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r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7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开腹方式行手术;观察组选用腹腔镜下分离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术后2周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1周生理与心理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P<0.05),同时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且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NRS、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显著降低减轻患者疼痛感,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影响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应激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发病率高,且多数表现为小肠梗阻,此病大多数因腹部手术、创伤或炎症与肠道其他组织粘连所致。患病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更甚者还将停止排气与通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临床研究报道[l],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对急性粘连型肠梗阻具有一定疗效,該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肠梗阻临床症状,但大多数患者病情极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肠梗阻粘连情况。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多选用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方式进行手术,手术创面大,故而其发生感染几率亦较高,且有研究报道[2],该术式进行治疗,不利于患者康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并且选用该术式治疗术后复发率极高,故该术式治疗急性粘连型肠梗阻难以保障患者预后情况;腹腔镜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腹腔镜下分离术治疗肠梗阻主要通过腹腔镜进入腹腔进行手术,该术式具有创口小等优点,创面发生感染率亦较开腹手术低,且有研究表明[3],该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多且其能显著降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具有一定效果。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且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纳入标准[4]:①经腹部CT及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②与上次手术时间间隔1年以上;③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精神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③有手术禁忌证患者。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为(46.12±3.21)岁;粘连分级:I级13例,Ⅱ级23例,III级14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为(37.67±5.62)岁;粘连分级:I级15例,Ⅱ级20例,III级15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粘连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胃肠减压等治疗,患者均采用仰卧位,且于全麻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选用电刀或剪刀锐性游离于腹壁与膀胱、肠管、肠管间粘连或与其他脏器粘连处,分离肠管时遵守“宁伤腹壁,不损肠管”原则,术中充分止血、冲洗、引流,肠浆膜破损处行缝合,生物蛋白胶涂抹于手术创面处;观察组选用腹腔镜下分离术进行治疗:于脐部下方6cm处作为穿刺点穿刺气腹针,注入C02建立人工气腹并将压力维持于10~ 14 mmHg,置入穿刺导管且将腹腔镜导人,根据B超及CT检测确定肠粘连范围及程度,多角度分离肠粘连处,行手术时注意保护肠管。术后两组均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留置导尿管,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③术后1周对比患者应激情况指标:选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价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
  1.4 疗效判定 根据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腹部CT及B超检查无异常;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腹部CT及B超检查无异常;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或改善不明显,经腹部CT及B超检查无改善。治疗总有效一治愈+显效。
  1.5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7,p=0.00)。见表1。
  2.2 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p=O.00)。见表2。
  2.3 两组术后1周生理、心理应激情况比较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NRS、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术后1周生理、心理应激情况比较(x±s)
  3 讨论
  肠梗阻为任何原因诱发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统称,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外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之一。小肠机械系梗阻主要诱发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多伴有创伤或感染等病史[5]。该病发病后,肠管形态及功能都将发生改变,还可诱使全身发生病理性改变,严重者还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寻求高效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医护人员重点关注问题。   临床研究报道[6],药物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一般,且不能完全根治此病。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常选用手术治疗方式,传统开腹治疗方式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手术创面大、感染率高,同时还可增加肠管再次发生粘连的可能性,故该治疗方式逐渐不被临床所采纳[7];腹腔镜下分离术治疗此病具有创面小、感染率低等优势,且其对周围组织损害小,操作时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率低,故临床多选用该术式进行治疗[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腹腔镜下分离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复发率低且疗效显著。进行手术的患者都有感染风险,且由于术中需进行切口,故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长期卧床修养者患肺部感染几率较大;切口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组织或脏器从腹部切口突出的疝,多见于手术后裂开、感染的切口。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切口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下分离术治疗急性粘连型肠梗阻并发症低、安全性高。患病者常伴有心理及生理应激影响,NRS为患者术后疼痛感评分,以十分为满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烈;HAMD主要是为患者测量是否有抑郁倾向;HAMA则是是否有焦虑表现。本研究中观察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腹腔镜下分离术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使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影响降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腸梗阻分离术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显著降低减轻患者疼痛感,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影响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亚洲.腹腔镜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对黏连性肠梗阻患者黏连及炎症状态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2-74.
  [2]王明考,赵海剑,杨林,等.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4):252-253.
  [3] Liu L,Tingjie Q I,Peng B,et al.Effect oflaparoscopiclysis of adhe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obstruction[J]. Shanghai Medical&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7.
  [4]王佩,陈亮,何青青.腹腔镜用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人治疗的效果观察[J].腹部外科,2016,29(6).
  [5]姜启永.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9):678-680.
  [6]魏钢,虞尚明.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4):106-107.
  [7]吴天山,郭飞.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7(12):55-59.
  [8]Wei X U, Song J. Clinical effect evaluation oflaparoscopic intestinal adhe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intestinal obstruction[J]. China Medicine& Pharmacy, 2017.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湿疹患者实施益生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6例于我院治疗的湿疹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3例。其中参
目的:通过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系统在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构建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基因敲除模型,研究ROCK1 敲除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7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3月17日-2018年2月1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 78 例 7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39 例,应用格列
针对现存的地面移动基站几何分布欠佳、NLOS误差过大,定位误差较大,难以满足现代高精度导航定位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局域站心坐标系下,通过地面移动通信基站传输气压基点修正信息,利用气压测高技术辅助地面移动网进行定位的新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精确确定用户垂直方向坐标,并将三维定位问题进行降维解算处理,避免地面移动网几何精度因子DOP较大的限制,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定位精度。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统战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兴衰,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文明、和谐,关系到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如何围绕企业的中心、凝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商家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得线上和线下两类销售商竞争不断加剧,价格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因此,线上和线下两类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7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分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给予参照组低剂量治疗,给予研究组高剂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钙优于参照组,P<0.05。
[摘要]目的:研究双嘧达莫片联合泼尼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5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双嘧达莫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实施泼尼松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4.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肾病综合征患儿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E组(56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和G组(56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剖宫产手术患者的Bromage 评分以及麻醉起效时间。 结果:E组剖宫产手术患者Bromage 评分高于G组(P<0.05),E组剖宫产手术患者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谈话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学生群体安全稳定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辅导员把握谈心的要诀,掌握谈心艺术就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