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故事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夏目漱石的早期短篇小说《伦敦塔》是一篇幻想与现实交织的作品。主人公“吾”参观伦敦塔时所幻想的历史人物,都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终究沦为英国历史上的政治或宗教运动的牺牲品。作品中关于现实世界的描写也体现出主人公“吾”和大城市伦敦格格不入的矛盾。
  关键词:夏目漱石;《伦敦塔》;幻想;现实
  说到日本近代文学,就不得不提及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根据夏目漱石的年谱上的记载①,1900年,夏目漱石奉日本文部省(相当于中国教育部)之命,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前往英国留学。1900年10月31日,夏目漱石在抵达伦敦后的第三天后参观了伦敦塔。大约四年后的1905年,夏目漱石结合当时参观伦敦塔的经历,创作了短篇小说《伦敦塔》,并将其发表在《帝国文学》。关于这篇小说,借用关谷由美子的观点来评价的话,“夏目漱石在此作品中所描写的伦敦塔和实际的伦敦塔存在巨大的差异。②”③笔者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夏目漱石的《伦敦塔》看似是一篇游记作品,其实不然。这是一篇描写被囚禁在伦敦塔里,或在伦敦塔里被处决的犯人的“百代之遗恨”的作品。迄今为止,虽然有很多研究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这篇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但是从笔者所搜集的参考文献来看,目前从幻想和现实④的角度来研究该作品的文献却不多。因此,本文将幻想与现实作为研究重点,对该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探究。
  一、伦敦塔中的幻想:命运受人摆布的历史人物
  正如夏目漱石在小说结尾中所写的那样,“本篇虽看似如实描写,然过半篇幅实属幻想”⑤。作品以主人公“吾”为叙述视角,在“吾”踏入伦敦塔的时候,幻想随之产生。纵观作品全篇,在“吾”的幻想中出现的作品人物如下:托马斯·克兰麦、托马斯·怀特、两位王子(即爱德华五世和约克公爵理查)、要求见两位王子的妇人、黑衣刺客、理查德二世、沃尔特·雷利、磨斧头的刽子手、简·格雷和盖伊·福克斯。除去黑衣刺客和刽子手等无名无姓的人物之外,其他作品人物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终究都不过是当时英国政治运动或宗教运动的牺牲品。
  虽然有很多前人研究已经详细阐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平经历,但是笔者认为依旧需要简要归纳一下这些作品人物的生平经历。
  托马斯·克兰麦,他既是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也是这场宗教改革运动的殉教者。他“积极推进英国宗教改革运动,促成英国国教脱离罗马教会的控制,确立了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⑥”。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对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后来被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一世当作异教徒而被关入伦敦塔,最终惨遭火刑而死。对西班牙政府心怀厌恶的托马斯·怀特因极力反对玛丽一世和西班牙王储腓力(即后来的腓力二世)的婚姻,隨后起兵反叛。但第二年叛乱失败被玛丽一世关押在伦敦塔中,最终被五马分尸,枭首示众。爱德华五世虽然在其父爱德华四世驾崩后继承王位,但是却被其叔叔即后来的理查三世设计幽禁于伦敦塔,其弟约克公爵理查也遭囚禁。两位王子因被幽囚于伦敦塔之中,后世称之为“塔中王子”。后来理查三世以爱德华五世是庶子为由逼其退位。两位王子随之下落不明,关于两位王子的去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多数人认为两位王子是被理查三世处决于伦敦塔中。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理查二世在祖父爱德华三世驾崩后继位为王。理查二世在位期间虽然成功镇压了1381年的英国农民起义,但终因专制统治在1399年被后来的亨利四世废黜王位,下狱于伦敦塔中。沃尔特·雷利因在1580年镇压爱尔兰叛乱有功而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宠爱,进而平步青云,一时风光无两。但之后因私通、谋反等罪名被长时间关押在伦敦塔中。沃尔特·雷利在出狱后不久就因违反王命,和西班牙人起了争执,最终被斩首示众。被称为“九日女王”的简格雷虽然是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但在位仅九天便被玛丽一世废黜王位,七个月后因大逆不道被处以极刑。盖伊·福克斯因不满詹姆斯一世的宗教政策,企图用火药炸毁国会大厦,杀死国王詹姆斯一世和议会议员。虽然最后盖伊·福克斯成功将火药运入议会地下室,但是由于有人告密使得计划最终失败。盖伊·福克斯也随即被捕入狱,囚禁于伦敦塔中,最后被处以极刑。
  从上述作品人物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作品人物都与英国历史上发生的宗教运动或政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塔中王子和简·格雷贵为王族却如提线木偶般受他人摆布,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在伦敦塔中。克兰麦虽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依旧无法摆脱被处以极刑的下场。雷利看似是凭借显赫战功实现飞黄腾达,但终究不过是依仗君王的宠爱而已。失去国王恩宠的他迅速倒台,被关押于伦敦塔中。国王理查二世手握实权,拥有无上权力却还是被废黜王位。怀特和福克斯不满当时英国国王的政策,企图谋反却以失败告终,身首异处。这些作品人物的命运全都受人摆布,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反抗都无济于事,最后都沦为政治运动或宗教运动的牺牲品。
  那么作者夏目漱石为何要选取这些人物呢?关于这一点,神田祥子认为,这和作者“作品创作期间正值日俄战争时期不无关系”⑦。也就是说日俄战争的影响是作者选取这些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一般财团法人——人类自然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统计显示,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方死亡人数高达116500人⑧。这些死者中,有不少人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命运受他人操控,最后死于战乱。从某种程度上说,日俄战争的爆发对夏目漱石创作《伦敦塔》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夏目漱石自身的童年遭遇也是影响其作品人物选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查阅夏目漱石的年谱,笔者简要梳理了下夏目漱石的童年经历。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别家寄养,成为后盐原昌之助夫妇的养子。1874年金之助的养父母夫妻关系不和,养母带着金之助辗转各地生活。1875年养父母正式离婚,金之助重回夏目家生活,但是仍然保留养父家的姓氏。直至1888年,金之助才恢复夏目姓氏,重入夏目族谱。从上述夏目漱石身世来看,我们可以得知夏目漱石的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亲生父母的关爱,童年一直在养父母家生活,而且养父母的不和导致夏目漱石童年在各地辗转中度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夏目漱石的童年就如作品中的人物,如提线木偶一般受到夏目家和后盐原家的操控。即便夏目漱石重回夏目家也依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能使用夏目的姓氏。因此,笔者认为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可以或多或少看到作者自身童年的影子。   二、20世纪现实的伦敦:“吾”的不适感
  虽然《伦敦塔》的世界中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想象,但也有不少现实描写。本文着重探讨作品中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描写。
  吾当然坐不了火车,也坐不了马车。吾想要随便选一种交通工具,却不知道会坐到哪里去。来往穿梭的火车,马车,电气化铁路等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遍布在这个广阔的伦敦,但它们不能给吾带来任何方便。吾不得已在到十字路口时借着地图,在汹涌的人潮中确定方位。地图上找不到时便询问路人,问了也不知道时就找巡警,问巡警也没用时再问其他人,遇到一个人就上前询问,一直问到有人知道为止。就这样最终到达了目的地。⑨
  上面是作品的开头部分。从上面的描写可以看出20世纪初的伦敦无论交通网络还是机械化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都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可以说20世纪的伦敦是一个近代化大都市。但是繁华的伦敦却让主人公“吾”无所适从。参观伦敦塔时面对纵横交错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主人公“吾”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靠地图和询问路人到达目的地。这里体现了主人公“吾”面对发达的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时的彷徨失措。
  另一方面,历经沧桑的伦敦塔却屹立在这座日新月异的近代化大都市中。就如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样:“伦敦塔,就像遮蔽过去这一奇怪之物的帐帘自然破裂,把龛中的幽光反射在20世纪之上。伦敦塔在葬送一切的时光长流中逆行,将古代的片缕漂至现代。伦敦塔把人之血,人之肉,人之罪凝成结晶,留在马、车和火车之中。”在主人公吾看来,拥有悠久历史的伦敦塔和近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伦敦格格不入。这也体现了20世纪的伦敦历史和近代化的错综交织。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人公吾乃至作者夏目漱石的一种矛盾心理:在20世纪这一历史交汇点,是该拥抱古典的过去还是迎接新兴的未来?
  在作品的结尾有这样一个情节:
  吾不顾一切地回到旅店,和老板谈起今天参观伦敦塔的经历。老板说那里是不是有五只乌鸦?我内心大吃一惊,莫非有老板也是那个女人的亲戚不成?老板笑着解释道:“那是供奉的乌鸦。很久之前就养在那儿了,乌鸦数量哪怕少了一只之后就马上养一只新的。所以那里的乌鸦一直是五只。”旅店老板的话打碎了我那天参观伦敦塔的一半幻想。吾又和老板说起墙壁上的题词,老板却不以为然:“你说的是那些乱涂乱画啊,都是些无聊的东西,白白糟蹋了干净的墙壁。那些当然不是罪犯干的,一看就知道是伪造的。”吾最后和老板说了遇到美丽夫人的事,那妇人能流利读出我们不知道的事和字句。我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时,老板用轻蔑的口吻回答道:“那还用说?肯定是大家去倫敦塔之前把旅游指南背下来了,知道那些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还有那个很漂亮的妇人?在伦敦漂亮的妇人一抓一大把,你要不注意点小心倒霉啊!”说到这老板一下子拔高了声音。至此吾剩下的那一半幻想也被老板的话语所粉碎。旅店老板是20世纪的伦敦人。
  吾决定以后再也不和别人提起伦敦塔的事。同时也再也不去参观伦敦塔。⑩
  简要概括这段情节的话,那就是主人公“吾”在参观完伦敦塔后回到旅店,和老板兴致勃勃地聊起今天的所见所闻。谁知老板用科学客观的解释给主人公泼了一盆冷水,彻底粉碎了之前在伦敦塔里的所有幻想。主人公至此决定不再和他人提起那日参观伦敦塔的事,亦决定不再去参观伦敦塔。
  在文中主人公“吾”把旅店老板称为“20世纪的伦敦人”。这里其实暗示了主人公“吾”认为自己不属于20世纪,即不适应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主人公“吾”看来,自己在伦敦塔的所见所闻虽然是幻想,但却是真实的。自己通过幻想回到英国过去的历史时期,以旁观者的角度见证了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段罪恶、血腥的历史。纵观整篇文章,可以看出主人公“吾”是一个浪漫主义式人物。文章中那些瑰丽而又荒诞的幻想体现了主人公对英国过去历史的热爱,尽管那段历史是残酷的,但他依然选择通过幻想回到那段过去,去见证那段历史。他和旅店老板谈起在伦敦塔的奇幻经历,旨在引起他人共鸣,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而现实让主人公失望了。旅店老板身为20世纪的伦敦人,对主人公“吾”的想法不以为然。他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向主人公“吾”解释了主人公在伦敦塔所遇到的一切。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旅店老板向主人公“吾”解释的时候,无论是口吻还是神态都是轻松的,甚至带有一点轻蔑。可见旅店老板对伦敦塔所承载的那段黑暗、罪恶的历史是漠不关心的。
  为何主人公“吾”最后下定决心不再和别人聊起去过伦敦塔的事,同时决定不再去伦敦塔了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主人公“吾”失望了,他认为鲜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异想天开。就算再和别人谈起,恐怕他人也会和旅店老板一样,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以为然。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主人公内心有一种恐惧心理。他害怕自己如果再去伦敦塔的话,如果再遇到相同场景,自己就会和旅店老板一样,试着站在客观、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所遇到的一切。他不愿自己也变成“20世纪的伦敦人”,害怕自己亲手击碎自己当初的幻想。可以说,主人公“吾”对20世纪存在着一种抵触情绪,排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三、结语
  本文尝试从“幻想”和“现实”的研究视角解读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说《伦敦塔》,得出的结论如下:通过主人公“吾”的幻想,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英国历史人物,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命运受人摆布、操控,最后沦为当时英国宗教或政治运动的牺牲品。笔者认为,作者选取这些人物和当时爆发的日俄战争还有夏目漱石自身的童年遭遇不无联系。另一方面,本文选取了小说开头和结尾中描写现实的部分,通过解读相关情节,可以看出主人公“吾”不适应20世纪的伦敦,对其存在一种恐惧、排斥的情绪。此外,笔者也试着考察主人公“吾”为何决定不再和他人聊起伦敦塔和为何不再去伦敦塔的原因。
  当然,本文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解开小说的全部面纱。《伦敦塔》中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主人公“吾”为何在幻想中一直保持沉默?作品中的伦敦塔为何和现实世界的伦敦塔差异如此之大?文章中有多处关于“红色”的描写,作者用意何在……这一切的答案,有待今后的研究去进一步发掘。   注释:
  ①平岡敏夫·山形和美·影山恒夫:《夏目漱石事典》,東京.勉誠出版,2000年版,第426-428页。
  ②为便于读者理解『倫敦塔』——ジェーン?グレイの目 (特集 二十一世紀の夏目漱石)——(作品論),笔者在文中所引用的外文文献全部自行翻译为中文。
  ③関谷由美子:《国文学解釈と鑑賞》,刊载于至文堂,2001年第3期第54页。
  ④这里的现实指的是作品世界中的现实,和主人公“吾”的幻想相对应,下同。
  ⑤⑩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全集第一巻》,東京.筑摩書房,1971年版,第285页。
  ⑥木谷真紀子.2017年の「ロンドン塔」、漱石の旅した「倫敦塔」,载《近代部会》,第36页.
  ⑦神田祥子.《『文学』による救済——夏目漱石『倫敦塔」論》,刊载于国語と国文学,東京:至文堂,2008.85(6):62.
  ⑧一般財団法人人間自然科学研究所.[EB/OL].https://www.hns.gr.jp/sacred_place/material/reference/03.pdf#search='日露戦爭+死傷者.20190129-20190129.
  ⑨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全集第一巻》,東京.筑摩書房,1971年版,第274-275页。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全集第一巻[M].东京:筑摩書房,1971.
  [2]山田博光.夏目漱石「倫敦塔」(短篇小説の魅力)[J].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978(4):72-75.
  [3]塚本利明.倫敦塔——比較文学の視点から?漱石を読む[J].国文学 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83(14):72-80.
  [4]加納孝代.「倫敦塔」——黒き塔の影,堅き塔の壁[J].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988(8):43-50.
  [5]平岡敏夫·山形和美·影山恒夫.夏目漱石事典[M].东京:勉誠出版,2000.
  [7]関谷由美子.『倫敦塔』——ジェーン·グレイの目(特集 二十一世紀の夏目漱石)——(作品論)[J].国文学解釈と鑑賞,2001(3):54.
  [7]神田祥子.「文学」による救済——夏目漱石『倫敦塔」論[J].国語と国文学,2008(6):59-72.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花瑶挑花是湖南省瑶族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花瑶挑花这一艺术形式却因使用功能逐渐消失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濒临灭绝的花瑶挑花艺术形式,只有不断培养专业型、创新型的芙蓉工匠艺术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文章以花瑶挑花芙蓉工匠人才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花瑶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期刊
摘 要:宗教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其绘画内容受到本土和外来宗教的影响,绘画方式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宗教美术的综合影响。正是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水陆壁画的发展创造了沃土,也使得水陆壁画更具有丰富性、地域性和多样性。对水陆壁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获取其文化背景,了解其反映的时代特色和民众生活。文章以山西地区几堂水陆壁画为例,对水陆壁画的叙事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宗教绘画;
期刊
摘 要:公共空间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对城市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浙江绿谷”的城市品牌形象,深入调查丽水市区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现状,提出文化挖掘、元素渗透、赋予生命等景观提升策略,拟对公共空间景观进行改造和提升,同时提出利用景观的“色、香、味”和“形、声、影”等几种基于感官刺激的景观提升方法,以完善公共空间景观功能性,突出公共空间景观文化性内涵,促进人与自然环
期刊
摘 要: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中国山水画和英国风景画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代表,其差异不仅象征着绘画门类的不同,更蕴含着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趋向差异。如今现代艺术逐渐走向全球化,不同民族的艺术交往联系更加密切,界限更加模糊,中国画的创新也成了值得许多美术研究者探索的问题。文章以人文环境对民族美术的影响为核心,从工具、形式、构图、造型、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比中国山水画和英国风
期刊
摘 要:革命浪漫主义作为浪漫主义的一种类型,与人类生命的生存抗争紧密相关。英雄浪漫主义作为人类生命抗争的主旋律,曾经在人类史上谱写过无数生命的意义。在生命追求的崇高阶段,英雄浪漫主义也随着生命产生了崇高的位移,并成为一种崇高的生命信仰。  关键词:革命浪漫主义;生命追求;抗争;英雄浪漫主义;崇高;位移  革命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类型,是人类生命理想中的一种崇高追求形态,与英雄浪漫主义同属一畴,
期刊
摘 要:“龙脉”一词具有浓厚的社会学和民俗风水学色彩,但是清代王原祁却借用“龙脉”来表达自身的绘画理念,使其成为古代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原祁将“龙脉”作为自己的绘画理念并非偶然,而是受到长期历史积累和人文风俗、文化内涵等因素的影响,涉及社会学、民族学、美术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文章通过多学科视角,探究我国古代绘画中的“龙脉”内涵。  关键词:古代艺文;“龙脉”;王原祁  我国传统观
期刊
摘 要:时间是一个概念,没有确切的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知的现象,历史上在文学艺术中一直都有关于时间的描述,在当代陶艺中时间这个主题也在被陶艺家不断探讨。文章以“迁徙泥性—2019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中孙月和李蓓两位陶艺家的作品为例,从分析两位陶艺家对时间观念的表达方式入手,探讨她们各自的艺术语言,阐述陶艺作品中关于时间性与时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陶艺;语言;时间性;时代性  在信息化的
期刊
摘 要:《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由大伴家持編成于奈良时代(大约8世纪后半叶),收载和歌大约四千五百首,分为二十卷。文章首先考察了《万叶集》和歌中的自然景物雪、月、花。通过上述考察可以看出,雪、月、花作为自然景物代表了一年四季,在植根于自然的生活之中,自然首先作为信仰的对象受到重视,因此它们变成信仰对象。其次考察了从信仰对象到审美对象的确立。到了万叶后期,这些自然景物,作为季节的景物固定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今日美术馆为例,经过大量信息搜集、年报分析和今日美术馆馆长专题访谈最终成文。创意管理是将创新与价值连接经营艺术。企业家精神是创意管理的发动机,文化产业更好的未来源于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多元的接纳。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文化输出;多元包容;民营美术馆  当下是文化与商业在互联网语境里碰撞无限可能性的时代。当艺术与大众间的界限被互联网消解,林立于北上广的美术馆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民营美
期刊
摘 要: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把她把绘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精湛的绘画技艺体现了她的人格魅力。她是一名为革命而创作的爱国主义画家,在她70年革命生涯中一直以画笔作为强有力的革命武器,为国家全力以赴,其作品是她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给中国近代的革命历程增添了不少的光辉。何香凝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独特的艺术道路,使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书写更具厚度与韧度。文章从何香凝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