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立体几何编写的几点赏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省首次使用的新课程教科书(下称“新教科书”)中,立体几何的教学板块与以前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下称“原教科书”)中相应板块对比,无论是从章节的呈现顺序还是从内容的要求上来看,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此板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教科书中一个集中完整的章节(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变成了新教科书中的四个零散部分(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必修2第四章第3节“空间直角坐标系”、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新教科书在立体几何的章节内容的呈现顺序上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章节的教学顺序被倒置。原教科书是先让学生认识和论证空间的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再认知空间的简单几何体(柱、锥、台、球)的性质。而新教科书是先让学生感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的结构、直观图与视图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当学生对空间的简单几何体有了感知的概念后再着重研究空间简单几何体的构成要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这体现了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上是新教科书中对立体几何的一个整体编写的情况,下面我结合自己亲身对这部分教学的实施感受,谈几点局部内容的赏析。:
  一、1、教科书中值得肯定的几处编写:
  (1)第一,教科书第9页的习题第5题,题意要求由四面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适当放大比例,分别制作四面体和正方体。这实际是让学生亲手对复原和展开四面体和正方体进行练习。教学过程中要是老师能真正让学生借助工具来实践操作,真正体会复原和展开的整个过程,这对学生今后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是十分有益的。甚至这样的机会在教科书45页的“探究”中,学生也可以再次进行操作和实践。
  (2)第二,教科书第8页至第9页习题的题型丰富多样。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作图题、设计制作题等都有,这好象一桌丰富的晚餐,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吸取多种营养,一点都不显得乏味。
  (3)第三,教科书在1.1节使用的几乎所有图片都在不同位置使用了彩色阴影(诸如图1.1-1至图1.1-9),这给复杂的立体图形更显得直观性强,甚至让学生在观察欣赏图形的同时也不免增添几分图形的色彩美。
  (4)第四,教科书在空间几何体部分新增了三视图的学习内容,这不但与初中所学的“视图与图形”形成有机的衔接,而且学生通过空间几何体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可以形成对空间图形比较完整的认识。这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方面是原教科书不可媲美的。
  二、2、教科书中值得商榷的几处地方:
  (1)第一,教科书中1.1节进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时没有对直棱柱、正棱柱、斜棱柱以及正棱锥等进行概念教学,这在讲棱柱、棱锥的三视图时,存在有些讲解上的别扭。另外在教科书第12页在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視图进行作图时,通过“旁注”指出:“一般地,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边”。难道不需要讲究“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样的规则吗?
  (2)第二,教科书在进行“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教学时,对其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这五个定理没有给出证明,而是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的方式直接给出定理的内容。这种仅仅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的方式就得出的结果,学生心灵深处能确信它的客观真理性吗?这对立体几何这门论证严谨的学科来说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当然,我们的新课程讲究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专家给出的解释是等到学了教科书2-1 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后,再用向量方法对这些定理作出证明,可是那是理科选学的内容,对文科学生又如何解释呢?特别新教科书中对有关“平行与垂直”的论证问题寄托于空间向量的学习,这对立体几何中不进行空间向量学习的文科生来说,怎样把握立体几何的学习?根据课程设计者的解释,要重基础,不要追求一次到位,要让学生以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循环加深。其实,如果学得太浅,巩固跟不上,边学边忘,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如何才能把新课程学习得好呢?
  (3)第三,新教科书中删去了原教科书中具有相对地位的可以用于证明线线垂直的“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对删去的意图我们的老师也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得出的想法是:“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所要达到的结果可以由线线垂直先证明线面垂直,在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于是也就没必要说它是定理了。再说证明“线线垂直”不是还有“空间向量”作为工具吗?这样的解释似乎也只能对理科而言,毕竟文科生没有“空间向量”作为工具。好多老师都感到困惑,既然“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那么适用,证明这样的命题为真命题又不是那么困难,再说内容记忆也不复杂,为何不象其它定理一样同等看待它呢?于是在我们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好多老师都重新把“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从原教科书中请回来,对学生进行了补充讲解。这样的做法是新课标的真正意义吗?
  (4)第四,教科书自134页至139页介绍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这在我们执教新课程的教师看来似乎有些来得突然,为什么要把这个与立体几何有较大关联而与解析几何基本扯不上关系的内容放在平面解析几何的“圆与方程”章节里呢?这部分内容似乎有意想把空间图形建系后,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从而使立体几何问题代数化。这样的板块内容为什么不紧跟在本教科书“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后面,作为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呢?当然也可以直接把它放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个章节中呀?再说即使我们暂且不谈它的位置摆放的合理性,那么这块内容的安排对文科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意义何在?文科生学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而后又不再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这个章节,难道新课标就仅此需要文科生知道这点孤立的知识吗?
  (5)第五,新教科书删去了“夹角与距离”这块原教科书中较为独立的单元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出新课程对“夹角与距离”的考查要求降低了。但新教科书仍然对三种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给出了定义,而这三种角的计算问题只能解决转化到三角形中去求角时,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特殊三角形的情况。而学习了必修5中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后又可以解决除特殊三角形外的普通三角形求角问题。面对这样的知识衔接得不是很协调问题,我们究竟应采用“螺旋式上升、逐步递进”的教学还是采用新教科书“①④⑤②③”的教学顺序来力求一步到位呢?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的确存在以上诸多的困难与困惑,其重要原因也许是我们对新课改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新课标的研究不到位,对新教科书的理解把握不准确所造成的。事实上,新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必然,新教科书的每一次编写都是一种伟大进步,我们只有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进行研究、不断地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进行新课程的每一轮教学过程中多进行教中研、研中教,才可以把新课改的实施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总之,每一次新课程的变革对一线教学都是艰辛的,毕竟新课程不但更新了教学的内容,而且还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忠心祝愿我们的同仁在艰苦的新课程道路上一路顺风。
  作者姓名:孙思应
  工作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那时还在大学期间的我,为了补贴生活费,担任了两个孩子的家教老师,并和他们相处长达一年多。而后一学期,两孩子和我聊天越来越少了。以前有什么事,都会迫不及待地喊道:“老师,老师,我跟你讲,今天我们班的……”,那表情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有什么惊奇的事。可现在,我偶尔注意到他们情绪不对时,询问他们怎么了,可都不怎么会跟我说。而小女孩也再次回到我初次见她的时候,不太爱说话,很多事藏在心底。  有一次,我去
期刊
我周边的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并不乐观,现状是这样的:片面地追求分数,教学质量第一。在“教书育人”整个过程中,只突出了“教书”这一环节,忽略了“育人”这个终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仅只是处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上,有时就是为了应付而被动开展活动,没有一个正真意义上的长远规划,有的学校甚至找不到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小学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基础时期,有很多的行为习惯会在这一时
期刊
中国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理解、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但是,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再现形象、理解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从而进入领略诗的意境、鉴赏诗的美呢?下面谈谈我教小学古诗的几点做法。 一、  凭借想象,引入意境  一、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和不断发展,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被相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电子白板的交互使用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形、色、声、情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生本教育的实验改革,教学中,多媒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课堂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因为教师的前置性
期刊
【内容提要】新课程的实施,使得学校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学要创新。所谓物理教学创新,就是物理教学要推陈出新,不断克服过去物理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善于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资源,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课堂提问的创新,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 观念 手段
期刊
“森林,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但是它们却在改善着人类的呼吸。”说明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国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母语那样的环境,但我们可以营造尽可能好的氛围,以刺激学生听说,使学生耳濡目染。如在校园内做些英文标志牌或说明、办英语黑板专栏、出英语小报,使学生对这些文字有初步的印象;开办英语广播、英语角、举行英语节目演出、适时开展英语社区模拟活动、课堂上尽量采用全英语教学、鼓励学生
期刊
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及双人项目,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不断向纵深质量方向关注,模拟教学法因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备受职业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青睐,但目前还没有研究搭建出模拟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此,本文以《幼儿心理学》教学为例,试图搭建模拟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的结构视域,并进一步探索其微观路径。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幼儿心理学;中职;结构视域  [作者简介] 李想(1992-),女,山东德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碎繁琐,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这里的心是指“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慧心”和“包容心”。  关键词: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慧心包容心  一、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人身安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学生生病了,我会打一个电话送上关切的问候;学生退步了,我及
期刊
人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