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赤子心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980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图书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漳州籍台胞林枢在厦门成立合资企业,开启了台商与厦门市房地产公司合资兴建商品房的先例。八年经营下来,事业长足拓展,身体却每况愈下,他患过脑溢血,还因癌疾动过手术。1991年,年届古稀的他,有了一种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希望用最快的时间了结一门心思。是年底,他对一位在师范学院当教授的中学老同学透露了心愿:想出资200万元人民币,在漳州市设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奖掖家乡的学子们,帮助漳州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四化”建设人才。
  设立教育基金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很多程序要走,有很多条例要起草,有很多规章要建立。也许是林先生的一片诚挚之心感动了上苍,巧得很,他这位同学的妻子便是漳州市政协领导,还偏偏分管文教。老同学多少知道一点漳州市图书馆大楼规划筹建的情况,听说选址、勘察和设计等工作都已完成了,万事俱备,只因资金短缺而暂时未能破土动工。他建议林先生改变计划,把这笔钱投入到建设图书馆大楼的项目上去,一定立竿见影。显然,就林先生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个项目更合他的心意。图书馆和培育人才不矛盾,还能造福更多更广的受益者,与自己的初衷毫不违背。林先生马上承诺下来,并通过老同学向漳州市政府转达自己的意愿。
  1991年11月间,漳州市分管文教的副市长赴厦门探望林先生。林先生详细了解了漳州市图书馆大楼的筹建情况,知道选址在漳州芗城区北段的大同路,基建用地5.7亩,总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预算资金三百多万元。林先生毫无犹豫,当即向漳州市政府递交“捐款意向书”,并选定一个吉利的捐款数字,380万。希望独资兴建漳州市图书馆大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民币38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当年,笔者在省直机关一家文化机构工作,中级职称四年,工资改革后的月收入约为两百多到三百元,换算下来,380万元,大概是笔者工作一千年的酬劳。那个年代,如此数额的单笔捐款,在漳州市乃至全省都是少见的。
  副市长被林先生热心家乡文化事业的义举感动,当场代表市政府表示钦佩和感谢,然后询问林先生有什么要求?林先生不假思索道:说要求倒是有三条,一是建馆速度要快,二是工程质量要好,三是把图书馆大楼建成公益场所,不向群众收费。
  其实,这些都算不上要求,林先生不提,市政府也必须这样去实施。
  当副市长再问及还有什么附带条件时,林先生略为考虑后,说道:希望能在两个星期内举行奠基仪式,总之越快越好!
  双方谈洽甚欢,当天便签妥了协议书。
  四天后,漳州市政府举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专题会议,会议纪要中有这样的字眼:与会同志对林枢先生的爱国爱乡热忱十分钦佩与赞赏,表示决不辜负林先生造福桑梓的深情厚意,要同心协力,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突出一个“快”字,让林先生尽快看到自己的愿望成为现实,为更多更好地吸引“三胞”支援家乡建设树立榜样。
  同时,为了表彰林先生爱国爱乡的精神,决定将图书馆大楼命名为“林枢楼”,以示纪念。
  次年1月19日,《中国文化报》以“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为引题,以“漳州市政府为文化建设大开绿灯”为主题,以“该市林氏图书馆大楼基建工程从签订协议到奠基只用两个星期”为副题,专题报道了文化界的这件大事,文中写到:去年年底,林老先生把首批基建款人民币100万元,汇入漳州市建设银行。基建款到位后,基建准备工作进度更加快,如扬鞭催马。工地拆迁户三天搬迁完毕,土地进行平整,水文地质队和部分施工机械进场,水、电、路实现“三通”。第五天上午十点半,林老先生在其亲人的陪伴下,与市长韩玉琳、革命老前辈童小鹏等一起挥揪铲土,兴高采烈地为大楼揭碑安放下青色奠基石。
  漳州市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公益捐赠款项,就这样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破土绽放了。
  二十七年后的一天,我慕名前去拜访。漳州市图书馆的五层大楼浅色马赛克瓷砖饰面,大门前面挺立着一排高大的凤凰树,树冠翠绿婀娜,倘若夏天来临,还会平添一树红花,俨然落霞一般灿烂。伫立凤凰树下仰望,当年,漳州籍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林枢楼”,铜字黄灿,依然若新。题字落款的时间是“壬申秋月”,那可是1992年。足可见,对这件造福桑梓的好事情,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是心怀敬畏去实施,刻不容缓,不见一丝怠慢。
  听老馆长介绍,图书馆1995年秋开馆启用迄今,全年开放时间都在350天以上,年均外借书刊约十万册次,年均接待读者约十万人次。二十五年的时光里,这该垒叠成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倘若九泉有知,林先生一定会备感欣慰。
  一处家园
  林枢,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科坑村人(原龙海县步文镇)。他自幼聪颖好学,小时候经常受到长辈的教诲,为人一世,要忠厚诚实,要替社会做好事,要做有意义的事。
  1937年,本地小学毕业后,林枢转读省立龙溪中学。是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飞機、军舰侵犯厦门,漳州告急,林枢随“龙中”内迁漳平永福。1939年秋,因班上教学出了问题,学生提意见,校方处理失当,勒令全班停课反省。以林枢为首的七位学生带领大家抵制,校长串通地方政府压制学生,以致酿成学潮。而后,地方政府以学生被共产党利用为借口,派出保安大队,欲抓捕所谓的“滋事者”。林枢等人闻讯,星夜出逃,才免遭迫害。后来辗转南靖山城,就读内迁山区的厦门大同中学。1940年春天,林枢发现国难当头,继续读书无望,便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三年后,他从黄埔军校第三分校第十七期工兵科毕业,其后驰骋于抗日前线,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全国解放前夕,林枢东渡台湾,在台北市任工务局局长,负责修建公路、军营等事务。1951年弃政从商,因为克勤克俭,诚实守则,事业逐渐兴旺发达。资产和积蓄足供他晚年享用。但他身在台湾,心系故土,特别到了晚年,他一直纠结着怎样为家乡效点劳、出点力、做点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他闻讯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不顾台湾当局尚未开放台胞返大陆探亲的现状,在1983年偷偷潜回厦门,与厦门市房地产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几年下来,林枢大力投资,先后创办了厦门龙溪建业有限公司、漳州建业有限公司、龙海县果蔬食品有限公司、龙海县龙头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漳州“龙门大厦”等。他的一系列举动,带动了一批港台同胞回家乡投资,繁荣了漳州的社会经济事业。
  这样乐不思蜀一干就是七八年,这期间,儿女们劝他回去美国颐养天年,他说:做人不能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恩,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朋友们不解他的慷慨大方,他说:在家乡做事,不能单图利润。我要带个好头,为家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台胞回来办厂兴业,加快家乡经济的繁荣步伐。
  他的话,表达了一腔浓浓的桑梓情结。那些年的清明节,他几乎每年都不辞颠簸,跋涉于厦漳之间,回到村里祭扫祖墓,同時不忘报效家乡,对投资公益事业毫不吝啬,总是慷慨解囊,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1987年秋,林枢夫妇携长子回乡拜祖省亲,目睹龙头林氏宗祠陈旧破败,捐资六万五千元重修“敬愉堂”;年底,又出资五万元,重修村里主祀保生大帝庙宇的“龙慧堂”;其后,再次出资两万元,修葺龙头林氏四房祖厝。在一次回乡省亲时,他语气郑重地对族里的乡亲说道:国家有五年计划,我也有自己的五个计划。修庙宇,修宗祠,修祖厝,这些都已经完成,接下来还要为村里修一条路、建一所学校。
  他希望以个人之力带动大家,造福桑梓,功泽后代。
  除了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分忧解难,林先生对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大事更是出手不凡。1991年底,他拿出200万元人民币,建造厦门“黄埔之家”大楼,为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黄埔军校同学,提供联谊活动场所,还拨款10万元作为联谊活动经费。其后,又在福州温泉路买下一间房子,拟为筹建福州的“黄浦之家”做准备。一旦两地的“黄埔之家”兴建起来,必将有利于广泛开展海峡两岸黄埔校友之间的联谊交流活动,为促进祖国统一推波助澜。
  从故乡到祖国,林先生那一腔浓浓的桑梓情、那一颗拳拳的赤子心,热诚奉献,让人感念万千。
  一群儿女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乐善好施的林先生九泉之下可以备感欣慰了,子女们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报效祖国和家乡建设,在他布局好的框架里,继续一项项填充细化,完成他未竟的夙愿。
  2001年4月,林枢先生铜像安置仪式在漳州市图书馆“林枢楼”举行,林枢夫人林谢宝珠、长子林大湑等子女亲属出席了仪式。其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林枢的小女儿直言不讳道:当年在美国,听说平素粗衣淡饭、烟酒不沾的父亲,要花费几百万元去盖一幢楼,都感觉他老糊涂了。现在,我们看到是一座图书馆大楼,能让大家学习知识,能服务大众,很为父亲无私的奉献感到自豪。
  林大湑了解到市财政每年拨给图书馆十万元的购书款,当即拍板每年也要捐款十万元购书,并出资三十万元一次性购买了续修《四库全书》和成套书柜、桌椅,从此,“林枢楼”多了一间以其母名字冠名的书屋。
  如今,漳州市图书馆盖好了新馆,林大湑已经向市政府递交报告,由他出资重新装修,每年捐赠三十万元办公经费。希望“林枢楼”作为漳州市图书馆的分馆,继续保留图书馆功能,服务大众,将父亲美好心愿的薪火相传下去。
  对于父亲挚爱的家乡和他未完成的夙愿,林大湑同样耿耿于怀。1992年11月,林先生撒手西去,在厦门火化后,骨灰运回故乡入土为安。当时,车到郭坑大桥便再无车道,必须下车徒步走回科坑村。在那条坑洼的土路上,紧抱骨灰盒的林大湑,从他叔叔口里听到了父亲的五个计划。安葬仪式后,林大湑义不容辞地继承了父亲留下的这个事业,捐款70万元资助修建好这条水泥大道。次年,又慷慨出资45万元,在九龙江边建造林枢公园,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了一处休闲场所。
  后来,他还再次捐款30万元给科坑村的教育基金,把父亲对家乡的爱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科坑村公园尽头的一隅,安卧着台胞林先生的墓园,墓园面前便是九龙江,宽阔的江面川流不息,两岸景色如画。墓园后面,大树葱茏苍翠,往东眺望便是漳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台商投资区,该区累计利用台资位列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第一位。如此地理环境和位置,对于满心祈盼家乡繁荣、祖国昌盛的墓主人而言,真是绝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这里所说的同志,不是西方的“同志”,那是同性恋的代名词,也不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同志,那太严肃。这里的同志,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表示亲切。  范蠡,何许人也?范蠡同志已经故去2500多年,他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大臣,《史记》上有他的事迹。  让我想起范蠡的是因为我到过无锡,游过渔父岛,在“蠡堤”上走了一个小时,于是,这位历史人物重新走进我的视野。  说范蠡就得说西施,离蠡堤不
期刊
近读苏东坡的一篇散文《无沮善》,虽系鼓励官员上进,避免自暴自弃、贪污腐化乃至肆无忌惮、危害社会的封建策论,但于当今社会,仍有借鉴参考之处,聊以共享。  文章写道:昔者先王之为天下,必使天下欣欣然常有无穷之心,力行不倦,而无自弃之意。……夫惟自弃之人,则其为恶也,甚毒而不可解。……彼将一旦肆其愤毒,以残害吾民。……以无所望之人,而责其为善;以无所爱惜之人,而求其不为恶,又付之以人民,则天下知其不可也
期刊
花满心房叶润双眸,从小,我就喜欢花花草草。  曾经一棵又长又瘦的三角梅,它爬满了我家庭院的墙壁。栽种它的时候,我还很小,我只给了它一小盆的土壤,但是,它长起来了,似乎是因为这样而长期营养不良,它的枝干很瘦。可是,这并没有阻挡它向上爬的毅力,它花了近20年时间,把它的绿叶和红花铺满了一墙。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总喜欢从楼上向下凝视它,它的叶子是那么的翠绿,它的花儿是那么的红艳,在雨中漫舞着。雨点拍打
期刊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意渐浓,秋天的风吹醒了沉睡的乡情。秋天,我开始想念故乡。故乡,这座南方四季花开的小城,我竟偏爱那个海腥味的小镇。那是我最初的故里。  故乡的秋天与花事无关,没有秋花斑斓,没有秋叶飘飘,也没有一切的唯美画面。小鸟赶着筑巢,小河忙着奔向大海,农人忙着灌溉,渔民忙着收网。他们都在忙着,仿佛一年四季都在忙碌中度过。  对海的情愫,已经深入到骨子里,我的血液里带着大海的广阔与
期刊
秋天的夜晚,偶尔会漫步在校园的广场,看校园里暗黄浮泛的灯光,和灯光里枝条妩媚的树。在庸常生活浸泡的麻木中,我突然找到了一丝感动。灯光漫涌着,一波一波地覆盖了静默的楼群。这是校园,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幢幢楼影中,众多学生的身姿仿佛夜色海洋中漂泊的小船。  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习惯了在花开绚烂的校园甬道中匆匆行走;习惯了在椰树招展的风情里埋头沉思;习惯了走进教室就打开多媒体课件;习惯了在手舞足蹈
期刊
走到那里,就像走近时间的深处,那是四百年的邂逅。驻足近端,云雾锁山,哪怕伸长脖子向里张望,浓雾让你失望,它痴情锁住和守候这个四个世纪历史的桃源秘境——畲村坪水。  何谓“桃源秘境”?据说寨口狭窄,青山耸峙,一条源于厝连尖、挺仑岭两峰间的小溪穿寨而过,经寨口往南流入归德溪,寨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外人鲜有进入,故有此说。  云雾任性遮掩,似乎拒绝人钻进时空隧道,生怕打破古钟的嘀嗒轮回,惊醒畲村世外般
期刊
闽南最高峰大芹山脉向西北延伸的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叫着半径。发源于大芹山的澄溪溪流在此稍作停留,便蜿蜒向西北前行。可以说,半径是依山而生,傍水而活的。  这是一座平凡而有高度的山。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通山相峙而立。我对大芹山的记忆是与生俱来,从小开始的。当然,儿时对山的概念是模糊的。因为长在山里,房前屋后,漫山遍野。去过的,没去的,都是郁郁葱葱,
期刊
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批准《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决定。9月1日,《规定》正式施行,漳州“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工作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漳州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更加规范化、有序化的法治时代,在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  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期刊
在普通百姓眼里,一粥一饭,既能果腹暖胃,又饱含款款深情。  前天与同事们闲聊谈及做饭之事时,一同事笑着说起他家亲戚曾烧了一锅“四全饭”——有的半熟,有的烧焦,有的太烂,有的恰到好处。仔细打听,原来对方是用柴火烧的大锅饭。因为做饭时锅没放平,导致锅里有的大米没有受到水的滋润,有的地方则水泛滥成灾,加上火的控制也不均匀,所以烧出了一锅让人永生难忘的柴火饭。  听着同事夸张的描述,眼前又浮现出父母亲在灶
期刊
昨天午夜, 在准备睡觉的前夕,我照例刷了一下朋友圈,突然看到一个叫“大溪镇廖安村桥头组风情”的微信链接。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自己家乡的名字,感觉特别新鲜,点击开来,和其他宣传“美丽乡村”的微信文章一样,开头就是一段文字:“来,到外面走一走吧!让我们好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娴静,感受淳朴热情的山村民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近来,我特别喜欢看一些农村乡土风情的东西,喜欢古朴自然的生活情境。这样的情愫和家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