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课堂”是当今时代的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课堂”的目的在于“创新课堂”。世界上没有两堂完全相同的课,课堂中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师、人际关系都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因此,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教师;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本人认为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是研究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恰当的举例,化难为易
由于聋生听力损失,影响到聋生语言的发展,也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因此,聋生的语言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到聋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给他们学习语言造成困难。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大量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举例必须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学生在学习时遇到“有的草没过十几岁小孩”这一句,由于不理解,学生不知道“没过”是个词,打手势时打成“没有”的“没”和“过去”的“过”。这不仅牵涉到词义还牵涉到读音。因此我列举了生活中他们能理解的句子,比如水“没过了”头顶、水“没过”了房子等句子,通过举例,学生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组词举例,比如“中”,组成“中间、中国、中奖、中看”来帮助学生理解“中”的不同意思;“盛”组成“茂盛”和“盛饭”来区分不同的读音以及不同的词义。大量的举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还可以通过这些例子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感觉到书本外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知识,从而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去找、去读、去问,丰富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的思维。
二、巧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只有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有助于解读文本,否则将会画蛇添足,不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课堂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文本合理选择电教设备,合理使用多媒体,这是每个老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由于当时已经是秋季,爬山虎已经枯萎,文中介绍爬山虎的文字有些学生不能理解,通过放录像,学生对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形状有了一个整体感知。通过录像使很多抽象的描写变得直观形象。通过对录像定格,反复朗读文本,既解决了文章中抽象的语言不能理解的问题,同时又给了聋生一种视觉的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兴趣。通过课件展示,聋生对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有了一个动态的直观的理解。在学习《云南的歌会》一课时,如何让聋生感受到文中所介绍的情景,如何让聋生感受到:“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的氛围是教学的难点。我课前让学生看打有字幕的电影《刘三姐》,有了电影做铺垫学生理解就比较容易,也学得比较有兴趣。因此,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柳斌同志总结的素质教育三个要义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我认为,这一要义表现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而现今课堂上形成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的教学模式,与此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处于被动答问的状态。虽然学生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思考,但毕竟限制在教师提问所划定的框框之内,是为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学习。鼓励聋生自己提问题,就可以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做,就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负责,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所以,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把问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就如同教会了他们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为发问是求知的源泉和动力,所谓的一个人有学问,就是说既要学也要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1.课前预习时提问题;2.课上提问题;3.课后提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长期的训练、研究、探索和总结。只要我们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掌握方法,定能看到课堂发生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3]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4]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
(责编 袁 妮)
一、恰当的举例,化难为易
由于聋生听力损失,影响到聋生语言的发展,也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因此,聋生的语言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到聋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给他们学习语言造成困难。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大量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举例必须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学生在学习时遇到“有的草没过十几岁小孩”这一句,由于不理解,学生不知道“没过”是个词,打手势时打成“没有”的“没”和“过去”的“过”。这不仅牵涉到词义还牵涉到读音。因此我列举了生活中他们能理解的句子,比如水“没过了”头顶、水“没过”了房子等句子,通过举例,学生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组词举例,比如“中”,组成“中间、中国、中奖、中看”来帮助学生理解“中”的不同意思;“盛”组成“茂盛”和“盛饭”来区分不同的读音以及不同的词义。大量的举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还可以通过这些例子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感觉到书本外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知识,从而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去找、去读、去问,丰富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的思维。
二、巧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只有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有助于解读文本,否则将会画蛇添足,不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课堂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文本合理选择电教设备,合理使用多媒体,这是每个老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由于当时已经是秋季,爬山虎已经枯萎,文中介绍爬山虎的文字有些学生不能理解,通过放录像,学生对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形状有了一个整体感知。通过录像使很多抽象的描写变得直观形象。通过对录像定格,反复朗读文本,既解决了文章中抽象的语言不能理解的问题,同时又给了聋生一种视觉的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兴趣。通过课件展示,聋生对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有了一个动态的直观的理解。在学习《云南的歌会》一课时,如何让聋生感受到文中所介绍的情景,如何让聋生感受到:“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的氛围是教学的难点。我课前让学生看打有字幕的电影《刘三姐》,有了电影做铺垫学生理解就比较容易,也学得比较有兴趣。因此,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柳斌同志总结的素质教育三个要义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我认为,这一要义表现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而现今课堂上形成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的教学模式,与此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处于被动答问的状态。虽然学生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思考,但毕竟限制在教师提问所划定的框框之内,是为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学习。鼓励聋生自己提问题,就可以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做,就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负责,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所以,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把问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就如同教会了他们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为发问是求知的源泉和动力,所谓的一个人有学问,就是说既要学也要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1.课前预习时提问题;2.课上提问题;3.课后提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长期的训练、研究、探索和总结。只要我们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掌握方法,定能看到课堂发生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3]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4]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