廊的运营?还是将这些资金用作其他更见效的用途?按照全会华的预想,画廊将面临两条路:一是继续营业,但需做得更加深入,比如关注台湾本土摄影师的培养;二是关闭画廊,专攻摄影博览会。
  独立办展,势如破竹
  没错,与全会华碰面的地点,即是他的会展公司Taiwan Art Connection(直译为“台湾艺术联系会”)办公室。2013年9月,他的会展公司启动了第一届“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2013 TAIPEI ART PHOTO),举办地点位于台湾的台北花博公园争艳馆(圆山公园园区),此次博览会共有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摄影师、画廊及拍卖公司参与其中。其实,这并不是全会华第一次组织摄影博览会,早在2011年,他就和台湾“1839当代艺廊”的创立者邱奕坚一起,联合举办了台湾摄影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摄影画廊博览会:台湾摄影艺术博览会(Taiwan Photo)。
  2013年,全会华从中独立出来,做了“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主动将台湾摄影博览会的市场做了详细分析。虽然跟2011年的“台湾摄影艺术博览会”性质类似,均以销售作品为主要目的,但全会华的博览会有其独特性,即更加注重展览的学术性。除了在博览会期间举办一系列学术交流和讲座外,他要求参展的每家画廊在展示空间内,只展出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对此,他的理由是:“这样有利于收藏家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画廊也能够对艺术家进行有效地推广 。”
  近两三年,全会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组织摄影博览会上。去年,博览会做得特别成功,超出了他的意料。回忆起来,他端起热茶抿了一小口,说道:“博览会那几天,台北赶上下雨,我担心去的观众会少。但意外的是,早上10点,展馆外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台湾看摄影展要排队还是很少见的。在我印象中,以前只有日本当代摄影师蜷川实花和美国时尚摄影师David Lachapelle来台湾办展时,才有排队的热闹场面。这一点增加了我的信心。后来,我特地在网上看了观众的反馈,绝大多数也都是正面的,这更增强了我继续举办博览会的信心和动力。”
  长期经营画廊,组织、参加博览会让全会华的业界经验日渐丰富,他渐渐意识到:“摄影博览会的发展已渐成趋势,并不断吞噬着画廊市场,这种局面可能会影响到台湾摄影画廊的生存。”
  “现在,台湾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到处都是博览会,每两个月就有一个博览会,这样算下来,台湾艺术方面的博览会一年就有五六个,但参加的也就是那几个画廊。画廊本来是一级市场,没想到二级市场反而喧宾夺主:一级市场渐被压缩,一、二级市场渐趋融合;按照这样的趋势,画廊必将面临两种命运:一是画廊关闭,省掉租金和管销费用;二是缩小画廊空间,成为形式上的存在,将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博览会上。”
  这正是全会华所面临的困局,眼下他也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当然,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困境,也是整个台湾摄影环境发展的困境:一级市场(画廊)受到二级市场(博览会)的严重挤压和取代,正急速萎缩。
  情系画廊,抉择艰难
  若对画廊仅存淡淡之情,全会华的抉择就不会如此挣扎。
  关掉画廊能大大减轻全会华的经济压力,但也会剥夺一个艺术家真正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他考虑是否放弃画廊的重要原因。
  1995年,全会华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美术教室担任摄影教师,不久,便有喜欢摄影的建筑商朋友找他一起做画廊,建筑商做大股东出资50%,全会华和钟永和等几个朋友出资成为小股东。就这样,台湾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以摄影展览和销售为目的的画廊“台北摄影艺廊”成立了,全会华担任执行长(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台湾称执行长)。画廊的第一个展览,便是日本摄影师今道子的,当时27幅作品全部卖光。接下来,画廊还做了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等名家的原作展,且销售得都不错。画廊刚一开张,势头强劲,当然这与全会华有着莫大的关系。
  几乎整个1970年代,全会华都在日本度过。八九年的赴日生活中,他几乎到处打工,并最终毕业于东京工艺大学(Tokyo Polytechnic University)短期大学部摄影专业。在那段日子,他经常前往东京国际画廊(Photo Gallery International,简称PGI),因此,多年的关系积淀,便成了他日后在台湾做画廊的特殊资源。几乎大部分摄影大师的原作展,都是全会华与东京国际画廊合作而达成的。
  东京国际画廊是日本第一家摄影画廊,全会华对此画廊的背景很清楚,“画廊的老板原本是卖医疗器材的,由于他经常去美国,而且公司就在经营亚当斯作品的画廊旁边,他觉得生意不错,联络好后便回日本开了画廊,这一开已有三十多年。”
  但是,全会华并不把画廊业绩不错归功于自己,他谈的更多的是台湾公众,以及公众摄影教育的萌芽。他说:“1980年代,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台湾人大概是最多的。其中,学摄影的人不少,就像我们这一批人,对摄影非常热衷。那个时代,对摄影的报道在台湾慢慢多起来,国外留学回来的人,也认识到了摄影是怎么回事。我们从1993年开始举办台北摄影节,也做了很多与摄影相关的社会活动,再加上艺廊的开业,使得摄影事业在台湾的发展越来越蓬勃。”   但好景不长,由于台北摄影艺廊的大股东遇到房地产下跌,致使画廊在开业2年后面临倒闭。1999年,全会华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独自接手画廊,并改名为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接手后,全会华调整了画廊的发展方向,开始展出台湾老前辈摄影师的作品,如“摄影三剑客(邓南光、张才、李鸣雕)”的作品。展览过后,台湾的三大美术馆均陆续开始收藏此类作品。
  当然,凭借与日本画廊的友好关系,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也展出过日本摄影大师荒木经惟的作品,展览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趣事,“我的画廊在展荒木经惟的作品时,警察一个月要过来七八次,主要是有民众向警局报告,说怎么可以展这些。警局如果接到投诉,是一定要来看看的,但我们没有在户外展出,也不违社会风化,因此并无问题。”这是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台湾民众对情色摄影作品的不同认识。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的存在已有15年,全会华曾押上所有家当,兢兢业业地付出十几年的心血,而眼下摄影画廊在台湾的发展正举步维艰。从商人的角度来说,是否关掉画廊,决定其实很容易做;但从情感方面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生于摄影,忠于摄影
  一定程度来讲,作为一个马来西亚人,全会华对台湾摄影所投入的热情和责任感,并不少于台湾人。1953年,全会华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他的父亲很小就从海南到新加坡,再北上到马来西亚,经营餐厅事业且发展得不错。
  一个至今仍拿着马来西亚护照的人,在台湾这么执着地做摄影,是出于什么样的动力?“因为喜欢,而且台湾人对我很不错,给了很多支持,因此我要用行动来回馈这个社会。之前在博览会上,看到摄影只被作为其他艺术形态的陪衬,因此我想自己做来看看,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的确,他对摄影的热情,远不止专门去寻找一些境内外的摄影画廊参加博览会这么简单,“我还想做摄影图书馆,因为摄影书跟文字书放在一起,其力量往往会被分散,我想把摄影图书馆独立出来。而且,90%的摄影书都是摄影师买走的,他们需要研究彼此在做什么,但并不是所有的摄影书都可以买得到,因此,成立图书馆的需求就更加强烈。”
  其实,在去年的摄影博览会上,全会华就已经开始实践这个目标了。在博览会上,他特地开放了一个摄影书区域,将从各地搜罗来的摄影书陈列在一起,像图书馆那样展示,不仅教育公众,还为热爱摄影的人们提供了思考摄影多种可能性的机会。
  全会华对摄影的喜爱,早在初中参加摄影社团时就开始了。这可能与他的父亲当初从海南岛下南洋一样。生在海岛的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格外强烈,再加上他对家里的事业不感兴趣,所以高三时,他早上参加完毕业典礼,下午便启程从马来西亚去了日本,那是1972年,他19岁。到达日本后,全会华再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叛逆,“父母希望我做餐饮,让我报与旅游观光有关的专业,但我自己偷偷报了东京工艺大学与摄影相关的专业”。
  在日本呆了近十年后,全会华“落地”台湾的机会很偶然,仅仅是出于他大学同学的推荐。其实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了台湾,但从此便没离开过,除了中途有一年,他背起背包在欧洲打工旅行。这一年的欧洲旅行,使全会华坚定这一辈子都要做摄影事业,正是在这一次“找自己”的旅行中,他想通了很多东西,也意识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那时在法国,刚在日式餐厅辞完职,我决定继续往前走,离开的前几天我又回到那家餐厅前的喷水池边。冬天天气很冷,但当时我却感觉到一股热气,从脚底慢慢上升,最后‘嘣’的一下,从我的头顶出去了。此后,我看东西就比较明白,好像整个人一下子成长了,顿悟之后,我发现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为摄影而生。”
  回到台湾后,全会华就一直做着跟摄影有关的事情:开画 廊,举办博览会,在美术馆教摄影,跟摄影界的朋友一起筹备台湾的摄影博物馆,等等。在摄影的路上,他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寻找新的可能性。
  今年5月中旬,全会华将在台北华山文化创意园区举办台湾人体摄影展,涉及的摄影师领域很广,从年轻摄影师到老一辈以及资历更深的摄影师们。“展览将会从林丝缎开始,她是台湾第一个人体摄影模特儿。从她开始,来展现台湾人体摄影的发展过程。”说到目前的愿望,全会华说:“这次的人体摄影展,是从身体到内心的感觉,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拿到大陆去展览”。
  但是,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到底关闭还是运营,全会华仍然没有下定决心,但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法降低他对摄影的热情。
其他文献
当你拿起一本书,最先吸引你的会是哪一部分?是精致的装帧,还是优雅的文字?  对于热爱阅读的玛丽·艾伦·巴特莱(以下简称巴特莱)来说,一本好书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丰富的内容,书籍本身似乎也有着自己的灵魂。  《书的肖像》(Standing Open)完成于2010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巴特莱以独特的视角拍摄了她珍爱的摄影画册,每一张作品的标题都是所拍摄画册的书名。竖立散开的书页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承载空间,
期刊
为鼓励影友积极创作,2014年7月起本刊“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月赛设定创作主题,欢迎继续投稿参与。  七月征稿主题:“风”,她就在我们身边,却捉摸不透,或狂躁暴戾,或温婉柔情,这次我们就拍她。  (征稿时间:即日—6月10日)  八月征稿主题:“大自然的精灵—鸟”,展翅翱翔、枝头啼鸣、曼妙身姿值得我们去观察、去记录。  (征稿时间:即日—7月10日)
期刊
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这组经典作品颠覆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固有观念。  我刚看到这组作品时十分困惑,但之后便体会到这些照片中蕴含的魅力与力量。这组作品对古典画作的模仿与追求恰到好处,概念化地表达了身体上的障碍并不能阻碍他们追求美的权利。  每当我们跟别人谈起身体上的残疾或者思考上的障碍,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化与社会的隔阂。许多艺术与文化遗址残障人士无法进入,很多音乐厅、剧院以及一些画廊也会忽略
期刊
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获得第57届“荷赛”自然类三等奖,获奖者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拍摄野生动物的青海摄影师樊尚珍。樊尚珍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但在拍摄野生动物这件事上,却是经验丰富的行家。他从小生长在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的农村,亲近大自然的童年生活经历,使他自小就对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而从小被称作“猎把式”的他,除了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学会了观测天气环境,还积累了丰富的野生动物知识。  因为工作的契机,樊尚珍在青
期刊
为淘宝店铺拍摄人像而在网络上受到欢迎之前,摄影师Tofu就有了一票粉丝。在网易摄影频道、Poco网上,Tofu每发布一组新作品,迎来的便是破万的点击率。  有人形容,Tofu的照片,好像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里安静的长镜头影像,有着明媚的阳光和轻柔的暖风,有着青春稚嫩的笑脸,有寂寞的钢琴曲和吉他和弦,有沉溺在漫长无边际的发黄回忆。照片中的情感缄默而克制,有时候摄影师只让那缕耀眼的透过白窗帘的阳光来成
期刊
关注读书主题摄影的影友们,大概都曾看到过荷兰摄影师Reinier Gerritsen拍摄的《最后的书籍》(The Last Book)这组照片,摄影师在4个不同城市的地铁中拍摄人们专注读书时的样子,藉此记录纸张书籍“最后”的时刻。Reinier Gerritsen这样写道:“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 iPad、智能手机的发展,实体书的印刷和消耗量越来越少,我想做的,就是在纸张书籍最终消亡前,记录下在地
期刊
他们在读什么?  仔细放大罗马尼亚女摄影师Ioana B?rdu的每张照片:  一位身着牛仔衬衣的年轻女人正在埋头于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的《中性》,这部厚重的2003年普利策获奖作品可能会让她呼吸急促,敢说她在阅读这本小说之前从没有想过中性人的心理学问题(图02);  另一位带着皮手套的黑发亚洲女孩则站在一条绿荫小路间,读着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
期刊
如果你是企业代表,寻找合适的摄影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弄清楚什么样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能够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功课做得更好一些,你也应该明确要请什么价位的摄影师来完成相关拍摄。  如果你是客户,明确你的需求大致要包含以下四个因 素:  ·使用在何处(图书、杂志、户外广告、宣传页等)。  ·需要多大的照片(长边与宽边都需要多少像素)。  ·需要表达些什么样的内容。  ·对于影像质量是否有
期刊
什么是书?什么是阅读?  也许,我们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详细的文字描述与清晰的图像显示,会给人们带来认知获取上更精准的定位。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解释空白;不同的图像有着不同的符号空白;书,满载着文字与图片,伴随人类整个历史文明的进程。我们一直在努力补充这些空白,从不愿停下脚步。不过亦庆幸有这些空白,才使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如此多姿多彩,充满想象。  书是通往另一宇宙的路径  艺术家兼策展人王文静的《
期刊
摄影师简介  费尔南多·蒙提尔·科林特,1978年生于墨西哥,他的作品在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节中展出,包括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比利时里尔宫美术学院(Palais des Beaux Artes),以及2011年法国举办的 Rencontres d’Arles展览。他荣获了许多顶级奖项,如包括第22届墨西哥国家青年艺术奖(Young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