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其它社会和文化现象一样,技术创新是一个文化问题;技术创新作为人类的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作用,创新渗透文化;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新活动过程到创新成果的社会接受各个方面都存在文化的浸润。技术创新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生长,孕育和创造了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文化是培植和催生技术创新的肥沃土壤;在技术与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R&D文化的核心是促进R&D共同体和组织的知识共享,并通过其生产来创造社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对创新的追求内化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观,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推动技术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文化;R&D共同体;R&D文化
  
  同其它社会和文化现象一样,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人的自觉抉择和定向活动,应视为一个文化问题;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新活动过程到创新成果的接受无不受到文化的浸润。对技术创新的文化因素分析为研究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文化视角和文化坐标。
  
  一、技术创新中的文化审视
  
  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文化环境。关于文化的概念繁多且颇有争议,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并共享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如美国人类学家克鲁柯亨(Clyd Kluckhohn)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1]社会群体所共有的显型和隐型的生存式样实际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文化史学者泰勒(Edward B·Tylor)1871年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2]。该定义同样宽泛但专指人类创造的非物质性文明成果,强调了在特定文化区域内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整体取向。
  从技术层面讲,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发明,是科学原理向其应用的延伸和拓展。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大力发展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创新首先是技术范式的创新,是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创新。无论是新技术的自主研发还是技术的引进移植,都需要合理的技术选择和理性的技术评估,都需要考虑新技术与环境的文化相容。在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中,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流动和应用各个环节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从社会层面讲,技术创新活动已经超出经济范围,其影响已经扩展到社会和环境。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生态危机实际是价值观危机、文化危机。消除技术创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需要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消解文化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转向,考虑基于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创新活动模式。科学和技术作为亚文化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现象,本身具有文化的特质和表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文化系统之间存在互动作用,技术创新的文化影响贯穿创新过程。
  
  二、创新者的文化激励和文化环境
  
  从技术创新的源泉看,创新激励作用于创新者。如同“观察渗透理论”一样,创新渗透文化,创新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和心理特征等无不给创新活动打下深深烙印。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创新被认为是需求推动或受经济激励的。技术史表明,需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中体现其重要性[3]。实际上,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游戏和幻想的非理性、科学的理性、经济的物质主义、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4]。在拉梅利(Ramelli)1588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各类独创性的机器》中,荟萃了110种水泵、20种谷物研磨机、14种军用螺旋起重器和10种起重机,这些创新思想并不是来源于市场或生产的需要,完全是技术梦想(technological dreams)的产物。而汽车的发明也不是由于马荒或马匹短缺产生新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在汽车问世的十年间(1895—1905),它一直是有钱人的玩具。作为新型的人造物被接受,同样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任何一项发明不可能一次成功,发明物的最初接受很重要,它是后续修改、完善的基础。即使在机器大工业时期,技术创新源中的需求和经济成分加大,仍然也有文化因素的影响。创新渗透文化,不仅仅是创新过程中有文化的影响,同时创新者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文化个性对创新活动也有深刻影响。
  
  三、技术与文化互动中的R&D文化
  
  在技术创新中,研究与发展(R&D)活动直接导致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的问世。在技术创新全部过程中,技术与文化的二元互动推动了创新概念向创新产品的转化。对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分析存在两个基本假设或前提:R&D共同体和R&D文化。并且,在技术与文化的互动中彰显着R&D文化。
  后学院科学(post- academic science)时期可以推演出以市场为目标的R&D共同体的群体特征。在科学制度化背景下,R&D共同体的成员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遵循相同的规范。然而,在R&D活动的不同的阶段,各有功能不同的规范在发挥作用。在后学院科学时期,基础研究遵循排除了无私利性的默顿规范,即弱化了的默顿规范。应用研究是科学原理的应用,涉及到价值判断和伦理辩护,价值性和伦理性是应用研究阶段的一组科学规范。发展研究直指市场的商业成功,经济性无疑是指导规范,但要解决技术发展和应用中产生的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机器的冲突和人与人的冲突,还需用生态和人文的理念指导科技活动,以满足人的各种主体性需要,这个阶段的规范是经济性、生态性和人文性三个维度。[5]正是由于R&D人员独有的角色特征,R&D人员所遵循的规范体系和R&D活动的边界存在,技术创新中R&D人员的群体特征表现为R&D共同体。并且,在R&D活动中建立了独有的文化——R&D文化。
  应该看到,技术创新是知识生产和人工制造物的生产的统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的确有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对知识生产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揭示了知识生产的社会机制。与其说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不如说知识生产的文化浸润,这样可以避免漠视科学知识客观性的相对主义嫌疑,也就顺理成章地将知识生产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而,社会文化对R&D共同体的影响具有价值观、制度和行动三个层次的发生学机制,分化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动文化。
  
  四、实现生态技术创新的文化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影响受到重视,生态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技术创新对环境的影响机制是:技术创新—人工制造物—环境。这里,人工制造物如何处理既是生态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传统的技术创新路线是以市场为终点,以技术开发的商业成功为目标,没有考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没有把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技术创新的文化路径则应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模式,将技术创新路线的终端——市场销售扩展到环境,在环境与创新源、R&D活动、中试和生产之间构成四个反馈回路,以消除技术创新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型技术创新向生态型技术创新转化。
  在环境到生产的循环中,主要是遗弃到环境中的产品如何再利用的问题和如何尽量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设计的生态产品使用之后应该能够被环境自然消解,成为新的生产循环的投入。在环境到中试的循环中,主要考虑实验室研制的产品除了要考虑生产条件、生产成本之外,还要考虑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排除方法,形成生态技术。在环境到R&D的循环中,环境信息应成为R&D人员的生态知识。在环境到创新源的循环中,形成生态观念。用观念创新引导技术创新,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用理性消费代替感性消费,用适度生产代替过度竞争。生态产品、生态技术、生态知识和生态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文化问题,生态路线实际上也就是文化路径。正确的消费文化、理性的生活方式,要求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这是观念文化问题。在R&D活动中建立指导科技工作者的科学规范,在制度层面保证合理的技术选择和全面、科学的技术评估,要求做好制度文化建设。将生态观念转化为生态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反映的是在观念文化指引和制度文化约束的行动文化。
  
  五、结束语
  
  重大的技术创新、跨地域的技术创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R&D人员开展的技术创新都可能产生文化冲突,要么是同时性的不同文化冲突,要么是历时性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消解文化冲突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社会扩散。如果将技术的进化与文化的进化类比,新技术的长入社会就是技术蕴涵的文化适应和融入环境的文化。
  技术创新中的R&D活动凝聚着科学文化,在知识的产生、转化、分享、流动、创造和应用中浸润着人文文化,创新文化或者说促进创新的文化就是要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创新文化建设一方面从过程看是加强科技活动中的人文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从结果看是使科学文化的功能得到发挥,最终使两种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交融;技术创新与文化的互动过程实质就是技术创新与文化的融合生长过程,其结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文化是技术创新与文化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把对创新的追求内化成为人们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成员的创造潜力,促进创新思想的形成,以乐于冒险、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协调一致的行为,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共同推动技术创新的实现。
  
  参考文献:
  [1][2]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9,99—100.
  [3][4]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3,146.
  [5]林慧岳,孙广华.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的实现形式及其规范体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3):35.
其他文献
摘 要:管理型勤工助学岗位因其较优的成本收益比而备受贫困学生的青睐,目前我国高校关于此类勤工助学岗位的组织管理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本文结合不同高校管理型勤工助学岗位的选拔和聘用中出现的数量供不应求,贫困主体认定模糊,组织管理多头并进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管理型;勤工助学;聘用    从1992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在收费方式上首次尝试改免费入学为缴费入学,而且接连几年,高校就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地下管线在临沂市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日益突出,地下管线的信息化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势在必行,提出临沂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地下管线;信息化;精度    一、地下管线在临沂市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1、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城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
期刊
摘 要:虚拟参考站技术——VRS集最新兴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GPS定位技术于一身,应用了最先进的多基站RTK算法,是GPS技术的突破。通过对其各个部分的学习,可以将此技术应用于许多的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等等多个方面服务。  关键词: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期刊
摘 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现实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三个“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地位极其重要。为了正确而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采取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是越来越精细,某项工作的完成必须要有一些人甚至许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很难单独完成一项重大的工作,由此可见,协作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关键词:协作精神;综合素质;体育教学实践    一、前言    “协作”在字典中常解释为“共同合作”,“精神”即“主观世界,包括思想、作风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协作精神”作为两者的组
期刊
摘 要: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对策    面对世界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日益艰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外阅读、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写作、评改、佳作展示,是构建这一伟大工程的奠基石。  关键词:作文课;作文水平;整体素质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但是如何上好初中学生的作文课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上好课外阅读课    初中学生知识面较狭窄,社会经历相对贫乏单纯,学生习作的材料更多的来自外界:课外
期刊
摘 要:在理论上分析影响全息照相成功率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全息照相;干涉条纹;物光;参考光    1、引言    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学、无损检测、信息处理、遥感技术、生物医学、防伪等科技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全息技术在现代成像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全息照相是以光波的干涉和衍射为基础的照相新技术,与普通照相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记录的物体上各点光的完全信息――振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信息化战争为背景,以提高作战后勤保障力为标准,提出空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构想。指出空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应以联合作战的整体需求为牵引,以信息化科技与现代管理科学为依托,以后勤指挥自动化网络为重点,以系统高效有机集成为途径,以培养超前性高素质军事后勤人才为制高点,走社会化后勤保障道路,实现后勤系统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空军后勤;信息化;建设;    拨开美军最近发动的几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