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我的特长是送礼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徽因在民国后期是女神,她的父亲林长民在民国前期则是有文化又有地位的男神。给有政治地位的人送礼相对容易,给有文化的人送礼最艰难,因为别人捉摸不透他们矫情的心思:重了不是,轻了不是,太物质显得庸俗,太脱俗又不知是不是对方的菜……到底送文化人什么样的礼物才显得体面过人、又不被拒于千里之外呢?这真是个世界难题。但送礼达人袁世凯就送了林长民一份根本无法拒绝的礼物。
  民国初年,在众议院任秘书长的林长民因为父亲病危,去总统府向袁世凯请假,要回沪侍奉老父。袁世凯不但准假,还送了他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约合300两白银。这礼物又得体又合时宜,让高洁的人也无法拒绝。
  等林长民的父亲病逝后,袁世凯包了5000银圆的份子钱。这还不止,大总统的热情如滔滔江水,待林长民返京后去新华宫销假时,袁世凯又百般慰藉,并当场背诵了林长民撰写的哀启(旧时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及临终情况的文章)——真难为了这个没文化的人……从头到尾,袁世凯声情并茂,一字不遗,背得泪流满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仙逝的是大总统的爹呢。林长民当场就Hold不住了,跪地而拜。
  给下属送份礼,袁世凯都能这么走心,把现场直接变成韩剧,可见他的送礼功力。其实,送礼是袁世凯的一门神功,如果没有这个神功,他是绝不可能飞黄腾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文化呀……
  袁世凯天生就不是块读书的料。尽管出生在大户人家,还很有狗屎运地打小就受到各种名师辅导,但他就是读不进书。他的一个堂叔受过二品顶戴赏赐,也是晚清的一个牛人,堂叔很早就表示这个侄子不是块读书的料,说袁世凯“资(智)分(商)不高而浮动非常”。
  袁世凯的脑子笨到什么程度?1876年,17岁,落榜;1879年,20岁,第二次乡试,又名落孙山。他真是个学渣。
  但一般八股文写不好的人,脑筋用在别处却相当可以。袁世凯的自我认识非常到位,他早就知道自己做不了考试型选手,所以他很小就到社会上混。从七岁开始,他从河南到了济南,再到扬州、南京,他什么世面没见过?习武、喝酒、赌博、逛窑子、混江湖,他门门拿手。因为出道早、有钱、城里人会玩,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个社会型人才。
  而当他结束了12年在朝鲜战场上的历练回到清朝以后,这个特别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才更是将他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的社会本领发挥到了极致——集这两项本领精华的神功就是送礼,但凡他出手,基本都能戳中收礼者的心尖,战无不胜。
  在他送礼的名单上,他最花心思的大概就是这个女人:慈禧老佛爷。
  尽管袁世凯年纪轻轻就在朝鲜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回到清朝后,这个不懂外语的土包子更是神奇地拥有了一种国际思维——把洋人的先进制度拿来借鉴、学习,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意识超前得很。但老佛爷的态度还是很“呵呵”,对袁世凯的评价是“有术无学”,一眼就看穿他没文化。然而袁世凯偏偏就靠送礼神功让老佛爷对自己满意得不得了,直接做了他的靠山。 老佛爷不仅见多识广,还绝顶聪明。那么袁世凯都送过慈禧什么宝贝,让慈禧对他另眼相看呢?
  中国的第一辆大奔这类礼物都是他后来送的,其实袁世凯给慈禧的送礼之路要追溯到1900年。
  当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乔装成农村老太婆,和打扮成难民的光绪一路逃到太原歇脚。这一路上,慈禧都没吃上像样的东西,都是李莲英拿着碎银子到处去换口粮,生的、熟的有什么就吃,极其悲催。身为山东巡抚的袁世凯瞅准时机,从济南筹集了30万两白银、绸缎200匹和龙须面、水果等,快狠准地送到太原。想必当时在慈禧的眼里,袁世凯的形象完全化身成了圣诞老人。对于这事,一位随行的军机大臣说:“各省的饷银都没到,山东首先送过来,两宫大为嘉许。”从此慈禧心里就有了袁世凯。
  而一年后两宫回銮,袁世凯的礼物就准备得更精彩了。
  1901年12月,两宫回銮。流亡了一年多的慈禧到达直隶境内,第一天是在顺德府(今河北邢台)下榻。“圣诞老人”直接给老佛爷送来了一对漂亮的鹦鹉。两只鸟一只会说“老佛爷吉祥”,一只会说“老佛爷平安”。这事儿就有意思了:鹦鹉本身不值几个钱,但要学会妥妥地说这两句马屁话,怎么也得小半年时间啊。可见袁世凯早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划这次送礼事宜了,真是心机深似海啊。
  到了1902年1月,慈禧乘坐袁世凯专门为她定做的有三十多节的列车从保定回北京。保定站台彩旗飘扬,军乐队奏起了《马赛曲》——有术无学的袁世凯根本不知道这曲子是法国国歌,只觉得听了很打鸡血,真是醉了。好在老佛爷也听不懂这是什么曲子,开开心心地就回北京去了。
  袁世凯能摆这种乌龙也不奇怪。这个土包子虽然不懂外语,除了朝鲜也没出过什么国门(严格说来朝鲜那时候还不算什么“国外”),但大约有一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想法,他对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各种管理制度都特别感兴趣,喜欢拿来使用。他更是明白和洋人交朋友的政治好处,所以还学着慈禧太后,在宫外也宴请洋人吃西餐。
  而他请客的餐厅就是后来出售张爱玲最爱的德国面包的餐厅,也是少帅张学良爱吃洋菜的地方,起士林餐厅。
  原来,德皇威廉二世有个御用厨师叫阿爾伯特·起士林,参军跟随部队来到中国。当时的袁世凯为了与各国驻津外交官搞好关系,经常在天津请洋人吃西餐,有一回就把起士林请来烹饪。吃完后,袁世凯一高兴就送了份大礼给起士林——100两银子!有了这100两银子,才有了后来的起士林餐厅,然后才有了德国面包,再后来才被张爱玲吃到并写进书里,才有了著名的《谈吃与画饼充饥》。
  所以,如果没有送礼达人袁世凯,张爱玲和张学良也就没那么好的口福了呢。
  (摘自《百家讲坛》)
其他文献
哲理的故事:  近些年来,因为铁路安全事件频发,新西兰轨道安全基金会苦恼不堪。他们经过调查后发现,发生多起铁路事故的原因,居然是“人和列车抢时间”。  基金会一名叫约书亚的年轻人分析:除非是自杀,否则他们为何要和列车抢时间,白白去送死?经过多方勘察,他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铁路前面的闸口护栏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处护栏,本来的作用是减缓人们行动。铁路前的闸口护栏一律都是直排式摆放,许多人一天要通过多次
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上演的大选狗血剧,让全世界都看呆了。西方民主异化至此,让人大跌眼镜。  20多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大国自认为在东西方较量的大棋局中不战而胜。  在西方战略家和谋士们的眼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工具功不可没,它们是摧毁社会主义、赢得冷战的政治“利器”。西方智囊和知识精英们鼓吹,国际上意识形态的争论就此终结,光鲜靓丽的西式民主将永远站在人类历史的尽头。于是乎,被胜
献在鲁迅坟前的一束鮮花  鲁迅走出课堂,走下圣坛,却走进冷暖人间。  讲诉时代孤独者横站文坛的爱恨情仇……  “房向东鲁迅研究文集”共六本,分别是《太阳下的鲁迅——鲁迅与左翼文人》《新月边的鲁迅——鲁迅与右翼文人》《“立人”与“立宪”——鲁迅与胡适》《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被污蔑被损害的鲁迅——鲁迅去世后对他的种种非议》《鲁迅这座山——关于鲁迅的随想与杂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
东方和西方,两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两个郑重其事的和约,指向了不同的结局。  公元前218年的秋天,阿尔卑斯山上已普降大雪。一支由战士、战马、战象组成的军队艰难地行进在高山无路之境。士兵们砍伐树木焚烧,再用水和醋浸熄火灰,使坚硬的岩石变脆,然后用铁锤把岩石锤散,在高山绝域中开出一条供军队和大象前进的通道。  这支军队隶属地中海古国迦太基,统帅是时年29岁的汉尼拔。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和迦太基人隔海相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日本软银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将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随后,富士康表示,正就潜在的美国投资进行初步磋商。富士康是一家主要为苹果等高科技公司代工的企业,目前的主要基地在中国大陆,现在迫于成本压力,开始寻求向印度等低成本地区转移。  長期以来,美国因经济过度虚拟化而造成国内经济失衡以及分配不均,在奥巴马就任总统之初,他力推“再工业化”战略,意图吸引制造业回流,但收效甚微。特朗普当
总统俱乐部改变  历史  前任总统和继任总统之间的关系是既紧张又亲密,有时候剑拔弩张,更多时候又亲密无间的关系。不管在通往白宫的路上经历过多少斗争,都不会有多大影响;一旦谁当上了总统,他们就会因各自的经历、职责、抱负和创伤而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是总统俱乐部的会员,可能天各一方,却由电话、邮件和时不时的会面联系在一起。比如,2008年总统大选后,5位前总统相聚白宫,用卡特总统的话说,“他们在那里热心
中国环保部门今年上半年启动了将近8000个水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6674億元人民币。中国竭力要增加供应,保障粮食与能源安全,为此中国承诺大幅改善主要水体的水质,打击采矿、炼钢、纺织、印刷和炼油等高污染行业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2017年上半年水质已经整体好转,但部分地区不达标样本的数量上升。环保部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100个黑臭水体中,44.1%完成整治工程。作为建立新制度的一部分,全国目前已经
[英]彼得·弗兰科潘著 邵旭东 孙芳译 徐文堪审校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
1937年10月8日,国民政府突然发布了一道命令,将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代理主任张自忠撤职查办,理由是“放弃责任、迭失守地”。一时间,“汉奸”“逼宫”等说辞全部加诸张自忠身上,俨然一副抗战时期的反面典型。  但就在3年后的1940年7月7日,国民政府又发布了一道命令,内言不久前战死的张自忠“久膺军寄,夙著忠贞,‘卢沟桥事变’后,转战前方,屡建奇勋,方冀干城永寄,翊成复兴大业”,不
懵懂少年之时,我对孔乙己也曾经嗤之以鼻,而經历岁月积淀之后却有了另外的感觉:哀其不幸居多,怒其不争却一丝全无。  孔乙己被人笑话主要有三,一是穿长衫站着喝酒,二是满口“之乎者也”,三是窃书。其实换个角度,穿长衫意味着他保持文人的做派,比之今日宜学宜商、满身名牌被学生称为老板的“学者”更值得尊重。“之乎者也”是学问,饱读诗书之后,难道让他同市井贩夫走卒村言俚语、高谈阔论?窃书之说即使是真事,没去偷人