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娜·波杜: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在读什么?
  仔细放大罗马尼亚女摄影师Ioana B?rdu的每张照片:
  一位身着牛仔衬衣的年轻女人正在埋头于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的《中性》,这部厚重的2003年普利策获奖作品可能会让她呼吸急促,敢说她在阅读这本小说之前从没有想过中性人的心理学问题(图02);
  另一位带着皮手套的黑发亚洲女孩则站在一条绿荫小路间,读着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位已经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五次的日本作家,写下很多都市人的心理困境,女孩可能正仔细体味她感同身受的寂寞故事(图03);
  而另一位穿着蓝色T恤的男士则手捧着一本直译为《胸部之书》的画册,这可能是年轻男人所能独享的特有乐趣(图04)。
  在画面中,拍摄对象的面孔全部隐匿在书后,只留下衣着、肤色、发型等蛛丝马迹,让观者对拍摄对象留下那么一点细微的印象;而最醒目的,则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封面,这仿佛构成一个隐喻:在现实生活之外,他们躯壳中的灵魂已云游至远方,一个书中的彼岸世界。
  这组名为《人与书》(People and Books)的摄影项目是伊万娜·波杜(以下简称伊万娜)于2011年着手拍摄的。这个想法产生于一张自己的自拍,在一次比赛中,她被要求拍摄一张自己的肖像,“我当时是个彻头彻尾的图书工作者,所以我想拍出自己真实的状态。”于是她用书遮住自己的脸,创作出这组照片的第一张。
  读书是种生活方式
  相比摄影师、广告人这些身份, 伊万娜说自己更像是一名“Bookworker”(可直译为“为书工作的人”)。她现在一边进行自己的几个拍摄项目,一边在广告公司兼职上班,同时她还和朋友一起经营一个网站—内容全部是关于书—喜欢的作家,一些出色的摄影项目,以及他们自己的阅读趣味。
  伊万娜每一两天就会对网站进行更新,分享她的新发现,例如贴出几张收集来的马克·吐温写作的小屋照片,或者谈谈她最近在读什么书。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她发起一个活动,让网友提供最喜欢的读书角落的照片;相应地,伊万娜也写下了自己的心仪之地:“我愿意在能看到花园风景的落地窗前读书,最好有一个大大软软的彩色枕头,一抬眼,就是绿色庭院里无尽的树木。”
  阅读已经成为了伊万娜的一种生活方式:“书好闻,好看,你可以随时把它按在怀里,也可以随身携带在口袋里。”虽然工作奔波,但她每天都会留给自己一些时间用来精心阅读:“我每天都尽可能地读书。因为工作,我不得不在地铁里,上班的路上和晚上去追赶阅读进度。周末一有时间我会读得更多。我喜欢科幻小说,也喜欢关于生物,人类记忆和其他纪实类书籍。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azar,1914~1984,阿根廷作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年出生,日本作家),阿娜伊斯·宁(Anais Nin,1903~1977,美国女作家)和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美国科幻小说家)都是我喜欢的作家。”
  在阐述这种对书籍的热爱时,她特别赞同《纽约客》杂志老牌撰稿人,美国作家E.B.怀特(1899~1985)的一段话:“读书需要活跃的头脑,它要求高,在理想的情形下,会最终产生一种狂喜的感觉。跟性经历一样,读书活动中,在场的从来不会超过两个人—作者是灌输者,读者是回应者。这给读书之事带来一种崇高之感和力量,是任何其他交流形式所不及的。”
  除了购买食物和衣服的必须支出外,伊万娜会用绝大部分收入来买书。“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注意到周围读书的人和他们手中的书。”正是这种深深交互而又变幻莫测的关系,驱使她用镜头来思考人与书的关系。
  与珍爱之书的合影
  伊万娜拍摄的自己举着书的自拍像在那次比赛中获了奖。她打算从这个原点走得更远一些。
  起先,她邀请自己的亲人,朋友来拍照。她让拍摄对象带来自己最喜欢或者眼下正在读的一本书,两个人先像“读书会互助小组”的成员一样,就书本身开始聊聊自己的想法,然后一起行云走马地想象,这本书应该出现在怎样的背景中,或者该怎么为读书人设计一个情景,一个故事。这已不仅仅是拍一张读书人的肖像,而是尝试对书中的世界进行一次视觉化的展示。
  “很多时候,我们会边走边聊。如果发现某个场景和要拍的某本书有契合之点,那就是它了!”伊万娜说,有时选景真的只是“直觉在起作用”。
  随着项目的扩大,开始有陌生人对伊万娜的创意感兴趣,他们会带着自己的书找到伊万娜,加入到这组照片的拍摄中,留下一张自己与珍爱之书的肖像。
  “我不选择拍摄对象,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带着书来找我。后来我把这个项目发到Facebook上去,吸引来更多的人。很开心,借此机会我认识了很多热爱读书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在质疑印刷业的衰落—书籍是不是会消失?而我同意E.B.怀特的看法,就算这个世界上只剩一个人继续当读者,那他也值得被照顾好。”
  伊万娜会把照片寄给拍摄对象,在她看来这简直算得上是“一个国王和自己理想王国的合影”,她很高兴几乎每个人收到照片后都会惊喜地表达自己的喜欢:“很庆幸他们都很满意,而我是唯一一个,想把照片拍得更好的人。”
  阅读同时也是悦读
  在这组照片中,有位年轻人站在镜头前举起了Kindle(美国亚马逊公司设计和销售的电子书阅读器)。这类电子阅读器凭借小巧、轻薄和大储存量而逐渐征服了不少原先抱怨纸质书本太沉的阅读者(图08)。
  伊万娜对阅读的电子化,倒是很乐观,她觉得只要保持阅读习惯,通过什么媒介并没有那么重要。“尽管我们拥有书的形式,与以往不再相同,但是书不会消失;只要人类还存在,书的生命也会随之延续,它已经融为人类文化、身份归属的一部分。”
  不过伊万娜坦言在阅读习惯上,自己相对传统,喜欢去触摸书本身;有时,她会在读书前做些准备,就像要完成一套仪式:选个舒服的位置,放点爵士乐,有时干脆就让房间安静着,倒杯热茶放在手边,用指尖感受书页本身,“整个过程像心理学家的催眠术一样,让我一下子就沉浸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了。”
  伊万娜在拍摄项目时发现,不少携书而来的拍摄对象也有着和她同样的感受:读书,不单是收集信息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他们需要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相应也收获自己的启示。
  “这就是我的作品想表达的,书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为什么每个拍摄对象的面孔都被书籍挡住了?
  这是因为我想把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书上。项目的一个设计就是让书本身成为可以串联整个拍摄项目的一个元素。然后根据书的封面特点,我和拍摄对象会一起去找想匹配的环境来完成拍摄。而且,每个人在看书时,脸被书挡住不是最常见的样子嘛!
  作为摄影师你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平时我要在广告公司兼职上班,完成固定的日程计划:早上起床,上班,吃早餐,来一杯咖啡,然后开始工作;晚上,则会和一些朋友聚聚,或者回家放松,留点时间看书。
  可以说说你正在运营的那个网站(http://www.povestidinsertar.com)吗?
  创建那个网站的初衷是我和朋友想一起翻译一本国外插画书上的内容,并分享给朋友们。后来,我们慢慢加入了一些关于当下图书业的文章,最近有什么新书推出,我和我的朋友都在读什么或者干脆写写读后感之类,我也会在上面汇报自己的摄影计划,或者以此为平台召集一些网友参加,有时我也写自己的故事。
其他文献
Anka Zhuravleva被称作“梦幻的超现实时尚摄影师”。她擅长结合时下流行的不同摄影风格及元素,选择美丽的模特,以飘浮、多重曝光、光影涂鸦、水底摄影等不同手法营造出梦幻又超现实的摄影作品。而她自己也是一位很棒的模特。  “我一直都在从事视觉艺术方面的工作,2006年,作为画家的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灵感通常来源于照片,因此开始涉足摄影领域。之前我的画都是放在一家很普通的商店里销售,而借助影像的传
期刊
由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联合主办的“镜界华山”摄影大赛自开赛以来,得到广大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他们拿起相机或手机,捕捉华山的奇险峻秀,展现华山积淀的历史文化。本次摄影大赛,共收到国内外参赛者两万余幅摄影作品,经过各赛段角逐,一批画面精良、意蕴悠远的摄影佳作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4年4月,随着年度大奖的评选和各年度奖项揭晓,本次大赛落下帷幕。由中国新闻摄影
期刊
《日常运动》组照获得第57届“荷赛”体育特写类二等奖,使来自南方都市报的年轻摄影师陈坤荣得到了不小的关注。拍摄市民的日常运动,本不是新颖的题材,但陈坤荣却别出心裁地使用飞行器航拍,俯瞰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这组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创作的组照,拍摄过程可谓精益求精。由于飞行器航拍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从选场地、调试设备、踩点拍摄到最终完成一幅满意的成品,每一次都需要陈坤荣一试再试。但陈坤荣却对航拍有着执着的
期刊
何星:由光线中产生好照片,我们已经谈过顺光和侧光,那么在逆光中也可以拍到好照片吧?  李少白:虽然我曾强调任何光线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产生好照片,但是在所有的光线中,逆光是特别富于魅力的光线,因此产生的好照片也更多。  何:那么我们就仔细谈谈如何运用逆光拍出好照片吧。  李:逆光是指从被摄物的后方射来的光线。这种光线在拍摄时比其它光线更难掌握一些。难度主要在于:1.光线容易落入镜头,造成光晕、眩光
期刊
当你拿起一本书,最先吸引你的会是哪一部分?是精致的装帧,还是优雅的文字?  对于热爱阅读的玛丽·艾伦·巴特莱(以下简称巴特莱)来说,一本好书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丰富的内容,书籍本身似乎也有着自己的灵魂。  《书的肖像》(Standing Open)完成于2010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巴特莱以独特的视角拍摄了她珍爱的摄影画册,每一张作品的标题都是所拍摄画册的书名。竖立散开的书页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承载空间,
期刊
为鼓励影友积极创作,2014年7月起本刊“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月赛设定创作主题,欢迎继续投稿参与。  七月征稿主题:“风”,她就在我们身边,却捉摸不透,或狂躁暴戾,或温婉柔情,这次我们就拍她。  (征稿时间:即日—6月10日)  八月征稿主题:“大自然的精灵—鸟”,展翅翱翔、枝头啼鸣、曼妙身姿值得我们去观察、去记录。  (征稿时间:即日—7月10日)
期刊
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这组经典作品颠覆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固有观念。  我刚看到这组作品时十分困惑,但之后便体会到这些照片中蕴含的魅力与力量。这组作品对古典画作的模仿与追求恰到好处,概念化地表达了身体上的障碍并不能阻碍他们追求美的权利。  每当我们跟别人谈起身体上的残疾或者思考上的障碍,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化与社会的隔阂。许多艺术与文化遗址残障人士无法进入,很多音乐厅、剧院以及一些画廊也会忽略
期刊
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获得第57届“荷赛”自然类三等奖,获奖者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拍摄野生动物的青海摄影师樊尚珍。樊尚珍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但在拍摄野生动物这件事上,却是经验丰富的行家。他从小生长在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的农村,亲近大自然的童年生活经历,使他自小就对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而从小被称作“猎把式”的他,除了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学会了观测天气环境,还积累了丰富的野生动物知识。  因为工作的契机,樊尚珍在青
期刊
为淘宝店铺拍摄人像而在网络上受到欢迎之前,摄影师Tofu就有了一票粉丝。在网易摄影频道、Poco网上,Tofu每发布一组新作品,迎来的便是破万的点击率。  有人形容,Tofu的照片,好像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里安静的长镜头影像,有着明媚的阳光和轻柔的暖风,有着青春稚嫩的笑脸,有寂寞的钢琴曲和吉他和弦,有沉溺在漫长无边际的发黄回忆。照片中的情感缄默而克制,有时候摄影师只让那缕耀眼的透过白窗帘的阳光来成
期刊
关注读书主题摄影的影友们,大概都曾看到过荷兰摄影师Reinier Gerritsen拍摄的《最后的书籍》(The Last Book)这组照片,摄影师在4个不同城市的地铁中拍摄人们专注读书时的样子,藉此记录纸张书籍“最后”的时刻。Reinier Gerritsen这样写道:“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 iPad、智能手机的发展,实体书的印刷和消耗量越来越少,我想做的,就是在纸张书籍最终消亡前,记录下在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