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是最为亲密最为深切的。它不仅体现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更体现在洗漱、进餐、如厕和睡觉的生活环节中。教师和幼儿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密切的联系,幼儿对教师不但有尊重、信赖、崇拜,更有对母亲般的依恋。反过来老师对幼儿不仅有师道尊严,而且更多的是母亲的温柔。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问题越发被重视,然而仔细分析幼儿教育中师友关系的现状,我们就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把握师友关系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幼儿相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幼儿,并以自己主动的、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幼儿、教育幼儿。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没有认清自己在师友关系中的角色,而是一味强调自己班上的幼儿某些方面如何如何的差,一直为了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且在同幼儿的消极情绪对抗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教师和幼儿之间便形成一种“对立”关系。
2.教师没有处理好尊重幼儿人格尊严与教育幼儿的关系。在传统观念里,幼儿被看做是什么都不懂、完全依赖于成人保护的客体。因此在教师心目中,幼儿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只能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近几年通过对《规程》、《纲要》的理解和学习,教师们都能理解到教育幼儿应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但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还会以强制、管教的方式对待幼儿。
3.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虽然在思想上教师都能树立“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观念,但真正转化到教育行为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会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和约束幼儿,从而忽略了幼儿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独立个体;游戏活动中,教师会以减少纠纷和照顾幼儿的安全为出发点,而制定细致的游戏规则,却忽略了幼儿能够在矛盾中自行生成规则的需要。以上问题势必会为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二、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把幼儿看成具有自觉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把自己和幼儿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游戏中,可以让孩子们自行制定游戏规则,而不是被动地按教师的安排去做。布置环境时,可以让孩子们群策群力,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富有灵性又能真正发挥教育价值的“精神环境”。
2.教师要最大限度理解、宽容、善待幼儿。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隋都会影响到幼儿。幼儿是敏感的,是脆弱的,他会因老师看完自己的画没有赞扬而苦恼一天,更会因教师漫不经心的敷衍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教师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幼儿,并对他们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宽容。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细心观察,是否已经捕捉到,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那无疑会加重幼儿伤疤的疼痛,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教师的理解宽容好比润滑剂,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摩擦,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3.教师面对幼儿要坦白诚实。教师不是完人,即便是面对幼小的幼儿,也难免有过错。我们会用“诚实的列宁”这个故事教育幼儿,那如果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呢?很简单,坦白地告诉幼儿,并真诚地向幼儿道歉,幼儿能体会到,向别人坦白自己的过错能使心情放松。教师也是性情中人,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烦恼,让一个有思想的人强装笑脸,其实是一件累人的事,那可不可以坦白地告诉孩子们:老师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老师今天很难过,这不正是培养孩子理解和关心别人的大好时机吗?坦白地对幼儿表露心迹,使幼儿认识到老师离自己并不远,从而进一步强化幼儿与教师的感情,有效地增进师友关系。
4.教师对幼儿一视同仁,并能因人施教。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一个幼儿,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并能针对幼儿的差异,施加有益的、有差别的影响。在幼儿园中还存在着非公正、非客观对待幼儿的现象:有的教师只偏爱熟人朋友的孩子,有的只偏爱干净漂亮的孩子。这些虽只是个别现象,但对形成健康良好的师友关系极为不利。幼儿教师只有对幼儿一视同仁,因人施教,才能构建优良的师友关系。
5.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幼儿最重要的特点是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成为幼儿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教师本身的教育价值,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师友关系。
总之,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是—个艰难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师友交往的水平就一定可以提高,幼儿的身心也会随着师友关系的改变而得到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把握师友关系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幼儿相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幼儿,并以自己主动的、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幼儿、教育幼儿。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没有认清自己在师友关系中的角色,而是一味强调自己班上的幼儿某些方面如何如何的差,一直为了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且在同幼儿的消极情绪对抗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教师和幼儿之间便形成一种“对立”关系。
2.教师没有处理好尊重幼儿人格尊严与教育幼儿的关系。在传统观念里,幼儿被看做是什么都不懂、完全依赖于成人保护的客体。因此在教师心目中,幼儿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只能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近几年通过对《规程》、《纲要》的理解和学习,教师们都能理解到教育幼儿应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但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还会以强制、管教的方式对待幼儿。
3.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虽然在思想上教师都能树立“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观念,但真正转化到教育行为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会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和约束幼儿,从而忽略了幼儿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独立个体;游戏活动中,教师会以减少纠纷和照顾幼儿的安全为出发点,而制定细致的游戏规则,却忽略了幼儿能够在矛盾中自行生成规则的需要。以上问题势必会为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二、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把幼儿看成具有自觉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把自己和幼儿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游戏中,可以让孩子们自行制定游戏规则,而不是被动地按教师的安排去做。布置环境时,可以让孩子们群策群力,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富有灵性又能真正发挥教育价值的“精神环境”。
2.教师要最大限度理解、宽容、善待幼儿。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隋都会影响到幼儿。幼儿是敏感的,是脆弱的,他会因老师看完自己的画没有赞扬而苦恼一天,更会因教师漫不经心的敷衍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教师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幼儿,并对他们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宽容。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细心观察,是否已经捕捉到,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那无疑会加重幼儿伤疤的疼痛,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教师的理解宽容好比润滑剂,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摩擦,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3.教师面对幼儿要坦白诚实。教师不是完人,即便是面对幼小的幼儿,也难免有过错。我们会用“诚实的列宁”这个故事教育幼儿,那如果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呢?很简单,坦白地告诉幼儿,并真诚地向幼儿道歉,幼儿能体会到,向别人坦白自己的过错能使心情放松。教师也是性情中人,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烦恼,让一个有思想的人强装笑脸,其实是一件累人的事,那可不可以坦白地告诉孩子们:老师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老师今天很难过,这不正是培养孩子理解和关心别人的大好时机吗?坦白地对幼儿表露心迹,使幼儿认识到老师离自己并不远,从而进一步强化幼儿与教师的感情,有效地增进师友关系。
4.教师对幼儿一视同仁,并能因人施教。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一个幼儿,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并能针对幼儿的差异,施加有益的、有差别的影响。在幼儿园中还存在着非公正、非客观对待幼儿的现象:有的教师只偏爱熟人朋友的孩子,有的只偏爱干净漂亮的孩子。这些虽只是个别现象,但对形成健康良好的师友关系极为不利。幼儿教师只有对幼儿一视同仁,因人施教,才能构建优良的师友关系。
5.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幼儿最重要的特点是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成为幼儿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教师本身的教育价值,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师友关系。
总之,构建良好的师友关系是—个艰难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师友交往的水平就一定可以提高,幼儿的身心也会随着师友关系的改变而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