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教学法对中国现今音乐教学的启示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pri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铃木教学法提倡“母语式教学”,音乐教育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高超的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铃木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天才,而是为了培养正直的人”,
  【关键词】铃木教学法;才能教育;小提琴;启示;教学
  
  
  在如今的21世纪,音乐教育已经作为专门的学科从教育学的角落中慢慢走出来,呈现在大众的面前。但现在的音乐教育在我国所面临的境地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如今的中小学课堂,音乐课属于最不被重视的科目,特别是中学的音乐教学时间,经常被语数外等文化课程所占据。不仅是学校和学生不重视,甚至连教授这门科目的音乐老师也轻视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如何使音乐教育发展为值得重视的教学学科,使音乐教学不再边缘化,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专业学习者都应该好好思考的事。
  与此同时,在许多发达国家,音乐教育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早期合理的接触音乐教学对于儿童乐感的开拓和启发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包括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
  我曾于2011年赴台湾参加了台湾才能教育协会举办的铃木教学法小提琴师资培训,在这里把我所学习和了解到铃木教学法写下来。
  铃木教学法的创始人铃木镇一(1898-1998)先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出生于日本名古屋一个音乐世家,并于20年代初赴德国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回国后组织了弦乐四重奏于日本各地巡回演出,并创办了松本音乐学院,致力于对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的探索和钻研。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铃木音乐才能教学法”,使之成为近代世界儿童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法之一。
  铃木教学法提倡“母语式教学”,音乐教育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高超的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铃木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天才,而是为了培养正直的人”,我在学习铃木教学法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一直反复强调,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小朋友没有天才和普通人之分,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优良的师资,适当的学习年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铃木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几点:
  1 才能并非天赋论
  人们通常认为学习音乐演奏是需要天分的,当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的顺利时,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认为这与孩子的天赋有关,而铃木认为,人类唯一的天赋就是学习的本能,后天的培养可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音乐的才能。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拥有才能最重要的一点,例如,出生于台湾的儿童,如果在成长期间去了美国,那么英语就成了他的母语,这也说明,人类的能力是通过环境形成的,而并非与生俱来。
  2 母语教学论
  铃木认为,每一个本国的孩子在学习语言时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既然像语言这种复杂的系统儿童都可以很快的轻松掌握,那把学习音乐和学习语言一样,当做就好像吃饭喝水这么自然地事情,学习就不会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所以铃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最提倡的就是反复和模仿,不断的重复,例如学习小提琴乐曲,在家里时,父母每天都不定时的播放这首乐曲,就好像生活过程中的背景音乐一般,这首乐曲将非常深刻的印在孩子脑海中,许多学习铃木的小朋友,即使在长大成人了以后,无论是否从事专业的小提琴学习,在儿童时期学习的铃木教材小曲他们都还是能够倒背如流,这就是重复再重复的力量。而模仿则是通过不断的聆听,再进行缓慢的,一个一个小节的模仿,掌握整首乐曲,铃木教学法从不提倡快速的过谱,牢固的基础是才能的垫基石,这也是铃木先生音乐教学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
  3 教育从零岁起
  铃木先生在他的《才能教育自零岁起》一书中极力主张,学习越早越好,幼儿时期的学习对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应该从孩子降生的时候开始,而不是等到上学的时候再由老师开始,父母所缔造的生活环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最为重要的一步。以学习小提琴为例,铃木认为孩子三岁便可开始学习小提琴,首先是接触小提琴乐曲,多听,再让孩子参观他人拉奏小提琴,从而引发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并尝试让孩子一开始使用外形可爱的模型小提琴。根据人类经验的原则,旧经验帮助新的学习,及早的学习可提供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新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上便是铃木教学法的几个最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对铃木教学法的学习,以此为范本,对国内音乐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铃木先生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非常出色的学习者,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孩子当做与自己一般平等的人,抱着友爱与尊敬的心情与年幼的孩子交往,我在接受师训时便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每次的教学我们都会以行鞠躬礼开始和结束,刚开始我们有时会忽略这一点,老师总是会提醒我们这一步骤的重要性。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一定会坚持下去,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相互尊重的良好习惯。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好的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铃木教学过程中,母亲(指孩子的监护人,一般履行者都是母亲)老师和学生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支点,这三个支点构成了孩子学习的人际环境,特别是在孩子的初学阶段,母亲的监督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通常在孩子学琴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向母亲强调她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母亲也能在旁边一块参与进来,因为只有母亲也体验到了学习,她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枯燥和艰难,才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孩子,而不是如传统的学习那样,作为家长一昧的严厉呵斥孩子,认为孩子不够努力,母亲与孩子一同学习,不仅仅可以让作为家长的态度变得充满鼓励和理解,同时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母亲参与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记住老师在课堂所教授的内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除了让家长参与课堂的这个特点之外,集体教学,我们一般称为团体课,也是铃木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台湾的铃木学校里,我有幸旁听过一节小提琴团体课,它打破了音乐教学最普遍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采取“一对多”的学校课堂模式,为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让程度较高的小朋友演奏,激发初学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只要好好练习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演奏出这么悦耳的旋律”这样的想法,并且在团体课老师设计了很多有益有趣的游戏形式和技术点相结合,可以让小朋友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就得到练习,有效的减轻了小朋友对技术训练的心理负担,并且通过在多人面前的演奏练习养成良好的小提琴演奏心理素质,同时为加入乐队演奏打下了基础,“集体教学”模式是铃木教学法实现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是对心智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铃木教学法在铃木镇一先生“爱的教育”理念之下,在日本起源,而后在美国流行,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原因不仅在于教学基础理念通俗易懂,教学过程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更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所有铃木的教师都深深的明白认真、包容、爱,才是对儿童学习最大的帮助。我想这也是铃木教学法最值得我国音乐教师借鉴的地方吧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运动兴趣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已有的体育运动兴趣比较有限,并且不太稳定,大多尚未形成兴趣中心。但学生已有的体育运动兴趣可以改 变和发展,新的体育运动兴趣可以通过教师教学上的引导去培养、发展、巩固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教学;培养       1 激情引趣,快乐教学,在愉快教学中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我有如下的几点看法:  1 培养化学思维,引导创新思维。  化学思维体现在诸如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变化与条件、共性与个性以及实验与认识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分子概念的教学中,通过“碘升华”的演示实验,欲使学生认
期刊
【摘要】在美国的钢琴教学体验,总结归纳美国的钢琴教学方法,并且举例阐述,论述了在这些教学方法中的优缺点,与国内的教学方法形成对比,可以为国内的教育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性;创造力;合作意识;自我展示       众所周知,美国是艺术的天堂,这里汇集了世界上顶级的艺术家们,也是艺术作品的集中营,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来到美国学习,对我的钢琴学习以及钢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是
期刊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中一些不便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诸多名师的指引下,逐渐萌生自己的教学乌托邦。为寻求既能体现传统教学优势,又能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及其共享技术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
期刊
【摘要】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在反复诵读之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能力,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意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中掌握要点,在相互交流中增长本领,在课外活动之中引发热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认知能力;创设意境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是传承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对历史教学有机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的思考、 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价值,随后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历史教学合理融入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初中历史;教学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情操,完善学生自
期刊
由于新课程改革要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所以,历史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探究性教学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 历史必修课教学中的问题性探究模式  在必修课
期刊
【摘要】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个人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前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作为“90后”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却很缺乏“自律”意识和“自律”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将探究“90后”学生缺乏“自律”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90后”;自律;理想;习惯       古希腊柏拉图认为,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富兰克林认为,自律体现了人类的勇气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运用此理论,结合大学美术各学科课程大纲的要求,针对信息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实际,指导大学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以学情定教法,加强协作交流,重视信息互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自主研究是其中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交流;协作;多元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大环境下,大学艺术扩招处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