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媒体、微文明、微学习等“微”概念正在急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微课也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在建构学习体系方面,我们通过对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理论指引,从课程目标、特性、原则、途径、方法要求等角度进行调查、体验、探讨、总结、归纳,初步构建了适合当下教育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性理论体系,即“五微课程教学法”。同时通过研究人教版义务教育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大量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且有效落实微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范例。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式
前言
中国教育报上一篇关于微课程的文章《一个人的网络教育震动了世界》给予我启发,网络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进入了我们的教学领域。可汗学院给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先自主学习再进行课堂互动的先进教育模式。这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微课程教学“五微课程教学法”即微课程教学遵照课程“微特性”、明确精准的“微目标”、坚持设计“微原则”、课堂高效“微用时”、教学研究“微整体”。
一、遵照课程“微特性”指我们必须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微型化
既然是微课,用时就要少,一般为三至十分钟,这是由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而决定的,在这几分钟内,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的要点讲解清楚即可;视频化,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平板,智能手机,电子书包等,这些都是直观形象的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媒体;由于学生的差异,很多学生有需求课下继续学习,那么这些短小的碎片化的知识点正适合这些孩子自己支配时间、自己选择内容来学习。
(二)优质化
因为微课是比较新型的产物,所以每位高手在制作微课时都是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与创意的,凝聚着精炼的知识点的视频很多都是邀请名家名师来讲解的,再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整合成优质的资源。
(三)系统化
因为短小,那么很多知识必须系统化才能应对有需求的人群,如果孤单独立。那么将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四)特色化
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很大的自主性,这里可以根据作者的喜好来安排讲解内容,也可应需求来进行设计,内容可以是天文可以是地理,可以是生活的一个小窍门,可以自由地设计。
正是因为微课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完善自己的设计。
二、明确精准的“微目标”指的是要设计特别精准恰当的教学目标,因为微课程的指向是短小的微课,越是精悍的小微课,我们越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有用的知识,即教学目标要精准。
我们在设计微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一)创设情境
适合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所需的道德及学识情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能够升华学生已具有的精神情感,借石攻山,能有效展示规律,并能突破学科难点重点。
(二)变静为动
合理目标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展示活动的过程,探究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思考体系,变静为动,激发了创新,引起了观察与思考。
(三)变不可见为可见
合理的课程让我们展示出更加独特的学习规律,能突破学习的难点,变被动为主动。
(四)变抽象为直观形象
我们课程的目标一定要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简化為可见的直观形象信息展示出来,这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最大魅力。
三、坚持“微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时,要注重精炼与简洁,要做到准确,不必冗长。我们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例:
设计分为教学内容设计和媒体设计两部分:
内容设计:
(一)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教育,那么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提供示例呈现新概念
在进行的内容安排时要注意提供示例,让学生易于理解,容易记忆新的概念及内容。
(三)讲解,帮助学习者整合新知识
讲解的设计要结合内容的整合进行语言的精炼,力求完整到位,能够呼应旧知。
(四)小结案例等
课程结束要有必要的小结,让学生能够感知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引发思考。
媒体设计:进行内容设计之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媒体安排,选择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录制适合教学的微视频,根据所选内容的不同来衡量选择的方式。日常经常使用的媒体方式有:
(1)PPT录屏式或出镜
(2)手写讲解形式
(3)白板或黑板形式
(4)实景出镜
(5)综合资源形式
(四)课堂高效“微用时”
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时要把握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精炼,内容的高度凝结,课程的微小。
时间设计:
1.引入20——40秒
2.实例2——10分钟
3.讲解2-8分钟
4.小结20秒一2分
(五)教学研究“微整体”,
通过这次研究发现,我们可以从开始的设计再到中期的实施,然后课后的反思与总结,是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完整的研究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一个整体的展示,这是一个研究内容的整体,更是我们教育改革中实施的一些小创想的整体展示。
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影响应该是一个逆向的过程。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再影响教学内容的改变,最终影响教育结构和体制。
今后的研究设想:我们现在行走在现代化的教育之路上,我们有义务用我们的方式,我们的言行,我们的理念也或者就是我们拥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老师本身,去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正在将课程进行系列化的组织,争取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做到课程学科化,学科全面化,全面视频化,视频编码化,编码公益化,公益课程化的良性循环。这些课堂上的摸索,仅仅是一些小小的试验,孩子们调动起了积极性,乐学爱学,而且直观形象的来识记知识,这些不成熟的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检验,希望微课确实为我们的各学科教学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备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主持人:田靖煜,课题编号:142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式
前言
中国教育报上一篇关于微课程的文章《一个人的网络教育震动了世界》给予我启发,网络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进入了我们的教学领域。可汗学院给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先自主学习再进行课堂互动的先进教育模式。这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微课程教学“五微课程教学法”即微课程教学遵照课程“微特性”、明确精准的“微目标”、坚持设计“微原则”、课堂高效“微用时”、教学研究“微整体”。
一、遵照课程“微特性”指我们必须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微型化
既然是微课,用时就要少,一般为三至十分钟,这是由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而决定的,在这几分钟内,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的要点讲解清楚即可;视频化,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平板,智能手机,电子书包等,这些都是直观形象的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媒体;由于学生的差异,很多学生有需求课下继续学习,那么这些短小的碎片化的知识点正适合这些孩子自己支配时间、自己选择内容来学习。
(二)优质化
因为微课是比较新型的产物,所以每位高手在制作微课时都是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与创意的,凝聚着精炼的知识点的视频很多都是邀请名家名师来讲解的,再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整合成优质的资源。
(三)系统化
因为短小,那么很多知识必须系统化才能应对有需求的人群,如果孤单独立。那么将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四)特色化
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很大的自主性,这里可以根据作者的喜好来安排讲解内容,也可应需求来进行设计,内容可以是天文可以是地理,可以是生活的一个小窍门,可以自由地设计。
正是因为微课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完善自己的设计。
二、明确精准的“微目标”指的是要设计特别精准恰当的教学目标,因为微课程的指向是短小的微课,越是精悍的小微课,我们越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有用的知识,即教学目标要精准。
我们在设计微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一)创设情境
适合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所需的道德及学识情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能够升华学生已具有的精神情感,借石攻山,能有效展示规律,并能突破学科难点重点。
(二)变静为动
合理目标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展示活动的过程,探究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思考体系,变静为动,激发了创新,引起了观察与思考。
(三)变不可见为可见
合理的课程让我们展示出更加独特的学习规律,能突破学习的难点,变被动为主动。
(四)变抽象为直观形象
我们课程的目标一定要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简化為可见的直观形象信息展示出来,这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最大魅力。
三、坚持“微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时,要注重精炼与简洁,要做到准确,不必冗长。我们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例:
设计分为教学内容设计和媒体设计两部分:
内容设计:
(一)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教育,那么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提供示例呈现新概念
在进行的内容安排时要注意提供示例,让学生易于理解,容易记忆新的概念及内容。
(三)讲解,帮助学习者整合新知识
讲解的设计要结合内容的整合进行语言的精炼,力求完整到位,能够呼应旧知。
(四)小结案例等
课程结束要有必要的小结,让学生能够感知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引发思考。
媒体设计:进行内容设计之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媒体安排,选择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录制适合教学的微视频,根据所选内容的不同来衡量选择的方式。日常经常使用的媒体方式有:
(1)PPT录屏式或出镜
(2)手写讲解形式
(3)白板或黑板形式
(4)实景出镜
(5)综合资源形式
(四)课堂高效“微用时”
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时要把握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精炼,内容的高度凝结,课程的微小。
时间设计:
1.引入20——40秒
2.实例2——10分钟
3.讲解2-8分钟
4.小结20秒一2分
(五)教学研究“微整体”,
通过这次研究发现,我们可以从开始的设计再到中期的实施,然后课后的反思与总结,是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完整的研究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一个整体的展示,这是一个研究内容的整体,更是我们教育改革中实施的一些小创想的整体展示。
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影响应该是一个逆向的过程。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再影响教学内容的改变,最终影响教育结构和体制。
今后的研究设想:我们现在行走在现代化的教育之路上,我们有义务用我们的方式,我们的言行,我们的理念也或者就是我们拥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老师本身,去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正在将课程进行系列化的组织,争取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做到课程学科化,学科全面化,全面视频化,视频编码化,编码公益化,公益课程化的良性循环。这些课堂上的摸索,仅仅是一些小小的试验,孩子们调动起了积极性,乐学爱学,而且直观形象的来识记知识,这些不成熟的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检验,希望微课确实为我们的各学科教学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备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主持人:田靖煜,课题编号:142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