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不多,最有效的是损害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但对全身性的泛发性损害,则难以采用.本文报告2例应用紫外线照射,取得满意疗效.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66岁,躯干、四肢患结节性痒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不多,最有效的是损害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但对全身性的泛发性损害,则难以采用.本文报告2例应用紫外线照射,取得满意疗效.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66岁,躯干、四肢患结节性痒疹.
其他文献
化疗诱发的肢端红斑(CIAE)是新近报道的、由某些化疗药物诱发的一种特殊性局部皮肤反应。本文回顾了有关文献,并提出了肢端红斑的多种临床表现与不同的机理有关。5-FU、阿霉素,尤其是阿糖胞苷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而羟基脲、氨甲喋呤、环磷酰胺和邻对滴滴滴等单独或联合应用则也有个别的报道。目前尚不知其确切的发病率,但某些报道为6%~42%。大多发生于成人。其发病似稍与剂量有关,而药物的高峰水平和总积累剂量
目前仍首选皮质类固醇治疗天疱疮,起始剂量常较大,一般在1月左右控制病情.天疱疮抗体可作为皮质类固醇用量及疗程的指标.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天疱疮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剂(PA)的产生,诱导PA抑制因子形成有关.但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大,疗程长,副作用多.血浆交换单独应用常可引起反跳现象,与皮质类固醇合用能更快地降低血中抗体滴度.免疫抑制剂亦需与激素合用.肝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报道尚少.酶抑制剂治疗近年来报道较
作者回顾了牛津皮肤科从1988年1月~1989年7月对小腿溃疡病人所作的斑贴试验,提出了接触性过敏的一个新问题。81例病例(男27例,女54例),采用欧洲标准抗原行斑贴试验,即一个防护剂组,一个药物组以及与过敏发生有关的软膏和敷料组。所有病人的斑贴试验均由有经验的护士执行,分别在2天和4天评估,分级为:无反应(一),可疑(?+),弱反应(+),强水肿性或血管炎性反应(++),极强阳性(+++),对
氨甲喋呤(MTX)在大剂量化疗时(如15~30mg/d,连续5天,3~5个疗程)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包括肝、骨髓及血液学的毒性.作者密切监视了19例患有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病人达8年,均用MTX口服治疗,每周剂量为7.5~12.5mg,累计量为2028~4549mg.这一剂量旨在控制关节病变,而非皮肤症状,不过所有病人的关节和皮肤症状均获改善.唯一的副作用是3例病人出现消化不良和恶心.这些副作用是轻微
通过实验试图确定由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基因scid所引起的T、B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的小鼠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以及其严重免疫缺陷特性是否可作为麻风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选取20只4周龄SCID小鼠,用CB-17及BALB/cAJcL小鼠各10只作为对照。SCID鼠饲养于无特定病原体隔离包中。以4.8106足的菌量接种鼠的双后足垫,接种后动物分别在3、5、7和8月被处死,取右后足垫用于菌计数,左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吸毒成瘾的妇女中,性传播病原体的发生率。作者于1987年3~7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所美沙酮诊所对64名就诊的妇女进行了性传播病原体的检测,其中30名(47%)妇女是静脉药瘾者(21人是妓女),其他34人(53%)均为口和(或)鼻药瘾者,受检者均无STD的症状,60%承认有卖淫史。
本文报道了苏联塔什干地区220例银屑病的HLA-A、B、C抗原分布特点.男147例、女73例,年龄18~60岁,病程3月~27年,192例(87.3%)为进行期,16例(7.3%)为静止期,12例(5.5%)为退行期.
报告了28例系统性硬皮病(PSS),包括三个家系的HLA表型。其中女26例,男2例,发病年龄3912岁,就诊年龄5313岁,病期149年(1~37年)。并以4例MCTD和4例泛发性硬斑病作对照。
近年来,piritrexim用于治疗耐MTX的实质性肿瘤,可像MTX一样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能有效地治疗银屑病,而又无长期服用产生肝脏毒性的危险。23例(女1,男22)病期超过1年的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在体表30%以上,对常规治疗无效给予piritrexim治疗。5例为一组,四组病人的不同剂量为Ⅰ组25mg,Ⅱ组50mg,Ⅲ组75mg,Ⅳ组100mg,每日2次。
荧光素乙酰乙酸(FDA)能进入细胞膜完整的菌细胞内,通过酯酶水解作用成为能发绿色荧光的荧光素;溴化乙锭(EB)可进入细胞膜完整性发生改变的菌细胞而产生桔红色荧光复合物。作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测定耻垢分支杆菌和大肠杆菌悬液中菌的存活率,并与琼脂平板计数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取出1.0ml耻垢分支杆菌的单细胞悬液或大肠杆菌悬液,加入0.5mlFDA:EB染液,室温作用10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