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这事,比你想象的憋屈多了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但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发觉并不如此。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赏谁就赏谁,想杀谁就杀谁。皇帝做事,有时还要看臣子的脸色。做皇帝的有时身不由己,甚至还很痛苦呢!
   万历皇帝登位时才九岁,他从小就跟着首辅张居正,他的八个老师和侍读,都是张居正任命的。他的两位母亲,受前朝首揆高拱胁迫,张居正献计除了高拱,从此以后,两宫太后和万历,都对张居正言听计从。
   皇帝批臣子的奏折,都只会在张居正的“票拟”上批“如拟”,或“知道了”。张居正的人事任命名单,皇帝都依惯例,圈定排在第一的那个人名。他知道自己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则在人和,要得人和就要慎选官吏,要慎选官吏只有信任张先生。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才真正尝到做皇帝的滋味。他刚做皇帝不久,就有反张派清算张居正,他们揭露张居正结党营私、生活奢靡等等的罪行。在几个月之内,皇帝的情绪陷于混乱,一方面对张居正尚有旧情,另一方面又想及自己做皇帝甚至被限制到没有钱赏赐宫女,不得已将欠账写下以待有钱时清还,他的外祖父因为缺钱要经手变卖公家物品牟利,因此被当众申斥。前后拖延两年,经不起廷臣多番施加压力,最后万历皇帝才籍没了张居正的家。
   清除了张居正的影响,皇帝发觉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权,在劝谏的名义之下,廷臣批评皇帝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宠爱德妃郑氏而冷落恭妃王氏。万历皇帝越来越感到做皇帝单调而疲劳,他主持殿试时出的试题,居然是“无为而治”。他下了一道谕旨,说自己头昏脑涨,需要暂停早朝和出席经筵。
   一年后这种病症还没有痊愈的迹象,但臣子们又听说皇帝在禁城里策马驰骋。廷臣于是又奏上一本,劝皇帝要保重玉体,注意他身为天子的职责。皇帝又说他火气过旺,服用凉药后,足部奇痒行走不便,但廷臣们又听说,皇上饮酒过多,夜间游乐过度,与嫔妃交往过切等等——现实好像是,皇帝不那么想做皇帝了,廷臣还要他好好做下去。
   当时有个芝麻绿豆小官邹元标,因上书指斥张居正,曾经被皇帝施廷杖贬为士兵,张死后才被平反任命为给事中,谁知他又上书批评皇帝不能清心寡欲,皇帝批“知道了”,算是给他面子。没想到邹元标不识抬举,又上书说皇帝扯谎,有过不改,还说“欲人勿闻,莫若勿为”,说皇帝沒有君子风度等等。
   邹元标并不是孤胆英雄,朝廷中有大把这种敢于犯颜直谏的官员,有一本奏章上竟说,如果皇帝不肯接受他的意见,天下臣民必将视他为无道,而列祖列宗也必将痛哭于九泉。皇帝刚批示说此人语无伦次,应当降级外调(仅此而已),马上又有人奏上一本,说皇帝的朱批不甚合适,进谏的人乃是忠臣,不但不应降级,还应该表扬奖励,以显示虚怀若谷的人君风度。
   这些还都算是小事,更严重的是皇帝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长期和廷臣针锋相对,相持不下。万历的长子是恭妃生的常洛,但他宠幸的郑妃生的却是常恂,按惯例,皇长子应为太子,但皇帝却想让常恂接班。廷臣们虽然一再催促,但万历皇帝却一再拖延,拖了十几年,拖到皇帝死了,还没有正式立太子。当然,最后还是皇长子常洛接了皇位,因为传统比皇帝长命。
   让万历头痛的当然少不了海瑞。早在嘉靖朝,海瑞就做过出格的事,他向皇帝上过一个著名的奏疏,指责嘉靖皇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浪费、盗匪滋炽等等问题,皇帝本人都应该负责。奏疏中甚至说“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普天之下百姓看不惯你已经很久了。
   嘉靖皇帝龙颜震怒,连说:“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但旁边一个宦官却跪奏说:此人本就有痴名,据说他自知必死,在上奏疏前就买好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都跑光了,此人是不会逃跑的。
   嘉靖皇帝长叹一声,只好把海瑞的奏疏留中不发。后来,他还是找个借口,把海瑞抓起来准备处以绞刑,谁知没等到处死海瑞,皇帝自己先死了。到万历朝,海瑞复被起用,但“老毛病”还是不改。
   海瑞的刚正不阿让很多同侪不满,他们上疏说海瑞以圣人自许,奚落孔孟,蔑视天子,要求万历皇帝严办。万历居然批示:“海瑞屡经荐举,故特旨简用,近日条陈重刑之说,有乖政体,且指切朕躬,词多迂戆,朕已优容。”意思是海瑞麻烦多多,不过我还是原谅他了。又批吏部的建议,说:“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合令本官照旧供职。”意思是说,海瑞做官虽然不太行,但他的正直作风,还是可以做人表率的,还是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做皇帝做到唾面自干,说他是涵养好呢,还是不得已委屈自己?
   按理,君臣互相制衡,这个制度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可惜皇帝不都是能克制自己的皇帝,廷臣也不都是敢冒死直谏的廷臣,好皇帝碰上好廷臣,实在是低概率的机会。更何况,整个封建体制,就是一个封闭的、固化的系统,如果他国也都这样,彼此可以拖下去,但如别国都进步了,我们还自以为天国永昌,那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其他文献
题目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解  这个题目虽是偏正短语,但修饰语与中心词都是审题的关键。“不期而遇”的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意外地相
我们平时体检时,会做心电图检查心脏是否健康。看到打印出来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其波形意味着什么,但至少知道有波形的心电图表示人还活着。  如果心电图是一条直线会怎么样?那就太可怕了。只有死人的心电图才呈直线形。  其实,不只心电图如此,写作文也如此。如果一马平川,一眼望到底,就没什么意思,就“死”了。而有波澜起伏,文章才有活气。  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首诗:  黄梅诗  佚 名  一树黄
有一年520那夜失眠,凌晨起来上网,发现好友文文居然也在线。她可是个作息时间非常规律的人,那么晚在线,肯定有什么事。   当即问她怎么了?她那边一回应,就发来了一个流泪的表情。   原来文文盼了好久的“520情人节”让她失望了,原以为老公会送花送巧克力会陪她去看星星,就像从前的情人节和结婚纪念日一样。   可这次文文老公什么也没做,而且还在文文婉转的提醒下发了火。大意是说“不就是个大家炒出来
八旬“单车爷爷”环游中国  一辆自行车,一顶帐篷,一条半线毯,一部手机,一个数码相机,一位老人就这样从东北边陲的兴凯湖畔,一路骑到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从80岁骑到了81岁。在海南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单车爷爷”又要出发,这一次,他将从海南出发,计划再用5个月时间纵贯西部省份,终点是首都北京,完成他的环游中国之旅。  一句评论:实现梦想,无论何时动身都为时不晚。  适用话题:老当益壮、诗和远方  矿大
李允则是名将李谦溥之子,他小时候就以聪明、有胆略闻名乡里,但青年时期并不得志,直到宋真宗即位,才得以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宋真宗景德二年,宋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规定两国交界处,可以留兵把守,但是只能保持原来的地貌,不能修筑城墙,挖护城河。   这对边关守将的智慧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宗郑重地选定了守边关的人员,共12人,李允则居12人之首。   李允则驻守边关后灵活地采取了一系列措
好文章常常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被吸引,甚至让我们心醉神迷,难以自拔,或志由此生,或情动于中。其为何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呢?自然因为文中拥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充满智慧的感悟,血肉丰满的人物、感人肺腑的情节,自然因为文中拥有丰富生动的词汇、变化多姿的修辞手法……此外,要成就一篇好文章,一定少不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  如果说文字是一根根华美的丝线,那么写作手法则是巧妙的编织方式,用不同的回环、缠绕手段呈现给读者
假期,我走近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起初,我不明白,余秋雨缘何将这部散文集取名为“文化苦旅”?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书中浸透的苍凉与凝重。越苍凉越刻骨铭心,越凝重越发人深省。每读完一篇或者篇中的一段,我总要静心思考,消化回味,读得费劲、读得沉重、读得震撼……  苦旅,每读一篇,思绪都会随之跌宕起伏  《道士塔》呈现了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被毁坏,作者发出“我好恨”的感慨。恨愚
小时候,我曾在我家的大书房里搜罗出许多泛黄、卷边的旧杂志,拂去封面上的灰垢,粗略翻阅。那时不知其中滋味,以致其中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唯独有一篇《茶干》,将那万顺茶干的淡香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不加修饰、清新俏皮的语言,让年幼的我在拼命咽口水的同时,也记住了记录它们的人。  这,就是我初逢汪曾祺先生的“味道”时的情景了。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
内卷是一个新名词。作为新词,目前尚未查到有任何标准或权威的定义,只有一些大致上的理解。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個人的粗浅理解奉献给朋友们。   内卷involution,与之对应的是evolution,即演化。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更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生活中许许多多低水平重复的工作
《天龙八部》来回翻阅了几遍,自是触动于萧峰荡气回肠的豪侠,感动于虚竹不通世俗的真善,就连慕容复一心复国的执念也多少让我有些动容。在这些主角的熠熠光环之下,总有一张瘦削的、方正的脸令我难以忘怀,感触颇深。他,就是包不同,人称包三先生。  包三先生性情乖戾。无论何人所言何事,他总是要顶上几句,与其辩驳一番的。得理不饶人是必然的,便是无理,即便是自知理亏,他也仍要驳斥到底。任对方武功绝世或地位超然,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