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决策机制——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解释框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f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但在我国,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比例低、整体质量不佳的问题一直存在。采用扎根理论研究取向对11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决策机制包括决策前因系统、决策核心系统及决策结果系统,不同系统之间主要通过个体的内部信息加工建立联系,从而达成决策或破坏决策。
其他文献
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发展处于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主要发展矛盾的重大变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结构化改革:建立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现代化第三级教育体系;发展形态从要素性增长转变为内涵驱动的整体性发展,从独立成长转变为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从模仿跟踪转变为主动创新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从以服务经济社会外部性、延展性功能向以人为本、服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本体功能转变,从规模、效率优先的价值目标向公平与效率并
对18所中国大学21位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访谈发现,除正式结构外,非正式结构在中国大学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造成大学治理形态多样和行动空间构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组织松散耦合的特性。另外,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制度环境与大学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
中国院校研究经过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现在开始走向成熟。经过20年的努力,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对开展院校研究有了较高的认同感,对院校研究的探索形成了基本共识,广泛开展了院校研究实践,初步建立了院校研究平台,院校研究机构探索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在对院校研究的认识、院校研究人员的培养、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平台以及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院校研究走向成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拓展平台,优化环境。
目前,中国院校研究人员初具规模,但流动性较大,专业化程度不高。走向成熟的中国院校研究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树立三个层次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健全中国院校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做到以课程与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正规教育的专业化;以关键人员培训为突破口,提高在职培训的有效性;以研究习惯培养为突破口,提高工作实践的研究性。
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要着力探索院校研究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就理论而言,要通过数据挖掘生成理论;兼顾外部借用与内部理论创造;针对高校管理事务专业化构建理论;提高所创建理论的可检验性。就知识而言,要构建分层次、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知识体系;通过专题研究积累共有范例,构建知识范式。就方法而言,要构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系;在理论检验式案例研究基础上更加重视理论构建式案例研究,并最终走向行动研究;综合运用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等多元范式;以对决策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方法质量的重要标准。
协同创新是院校研究机构联结高校群体共同参与决策支持研究的组织行为。它具有共同创造的组织文化、多元协同的运行系统、“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优势互补的组织智能和数据联结的共享平台五个特征。目前,我国院校研究机构的发展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组织协同。在开放互联的环境下,院校研究机构可选择平台化发展、协同体运营、互补式重组三条路径以协同创新推进组织变革。
院校研究服务于高校的管理决策。根据组织智能理论,院校研究应从基础层的分析/技术智能向中高层的事务智能和情境智能递进发展。从高校组织变革的视角分析,面对复杂的内部组织特征和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高校的管理决策日趋复杂。对此,院校研究要充分利用组织智能,为院校决策提供咨询支持,推进院校研究从管理决策的边缘向中心发展。处在急剧变革之中的中国高校应通过开展咨询研究深度参与决策过程。
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院校研究正面临向更高阶段发展的重要使命。欧美国家的情况表明,重视院校研究是高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辅助策略,院校研究的发展受制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配置格局。院校研究之于中国具有特殊性,办学自主权仍是发展和繁荣院校研究的关键因素。管办评分离改革是对高等教育系统权力配置格局的重塑,内外部条件持续向好的中国院校研究仍需要基于中国国情,推动分散的院校研究事项向专业的院校研究机构整合。只有加强院校研究分会与各省份高等教育学会的合作、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才能为院校研究创造更为有利的发
基于3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组织高要求、工作角色的冲突、家庭与工作角色冲突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而且这些压力引发的动力消退或职业倦怠在高校中具有全员与全程性特征;科研偏好与和谐式学术激情虽有助于缓解压力促发职业倦怠的负效应,尤其是和谐式学术激情在其中有一定调节作用,但在高压力下显得较脆弱;教学偏好与职业压力的关系不显著,但它对职业倦怠有一定抑制效应;源于外部要求的强迫式学术激情对职业倦怠有显著正影响。因此,改进制度与管理过程、减少非正常压力、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呵护教师的学
“大”学生问题看似简单,但我们的教育教学对此的认识却是模糊和混乱的,已影响到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此,有必要通过温故知新,发现其中的认识问题和制度缺陷,为大学生进入学习佳境、提高综合能力、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栋梁之材,同时也为建设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学作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