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支粉笔打天下、说天下,学生则是像张了口的口袋,一味地接受,我想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它也有优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深受教师的观点引导,具有很强的顺从性,课堂比较安静,利于教师知识系统化的讲解。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我认为,语文教学走向“指导学生审题、读记想相结合、情境相互融合、写作与生活”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指导学生审题
  题目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是课文内容或中心的高度概括。人们常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题目可以说是文章的“窗户”,我们往往可以透过这个“窗户”去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中心。“从题入手”,就是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审清题意,判断课题的中心词。“看题思文”,重点是“思”,看了题目后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这些内容的。“扣题读文”,紧扣题目再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是怎样紧扣题目叙述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紧扣题目展开的。同时,还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与文章中写的内容一致。找出文中与题目关系密切的语句,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审题,还能帮助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思路。当然,由于题目的类型不同,形式各异,所以指导学生审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根据题目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就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學生的阅读能力。
  二、读记想相结合
  大部分课文都是寓思想知识于形象之中,语言生动,情趣浓厚的文学作品,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工具。
  1、朗读课文,如果能让学生把这些声情并茂的文章真正吸收消化,活学活用,无疑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古人非常重视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朗读作用的形象说明。学生能否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关键是老师首先能读出文章的韵味,从老师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后,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以读为主;让讲析恰当地结合起来交叉进行,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最后再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读得准确,读得流畅,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并边读边体会,让课文的情景,人物活现于脑海之中。
  2、抄记听记,笔记是古人读书的方法之一。教学中名篇精段,古代诗词等课文,是学生抄写或听记的重点。听记,让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认真记录重要的内容,这样,会让学生看得更认真、听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深刻,促使学生听记、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
  3、产生联想,教材中所选的大部分课文,除了语言规范,思想健康外;现代生活气息浓厚,更注重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课文读熟了,但有的学生很难真切体会,而生活是那样的绚丽,有声、有形、有景。如果引导他们联想,把文章和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相似事物或相反事物联想起来,进行正比与反比,很快就会在比较中领会课文意境。
  三、情境相互融合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揭示了语言文学创作的内驱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明了文学作品撼人心魄的内在感染力。只有对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情有了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情感共鸣,读者才能受到教育。情,是指教师讲课时的语言之情,语气之情和动作之情。教师是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里都是“情”的“化身”。当然,语文教学中、课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是情之所在。教师讲课的言行只是辅导作用。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表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认真地品味,从词句的理解升华到感情,从而产生共鸣。境,指教师在教学为学生创设的环境,即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讲课时或用图片或用多媒体或安排学生模仿表演文中的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
  四、写作与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研究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素材;只有勤苦攻读群书,才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
  1、对生活的切身体验是写作的一大要素。曲波同志有东北剿匪战斗的亲身体验,他虽然没有直接参加与座山雕的战斗,但他掌握了这场剿匪战斗的第一手材料,并创造性地继承我国古典小说传统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林海雪原》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杨沫同志直接参加了当年风云变幻的学生运动,在大革命的浪潮中经受了洗礼,由此创作春震撼世人的《青春之歌》。
  2、通过阅读取得间接生活经验也是写作的一大要素。写作与阅读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实践又是作文的主要途径。陆机说:“伫中区以会览,颐情忘典故”。著名的古代文学家韩愈,“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可见古人的写作成就与阅读分不开,他们是从前人的作品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用间接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3、中学生作文应当生活的主体,同时还应博览群书。为什么中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从下笔,要么对照范文“改写”,要么就苦思幂想“榨文”。这样一来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空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把自己当做生活地客体,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冷眼旁观,不假思索。中学生应把自己当做生活中的主体,去认识生活、参与生活、研究生活,这样才有真情实感的写作。生活积累的同时,更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他们还应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作者的思路和方法。中学生光有写作的冲动还不行,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思路,这是主题和结构的问题。对生活和认识准确了,思路清晰了,那些储存在记忆中的词汇,就会逐步为你所用,为你表情达意服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一个出色的学习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而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领悟课改的精髓还有待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先贤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摘要】1. 用童心分享快乐2. 用智慧播撒爱心3. 用反思享受幸福  【关键词】快乐;智慧;反思;幸福  提起班主任工作,没有一个不说班主任辛苦的,是的,我也这样认为,“忙”成了班主任的天职。但是,我们许多班主任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知识、以思想、以头脑生活的人,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的原因只想去“管”,只会去管,实实在在的做一个整天忙忙碌碌的体力劳动者。偶尔体验的只是完成任务的放松,而缺少享受一个思
期刊
案例主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渴望别人欣赏。”课堂上 ,学生从教师情真意切的“表扬激励话”中,感觉到了对他的理解和尊重,感到如沐浴春风,这会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励,真正做到 热爱孩子,包容孩子,允许他们犯错误,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案例描述:  班里有名叫扈秀景的小女孩,表现比较
期刊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通过教育的开展,将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塑造成一个社会状态的人,将一个混沌未开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学
期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
期刊
新课程中,聋校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体验。而新时期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心理,更新观念,拓展思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更新观念,视生为友  师生关系同其它社会关系一样,微妙而复杂,教师同样有必要懂得与学生相处的艺术,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语文,不仅依赖于教师的
期刊
【摘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各个主题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才能获得和形成“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逐渐地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切实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活;信息;素养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实”人,不是书本世界中的“虚”人。学生的许多直接经验、感受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教育意义得以构建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诱导学生产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
期刊
【摘要】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做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点也是必须注意也是非常需要做到的。我有幸与电教相识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优秀途
期刊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它是接近于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最终要实现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