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水资源极度溃乏地区之一,由于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非常有限,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调用黄河客水解决。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全县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利用现状分析,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今后水资源利用发展思路。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
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属吴忠市所辖,全县12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面积4486.1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6万人,非农业人口5.04万人。大家畜存栏6.27万头,羊只43.9万只。农业总产值为5.68亿元,粮食总产量1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同心县水资源总量为2.42亿立方米。由于我县属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暖湿空气影响小而短,受西北流来的干冷空气影响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7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325毫米,是降雨量的8.4倍,多年平均径流深7.6毫米。年降水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0.46亿立方米,多为河床潜流及山泉流出量,地下水为0.35亿立方米,境内大部分水资源的含氟量及矿化度较高,水质差,利用率低。全县年可利用的水量较少,仅为2.4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0.35亿立方米,地下水0.17亿立方米,客水1.90亿立方米。同心县人均占有年径流量只有8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0,亩均占有年径流量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4,属水资源奇缺地区之一 。
现年利用水量主要为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境内年用水量为2.5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2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和其它用水为0.19亿立方米,有2.40亿立方米农业及生活用水完全依靠调用我县境外黄河水解决。
1.地下水
1.1 储量与分布
同心县地下水段有罗山地段、青龙山地段、韦州—下马关地段、清水河河谷平原区、窑山—张家塬地段、予旺洼地地段、小洪沟地段等,总储量为0.35亿立方米(其中:矿化度小于1为0.08亿立方米,矿化度在1~3为0.09亿立方米,矿化度在3~5为0.1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0.17亿立方米,现已开采0.11亿立方米(以上水量含已划给中宁县的长沙河地段)。
1.2 利用现状
一是青龙山地段、韦州—下马关地段、清水河河谷平原区、窑山—张家塬地段、予旺洼地地段地下水埋深较深,且矿化度很高,无法利用。二是小洪沟地段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4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县城3.36万人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年供水为127.75万立方米。三是罗山地段地下水, 2010年以前,主要用于解决下马关、韦州、预旺、马高庄、张家塬、田老庄等6乡镇7.33万人、2.20万头羊畜的饮水问题,年引水量为98.55万立方米,另外,在下马关镇的红城水和韦州镇的南滩发展井灌面积1.14万亩,年用水量为387.60万立方米。后来考虑到罗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自治区决定停止开采地下水资源,以引黄河水替代。
1.3 开发利用前景
根据我县目前地下水储量和开采情况,小洪沟地段地下水总可开采量为440万立方米,已开采量127.75万立方米,占总量的29%,根据同心县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已建成的西部人饮工程,将小洪沟剩余地下水量,作为县城、河西、丁塘、王团、兴隆等乡镇保障水源。利用已建成的红寺堡四、五干渠,利用扬黄河水置换罗山地下水,用于罗山自然保护区的涵养水源。
2. 地表水
2.1 河流
2.1.1 水量与分布
同心县境内有清水河和苦水河两条河流。清水河总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全长320公里,年平均降雨量359毫米,年径流量2.16亿立方米。其中在我县境内流域面积为3300平方公里,长50公里,年径流量0.36亿立方米。水文特点是水量小、泥沙多、水质差、变化大。清水河流域苦水分布很广,从上游至下游水的矿化度逐渐增高。上游固原站为0.65克/升,中游韩府湾增至3.5克/升,到河口泉眼山则增至4.9克/升,利用率极低。
苦水河流域总面积5218平方公里,全长224公里,年径流量0.13亿立方米。其中苦水河在我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主沟道长30公里,年径流量为0.10亿立方米,矿化度6.9克/升,PH值9.0,由于水质差,无法利用。
2.1.2 利用现状
我县目前有固海、固海扩灌、盐环定和红寺堡四大扬水工程。这些工程以黄河水为水源,通过泵站扬水主要为农业生产和灌区群众生活提供用水。其中固海扬水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30万亩,年引水量为1.39亿立方米,人、畜生活用水为175万立方米,其余均为农业用水;固海扬水扩灌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10万亩(其中高效节灌面积5万亩),全年引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盐环定扬水工程现有灌溉面积0.88万亩,年引水量为3300万立方米;红寺堡扬黄工程已发展高效节灌面积7万亩,年引水量为567万立方米。四大扬水工程每年实际用水量为2.28亿立方米,而国家分配给我县的用水量只有1.9亿立方米,因此,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1.3 开发利用前景
同心县计划在今后十年时间,利用四大扬水工程为水源,通过更新改造灌溉工程、改变灌溉与生产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和进行水管体制改革等措施,在灌区大力发展节水、避灾、高效农业,统筹解决县域内水资源短缺性问题,在灌区农业用水不增加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农业与节水体系,保障我县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逐步形成与区域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用水结构,完成粗放型灌溉农业向节水高效特色优势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根本转变。
2.2 降雨
2.2.1降雨量
同心縣远离海洋,受暖湿空气影响小而短,受西北流来的干冷空气影响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雨总量占全年的70%以上,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76毫米,降雨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量为3212万立方米。
2.2.2 利用现状
同心县平均年降雨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量为3212万立方米。其中有725万立方米靠水窖储存下来,用于山区群众及家畜的生产、生活用水,有2487万立方米水零星的存在坝、水库、蓄水池中。并有2477万立方米水作为地下水补给(其中矿化度小于1克/升有608万立方米,矿化度1~3克/升有600万立方米,矿化度3~5克/升有1269万立方米)。由于我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保水保土能力差,大部分降水多以洪水形式汇流而出。
2.2.3 水资源利用分析
水不但是农业的命脉,而且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它直接影响着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县水利建设实际情况,近期必须做好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工作。
作者简介:白利彬,水利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宁夏同心县水务局。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
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属吴忠市所辖,全县12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面积4486.1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6万人,非农业人口5.04万人。大家畜存栏6.27万头,羊只43.9万只。农业总产值为5.68亿元,粮食总产量1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同心县水资源总量为2.42亿立方米。由于我县属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暖湿空气影响小而短,受西北流来的干冷空气影响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7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325毫米,是降雨量的8.4倍,多年平均径流深7.6毫米。年降水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0.46亿立方米,多为河床潜流及山泉流出量,地下水为0.35亿立方米,境内大部分水资源的含氟量及矿化度较高,水质差,利用率低。全县年可利用的水量较少,仅为2.4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0.35亿立方米,地下水0.17亿立方米,客水1.90亿立方米。同心县人均占有年径流量只有8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0,亩均占有年径流量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4,属水资源奇缺地区之一 。
现年利用水量主要为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境内年用水量为2.5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2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和其它用水为0.19亿立方米,有2.40亿立方米农业及生活用水完全依靠调用我县境外黄河水解决。
1.地下水
1.1 储量与分布
同心县地下水段有罗山地段、青龙山地段、韦州—下马关地段、清水河河谷平原区、窑山—张家塬地段、予旺洼地地段、小洪沟地段等,总储量为0.35亿立方米(其中:矿化度小于1为0.08亿立方米,矿化度在1~3为0.09亿立方米,矿化度在3~5为0.1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0.17亿立方米,现已开采0.11亿立方米(以上水量含已划给中宁县的长沙河地段)。
1.2 利用现状
一是青龙山地段、韦州—下马关地段、清水河河谷平原区、窑山—张家塬地段、予旺洼地地段地下水埋深较深,且矿化度很高,无法利用。二是小洪沟地段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4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县城3.36万人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年供水为127.75万立方米。三是罗山地段地下水, 2010年以前,主要用于解决下马关、韦州、预旺、马高庄、张家塬、田老庄等6乡镇7.33万人、2.20万头羊畜的饮水问题,年引水量为98.55万立方米,另外,在下马关镇的红城水和韦州镇的南滩发展井灌面积1.14万亩,年用水量为387.60万立方米。后来考虑到罗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自治区决定停止开采地下水资源,以引黄河水替代。
1.3 开发利用前景
根据我县目前地下水储量和开采情况,小洪沟地段地下水总可开采量为440万立方米,已开采量127.75万立方米,占总量的29%,根据同心县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已建成的西部人饮工程,将小洪沟剩余地下水量,作为县城、河西、丁塘、王团、兴隆等乡镇保障水源。利用已建成的红寺堡四、五干渠,利用扬黄河水置换罗山地下水,用于罗山自然保护区的涵养水源。
2. 地表水
2.1 河流
2.1.1 水量与分布
同心县境内有清水河和苦水河两条河流。清水河总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全长320公里,年平均降雨量359毫米,年径流量2.16亿立方米。其中在我县境内流域面积为3300平方公里,长50公里,年径流量0.36亿立方米。水文特点是水量小、泥沙多、水质差、变化大。清水河流域苦水分布很广,从上游至下游水的矿化度逐渐增高。上游固原站为0.65克/升,中游韩府湾增至3.5克/升,到河口泉眼山则增至4.9克/升,利用率极低。
苦水河流域总面积5218平方公里,全长224公里,年径流量0.13亿立方米。其中苦水河在我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主沟道长30公里,年径流量为0.10亿立方米,矿化度6.9克/升,PH值9.0,由于水质差,无法利用。
2.1.2 利用现状
我县目前有固海、固海扩灌、盐环定和红寺堡四大扬水工程。这些工程以黄河水为水源,通过泵站扬水主要为农业生产和灌区群众生活提供用水。其中固海扬水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30万亩,年引水量为1.39亿立方米,人、畜生活用水为175万立方米,其余均为农业用水;固海扬水扩灌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10万亩(其中高效节灌面积5万亩),全年引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盐环定扬水工程现有灌溉面积0.88万亩,年引水量为3300万立方米;红寺堡扬黄工程已发展高效节灌面积7万亩,年引水量为567万立方米。四大扬水工程每年实际用水量为2.28亿立方米,而国家分配给我县的用水量只有1.9亿立方米,因此,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1.3 开发利用前景
同心县计划在今后十年时间,利用四大扬水工程为水源,通过更新改造灌溉工程、改变灌溉与生产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和进行水管体制改革等措施,在灌区大力发展节水、避灾、高效农业,统筹解决县域内水资源短缺性问题,在灌区农业用水不增加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农业与节水体系,保障我县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逐步形成与区域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用水结构,完成粗放型灌溉农业向节水高效特色优势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根本转变。
2.2 降雨
2.2.1降雨量
同心縣远离海洋,受暖湿空气影响小而短,受西北流来的干冷空气影响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雨总量占全年的70%以上,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76毫米,降雨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量为3212万立方米。
2.2.2 利用现状
同心县平均年降雨总量为1.22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量为3212万立方米。其中有725万立方米靠水窖储存下来,用于山区群众及家畜的生产、生活用水,有2487万立方米水零星的存在坝、水库、蓄水池中。并有2477万立方米水作为地下水补给(其中矿化度小于1克/升有608万立方米,矿化度1~3克/升有600万立方米,矿化度3~5克/升有1269万立方米)。由于我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保水保土能力差,大部分降水多以洪水形式汇流而出。
2.2.3 水资源利用分析
水不但是农业的命脉,而且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它直接影响着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县水利建设实际情况,近期必须做好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工作。
作者简介:白利彬,水利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宁夏同心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