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斯威特 可怕的失控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业起家——资本运作——金融魔方——经营神话——资金链断裂——公司崩盘”的不二规律中,一个个企业成为倒下的记忆。曾经被称为“中国股市神秘操盘机构”的南京斯威特集团,眼下正经历着一场企业运作与管控相脱离的资金断裂大劫难。历史憎恶跳跃,在这样的跃进式轨迹中,中国企业目前还没创造什么奇迹。
  


  
  7月22日晚,天降大雨。混合着阴雨之气,和古都的残余脂粉,南京五台山体育场迎来了一拨客人。
  以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为首的“亚洲展望”代表团观看了南京有有队与成都队的一场中甲联赛,有有俱乐部的东家、南京斯威特集团董事长严晓群率部观战。几天后,便传出严晓群被拘的消息。此前受资金断裂之累一直风雨飘摇的斯威特,是否有了告一段落的意思?神秘的操盘机构斯威特也许不再继续神秘,严晓群版的孤城记拉开戏幕。
  
  关于严晓群
  
  任何事物的出现必有其出现的理由。斯威特被称为“中国股市八大神秘操盘机构”与严晓群的行事风格是一致的。
  微胖身材,一副眼镜,深蓝衣衫,举止总是慢慢悠悠,一派从容,即使喝酒,也是一口一口,夹着一种说不清名字淡淡味道的韩国香烟,严晓群喜欢这样的感觉。出生于江苏省溧水县的他说着一口很难听懂的方言,语速很快,多用浊音,因为别人听不清,他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喜欢思考的他大多是沉默状态的。沉默过后,便是爆发:十几年前发迹,十几年中高速发展,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开始回归。
  记得5年前,他开着一辆普通的黑色别克。记者当时问过他:喜欢这车吗?他的回答是: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惹眼。神态里,看不出这种低调是刻意还是无意,但隐隐中感觉此人不喜出风头,愿意躲在后面。
  可是10年前,他却开着一辆长长的林肯满街转,那时他刚刚赚了大把的钱自发狂。用他的话说,那时是有些狂妄,但后来就很快冷却下来了,周围那么多膨胀的企业都死了,我不能那样。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最终还是陷入了高速扩张的“膨胀”陷阱。
  以记者对严的判断是,他是一个全心全意执着于企业运作的人,但不是一个很懂经营管理的领导人,他知道如何扩张,如何赚钱,但不知道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让企业平稳运行。在斯威特的运作轨迹中,有着很多的尝试或者说变动,但对于潜入这种变动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则的运行上,严的管理缺陷开始暴露,比如个人风格的过于专断,对待问题与危机的神秘色彩,高层管理架构的不稳定。
  
  斯威特困局
  
  2005年11月末,上海科技(600608)披露了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占用其3.82亿元资金。斯威特危机爆发,严晓群被推向了漩涡中心。随后,他卖掉了南京口岸,放弃了上海科技,出售了中纺机(600610),黯然地退出ST长岭(000561),一系列的运作让斯威特暂时度过了难关。2006年3月,为确保主业,求得小天鹅集团整体海外上市,严晓群把旗下小天鹅集团30%的股权出售给了中信信托投资公司。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专项审计报告,截至今年4月,南京斯威特集团及关联方占用上海科技的资金已达到5.98亿元。其中上海科技前董事长张杰在任期间,已披露的占款数额就高达3.68亿元。涉嫌此事的张杰已被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依法实施刑事拘留。同时被拘留的还有南京斯威特集团财务负责人顾群。顾还担任斯威特旗下重要企业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晓群收购著名家电上市公司小天鹅时,顾群出任小天鹅董事。
  在此之前,斯威特集团南京管理总部行政总裁李保卫曾将斯威特的困境比喻为一场感冒。“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和治疗都可以康复,但由于宏观调控和其他一些原因,斯威特集团无法获得药物治疗(银行贷款),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市场化重组自救),因此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可惜,这个时间被后来一连串的危机所割裂。
  在度过第一阶段的企业创业期后,斯威特在资本市场上的声名鹊起也就是2000年左右近一年的时间,那恰恰是它第二阶段的发展期,它先后与国内四家上市公司“有染”:2000年5月11日,斯威特以1个亿的代价,从上海第一钢铁集团的手里拿到了3500万股,以25.45%的股权成为一钢异型(600608,后更名为上海科技)第一大股东,引起市场强烈关注。在此前后,又成为广济药业(0952)的第四大股东,南京中商(600280)的第二大股东,并且,重庆实业(0736)投资3600万元,购买斯威特电力设备公司80%的股权。因此,它与新疆德隆、北大明天等一样,被业内并称为“中国股市八大神秘操盘机构”。“斯威特系”、“斯威特概念”也由此派生而出。
  至于当下很多媒体报道的短短5年来,他出手收购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天鹅、ST长岭等,在资本市场组成声名显赫的“斯威特系”,则是后来放炮,“斯威特系”声名早已在外,后来组装的则是更加庞大的“后斯威特系”。
  
  走进斯威特
  
  就像当初人们不了解新疆德隆一样,斯威特集团一直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做事低调,“深居简出”,在实业投资方面人们知之甚少,在资本市场上以“选小盘股入主,然后注入优质资产”的操作风格见长。
  其实,斯威特集团的前身是南京SVT新技术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于1992年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兴办,严晓群时任总经理。后因中科院于1993年退出,公司就变成了7个创始人自己的,性质变为民营。
  斯威特掘取的第一桶金是跟金融系统合作,做了点钞机,赚下几十万。到1994年开始介入通信业,凭借点对点无线接入设备一举赚下几千万。用严晓群的话说,“卖出去一台就开进一辆桑塔纳。”1995年开始做光纤接入设备,1998年~1999年又开始做ISDN,2000年又做了ADSL的宽带的接入。在这期间还发展了其他相关行业。
  在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方面,斯威特其实与德隆不一样。斯威特的突破环节更在于科技产品,操控的方式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围绕高科技产品(主要是芯片),一头是市场的终端——用户。而德隆是做传统产业的,整合整个行业;在产业的整体运作方面,斯威特自认为有三点与其不同,一是它有国际大公司做靠山。二是把在国内该行业的人才顶尖高手拉过来。用他们的话说,如果第一类的人才不拉过来,干的意义则不大。第三,是销售市场的整合。
  在严晓群的眼里,他们做整合第一个人才、第二个资金、第三个市场,这三个连成线,这个项目的策划书,非常容易通过董事会,如果不连成线,董事会通过的可能性小。第二个人才整合,国内的人才,各个大学一个一个整合,早在2001年之前就整合了3家,9个科研单位整合了3家,全部加起来九个单位整合6个单位,6个单位控股两个,控股的目的就是控制人才,据说,他们做到30%是非常保守的了,课题组有一半的是斯威特的人。
  对于产业与资本的结合,严晓群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想成功只有两条路,一是搞资本运作的人,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它回过头来做产业;第二个是搞产业的人通过资本运作来搞产业。但是第二类的心理素质要比第一类好得多。
  “你让一个搞资本运作、圈钱这么容易的人,天天在家里抓生产,一个一个小零件,再把它卖出去,一步步做起来,他急都急死了,坐不住。他的心里会是浮躁的。我们不一样,我们本身就是做产业的,我们的长处就在这个地方,而且可能我们的成就与乐趣也就在这个地方。”严晓群这样描绘。
  
  回过头来看今天:5年前的一次对话
  
  2001年7月7日。南京斯威特大楼三层办公室。(严晓群以下简称“严”,记者简称“记”。)
  记:对于外界评议斯威特是一个操盘机构,一个大炒家,你怎么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斯威特的确接连控股、参股多家上市公司。
  严:(态度极其认真)现在外界对斯威特的认识肯定是错位的,主要是我们对外界说得也比较少。斯威特的定位非常明确,斯威特就是发展高科技,介入资本市场为什么,就是为了发展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只是在这方面把企业做大。我可以绝对负责任地讲,斯威特不是炒家,斯威特不会介入任何的二级市场,这不是我们的强项,也没有必要。如果把产业做好了之后,产业的利润仍然是很大。二级市场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我并不简单地认为,谁是炒家,就是挣很多钱。所以说,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做高科技产业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
  记:那么为什么又转过来介入资本市场呢?
  严:以前无非是在规模上没有做大,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大。现在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有资金支持,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可能把高科技做大,仍然能得到很高的回报。斯威特介入二级市场完全是外界的一种猜测。在未来三五年内,大家会看到斯威特走的是什么样的路子。至于为什么介入这么多家上市公司,这也是当时我们没有经验,不成熟的体现。
  记:大家都认为斯威特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严:没跟我们接触的人都认为我们是资本运作的高手,跟我们接触的人都认为我们是产业运作的高手。我们真正的长处是产业运作,动员我们做二级市场的包括机构、包括其他太多太多了,人家拎着汇票,带着钱来,都是几个亿的现金,“你做5千万,我给你1个亿”。我们都不做。上海科技我们要跟人家合作的话,二级市场现在才15块钱,根本不现实,如果要有炒家炒的话,早都到了30元了,这个肯定赚钱。
  记者:2001年3月27日,斯威特集团突然对外宣布,将其持有的南京中商(600280)1600万股中的1393.22万股转让给南京中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以前13.9%的持股下滑到1.70%。如何解释斯威特的撤出呢?
  严:南京中商是传统产业,利润不会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希望有高科技进来,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也想通过上市公司来发展高科技企业,但是合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商业企业去办电子产品的入网证,双方是两个不同的企业,观念不一样,所以发展起来很困难。实际我们的体会是:你不控股一家公司,你想在一家公司进行大规模的高科技产品运作,困难很大,参股行不通,必须要进行控股。
  记:既然退出了,为什么不全退出,南京中商还保留1.70%的股权?
  严:想分两期走,我觉得还是为了不要因为我们的退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现在我们还是第五股东,这也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不要让股民觉得怎么全退出来了。
  记:外界认为你们与海南航空有合作,另外,与重庆实业有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严:我们与海南航空没有任何联系,那只是人家猜测。不过,我在有些公司报告看到过“意向与斯威特合作”等相关内容,那是他们借此炒作自己,江苏工艺就是其中的一家。与重庆实业有没有进一步的合作,没有股份关系,只是合资公司而已,每年有1800万~2000万比较稳定的税后利润。合作的理由非常简单,重庆实业总经理是我原来在四通认识的一个朋友。
  
  回归与不归
  
  在斯威特2000年的报告中,曾有着这样的计划:集团3年总目标要形成三大产业,控股、参股6家上市公司。但按照严晓群当时的说法,参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控股则成为主打。而据该集团有关人士透露,当时斯威特正与3家上市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一旦条件成熟,便可进行控股行动。此后的发展验证了这一点。
  在斯威特大楼一层大厅的组织架构图上,记者还看到了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字样。据了解,这是江苏省第一家企业办风险投资的公司,成立时间为1999年12月。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斯威特发展的方向走向多元化?
  对多元化的方向,严晓群的解释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因为公司接触面比较广,有很多种产品都往这里涌,有些产品确实丢掉可惜,但斯威特主流又不是这个东西,很矛盾,后来就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把这些看上去前景比较好的项目放到风险投资公司去,由它来运作。”但后来的事实又一次证明,斯威特已经多元化了,鼎盛时期的斯威特产业涉及环保、媒体、足球、地产、零售等十几个领域,它的触角几乎无处不在。
  发迹于实业,迷失于资本,然后再回归于实业,是斯威特的运行轨迹。按照严晓群给出的解释,斯威特渡过危机的途径就是进行市场化重组,瘦身运动,确定以小天鹅为主的家电和原来的高科技通信产业为主业,把其它不相关产业统统去掉。
  目前看来,这种回归已开始沦为不归路。市场仿佛只允许创造,不允许复归,对市场膨胀的透支已很难再换回当初的风景,一切归结于失控。在“产业起家——资本运作——金融魔方——经营神话——资金链断裂——公司崩盘”的夺命链条中,一个个企业就这样成为倒下的记忆。与那些倒下的企业不同的是,斯威特坚持的时间比他们长。
其他文献
在中国钢铁企业家族中,沈文荣的名字似乎总是与“传奇式英雄”画上等号.这位“苏南模式”的最后一位守望者,靠着对钢铁事业的激情与执着,硬是把一个靠45万元集资建起的镇办作
在很多人眼里,偏安一隅的孙广信就是一路地地道道的财富诸侯.从迅速增长的“西部神话”,到备受关注的“广汇发展模式”.孙广信的财富人生就像达坂城的姑娘一样神秘诱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末,以家用电器产品为代表的日本制造业深陷困局之中,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给高高在上的日本品牌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不过,庞大的中国市场是日本企业难
依据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认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其融资的信息优势,形成其成功的融资对策.
我们的发现表明:创新始于企业高管,领导者提供创新的方向,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气氛.观点是创新的动力,无论是新的观点或是已有观点,他们都在新的方法中起到杠杆作用
英国新城建设rn英国新城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后初期即1946~1950年兴建的小镇,以哈罗新城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战后发展阶段即1950~1964年,英国大城市均出现经济复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归纳出酒店式公寓具有的居住特性、服务特性、住宅属性这三种特性,同时对酒店式公寓的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内容和产权属性上的补充.然后对长租与短租进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该如何打败比自己大100倍的对手?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的经验是:看准趋势,夺下议题主导权,就能从巨人口中抢下肥美的市场。      Slesforce.com的董事长兼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左举“反软件”旗帜,右举慈善牌,强化公司形象;他有什么本事,从比他大一百倍的对手嘴里,抢下市场大饼?  贝尼奥夫是salesforce.com的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