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情境开启智慧之窗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针对目前化学课时偏少,而内容偏多,考题更注重学生的技能的现实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设置情境;综合素质;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近年高考制度的不断调整,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造性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现在的学生问问题的少了,甚至出现了没问题可问的情况,难道真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整体提升了,还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的问题。
  在教学中,针对目前化学课时偏少,而内容偏多,考题更注重学生的技能的现实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摸索,让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听课逐渐的过渡到现在的主动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深入学习我们设计的导学案不在是以往的填空为主,而是以问题为主干,让学生探索中学习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任务:一方面,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优化问题情境,开启我们的智慧之窗呢?我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和大家一块分享。
  一、问题情境要有明确目的性
  创设问题情境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可让大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以富有启发性的经验知识为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联想探究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可靠的基础。在学生学习过氧化钠时,我先和大家共同回忆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精彩一幕,接着我话题一转,“飞行员在太空最容易缺什么东西呢?”“氧气啊”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这一点,你看到他们携带着氧气瓶了吗?我反问,学生面面相觑,片刻,大部分学生摇头示意飞行员不可能携带者氧气瓶,那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一块探讨。现实的问题,让大家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问要有所需。情境的设置,问题的设置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的要求,要服务于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每一问题的设置都要服务于教材内容中对于本节学习的要求,并且问题逐步递进,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逐渐接近于本节课所要学习和把握的重点内容。
  二、问题情境要有探究性
  化学学习过程并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者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再创造”过程。因此,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时,让学生根据上教材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一个更可行的更简单实验装置(即套管实验)来探究两种钠盐的热稳定性。这样的问题情境充满挑战,学生的智慧被激活,探索欲被提到十分强烈的程度,更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三、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
  人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我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使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现实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习完钠与水的反应之后,和学生们共同回忆了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当然,要有意的引导一部分基础性不扎实的学生犯错误)。接着,我提出一个问题:“把钠如果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呢?”不出我所料,一部分学生吆喝,“红色的铜啊”,而另一部分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钠应该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而得到的氢氧化钠继续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各自都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很好,值得探究,孰是孰非呢,当然要经过实验检验才能见分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钠的性质。
  四、问题情境要有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认识新知识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注意这个差异性问题,不能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上浪费时间,也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陪衬,这也是浪费时间。因此,化学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方面必须因人而异,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是形式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学生探索、提问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是开放的。在学习完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的水解后会遇到这样的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H3COONa溶液显碱性,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设计此实验,没有唯一答案,当然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可能用较少的语言,较简单的实验,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能把问题搞得复杂些。但只要原理正确,叙述清晰就可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被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去,而且在教学问题的引导之下,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成为了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我们的化学教学在课堂才会生机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我们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多数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初一上期时,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到了初一下期,很容易造成两级分化,最终产生不少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那么,两级分化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如何进行转化呢?下面,结合我近30余年的英语教学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两级分化形成的原因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自学性较差。  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加深,词汇量加大,语法知识和课文阅读量的增加
期刊
【摘要】人类的教育无非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发展人,它能把生物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具有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人。二、培养受教育者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劳动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习惯养成  九年义务教育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又如何通过这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教育有什么功用,到底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类的教育无
期刊
【摘要】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教材透镜成像一节中指出: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许多学生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理解不全面,这里就这些问题做以分析。  【关键词】 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发散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对“会聚” 与“发散”难以理解,遇到题目时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看光路的形状,觉得前大后小是会聚,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课堂既是老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让课堂洋溢着自由、和平、民主、关爱、温情、活泼等人性的光辉。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关注每一个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让学生在被关爱中学会学习,学会享受,学会做人。真正
期刊
【摘要】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一直以来,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不认为他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已成为了今天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纯的向学生灌输单词、句型或空口说教都是违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中我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以下设计了小学五年级英语What's she like? 教案,并在课堂教学后做了些思考。  小学五年级英语What's she like? 教案。教学
期刊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过分强调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各种游戏和活动丰富多彩,花样翻新,相比较而言,书写训练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早有专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书写指导。会促进学生对单词、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字是人的脸,写字是给别人看的。好的书法给人以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书法是一种艺术,书法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一种技能,能够提高学
期刊
【摘要】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过程为例,阐述了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第二个原则,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  【关键词】预设;留白;空白技术  新的教学理论提出:教学不是个“物理”系统,而是一个“生命”系统,教学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教学过程着中师生对话具有生命的特点,即随时随地有新的东西诞生。教学设计不可能把实际教学过程规划的“一览无余”,而且,规划得太死、太细,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失去生命的活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承载华夏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们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今人对话古人的唯一窗口。可眼下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围绕着如何引领初一学生轻松愉快的走入文言文学习园地,不再隔园观望。作出了以下几点探讨:一、让学生认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二、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三、立足课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能力;兴趣  文言文教学时,如果我们真
期刊
贵州省长顺县马路乡马路中学(550701)  【摘要】古诗词是华夏民族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今人对话古人的窗口。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古诗词己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其教学理论也自成体系,然而古诗词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育主流,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围绕着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