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制约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及时投入编制,同工统筹,提高待遇,源头抓生源质量,提高准入制度,营造优良园风,关注教师入职适应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29
0 引言
农村学前教育为乡村振兴储备建设新农村的人才,传承乡土文化,厚植乡土情怀,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不可替代。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着学前教育的振兴,然而,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教师流失严重
在调研中,根据农村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反馈,农村幼儿园一般新幼师入职不到半年就辞职,很少有坚持到一年的,教师的流动性很大。
原因一,薪酬低,工作繁重。
农村幼儿园财力、人力投入不足是常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也达不到“两教一保”标准,保教基本一人承担,要包揽幼儿的吃喝等生活需求,还要备课、应对检查、参加比赛、准备材料、教學反思、处理突发状况与家长沟通等,毋庸置疑,幼儿教师承担的是高强度的单调重复工作,承受的是由家长高期望值导致的沉重精神压力和低薪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情绪沮丧、烦闷,难免会动摇坚守的初心,一有机会便会离职和跳槽。
原因二,无编制,同工不同酬。
编制意味着生活有保障,有编制的教师每月5000-6000元,无编制的老师连一半不到,1000-2000元,农村或偏远地区更低,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元,干同样的活,却不一样的待遇,生活捉襟见肘,教师会心态失衡,在如此同岗同职不同酬极其不公平的情形之下,很难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爱心、热心、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有编制的比例低,按照“两教一保”标准测算,全国公办幼儿园缺20%,52万人,流动性又加剧了缺口。大城市以及有编制的公办幼儿园会对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及偏远地区幼儿园产生虹吸作用,加剧这些幼儿园的“教师荒”。
原因三,职业前景迷茫。
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弹、唱、跳、画、舞、美等多项基本技能,需要爱心、热心、耐心、恒心等优秀品质,需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总之,是高水准的行业,时间经济成本巨大,却难有上升的机会,社会地位低,存在着幼儿教师被社会歧视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不能够评聘职称,薪酬水平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低的,不少幼儿教师认为幼师不如小学和中学老师有前途,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幼教行业。
1.2 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看孩子”,充当着保姆的角色,孩子别磕着碰着就行了,学不学知识无所谓,陈旧的观念造成幼儿教师的从教标准偏低,农村幼儿教师中职和高职专科生占最大比例,也有只经过简单培训的,还有其他非专业的,接受过系统幼师和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本科、硕士生很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不强,凡此种种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也会招致家长与社会的不满与质疑。
原因一,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高。
从源头上来说,当前学前教育的困境与高校追求规模扩张有极大的关系,一窝蜂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造成同质化严重,各高校为生存,降低生源质量,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造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批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甚至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行列,严重影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
原因二,准入制度不健全。
没有健全的针对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导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文化素质水平、专业能力、道德修养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偏低。
1.3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学历层次不合理。
农村幼儿园中专生占多数,大专层次的较少,本科层次的更少,专业是学前教育的学生除非是想考博,否则很少有选择读研究生的,因为学生觉得读完研究生再去做幼师划不来,导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幼师凤毛麟角,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专家就更少之又少。
第二,教师年轻化,缺乏骨干教师。
中专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毕业才18岁左右,有朝气、有活力,但是明显缺少教育经验,自己本身也是孩子,难以与家长共情。年龄稍大有些便结婚生子辞职,有些转做保育工作,很少会有人坚守。年龄大的骨干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处理日常复杂的事情更得心应手,更容易赢得家长的信任,更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因此幼师不应该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第三,性别结构失调。
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当比例的男教师,而现实情况是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最严重,女幼师占90%以上,男幼师很稀缺,每个幼儿园最多不过3-4个男幼师,农村幼儿园基本没有男幼儿教师。根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一般每个班级有3-5个男生,并且也不愿意将来做幼儿教师,更不愿意做农村幼儿园教师。
原因一,学前教育起步晚。
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始于最近几年,教育界对学前教育的研究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跟中小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理念落后,县级地方政府的有自己的困境,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少。 原因二,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影响。
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家长对男幼师不信任,男幼师在女性占绝大多数的幼教行业没有话语权,容易受排挤,封建传统观念认为教幼儿是女人的事,男人从事幼教多多少少会被人瞧不起,男幼师社会地位低,男人养家的责任更重,幼师工资低,男幼师比女幼师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
2 对策
2.1 及时投入编制,同工统筹,提高待遇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幼师所从事的是比物质劳动层次更高的复杂脑力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远超一般简单劳动,幼师的付出与薪酬是严重不成比例的,不合理也不可接受,应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的所有教师工资级别都按照学位、职务和工作年限来划分,小学、中学、大学教师不存在薪酬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所有教师都是公务员。我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战略层面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大幅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核查编制,及时增编补编,幼儿园老师建立相应的评聘机制、职称晋升制度,同工同酬,解除乡村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建立起职业自豪感,坚定从事幼教的信心和决心。
2.2 源头抓生源质量,提高准入制度
虽然能力与学习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差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该逐步减少中职生源,从普高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拥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才有资格担任幼儿教师,争取“学而优则幼师”,唯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3 营造优良园风
优良的园风使教师有一种归属感,能激发教师的上进心,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所以幼儿园应该努力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教师多奉献,少抱怨,以行动与成绩赢得家长与社会的赏识与支持。
2.4 关注教师入职适应期
教师入职期是从学生身份到教師身份的一个转变期,面对突然的繁琐繁重的工作,如山的压力,低薪以及现实与梦想的差距,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迷茫、惶恐、失落、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大批人会很快辞职,因此要帮助新入职的教师做好这段过渡期,从心理上关心教师,行动上支持教师,让教师了解职业发展前景,树立从事学前教育的信心。
3 结语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潜力巨大,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教师、家长、幼儿园、社会各界都有责任齐心协力创造条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现幼有所教的民生愿景。
参考文献
[1]胡马琳,蔡迎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学前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71-77.
[2]王一雯,梁艳,汪杰锋,等.新生代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流”与“留”[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2):48-53.
作者简介:孙迎月(1969-),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姜灵爽(1994-),山东青岛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29
0 引言
农村学前教育为乡村振兴储备建设新农村的人才,传承乡土文化,厚植乡土情怀,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不可替代。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着学前教育的振兴,然而,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教师流失严重
在调研中,根据农村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反馈,农村幼儿园一般新幼师入职不到半年就辞职,很少有坚持到一年的,教师的流动性很大。
原因一,薪酬低,工作繁重。
农村幼儿园财力、人力投入不足是常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也达不到“两教一保”标准,保教基本一人承担,要包揽幼儿的吃喝等生活需求,还要备课、应对检查、参加比赛、准备材料、教學反思、处理突发状况与家长沟通等,毋庸置疑,幼儿教师承担的是高强度的单调重复工作,承受的是由家长高期望值导致的沉重精神压力和低薪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情绪沮丧、烦闷,难免会动摇坚守的初心,一有机会便会离职和跳槽。
原因二,无编制,同工不同酬。
编制意味着生活有保障,有编制的教师每月5000-6000元,无编制的老师连一半不到,1000-2000元,农村或偏远地区更低,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元,干同样的活,却不一样的待遇,生活捉襟见肘,教师会心态失衡,在如此同岗同职不同酬极其不公平的情形之下,很难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爱心、热心、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有编制的比例低,按照“两教一保”标准测算,全国公办幼儿园缺20%,52万人,流动性又加剧了缺口。大城市以及有编制的公办幼儿园会对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及偏远地区幼儿园产生虹吸作用,加剧这些幼儿园的“教师荒”。
原因三,职业前景迷茫。
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弹、唱、跳、画、舞、美等多项基本技能,需要爱心、热心、耐心、恒心等优秀品质,需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总之,是高水准的行业,时间经济成本巨大,却难有上升的机会,社会地位低,存在着幼儿教师被社会歧视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不能够评聘职称,薪酬水平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低的,不少幼儿教师认为幼师不如小学和中学老师有前途,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幼教行业。
1.2 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看孩子”,充当着保姆的角色,孩子别磕着碰着就行了,学不学知识无所谓,陈旧的观念造成幼儿教师的从教标准偏低,农村幼儿教师中职和高职专科生占最大比例,也有只经过简单培训的,还有其他非专业的,接受过系统幼师和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本科、硕士生很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不强,凡此种种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也会招致家长与社会的不满与质疑。
原因一,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高。
从源头上来说,当前学前教育的困境与高校追求规模扩张有极大的关系,一窝蜂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造成同质化严重,各高校为生存,降低生源质量,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造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批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甚至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行列,严重影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
原因二,准入制度不健全。
没有健全的针对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导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文化素质水平、专业能力、道德修养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偏低。
1.3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学历层次不合理。
农村幼儿园中专生占多数,大专层次的较少,本科层次的更少,专业是学前教育的学生除非是想考博,否则很少有选择读研究生的,因为学生觉得读完研究生再去做幼师划不来,导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幼师凤毛麟角,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专家就更少之又少。
第二,教师年轻化,缺乏骨干教师。
中专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毕业才18岁左右,有朝气、有活力,但是明显缺少教育经验,自己本身也是孩子,难以与家长共情。年龄稍大有些便结婚生子辞职,有些转做保育工作,很少会有人坚守。年龄大的骨干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处理日常复杂的事情更得心应手,更容易赢得家长的信任,更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因此幼师不应该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第三,性别结构失调。
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当比例的男教师,而现实情况是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最严重,女幼师占90%以上,男幼师很稀缺,每个幼儿园最多不过3-4个男幼师,农村幼儿园基本没有男幼儿教师。根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一般每个班级有3-5个男生,并且也不愿意将来做幼儿教师,更不愿意做农村幼儿园教师。
原因一,学前教育起步晚。
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始于最近几年,教育界对学前教育的研究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跟中小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理念落后,县级地方政府的有自己的困境,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少。 原因二,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影响。
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家长对男幼师不信任,男幼师在女性占绝大多数的幼教行业没有话语权,容易受排挤,封建传统观念认为教幼儿是女人的事,男人从事幼教多多少少会被人瞧不起,男幼师社会地位低,男人养家的责任更重,幼师工资低,男幼师比女幼师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
2 对策
2.1 及时投入编制,同工统筹,提高待遇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幼师所从事的是比物质劳动层次更高的复杂脑力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远超一般简单劳动,幼师的付出与薪酬是严重不成比例的,不合理也不可接受,应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的所有教师工资级别都按照学位、职务和工作年限来划分,小学、中学、大学教师不存在薪酬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所有教师都是公务员。我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战略层面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大幅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核查编制,及时增编补编,幼儿园老师建立相应的评聘机制、职称晋升制度,同工同酬,解除乡村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建立起职业自豪感,坚定从事幼教的信心和决心。
2.2 源头抓生源质量,提高准入制度
虽然能力与学习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差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该逐步减少中职生源,从普高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拥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才有资格担任幼儿教师,争取“学而优则幼师”,唯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3 营造优良园风
优良的园风使教师有一种归属感,能激发教师的上进心,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所以幼儿园应该努力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教师多奉献,少抱怨,以行动与成绩赢得家长与社会的赏识与支持。
2.4 关注教师入职适应期
教师入职期是从学生身份到教師身份的一个转变期,面对突然的繁琐繁重的工作,如山的压力,低薪以及现实与梦想的差距,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迷茫、惶恐、失落、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大批人会很快辞职,因此要帮助新入职的教师做好这段过渡期,从心理上关心教师,行动上支持教师,让教师了解职业发展前景,树立从事学前教育的信心。
3 结语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潜力巨大,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教师、家长、幼儿园、社会各界都有责任齐心协力创造条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现幼有所教的民生愿景。
参考文献
[1]胡马琳,蔡迎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学前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71-77.
[2]王一雯,梁艳,汪杰锋,等.新生代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流”与“留”[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2):48-53.
作者简介:孙迎月(1969-),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姜灵爽(1994-),山东青岛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