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校对教师的服务意识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aowang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教育的大力投入,现今的学校,不论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校容校貌及附属的硬件设施已十分健全。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学生接受教育的氛围越来越人性化、制度化、服务化。可以说学生接受教育的各项条件已越来越优越,这是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正确引导,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然而,在教育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作为教育的基层组织单位——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对教师的服务意识。这无疑是对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重大失误。作为一线教师她们每天的具体工作琐碎、繁杂,对于学生我们提倡要做服务型教师,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中学习,但一提到教师,我们学校多数领导会提倡: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师德培训、听课、查教案等等,让我们的教师感到在学生面前是工作压力,离开学生便是学习、检查的重荷。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显然没有错,但误区是作为人的教师,作为教师的人,需要的不仅是学校的工作、学习、检查、培训各方面的管理,更需要学校对她们的关心、帮助、爱护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和谐氛围,教师工作中有情绪,领导安排工作有难度;教师觉得领导不关心同事,领导们觉得教师难管理等。长此下去,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多,近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学校要逐步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尤其是对教师的服务意识。
  
  一、规范意识强、服务意识弱
  
  教师在学校除了教学以外的多数时间是在被管理、被规范,如课堂行为、课外行为、社会行为、政治思想标准、仪表举止行为,学习“十不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处分规定》20条等。这些规章制度让刚从教育教学重压下放松的教师又倍感紧张、有压力。加上领导的高标准要求,各项工作达标检查、听课、学习越发使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工作中的教师多么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关心、帮助,作为领导者应及时反思,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不仅仅只从事管理,更应注重服务。教师在工作中的点滴进步,领导应细心观察,给予鼓励,不要只对教师说距离魏书生、李镇西还有很大差距。另外教师除了需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还需要文娱、体育等方面的放松健身活动。教师是否应该在每学期走出去,到较好的学校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可繁重的教学工作及班级管理让她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岗位半步。领导者在这些方面是否用心的考虑过呢?
  
  二、权力意识强、能力意识弱
  
  部分领导者对于权力的认识与运用还不够明确,不能靠权力来维护自身的权威。要树立威信靠的不是权力,不应想着教师归我管,这方面工作我负责说的算,有种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感觉。这让教师感觉很不舒服,像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这就不好了。教师是做具体工作的,出了成绩、荣誉多是领导的,这让教师有不舒服的感觉,作为领导就应考虑自身的不足了。领导者有了权利就应该增强能力,通过能力树立自身在教师队伍中的威信,这个能力除工作能力、业务能力还应具备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运用好手中權力的能力。权力不仅仅是管制约束人的,更重要的是帮助于人、服务于人的。
  
  三、明确教育服务意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不只在于管理、约束办学行为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在于回应并满足基层的教育服务需求。因为当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无忧无虑的学习;当教师能够快乐的教学、心无杂念的钻研业务时,我想教师、学生在学校应该得到的他们基本得到了,证明学校的服务已经到位了。这时管理不再是难事,各种行为规范、守则、处罚条例不再用经常学习,教师、学生将会自觉遵守、身正为范。领导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那么我们的工作氛围、学习氛围也自然和谐了。由此可见,明确教育服务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服务是我们所需要的,和谐是我们所期望的,做好服务促进和谐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性学习作为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學方法的一种尝试,教师应顺应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1.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包含了许多环节,如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激励、唤醒、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使课堂教学呈现精彩。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下面的方法效果较好。    一、课前组织多种活动    课前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我尝试利用课前3分钟灵活地开展一些活动:如美文推荐、经典人物评析、诗歌朗诵、即兴演讲、预习展示等。通过活动,学生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师德建设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好学精神和敬业操守,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内容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标准和要求。那么,在社会面临着道德价值观的新旧交替的今天,我们到底应怎样诠释师德呢?    一、師德建设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区别于其他一般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职业是培育人的活动。在当前
一、引导学生读图、看图、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这是对教材插图的最基本运用。教师可以把这一步放在课前“热身”或导入上,让学生在通过课文插图获得对教材直观而形象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观察对于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插图虽然所占篇幅很小,却能牵动整个文章的内容。在指导学生观
面对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一些教师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自己的真情促进学生的转化。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美国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处
<正>预混料是按照配方要求将微量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抗菌素、抗生素、药物等)与载体进行均匀混合,供生产全价料与浓缩料之用,目的在于保证微量原料均匀分布,缩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经验,要让学生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要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带得走”的数学;我们的数学新课程所要给予孩子的是“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    一、回归“具体”,培养学生把数学问题具体化的
前些天,我参加了市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作为一名执教于农村小学的教师,能成为市骨干教师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培训过程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对新课改理念和教科研知
<正>一、皮特森评价法皮特森评价法首先要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蛋白质原料——大豆粕和热能原料——玉米的市场价格,然后由各种原料的可消化蛋白质和能量计算出具有相对于大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