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焦虑是我国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它是个体面对考试情境,担心自己考试失败而形成的一种高度忧虑的负性情绪。考试焦虑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考试焦虑有其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对考试焦虑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见解,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考试焦虑
考试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习成绩好坏、教学成果优劣的一种测量手段,也是社会鉴别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往往使广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由考试引起的焦虑就称为考试焦虑。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较为普遍,也较为严重。上海市的一项跨文化调查发现,在中、日、美三国的初中生中,我国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最重。了解考试焦虑的定义及危害,研究考试焦虑的产生、预防和治疗机制,对解决现阶段学校中存在的考试焦虑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状态,不同心理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曼德勒(G.Mandler)认为,考试焦虑是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尔普(J.Wolpe)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习惯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LG.Sarason)则主张,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一种注意现象;我国心理学者认为: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绪激发下,受个体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预防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
引起考试焦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外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考试焦虑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因
外因主要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因素。
1.社会问题。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是选拔教育,是淘汰制,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就是在一次次、一层层的考试中慢慢地成熟长大的。特别是高考,一次考试定终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伴随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唯一的孩子的期望、关爱也大大增加。他们常常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投放在孩子身上,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家庭中父母的这些言行促使许多孩子产生了每次考试,尤其是重大考试一定要考好的想法,越是这样想,压力越大,越易产生焦虑。
3.学校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期望,社会的影响集中地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来。学校的老师、领导两眼只盯在学生的考分上;一些与文化课无关的体育、美术、音乐被取消了;老师的工作成绩就是自己班级在全校的排名,学生的脸面就是在班内考试成绩排名的顺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二)内因
内因是指个体的认知水平、性格、抱负、经历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班级,却产生了对待考试态度不同的同学,这就需要从学生身上寻找原因。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诸多内在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学生由于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从而使自己陷入恐惧、担忧以至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考试焦虑。青年学生随着心智的逐步成熟,会把考试与个人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会把考试看得特别重要,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人格特征、身体素质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格特征、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对考试的反映也不同。研究表明,内向型的人容易把注意指向自身,过分地关注自己在事件中的反应,从而易出现负性情绪。他们一旦考试受挫,就会产生内疚感。相反,外向型的人面对考试失利时,考试中不易焦虑。
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也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因
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应试时的焦虑水平。一个训练有素、真正灵活掌握要测验的内容的学生,考试过程中不会因遇到不会答的题而惊慌失措,定会冷静坦然处之。只有那些平时掌握不牢固,临时抱佛脚的人才会在考试中不知所措,紧张焦虑。
三、考试焦虑的防治
(一)考试焦虑的预防
1.创造一个宽松的外在教育环境。
(1)创造和谐适度的社会气氛,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调查表明:父母的期待水平过高是加剧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期待水平,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不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
(3)学校的老师,领导两眼不要只盯在学生的考分上,对学生进行评奖评优时要综合进行考虑,千万不要让考分成为学生的命根。
2.从学生内部因素出发进行有效的预防。
(1)端正考试态度,对考试要有思想上的准备。要把考试当作一次复习和检验,考好了固然好,考砸了却可以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关键是一个态度问题。
(2)平时加强修养,形成良好个性。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3)搞好考前复习,训练各种考试技能。
(4)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为考试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一定要避免考前睡眠不足,疾病发作和疲劳过度。
另外考试焦虑的治疗可以运用认知疗法、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系统脱敏法等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考试在青少年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是不可避免的,对考试焦虑现象,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及时预防,及时治疗,使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应霞,周霞.考试焦虑的成因及防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30.
[2]宋广文,杨昭宁.成长导航[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26.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考试焦虑
考试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习成绩好坏、教学成果优劣的一种测量手段,也是社会鉴别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往往使广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由考试引起的焦虑就称为考试焦虑。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较为普遍,也较为严重。上海市的一项跨文化调查发现,在中、日、美三国的初中生中,我国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最重。了解考试焦虑的定义及危害,研究考试焦虑的产生、预防和治疗机制,对解决现阶段学校中存在的考试焦虑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状态,不同心理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曼德勒(G.Mandler)认为,考试焦虑是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尔普(J.Wolpe)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习惯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LG.Sarason)则主张,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一种注意现象;我国心理学者认为: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绪激发下,受个体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预防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
引起考试焦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外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考试焦虑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因
外因主要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因素。
1.社会问题。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是选拔教育,是淘汰制,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就是在一次次、一层层的考试中慢慢地成熟长大的。特别是高考,一次考试定终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伴随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唯一的孩子的期望、关爱也大大增加。他们常常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投放在孩子身上,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家庭中父母的这些言行促使许多孩子产生了每次考试,尤其是重大考试一定要考好的想法,越是这样想,压力越大,越易产生焦虑。
3.学校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期望,社会的影响集中地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来。学校的老师、领导两眼只盯在学生的考分上;一些与文化课无关的体育、美术、音乐被取消了;老师的工作成绩就是自己班级在全校的排名,学生的脸面就是在班内考试成绩排名的顺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二)内因
内因是指个体的认知水平、性格、抱负、经历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班级,却产生了对待考试态度不同的同学,这就需要从学生身上寻找原因。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诸多内在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学生由于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从而使自己陷入恐惧、担忧以至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考试焦虑。青年学生随着心智的逐步成熟,会把考试与个人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会把考试看得特别重要,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人格特征、身体素质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格特征、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对考试的反映也不同。研究表明,内向型的人容易把注意指向自身,过分地关注自己在事件中的反应,从而易出现负性情绪。他们一旦考试受挫,就会产生内疚感。相反,外向型的人面对考试失利时,考试中不易焦虑。
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也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因
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应试时的焦虑水平。一个训练有素、真正灵活掌握要测验的内容的学生,考试过程中不会因遇到不会答的题而惊慌失措,定会冷静坦然处之。只有那些平时掌握不牢固,临时抱佛脚的人才会在考试中不知所措,紧张焦虑。
三、考试焦虑的防治
(一)考试焦虑的预防
1.创造一个宽松的外在教育环境。
(1)创造和谐适度的社会气氛,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调查表明:父母的期待水平过高是加剧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期待水平,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不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
(3)学校的老师,领导两眼不要只盯在学生的考分上,对学生进行评奖评优时要综合进行考虑,千万不要让考分成为学生的命根。
2.从学生内部因素出发进行有效的预防。
(1)端正考试态度,对考试要有思想上的准备。要把考试当作一次复习和检验,考好了固然好,考砸了却可以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关键是一个态度问题。
(2)平时加强修养,形成良好个性。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3)搞好考前复习,训练各种考试技能。
(4)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为考试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一定要避免考前睡眠不足,疾病发作和疲劳过度。
另外考试焦虑的治疗可以运用认知疗法、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系统脱敏法等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考试在青少年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是不可避免的,对考试焦虑现象,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及时预防,及时治疗,使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应霞,周霞.考试焦虑的成因及防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30.
[2]宋广文,杨昭宁.成长导航[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