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新知探究兴趣,蛤还可以在新知讲授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新知,更可以在课后拓展延伸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对微课进行了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对策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并在学科教学中实现了灵活运用。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将微课应用到课堂导入、新知讲授和课后拓展等环节,以此点燃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突破重难点等,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新知探究兴趣,还可以为新知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会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将新知内容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本就不浓厚的小学生来说,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在大量知识的堆积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影响有效教学的实施。针对该情况,我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直观呈现微视频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在微视频的观看过程中,对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以“1亿有多大”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1亿张纸堆积起来有多少”该微视频内容。在微视频生动语言的描述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其会在一张张白纸堆积的过程中,产生“1亿有多大”这样的问题,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对新知内容进行探究。如此教学,不仅自然而然地呈现了新知内容,还为学生有效参与新知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知讲解,突破重难点
数学本就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难以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由此导致其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疑难问题,限制着其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倘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一味地照本宣科,堆积抽象知识,那么,非但无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所以,我在新知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发挥微视频的作用,以直观场景引导其一步步探索新知,进而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探索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改变,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基于此,在概念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其抽象特点,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具体地以平行四边形为例,在探究其概念的过程中,我先利用微视频播放了汽车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在该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会细致观察,由面到点地探索平行四边形图形。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其所找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结合手中的教具,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看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此次探究活动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就其发现自由表述。然后,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再次利用微视频,播放拉动平行四边形的画面,从而在直观演示下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自主探究的机会,其还可以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探究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限制。
3.课后拓展,延伸教学
在新知教学之后,大部分教师往往利用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做题中运用所学。如此练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但其用仅仅局限在习题上,与其生活是相割裂的。而且,学生也难以在做题中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此时,其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后,往往会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从学生生活中选取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并将此作为微视频背景,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再引导其运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以此在学用结合下,真正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以“条形统计图”为例,我在微视频中先引导总结所学,然后引导学生收集自己家每年的用水、用电情况,将数据制作成统计图,以此对比发现,自己家的用水、用电规律。如此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获得继续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该时机,灵活运用微课,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讲授环节突破重难点,在课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借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北京.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109.
[2] 韩明存.巧用微课,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J].数学教学通讯,2017(34):79-80.
(作者单位:新疆博乐市第五中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对策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并在学科教学中实现了灵活运用。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将微课应用到课堂导入、新知讲授和课后拓展等环节,以此点燃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突破重难点等,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新知探究兴趣,还可以为新知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会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将新知内容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本就不浓厚的小学生来说,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在大量知识的堆积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影响有效教学的实施。针对该情况,我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直观呈现微视频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在微视频的观看过程中,对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以“1亿有多大”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1亿张纸堆积起来有多少”该微视频内容。在微视频生动语言的描述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其会在一张张白纸堆积的过程中,产生“1亿有多大”这样的问题,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对新知内容进行探究。如此教学,不仅自然而然地呈现了新知内容,还为学生有效参与新知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知讲解,突破重难点
数学本就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难以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由此导致其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疑难问题,限制着其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倘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一味地照本宣科,堆积抽象知识,那么,非但无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所以,我在新知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发挥微视频的作用,以直观场景引导其一步步探索新知,进而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探索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改变,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基于此,在概念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其抽象特点,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具体地以平行四边形为例,在探究其概念的过程中,我先利用微视频播放了汽车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在该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会细致观察,由面到点地探索平行四边形图形。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其所找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结合手中的教具,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看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此次探究活动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就其发现自由表述。然后,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再次利用微视频,播放拉动平行四边形的画面,从而在直观演示下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自主探究的机会,其还可以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探究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限制。
3.课后拓展,延伸教学
在新知教学之后,大部分教师往往利用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做题中运用所学。如此练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但其用仅仅局限在习题上,与其生活是相割裂的。而且,学生也难以在做题中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此时,其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后,往往会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从学生生活中选取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并将此作为微视频背景,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再引导其运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以此在学用结合下,真正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以“条形统计图”为例,我在微视频中先引导总结所学,然后引导学生收集自己家每年的用水、用电情况,将数据制作成统计图,以此对比发现,自己家的用水、用电规律。如此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获得继续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该时机,灵活运用微课,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讲授环节突破重难点,在课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借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北京.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109.
[2] 韩明存.巧用微课,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J].数学教学通讯,2017(34):79-80.
(作者单位:新疆博乐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