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备课中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实践研究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学校实施了“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通过教师的沟通、交流、研究、探讨,实现了资源共享,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集体备课中共性多于个性,在实施过程中,阻碍了教师的个性化成长。本文从分析集体备课入手,就生物学科中集体备课后教师的个性化备课、个性化教学,最终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成长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生物备课;教师个性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2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集体备课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集体备课的影响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许多教师甘愿俯首称臣。走进不同的班级听课,课堂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但没有教师个性特色的教学,就如同读一部平淡无奇的作品,看毫无新意的表演,这样的课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追求教学特色,实现个性化教学,是每个教师的终极目标。怎样在发挥集体备课优势的同时塑造个性化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品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是每一个有责任的教师都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1集体备课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1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
  一个教师的成长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任何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都有其优势和弱点。即使有些教师出类拔萃,但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也势必会影响他教学技艺的成熟。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也让每位教师处于一种研讨中,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无时无刻不在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教师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合作探讨,使别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同化,真正实现了教师间资源共享,实现了知识的共同拥有,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1在集体备课中提升个人备课能力。
  (1)学会对教材的处理。在集体备课对教材的研讨中,通过大家共同探讨,学会了对教材的处理。
  如:在整体框架研讨中,我们发现浙科版把《减数分裂》放在《孟德尔定律》后面讲,而人教版是把它放在前面,集体备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处理不妥,因为在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中多处要用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而减数分裂是学生的难点、遗传定律也是学生的难点,这样难点重合,让学生更难接受新知识,所以我们大家觉得人教版更加科学合理,调整为在《孟德尔定律》前面上《减数分裂》,这样可以将难点分散开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好的理解、掌握。
  (2) 提升了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包括对教材、课堂、活动、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等多方面的正确认识。教育的规律昭示:思想的变革是最艰难的变革。换言之,教师曾经接受的教育模式,不是一两次新课程研修学习和短时间的参与新课程改革能彻底改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新的,我们的教师的理念是旧的,或是说是夹生的,那就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们的备课。但通过集体备课,通过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如何落实教学理念的思考,大家对新课程理念实施的探讨,大家思想的对碰,无形之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3)集体磨课,提升个人备课能力。通过对公开课,校际之间的交流课和教学比拼等的磨课,每个教师在反复的听课、上课、评课中研讨,个人备课成为集体备课的精华。这几年来,我校形成了“组内一人上课,代表全组智慧”的格局,正如县教研员说:“你们学校的教师上课,我放心!”。
  1.1.2解决教学疑问,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的浙科版生物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呈现,省略了总结性的话语,没有了黑体标记的知识点,而要求教师或学生自己总结与归纳,学生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要解决学生的这些困惑和问题,仅凭教师个人的能力显然是力不从心。多种版本的教材是新课程的特点也是难点,如: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浙教版专门单独一节内容叙述,而人教版则安排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节中。这些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御的,这要求教师加强研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作战比单兵作战总要强。
  1.1.3在集体备课中提升解题能力。
  (1)设计变式训练。在个人备课中很多时候题目单一,为了解题而解题,但通过集体备课,通过大家的探讨,题目不再单一,出现了许多的变式。同时,我们也发现设置变式训练有如下好处:一是使练习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二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思考系列问题不需要思维前奏,节省了教学时间。三是具有层次性,系列问题由浅入深,便于分层教学。
  (2)编制顺口溜。将难以记忆的知识编成一个顺口溜,能减轻记忆的负担且效果良好。
  (3)设计形象比喻。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比较,从而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1.1.4在集体备课中提升综合素养。
  (1)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责任意识就是教师要把钻研教材、大纲、考试信息、研究学生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大家都希望在共同的研究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2)合作意识。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合作意识是开展好集体备课的保证,大家有合作意识,将“金点子”共享,集体备课才能深入,大家都将自己的精品“点子”共享出来,每个人的备课就成为精品中的精品。
  (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4)反思意识。众多在教学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
  1.1.5催化新教师快速适应从学到教的转变
  新教师的教学年限短,业务水平较低、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不足,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相对较差,很多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备课、上课,拿到教材之后也不知如何处理,没有老教师的经验,教学问题很多,大多数是关于教学内容,知识的重难点,以及每节课的教学量的问题。集体备课对新教师的帮助是非常大,通过同学科的课程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新教师充分吸收集体的智慧,更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创造新的教学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科学的教学行为。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使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专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1.2集体备课的消极作用
  1.2.1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求同,忽视了个性
  1.2.2集体备课着重了结果,忽视了过程
  1.2.3集体备课凸显了备课组长的能力,忽视了平等交流
  1.2.4集体备课强化了共性,忽视了个案教学。
  1.2.5集体备课培养了部分教师的惰性
  在集体备课中,有部分教师由于自己不是主备人,集体备课之前没有备课,而是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教师课件,学生学案、学生练习等作一番介绍,组员之间通过讨论与分析,拿出统一的方法和资料,然后拿着这个统一的方法和资料走进自己的课堂,落实教学任务。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量,但它缺少了教师个人对教材的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学手段的思考、备学生等环节。从而失去了教师个人的思想,增加了教师的惰性,这样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任何好处,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个性成长。
  2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备课策略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个性思维的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对集体备课进行再备课,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的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节好课是需要用一生去准备的。”教师个性化的备课是非常的重要。
  2.1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再备课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以“自主”为前提、为基础、为核心,以充分“自主”的身份进入“合作”,在合作中保持“自主”,当然这种“自主”不是刚愎自用、顽固武断。这样的合作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基础状况、他们的经历、经验,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都大有可为。如果妄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地讲个不停,没有学生的合作,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因此,对学生进行研究,是上好课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必须认清学生的群体特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需求。其次,教师还应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小结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各自情况因材施教。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好学生情况,提前制定上课的策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满足班级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了解的越充分、越细致、越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就会越好。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要求是集体备课时必须考虑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大体有五个方面:①求知的需要;②情感的需要;③表达的需要;④应用的需要;⑤预期的或未来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核心是“应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两者状态之间的差距,只要有差距,就表明有教学问题需要解决,有学习要求需要满足。最终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稳操胜券,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2对教学知识点整合的再备课
  集体备课中去芜取精、求同存异,大家带回去的是“同伴中的自己、自己中的同伴”。集体备课是大家智慧的结晶,但集体备课的教学课件和教案最好不要拿来就用,因为集体备课的课件不一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有些设计还需要改进。对集体备课教学资源的选择,应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切不可全盘照抄,更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可以借鉴集体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学生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学知识作深入地推敲、斟酌。在共性的基础上按照如下程序再进行备课((1)设定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最佳的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活动。(2)删减:删掉教学资源中不符合自己班级学情的部分和不够理想的部分;(3)补充:相关的教学资源材料,如知识点整理,习题的配备等(4)创新设计:自己更好的教学设计,独到的对知识点的处理等;),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运用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运用教材,只有变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才会成为高效课堂,才能使学生受益。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集体备课的资源也只能作为备课的依据,只有变成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师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才能真正成长。
  2.3总反应式
  (1)何时参加反应,何时生成?
  (2)各元素的来龙去脉
  (3)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
  思考:若要探究生成物水中氧元素的来源,应给反应物种的哪些物质中的哪些元素作标记?
  该反应式的系数是针对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而言的?如果分解的是油脂,反应式中的系数成立吗?
  这是集体备课《细胞呼吸》课件中的一张PPT,对于这张幻灯片,何时参加反应,何时生成?这个问题指向不清,学生根本不知从何而答,2、3问题重复,如果直接拿去课堂上,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只有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再整合,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趣体验结合起来,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课堂一定会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2.4对教学后反思的再备课
  课后的反思看似可有可无,事实上,无论之前准备得多充分的课,也不可能是一节完美的课。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如何应对这些“意外”,往往可以成为备课活动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课后反思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背景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通过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不仅可以提高理论水平,还可以提高实践水平。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教师反思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座桥梁,萧恩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通过反思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缄默知识和实践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它可以使教师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减少盲目,少走弯路,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思考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恰如其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总结和研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因此教学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感等反思也记下来。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分析、揣摩和总结。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前进的每一个阶梯。定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5对个人特长教学的再备课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素养、个性气质,因此,教师备课要立足实际,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自我完善。集体备课既要达成学科教学的相对一致性和较高程度的科学性,又要保持教师教学的相对独立性,不至于教师产生将他人的观点、教情、学情强加给自己的感受。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做科学的处理,将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内化,扬长避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真正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一线教师只有正确使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班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只有每个教师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才会真正的领悟学习的真谛,才能达到快乐学习,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师真正从为知识的引领者,让课堂因个性而精彩,让集体备课这方教学沃土,能开出姹紫嫣红的个性之花。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福建教育出版社
  [2]刘满希、展红 《给生物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民益 《集体备课中的三个“不应是”》 《小学语文教学》2008.12期
  [4]靳玉乐 《反思教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地方,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学生学得知识、获得学习乐趣、健康成长的殿堂,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收获,笔者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幸福感”作了些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 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76-02    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
期刊
【摘要】数学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的建构的过程,无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还是创新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反思。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反思引导,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从反思的意义,怎样进行反思,反思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以期提高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  【
期刊
【摘要】 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群体的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但是,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中存在设计的讨论题目思维含量不高;教师在讨论之前缺乏指令性语言,没有指明是分组讨论;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讨论过程中,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精心设计讨论点;合理调控讨论过
期刊
【摘要】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为使语文课更具实在、活力、个性、开放,更具魅力,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需积极探索。  【关键词】 语文课;学生;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期刊
【摘要】 在诸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中,兴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本文从利用“第一印象”; 创设情境,开展愉快教学;运用多种媒介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回归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入手,深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英语教学;学生;激趣   【中图分类号】G424.1【文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为学生所喜闻乐答。要达到这些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应当采取艺术性的课堂提问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95-01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
期刊
【摘要】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活动为主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笔者探索了如下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总结,合作评估。  【关键词】 生物教学;学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87-01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特定阶段(如初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在中学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学生基础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好的提问既能调动消失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独立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问要新旧联系,难易适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因课制宜,抓准关键;先讲后问,讲问结合;以问促读,问读结合;变换角度,一例多问。  【关键词】 教师;语文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