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杨禄禅、武禹襄研创太极拳时期,即清道(光)成(丰)年间,还没有“太极拳”这个拳种,当然更不存在流派的划分而称“某式(或氏、派等)太极拳。”当时,广府人观看杨、武二公演拳表象柔和舒缓,打手形态沾连黏随、不丢不顶,便形象地称其为“绵拳”、“粘拳”、“软拳”、“黏拳”等。虽然,我们没有图片资料一睹他们当年演拳的风采,但可以肯定二公之间的修炼方式一致,包括拳架、器械、打手以及辅助练功法。举两个小小的例子就可以说明,比如流传至今的杨、武传统太极拳,如今虽演示风格有异,但名称顺序、编排结构,极其吻合,这不就很说明问题吗?再如被冠名“杨式太极剑”的套路,其实早期的武式传人也练这套剑法。郝为真玄孙郝平顺先生(1958——)曾根据伯父郝向荣(1911——1980)口述,记录的武式太极剑名称与杨式剑相同,他记录的手迹我见过。沈阳刘长春(1925——)从师闫志高,闫是郝为真弟子。刘长春传授的武式剑法名称与杨式剑几乎完全一样。由此可以断言,广府太极拳本是一家(家,非言家族,而指武术的流派)。
那么,什么时候广府的“绵拳”改称“太极拳”了呢?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杨禄禅赴北京教拳期间,出现了“太极拳”名称。何时何人命名呢?如今查不到令人信服的史料。有一则著名故事,讲到翁同和(光绪皇帝的老师)观看杨禄禅与人比手游刃有余以巧制胜,兴奋地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言罢,即兴手书一联赠与禄禅。对联为:
“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
于是,杨禄禅灵机一动,便将自己练习传授的“绵拳”定名“太极拳”。嗣后,太极拳蜚声京师。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武汝清(1803-1877)推荐杨禄禅进京传拳,觉得“绵拳”、“粘拳”、“十三势”等之类名称不雅,便由他或者是他的弟弟武禹襄斟酌后,包装了一个拳名——太极拳。
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只存在于民间传说故事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这里,我再次提醒、强调一点请研究者关注,此时武林界认知的“太极拳”专指杨禄禅传授的“绵拳”。广府之外对武禹襄如何演拳,此时可以说还一无所知,武氏依然自我陶醉于研拳的快乐之中。杨禄禅的太极拳走进京师,风格发生转变,由此,广府绵拳、十三势,也即太极拳,出现流派分蘖的迹象。试想,北京与广府的人文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大不相同。再者杨禄禅广府研拳与北京教拳,目的明显有异,拳术风格转型,当属情理之中,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几乎与杨禄禅、杨健候父子传播太极拳同步,武禹襄、李亦畲等人对理论研究也结出硕果。1881年,“老三本”的问世,“太极拳”之名第一次用文字纪录下来,标志着太极拳理论体系已经成熟。不过,清代太极拳的传播几乎为杨禄禅传系的天下,武禹襄及其传人的活动仅限于广府。而陈家沟拳(尚不叫太极拳或陈式太极拳)则偏安一隅,只在本村有传,赵堡拳也是如此。
1921年,第一本太极拳学专著《太极拳势图解》公开面世。作者许禹生(1879-1945,字宠厚,武术活动家),由北京京城印书局出版。许氏因病而习拳,从家馆武术教师刘德宽学艺,后从杨健侯学习太极拳。经年有得,著书以启后人。曾毕业于晚清译学馆,任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主事。1912年,任北平体育研究社副社长,大力推广武术运动,聘请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赵鑫洲等人执教,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他的这本书以杨健侯传太极拳为基础进行编论。其后,受本书出版的影响,至1949年的近三十年间,徐致一(1892-1986)、陈微明(1881-1958)、王新午(1890-1964)、吴图南(1884-1989)、孙禄堂、姚馥春、姜容樵(1891-1947)、唐豪、杨澄甫、吴志青、陈炎林、陈鑫等书籍纷纷面世,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源流、拳谱可谓良莠参差,真伪杂陈。比如时下被一些人奉为至宝的“乾隆抄本”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炉的。关于该本的来龙去脉,我下了一番功夫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研究,现把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公布于众,以警后学。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了姜容樵、姚馥春编著的《太极拳讲义》,书中刊出所谓“乾隆抄本”的内容,一时间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追捧。之前,此本最早传自姜容樵之口。姜氏曾是一位武侠小说作者,因为不太成功,转而研究武学。他与唐豪、徐震十分熟悉,唐、徐二公多次提出看看此本,每次姜氏都以各种借口搪塞。因而,在徐、唐二人的学术专著中根本未提此谱。也就是说,看不见、摸不着,不存在的东西“不待深辨”。当代,又有些人翻出那时的一些图书,不加辨析,信以为真,就实在有些好笑了。其实,徐震先生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等才是学术界当之无愧的权威之作,当代太极拳继承者理应好好学习。话说回来,在那一时期,最值得大书一笔的著作应当是1931年和1934年出版的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其中刊出澄甫公演示的系列拳照,为我们研究早期太极拳家演拳特点提供了可视资料。尤其《太极拳体用全书》,被后世杨门弟子奉为修练摹学的范本,而蒋介石、蔡元培等政界、军界、学界要员为该书题词,更成为本书的特殊亮点。
写到此,有必要谈谈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对太极拳的影响。国术的大力推广与传播,使得武侠小说盛极一时。出现诸如向恺然、赵焕亭、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宫白羽、王度庐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江湖奇侠传》、《山东响马传》、《碧血丹心》、《奇侠精忠传》、《偷拳》等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作品。重点说说宫白羽的《偷拳》,它主要写杨露禅在陈氏拳掌门人家中为仆,偷拳学艺,从而感动师父,得到真传,终成一代宗师的故事。这本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情节多为虚构。然而,小说一经走红,其中的故事情节便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太极拳传人不由分说的拿过来,变成了历史的真实,甚至流传到今天。我常讲:文学与历史属于两类不同的范畴,二者绝不等同。文学艺术,可以尽情虚构;历史学术,忠实记录真相。然而,在太极拳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固执己见到冥顽不化的地步,偏要将动人的杨露禅偷拳学艺的虚构故事当做历史,实在显得有点儿无可救药。举两个小小例子吧: 比如杨禄禅名叫福魁、福同,禄禅是其表字。《偷拳》中写作“露禅”,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算作错,因为这是文学艺术作品允许编造。到了太极拳界,写成“杨露禅”,那就是错误了。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部小说的影响。今天,依旧有人误写误传。就连杨公故居,还会写成这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唉——怎么说呢?往大处讲: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姓名文化的无知和亵渎!再如:郝为真(名和,表字为真),也曾被误写成为贞、为祯等,现统一写作正确的“为真”,这大概与该派传人中多为文化人之故吧。民国时期,有部小说就描写了郝为真的形象,说他的家乡是保定人。幸好这部小说流传不广,现在几乎无人知晓了。要不然,郝老爷子是哪里人,保定与广府可能也要争论一通,打它一番官司呢!
作为一名太极拳研究者、一位负责任的传承者,理应具备起码的识别辨析能力。切不可听风就是雨,以讹传讹。最近读到一本书,写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对武林往事的回忆见闻,忆起早于1892年逝世的杨班侯居然在民国年间“复活”了!说他在一次武林活动中打了一套人人叫好的太极拳,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试想想,这样一本回忆录,若干年后这其中的错误情节也许就会变成历史,杨班侯就会活到民国,甚至新中国成立也未可知呀。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可笑、可悲,而且可怕!只能祈求时间去过滤这些尘埃吧!
民国年间,太极拳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普遍流行,而且名家高手层出不穷。尤其在政界、文化界的名流中,练习太极拳成为一种时尚。强调一点,此时依旧是广府太极拳一统天下,不存在杨、武式流派之分,杨澄甫是当时太极拳界的标志性领袖人物。
写到此,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出版了《陈氏太极拳图说》,如何解释?此书作者陈鑫,字品三,谨遵父命,幼年习文,兼习拳技,但科名蹭蹬,未能显达而光宗耀祖,以教蒙馆为生。晚年观太极拳风靡于世,而陈家拳传播不广,鲜为人知。更以此拳缺少理论支撑而引为憾事,遂发愤著书立说,“自光绪戊申以至民国乙未,十有二年,其书始成。又急缮写简册,虽六月盛暑不敢懈也。”(见《陈式太极拳图说,自序》)由此可见撰写本书的艰辛。请注意:陈氏书稿原名为《太极拳图说》。可惜,未及公开出版,老人家便遗憾离世。1933年,开封开明印刷局出版时易名《陈式太极拳图说》。不难看出,书名的更改反映了出版者对于该拳与广府太极拳大相径庭的一种复杂、微妙的心态。这是第一本用文字记述和总结有关陈家沟拳之陈有本传系的练拳经验之作。本书以易理说拳理,引用中医经络学说阐述缠丝劲法。由此看来,陈氏的理法与武(禹襄)李(亦畲)学说多有出入,其中也有一部分理论还借鉴了武李之论,只要稍作分析便可一目了然,下文还将提到,此不赘述。该书出版时影响并不大,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无论出版方基于什么动机,这无疑是以姓氏冠名太极拳的发端,尽管当时无人响应而步其后尘。这一时期,陈家拳传人活动情况鲜有记载,全国范围依旧是广府太极一大家,且以杨澄甫传系影响最大。
那么,武禹襄太极拳传播情况如何呢?武禹襄、李亦畲家庭均为当地名门望族,他们以及传承者研拳纯系兴趣所致,更不以此谋生,故传人甚少。三世郝为真因经商亏赔,被逼走上教拳谋生之路。民国初,他三下邢台,远赴北京,孙禄堂便受教于郝公。为真之子月如、其孙少如、曾孙向荣及韩钦贤等先后将拳术传至宁波、南京、上海、北京、太原、邯郸等地。郝氏四代,包括孙禄堂所传之拳与杨家传系风格上虽有区别,但仍以“太极拳”相称,只在口传中有“大架”、“小架”,或者“杨架”、“郝架”之称。也就是说,民国年间主流上不存在“某式太极拳”之说。然而,这并不排除潜在的流派特征已显端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立伯先生于山西省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序言中写到:
太极拳有“陈派也,杨派也,李郝派,吴鉴泉、王茂斋派也。亦如新兴之学术与主义,万派争鸣。”
这是最早进行流派界定的文字记述。同样,反响不大,太极拳传人依旧高擎着“太极拳”的旗号,不以某个流派而自居。(待续)
那么,什么时候广府的“绵拳”改称“太极拳”了呢?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杨禄禅赴北京教拳期间,出现了“太极拳”名称。何时何人命名呢?如今查不到令人信服的史料。有一则著名故事,讲到翁同和(光绪皇帝的老师)观看杨禄禅与人比手游刃有余以巧制胜,兴奋地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言罢,即兴手书一联赠与禄禅。对联为:
“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
于是,杨禄禅灵机一动,便将自己练习传授的“绵拳”定名“太极拳”。嗣后,太极拳蜚声京师。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武汝清(1803-1877)推荐杨禄禅进京传拳,觉得“绵拳”、“粘拳”、“十三势”等之类名称不雅,便由他或者是他的弟弟武禹襄斟酌后,包装了一个拳名——太极拳。
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只存在于民间传说故事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这里,我再次提醒、强调一点请研究者关注,此时武林界认知的“太极拳”专指杨禄禅传授的“绵拳”。广府之外对武禹襄如何演拳,此时可以说还一无所知,武氏依然自我陶醉于研拳的快乐之中。杨禄禅的太极拳走进京师,风格发生转变,由此,广府绵拳、十三势,也即太极拳,出现流派分蘖的迹象。试想,北京与广府的人文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大不相同。再者杨禄禅广府研拳与北京教拳,目的明显有异,拳术风格转型,当属情理之中,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几乎与杨禄禅、杨健候父子传播太极拳同步,武禹襄、李亦畲等人对理论研究也结出硕果。1881年,“老三本”的问世,“太极拳”之名第一次用文字纪录下来,标志着太极拳理论体系已经成熟。不过,清代太极拳的传播几乎为杨禄禅传系的天下,武禹襄及其传人的活动仅限于广府。而陈家沟拳(尚不叫太极拳或陈式太极拳)则偏安一隅,只在本村有传,赵堡拳也是如此。
1921年,第一本太极拳学专著《太极拳势图解》公开面世。作者许禹生(1879-1945,字宠厚,武术活动家),由北京京城印书局出版。许氏因病而习拳,从家馆武术教师刘德宽学艺,后从杨健侯学习太极拳。经年有得,著书以启后人。曾毕业于晚清译学馆,任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主事。1912年,任北平体育研究社副社长,大力推广武术运动,聘请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赵鑫洲等人执教,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他的这本书以杨健侯传太极拳为基础进行编论。其后,受本书出版的影响,至1949年的近三十年间,徐致一(1892-1986)、陈微明(1881-1958)、王新午(1890-1964)、吴图南(1884-1989)、孙禄堂、姚馥春、姜容樵(1891-1947)、唐豪、杨澄甫、吴志青、陈炎林、陈鑫等书籍纷纷面世,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源流、拳谱可谓良莠参差,真伪杂陈。比如时下被一些人奉为至宝的“乾隆抄本”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炉的。关于该本的来龙去脉,我下了一番功夫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研究,现把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公布于众,以警后学。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了姜容樵、姚馥春编著的《太极拳讲义》,书中刊出所谓“乾隆抄本”的内容,一时间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追捧。之前,此本最早传自姜容樵之口。姜氏曾是一位武侠小说作者,因为不太成功,转而研究武学。他与唐豪、徐震十分熟悉,唐、徐二公多次提出看看此本,每次姜氏都以各种借口搪塞。因而,在徐、唐二人的学术专著中根本未提此谱。也就是说,看不见、摸不着,不存在的东西“不待深辨”。当代,又有些人翻出那时的一些图书,不加辨析,信以为真,就实在有些好笑了。其实,徐震先生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等才是学术界当之无愧的权威之作,当代太极拳继承者理应好好学习。话说回来,在那一时期,最值得大书一笔的著作应当是1931年和1934年出版的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其中刊出澄甫公演示的系列拳照,为我们研究早期太极拳家演拳特点提供了可视资料。尤其《太极拳体用全书》,被后世杨门弟子奉为修练摹学的范本,而蒋介石、蔡元培等政界、军界、学界要员为该书题词,更成为本书的特殊亮点。
写到此,有必要谈谈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对太极拳的影响。国术的大力推广与传播,使得武侠小说盛极一时。出现诸如向恺然、赵焕亭、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宫白羽、王度庐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江湖奇侠传》、《山东响马传》、《碧血丹心》、《奇侠精忠传》、《偷拳》等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作品。重点说说宫白羽的《偷拳》,它主要写杨露禅在陈氏拳掌门人家中为仆,偷拳学艺,从而感动师父,得到真传,终成一代宗师的故事。这本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情节多为虚构。然而,小说一经走红,其中的故事情节便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太极拳传人不由分说的拿过来,变成了历史的真实,甚至流传到今天。我常讲:文学与历史属于两类不同的范畴,二者绝不等同。文学艺术,可以尽情虚构;历史学术,忠实记录真相。然而,在太极拳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固执己见到冥顽不化的地步,偏要将动人的杨露禅偷拳学艺的虚构故事当做历史,实在显得有点儿无可救药。举两个小小例子吧: 比如杨禄禅名叫福魁、福同,禄禅是其表字。《偷拳》中写作“露禅”,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算作错,因为这是文学艺术作品允许编造。到了太极拳界,写成“杨露禅”,那就是错误了。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部小说的影响。今天,依旧有人误写误传。就连杨公故居,还会写成这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唉——怎么说呢?往大处讲: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姓名文化的无知和亵渎!再如:郝为真(名和,表字为真),也曾被误写成为贞、为祯等,现统一写作正确的“为真”,这大概与该派传人中多为文化人之故吧。民国时期,有部小说就描写了郝为真的形象,说他的家乡是保定人。幸好这部小说流传不广,现在几乎无人知晓了。要不然,郝老爷子是哪里人,保定与广府可能也要争论一通,打它一番官司呢!
作为一名太极拳研究者、一位负责任的传承者,理应具备起码的识别辨析能力。切不可听风就是雨,以讹传讹。最近读到一本书,写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对武林往事的回忆见闻,忆起早于1892年逝世的杨班侯居然在民国年间“复活”了!说他在一次武林活动中打了一套人人叫好的太极拳,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试想想,这样一本回忆录,若干年后这其中的错误情节也许就会变成历史,杨班侯就会活到民国,甚至新中国成立也未可知呀。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可笑、可悲,而且可怕!只能祈求时间去过滤这些尘埃吧!
民国年间,太极拳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普遍流行,而且名家高手层出不穷。尤其在政界、文化界的名流中,练习太极拳成为一种时尚。强调一点,此时依旧是广府太极拳一统天下,不存在杨、武式流派之分,杨澄甫是当时太极拳界的标志性领袖人物。
写到此,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出版了《陈氏太极拳图说》,如何解释?此书作者陈鑫,字品三,谨遵父命,幼年习文,兼习拳技,但科名蹭蹬,未能显达而光宗耀祖,以教蒙馆为生。晚年观太极拳风靡于世,而陈家拳传播不广,鲜为人知。更以此拳缺少理论支撑而引为憾事,遂发愤著书立说,“自光绪戊申以至民国乙未,十有二年,其书始成。又急缮写简册,虽六月盛暑不敢懈也。”(见《陈式太极拳图说,自序》)由此可见撰写本书的艰辛。请注意:陈氏书稿原名为《太极拳图说》。可惜,未及公开出版,老人家便遗憾离世。1933年,开封开明印刷局出版时易名《陈式太极拳图说》。不难看出,书名的更改反映了出版者对于该拳与广府太极拳大相径庭的一种复杂、微妙的心态。这是第一本用文字记述和总结有关陈家沟拳之陈有本传系的练拳经验之作。本书以易理说拳理,引用中医经络学说阐述缠丝劲法。由此看来,陈氏的理法与武(禹襄)李(亦畲)学说多有出入,其中也有一部分理论还借鉴了武李之论,只要稍作分析便可一目了然,下文还将提到,此不赘述。该书出版时影响并不大,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无论出版方基于什么动机,这无疑是以姓氏冠名太极拳的发端,尽管当时无人响应而步其后尘。这一时期,陈家拳传人活动情况鲜有记载,全国范围依旧是广府太极一大家,且以杨澄甫传系影响最大。
那么,武禹襄太极拳传播情况如何呢?武禹襄、李亦畲家庭均为当地名门望族,他们以及传承者研拳纯系兴趣所致,更不以此谋生,故传人甚少。三世郝为真因经商亏赔,被逼走上教拳谋生之路。民国初,他三下邢台,远赴北京,孙禄堂便受教于郝公。为真之子月如、其孙少如、曾孙向荣及韩钦贤等先后将拳术传至宁波、南京、上海、北京、太原、邯郸等地。郝氏四代,包括孙禄堂所传之拳与杨家传系风格上虽有区别,但仍以“太极拳”相称,只在口传中有“大架”、“小架”,或者“杨架”、“郝架”之称。也就是说,民国年间主流上不存在“某式太极拳”之说。然而,这并不排除潜在的流派特征已显端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立伯先生于山西省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序言中写到:
太极拳有“陈派也,杨派也,李郝派,吴鉴泉、王茂斋派也。亦如新兴之学术与主义,万派争鸣。”
这是最早进行流派界定的文字记述。同样,反响不大,太极拳传人依旧高擎着“太极拳”的旗号,不以某个流派而自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